关于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定位的思考_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关于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定位的思考_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取向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辽宁省论文,取向论文,发展战略论文,高等职业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问题,是关系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的、长远的、全面性的问题,它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及战略对策等。确立辽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有利于从宏观上、从全局上、从长远发展上把握住我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建立我省高等职业教育新体系,促进教育适应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要求,长期协调发展,促进我省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更迅速、更稳定、更合理、更有效的发展。

本文对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取向问题试作探讨。

一、确定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依据

1.必须以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及人才预测为依据

职业教育是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最紧密最直接的结合点。职业教育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目标、规格、数量、结构与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之间存在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相互制约的客观规律。首先,职业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阶段,需要相应层次、相应规模的职业技术教育,它的发展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制约。其次,职业教育的发展又以巨大的反作用力作用于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它不仅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确立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必须从我国国情、我省省情出发,即从我国、我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宏观战略及其人才需求预测出发,以确保我省的高等职业教育与我省的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协调稳步发展。

邓小平同志在对我国国情和国际发展背景进行科学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三步走”的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70年规划的大思路和总战略。第一步,80年代使我国国民经济在1980年基础上翻一番,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90年代在80年代基础上再翻一番,使人民生活实现小康水平;第三,再用50年左右时间使国民生产总值在2000年基础上再翻两番,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根据这一总体战略部署,辽宁省委、省政府从我省省情实际出发,针对老重工业基地近年来出现滑坡,呈现差距和日益严峻的挑战,提出了“第二次创业”战略思想。第二次创业总战略目标是一个长期的奋斗任务,对应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三步走总战略的第二步,90年代要实现的具体奋斗目标是使全省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有显著提高,焕发老工业基地的青春,重振辽宁雄风。为适应这一重大发展的需要,诸如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企业的内部结构的调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等都对科技人才的数量、层次、结构、类型和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大力发展我省的高等职业教育,为“第二次创业”培养生产一线急需的数量适当、规格相当、质量合格的技术应用型和高级技能型人才,是我们研究制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

2.必须以优化教育内部结构两个体系协调发展为依据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我国新的教育体制,是把整个教育划分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并行并且相互沟通的两个体系。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不仅必须与普通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也还必须与中等职业教育、普通中学基础教育协调发展,才能形成职业教育体系和整个教育系统合理的内部结构。所以,要科学地确立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不仅要考虑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与专门技术应用型人才中高级、中级、初级三个层次之间的合理结构,考虑到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学术型、工程型、决策型人才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应用型、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关系,必须考虑到与中等教育阶段之间的关系,必须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与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中等阶段教育发展战略之间有机衔接,形成一个教育内部两个体系协调发展的格局。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特定的教育阶段,其培养对象、目标及教学模式,有着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点,因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有着自身的特定规律,比如培养目标的技(术)(工)艺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办学的地方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办学模式的多样性、职前职后的灵活性,以及经费投入增长规律和高等职业学校在设备、师资、实训等方面的特殊性等,都有其自身发展规律。违背了这些规律,就有可能使战略目标的确定脱离实际而无法实施,造成整个教育系统失序。

二、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和方针

1.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目标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到本世纪末,我国教育发展总目标是:全民受教育水平有明显提高;城乡劳动者的职前、职后教育有较大发展;各类专门人才的拥有量基本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服从这一教育发展总目标的要求,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本世纪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社会主义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是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问题,这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和生产一线培养的技术应用型、高级技能型和管理型人才,应该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热爱领导这个事业的中国共产党,热爱我们的人民,符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的政治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是社会、生产一线的栋梁,政治素质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同其它形式的高等教育一样的第一位要素。

——坚持发展社会主义高等职业教育的正确指导思想,是建立我省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首要问题。这个指导思想,概括起来,就是为我省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是由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是从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出发,为社会、生产一线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其教学计划的制订、课程安排、教材编撰、教学各个环节实施,都能反映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紧密适应我省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为社会输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新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要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办学,培养多种规格的学生,讲求人才效益。高等职业教育,除了国家举办以外,地方政府、社会团体、企业行政事业单位都可以根据本地方、本系统、本部门的需要,举办多种形式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可以由几个地方、几个系统、几个部门联合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学习的形式可以是全日制的、半日制或业余的;可以是寄宿的、走读的;可以面授,也可以函授,或通过电视广播进行教学。其学制可以是学历教育,也可以是非学历教育;可以办大专层次的,也可以根据需要办本科或更高层次的。培养学生是多种规格的,学校是多功能的,是高效益的。

——新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应行业配套、结构合理。针对辽宁“第二次创业”经济发展进行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工业企业内部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的人才需求,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应专业,不仅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科研型、工程型高级科技人才比例协调,也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操作技能型中等技术人才比例适当,形成生源充足、文化素质适当、专业技能基础匹配的人才接口,也有去向稳定、受社会和生产一线欢迎、具有竞争机制的人才出口,与初、中等职业教育纵向衔接紧密,形成浑然一体的健全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将占有更大的比例,居于更重要的位置。目前我省高等职业学校数量有限,许多应该承担、可以承担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尚未进入角色,高职教育在全省高等教育事业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位置也不重要,培养的学生人数有限,到2000年,随着我省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这些都将有极大的改观。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是新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高等职业教育为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和培养高质量各级各类人才服务,从而使高等职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构与产生结构和人才结构相辅相成,为把握21世纪的教育,造就21世纪社会和生产一线的各类高级应用型人才作准备。

2.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方针

为实现我国教育发展到本世纪末的战略总目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战略总方针是“深化教育改革,坚持协调发展,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素质,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办学效益,实行分区规划,加强社会参与”。在这个总方针指导下,我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出发,坚持“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方针,坚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数量与质量相统一,速度与效益相统一,规模与结构相统一”的方针,其具体内容包括:

——在高等职业教育总的发展方面,要贯彻国家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因地制宜,分别规划(包括分地区、分种类、分学校),科学分工,合理布局”和“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相适应”的方针,为了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相适应的能在我省“第二次创业”中起到重要新技术应用保证作用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要根据国家已决定“高等教育逐步实行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为主的体制”,并强调“逐步扩大省级政府的教育决策权和统筹权”精神,必须由省政府对全省高等职业教育统筹规划和部署,打破条条块块之间的壁垒,从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出发,发挥中央部委所属学校为地主经济服务的积极性,对各类科、各行业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科学分工、合理布局,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保证教学质量,保障高等职业教育出入接口畅通。

——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形式方面,贯彻职业教育要“办出特色”和国家要“大力发展专科”教育的方针,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现有高教培养体系,强化高等职业教育主阵地:(1)继续办好现有的8所地方职业大学,在省统筹下,各市各行业联合办学,协作办学,发展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提高质量,办出特色,重点抓一批示范骨干学校;(2)深化高等专科学校教育改革,调整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使其逐步由学科型向职业型转轨,做好自我回归,充分发挥高专培养社会、生产一线应用型人才的潜力,中央部委所属专科学校和省属专科学校也要加入高等职业教育网络;(3)搞好成人高校的改革,使其走出仿照普通高校进行脱离社会、生产一线需要的单纯的学历教育的误区,发挥成人高校背靠大企业,与生产一线最贴近、最敏感、反映最灵活的优势,由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试点转向大面积、多种层次、多种形式、职前职后结合的高等职业教育;(4)省市统筹规划,建一批面向农村、面向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等职业学校,鼓励行业、企业和个人集资联合办学,并不断扩大规模,为广大农村、乡镇企业、中小型企业和第三产业培养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5)积极支持、引导普通本科大学走内函发展道路,开发现有设备、师资及实验、实训条件,在办好本科教育基础上,面向我省“第二次创业”之需要,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班,开设高等职业教育学院;(6)加强对各类高等职业学校和普通学校举办的高等职业教学班的管理,由省里统一制订各类高等职业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和质量标准,建立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监测评估制度,使其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更好地为我省及各市地经济建设服务;(7)发挥少数重点中专的优势,有条件的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试办高级技工、高级技师班,也属高等职业教育范畴。

——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模上,要贯彻“积极”和“适当”的方针。“积极”就要在“大力”上下功夫,要大力宣传,转变观念;要从高等职业教育基本概念界定入手,解决一系列政策、法规问题;要对整个教育进行体系归类,相互渗透,尽快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适当”就要“稳妥”,任何部门、行业、企业或个人举办高等职业教育,都必须针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充分的、科学的论证,省里要严格审批把关,既适应需要,又保证质量,防止把办高等职业教育当做找学苗、盲目扩大招生、开辟创收渠道的机会。要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研究,总结已经取得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使我省高等职业教育顺利健康地发展。

三、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对策

1.转变观念——破除陈腐的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旧的传统观念,树立现代大职业教育观。

为什么许多挂着高等职业院校牌子的学校在办学模式上自觉不自觉地向普通高校靠拢?为什么许多高等专科学校进行教育改革十余年至今仍停留在学科型教育上,而不愿转轨回归高等职业教育?为什么许多成人高校按普通高校模式搞专业学历补偿教育已经几近生源枯萎,毕业生并不受欢迎,仍不愿改道易辙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人们受传统观念束缚,认为普通高校是正规教育,而视高等职业教育是为考不上大学没有多大培养前途的学生寻求的一种临时学习安排,求学为文凭,有了文凭可以有前途,念了高职只学点技术,有没有技术都得劳动,而在生产一线上劳动最没出息。我们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向社会,包括行政管理、企业行业部门的领导、干部,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大力宣传现代大教育观和现代大职教观,正确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中的地位、作用,正确认识高等职业教育的含义和内容,了解高等职业教育及其培养人才与普通高校教育及其培养人才的关系,这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原动力。

2.职教立法——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为职业教育提供法律基础,建立相关法律的支撑条件。

历年来我国职教立法体系不完整,内容不全面,机制不健全,环境不完善,缺乏立法效力及法规应具有的稳定性、严肃性和权威性,因而人们的职业技术教育法制观念淡薄。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实践不断深入和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必须迅速实现职教立法。通过职教立法,把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明确写进法律;把“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公平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加以确认并固定下来;把以国家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新体制,把国家、社会、学校在参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的责任和义务用法律手段固定下来,以保证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稳定发展。

3.增加投入——以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为主,扩展企业、事业、行业、集团和有志开发高等职业教育的人士的投入渠道。

高等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其经费来源主渠道是地方政府财政,为实现到本世纪末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地方政府应有计划地提高其经费在财政支出所占的比例,确保高等职业教育投入实际有较大的增长。与此同时,应广开财源,以企业办学、行业办学、个人办学、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等形式,多渠道吸收办学资金,使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学校改造旧专业、补充新装备和师资队伍建设的经费有保证,使职业大学新技术专业上马并有充足的实训条件有着落。

4.提高效益——加强高等职业院校自身改革,调整结构,控制规模,扩大服务地区的覆盖面,拓宽专业设置的涵盖面,以提高办学效益,提高培养质量。

由省里统一规划,各市办的职业大学所开设的专业和招生的学生各市地之间应联合协作、交流、相互委培。相对一个学校来说,专业集中、设备类型集中、财力集中,对提高教学质量有利。相互交流委培,可发挥各自长处,提高办学效益。与此同时,对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运作方式也要逐步改革,充分行使学校自主权,确立学校法人地位。

5.配套改革——改革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办法由招收高中毕业生改为招收具有高中阶段教育基础,含高中毕业、技校、中专毕业和具有同等学历,有实践经验的技术工人,使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衔接,与高中阶段教育接口;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其中改革应用技术型和操作技能型人才的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办法尤为重要,当前对不具备大学本科学历者不予评定中级职称,迫使大批技术拔尖人才去改学与本技术领域关系甚微的大学本科,以求得一纸文凭评定职称,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十分不利,要给予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人以公平、合理的待遇。在当前职业教育尚未被人们足够重视之际,对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并对社会、生产一线作出贡献的要给予鼓励性待遇。改革劳动用工,提拔技术领导管理人员的制度,无证不能上岗,无证不能转岗。

标签:;  ;  

关于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定位的思考_高等职业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