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相关标准及文献的指导下,对测定聚醚多元醇中钾和钠元素的进行相关测试条件的确认及方法的验证。
关键词:聚醚多元醇;钾和钠元素;方法确认
前言:
基于聚醚多元醇产品的测试需求以及本检测中心仪器参数提供的钾和钠两个元素优异的检出限(PE仪器的检出限K为1ppb,Na为0.5ppb),提出用ICP仪器测定聚醚多元醇中钾和钠元素的测试要求。本检测方法预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测试聚醚多元醇中钠和钾的含量。以GB/T12008.4-2009塑料聚醚多元醇第4部分:钠和钾的测定为参考测试方法。
1仪器相关参数设置
1.1仪器
1.1.1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珀金艾尔默,Avio200)。
1.1.2分析天平:精确至0.1mg。
1.1.3聚乙烯瓶:500mL。
1.1.4容量瓶(PP):10mL。
1.1.5移液器:1mL、100μL。
1.1.6离心管:10mL。
1.2试剂
1.2.1混和离子标准溶液(含钾钠):100ppm。
1.2.2体积浓度为65~75%的DMSO溶液:DMSO与一级水的混合溶液,贮存在聚乙烯瓶中。
1.3仪器条件设定
仪器参数设定如下;Plasma:17L/min,Aux:0.6L/min,Neb:0.6L/min,Power:1200watts,ViewDist.:15,PlasmaView:Axial。
2350G类样品方法确认的测试方案
2.1检出限的测定[1]
标准溶液配制:用移液器移取2mL混合离子标准溶液于离心管,用体积浓度为65%~75%的DMSO溶液稀释定容,最终配制获得钾钠元素含量为:0.25mg/L、0.5mg/L、1mg/L、2mg/L、5mg/L。
表1标准曲线参数
在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吸喷系列标准溶液,制作工作曲线,连续10次测量空白溶液,以10次空白值标准偏差3倍对应的浓度为检出限。
2.2定量限(LOQ)[2]
LOQ(定量限)的确定主要是从其可信性考虑,如:测试是否基于法规要求、目标测量不确定度和可接受准则等。通常建议将空白值加上10倍的重复性标准偏差作为LOQ,也可以3倍的LOD(检出限)或高于方法确认中使用最低加标量的50%作为LOQ。如为增加数据的可信性,LOQ也可用10倍的LOD来表示。根据标准内容,暂定将10倍的LOD作为LOQ。
LOQ[Na(589.592)]=10*LOD[Na(589.592)]=26ppb
LOQ[K(766.490)]=10*LOD[K(766.490)]=25ppb
2.3加标回收率实验[2]
回收试验用于评估偏倚,可通过计算回收率来进行评价。
最理想的偏倚评估是利用样品的基质匹配且浓度相近的有证标准物质(CRMs)进行测试。如果合适的CRMs无法获得时,需要寻找可替代的物质来评定偏倚。如果合适CRMs或RMs都无法获得,则偏倚只能通过在基质空白中加入一系列浓度的目标物质所得回收率来评估。在这种情况下,回收率(R)可通过如式(1)计算:
R=(C1-C2)/C3 (1)
式中;
C1—加标之后测定的浓度;
C2—加标之前测定的浓度;
C3—加入目标物后的理论浓度。
表3加标回收率测定
根据表4(引自GB/T27417-2017)中方法回收率偏差范围可知,在浓度水平为0.1mg/L~1mg/L,加标回收率为80%~110%,本方法基本满足加标回收率要求。钾、钠是易电离元素,其特点是等离子轴方向明显、对原子波长和离子线波长产生的干扰效应不同,易电离元素可以干扰自身元素的测定,可能因此造成钾、钠元素测试加标回收率偏低[3]。
2.4重复性的检定[1]
在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吸喷标准溶液,制作工作曲线,连续10次测量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重复性。
表5样品350G的重复性实验数据
3总结
综上所述,有机进样方式需要注意:(1)样品溶解性,针对样品选择合适的溶液。(2)溶液粘度,粘度过大,会导致无法雾化(3)挥发性,易挥发性溶剂,易导致等离子体火焰熄火。
本实验方法利用有机进样方式直接溶解聚醚多元醇,测定聚醚多元醇中钾、钠元素含量,相较GB/T12008.4-2009塑料聚醚多元醇第4部分:钠和钾的测定中灰化法,大大缩短了测试时间以及减少灰化造成的元素损失,且具有优异的检出限,重复性。
参考文献
[1]JJG768-2005发射光谱仪检定规程.
[2]GB/T27417-2017合格评定化学分析方法确认和验证指南.
[3]刘会祥,王佩琪等.一种低钠盐中钠元素和钾元素的ICP分析[P].CN104914091A。
[4]佟琦宇.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聚醚多元醇中的钾、钠含量.河北化工[J].74~75.
论文作者:沈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0
标签:溶液论文; 回收率论文; 元素论文; 浓度论文; 标准论文; 聚醚论文; 检出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