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到现代:教育概念与本质的现实疏离论文

从传统到现代:教育概念与本质的现实疏离

李 圆20

(洛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洛阳 471934)

摘 要: 对现实与理想教育概念的认知和本质探求,在传统到现代的历史变迁与理解冲突中变得相对复杂。如何在现实语境中获取教育的本真释义,需要从“教育”词源的语义分析、现代与传统融合中的教育认知、时代变革中的传统教育现实及现代教育本质的探索等方面,阐释教育的实然意蕴和应然价值取向,试图揭示与弥合教育在概念理解与本质发现之间的现实矛盾,促进教育涵义的清晰化、脉络化。

关键词: 教育探求;概念与本质;传统到现代;现实疏离

教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参与、审思、评判教育现象和问题基本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但是,通识的教育概念和理解并不能充分地诠释教育的本质,甚至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严重干扰着社会个体的教育判断和行为选择,引起持续性的、不可逆的教育后果。个体社会角色和问题思考能力影响着其对教育概念客观深层的认识,对教育本质的界定也千差万别,如普通公众可能认为教育就是获取知识和由此形成的隐性附加值;教师对教育的界定是以教书为径,兼以育人,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教育研究者认为教育主要是培养人,形成个体的完整人格。教育概念限于历史和时代变迁的阶段性特征,难以及时对本真的教育意义实现有效的科学表达。教育的现代性在实际多元理解中要求对教育的本质属性进行深入探求,明晰现代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现实价值。有学者认为,概念是反映对象固有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对反映对象特有内涵的揭示也即是本质外化的过程,[1]根据教育概念中特有的内涵确定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形成教育决策和行为的基本逻辑起点。

一、“教育”词源的语义分析

(一)“教育”词源追溯

在中国,“教”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左下表被教者,右表手持木棒的教者,指用体罚的方法训导学子。亦有谓是构成《易》卦的基本符号,代表所教内容。《说文解字》称:“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字篆书为“”,其上部,义为头朝下的婴儿,下部,义为长肉,指生子并喂养使孩子长大。《说文解字》称:“育,养子使作善也。”据现有资料显示,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和“育”字开始连成词使用。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教育重于德行礼教、尊师循法,受教者以虔诚向学治学的行动学习为人处世的规则和道理。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 educare,本意为“引出”或“发挥”,用指教育活动即引导儿童固有能力得到完满发展。英文 education,法文 éducation,德文 Erzichung均源于此。[2]西方社会对教育的理解侧重于以一种恰当的方式把受教者的内在潜能转变成实际的外化行动。中西方的古代传统社会对教育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共同性质,即按照一定秩序对受教者施加影响并引导其实现身心改变的过程。结合中国“教育”概念运用历史的词源学考察表明,“教育”是人类类比引喻、象征的思维方式与复杂表达需要相结合的结果;“教育”即以“教”的实体方式实现“育”人的功能,就是人类自觉地以文化即既有知识经验及其意义环境为中介对人的学习(能力)加以规范性利用,由专业人员(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促其向善的实践活动。[3]从教育历史或现实的起源上看,教育在逻辑上是一种关系性存在,在现实上是一种过程中存在、观念上的存在,制度上规定的存在。[4]受教者经过教育实践活动,在思想情感、行为规范、经验能力方面有质的提升,并能够完成新的文化传承和经验传递任务,努力实现修己安人的自我和社会发展目标。

(二)“教育”多元语义分析

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意义的理解和教育价值的判断也表现出了不同的历史特征,鉴于实践活动的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教育的语词涵义种类变得多样,但是,总体语义描述倾向于变革教育特有属性的实践。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一书中给教育的定义进行了归类,大致分为三种类型:“规定性”、“描述性”、“纲领性”,这是对众多教育定义的基本归类。“描述性”倾向于事实性的实然描述,“纲领性”指价值性的应然取向,而“规定性”兼具二者的主要特征,将事实性描述和价值性取向相结合。[5]《中国教育辞典》(1928):“教育之定义,有广、狭二种:从广义言,凡足以影响人类身心之种种活动,俱可称为教育;就狭义而言,则唯用一定方法以实现一定之改善目的者,始可称为教育。”《教育大辞书》(1930):“广而言之,凡足以感化身心之影响,俱得云教育。只称其结果,不计其方法……;狭而言之,则惟具有目的,出以一定方案者,始云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1985):“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还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同义语使用。”《教育大辞典》(1998):“教育指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产生于人类社会初始阶段,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种活动过程中。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知识结构和社会经验的不同使个体对教育的理解和范围规定上存在着较大差异,这种现象不仅普遍存在于未曾学习过专业教育理论知识的人群中,同样存在于教育理论研究者中,只是二者在理解和解释的层次上存在着差异。教育概念的大众理解往往不能对各种教育事实和现象作出明确辨识,甚至对学校教育与教学的认识也是混淆的,所以,理解教育的内在概念,需要充分明晰“教育”和“教学”的区别和联系。“教学”概念的要素是由各种具有教育性的活动组成的,而这些教育性的教学活动则被纳入到“教学”概念的范围之中,教学的概念理解就出现了泛化问题。“教育”概念的组成要素则不仅限于教学,包括教育的影响及组织方式、实施教育影响的主客体及其关系等。教育的科学定义必须能够用以配合其所属的理论体系,如果将教育从具体的讨论体系中抽离出来,将无法给予妥当的评价。因此,教育涵义的复杂性、情境性、阶段性和差异性特征成为教育发展的固有动力,在不变中求得多变,以适应不断变迁的实践活动和人们的思想。

1.2.2 确定合理采光屋面角:采光屋面角,即温室最高透光点到前底角的直线与地面间的夹角。合理时段采光设计,即前屋面采光角为当地地理纬度减去6.5度。

二、传统与现代融合中的教育认知

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需要经历矛盾冲突的斗争过程,继而形成优胜劣汰的社会选择状态。人们在此过程中的教育认知内容主要包括对教育社会性质和作用的理解。一般意义上,教育的社会性质主要明确教育的参与主体、主要内容和预期的目标,教育的社会作用体现在教育给人的成长带来的改变程度和实际效果。

1.教育是价值性质的社会活动。教育的价值性是经过专业训练之后,个体能够形成固定的教育思维方式和教育价值观,面对现代社会繁杂多样的教育机会和资源,可以快速准确地做出筛选和价值判断,有效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避免盲目的教育选择和偏离正确的努力方向。

(一)教育的社会性质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经验不断积累,教育的内容和手段逐渐丰富多样。中国古代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从“德”的素养培育,延及“亲民”,最后到“至善”,这是当时人们对教育的期待,获取知识并非是教育的目标,只是教育培育人的手段,实现最终教育目标的途径,教育的本质在于多维深度“启发”。在中国近现代,我们要在历史的演变中重新认识教育,此时的教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活动,而是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由个别的分散教学发展成集体班级式教学,教学手段大大增多,教育思想和形式变得多样化,国家对整体教育的掌控也逐渐增强。在被迫的开放中,中国传统教育体系被打破,已有的教育认识受到了外来教育的强烈冲击,整个传统的教育系统已经很难支撑这种潮流带来的变革,国外的宗教、科技、语言、政治制度等文化动摇着中国传统中“四书五经”教育的根基,学习西方从被迫中开始,教育的近代化也在这种情况下缓慢地发展起来。中国人在长期的封建教育束缚中没有及时走出来,反而被文明程度稍落后的西方赶超,西方社会较早地从极具束缚的中世纪时期解脱出来,破除了对上帝和来世的绝对迷信,对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追求超越了以往任何时候。人们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也并没有放弃对以前扮演束缚人们思想角色的教育,并认识到教育在当时只不过是受到部分阶层的控制而已,享受教育是每个人的权利,相信教育在人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充分看到教育的本质问题。这并非是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极端否定,教育的时代性是每个社会时期的显著特点,只是这种“显著特点”在强大的社会根基中滞留了很久,导致被束缚的教育难以及时释放出来,造成了中西的反差。

(二)教育的社会作用

社会性教育活动的主要功能是能够实现人的成长,而社会公众参与教育实践的主要目的却表现得相对功利,不能客观地认识教育的社会作用。社会优质资源的激烈竞争促使人们对教育的要求和标准变得严格,教育的社会作用被无形地夸大,其社会责任被无限地附加,社会和公众对教育的索取也就逐渐地增多,但教育的作用毕竟是有限度的,在其不能承受负荷之重时就会显现出众多的问题,这样就导致人们对教育的苛责,最终的结果是教育公平性受到了极大挑战:有的学校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生源数量和质量都比较好,在竞争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自然难以享受良好的教育条件;有的家长选择让孩子脱离学校教育,回归家庭教育,对教育存在较多的自我观点和规划;有的孩子因为多种主客观原因以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代替学校教育,也能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鉴于社会个体和组织对教育的社会作用存在的差异理解,选择和开展教育活动的前提是明确认知教育目标和作用。我们对人的概念的界定直接影响了教育内容设置的方向,而国家政策的导向也直接规定了教育的具体培养目标。其中,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标准、教育任务和手段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规定,在具体的情景中考虑教育的纯粹性是不现实的,因为教育的价值是常常被绑架在社会体系之上的。教育是价值负载的事务,一切教育形式都应该是价值教育或蕴涵着价值的教育,教育的实然价值取向需要剥离社会敏感的外衣,追求自身的本真状态。

三、时代变革中的传统教育现实与现代教育本质

(一)时代变革中的传统教育现实

将教育的概念清晰化,需要搞清楚教育的主体是谁,教育目的是什么。教育活动参与主体必须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的群体,[6]可以是教师、学生,可以是家长、孩子,也可以是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而结成的合作伙伴或组织。参与主体根据双方或第三方规定的程序和内容自主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突出教育影响的相互作用,并形成一种规范和谐的交往关系。夸美纽斯指出,人只有在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后才能成为一个人;洛克说,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均是教育之故;卢梭认为,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康德主张,人只有依靠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斯宾塞倡导,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涂尔干号召,教育就是系统地将年轻一代社会化;杜威坚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教育是对人进行社会塑造的活动,以个体成长和社会经验积累为主要内容,形成人的个性品格与社会属性。

新时代的教育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动力,同时也是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中国人从先前的传统教育体系中被拉出来之后,进入现代的教育体系中,更多的人开始享受教育带来的自身改变。但是,对教育本质的模糊认知可能助长教育的世俗性和功利性,[7]阻碍教育的健康发展。所以,探求现代教育的本质有助于现代社会更针对性地掌握教育的发展规律,更加有效地解决各种教育问题。教育本质的基本内涵是由多种教育现象和问题要素组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教育本质是传统与现代教育同时具有的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最根本的性质,为深刻理解现代教育的本质,应在充分解析教育现实和教育概念的基础上,从以下方面进行反思和评价:

(二)时代变革中的现代教育本质

菌种:大肠杆菌CMCC(B)44102购自中国医学菌种保藏管理中心;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和白色念珠菌(ATCC10231),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C型溶血性链球菌,购自北纳创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宠物源耐甲氧西林伪中间型葡萄球菌(MRSP),由华南农业大学兽医药理实验室保存;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固定矿浆pH为11.5±0.2,淀粉用量为100 mg/L,CaCl2用量为100 mg/L,捕收剂油酸钠和CM-5用量为100 mg/L,表3为不同温度下两种捕收剂对三种矿物的浮选结果。

2.教育是一种相互交往的影响过程。教育的群体性和个体性表明了主体间的相互交往是教育影响发挥的重要条件。[8]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紧密,个体成长需要与他人相互合作,学习和理解的过程让教育活动中的交往不再简单和直接,并具有开放、共享、创新等鲜明的时代发展特征。

公司背靠万达商业,跨区域开发能力突出,兼具高流量和低成本优势。大部分依托于万达商业地产,选址风险和租金成本均低于行业平均。随着万达商业在三四线城市加速下沉,公司有望在三四线市场提高影响力。公司票房市占稳定在13-15%,领先的放映技术和观影体验带来高票价,NOC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助力科学排片,提升上座率。随着行业扩张回归理性、中小院线出清,经营效率高的龙头有望提升盈利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3.教育是改善生存质量的有效途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教育本质上可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现代教育既可以满足个体成才的愿望,又能够为社会提供时代变革的人才资源,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社会大众,改善整个社会的生存质量。

认识教育概念到本质的过渡需要从表象属性到内核属性,从存在到创造,从形成到衍生,从个体到社会全方位确立系统脉络。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和判断在教育概念认知的基础上存在着个体的价值认知倾向,这种价值认知的差异主要源于各种教育要素交错的关系属性和历史逻辑。[9]教育现实的不确定和个体化特征使教育认知成为教育变革中不可回避的考量因素,确立教育概念多维理解和本质多元关系将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常态。

参考文献:

[1]陈桂生.教育学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57.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722-1723.

[3]李本东.“教育”概念的汉语语源学辨析[J].教育文化论坛,2016,8(6):1.

[4]李君,高峰.从教育的起源看教育的本质问题[J].改革与开放,2016(16):100.

[5](美)伊士列尔·谢弗勒著,林逢祺译.教育的语言[M].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4:10.

[6]范宁雪.“教育”概念精确化是否可能与何以可能[J].教育评论,2018(5):15.

[7]赵雪薇,孙迎光.教育概念与教育本质新解[J].上海教育科研,2016(7):18.

[8]王鹏炜.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6(3):77.

[9]李润洲.教育本质研究的反思与重构[J].教育研究,2010,31(5):11.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the Reality Distance of Education Concept and Essence

Li Yuan
(Luoyang Normal College, Luoyang 471934 Henan)

Abstract: The cognition and essence of the concept of reality and ideal education become relatively complex in the conflict of historical change and understanding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In order to obtain the true interpretation of education in the realistic context, it is necessary to explain the real meaning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educ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semantic analysis of etymology of "education", educational cognition in the fusion of modern and traditional, the reality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in the reform of the tim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the essence of modern education, so as to reveal and bridge the realistic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ncept understanding and essential discovery of education, and to promote the clarity and collateralization of the meaning of education.

Key words: Education exploration; Concept and essence;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Reality distance

中图分类号: G40-0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1047(2019)04-0087-04

DOI: 10.3969/j.issn.1672-1047.2019.04.20

收稿日期: 2019-07-02

基金项目: 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路径研究”(SKL-2019-2002);洛阳师范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师范专业认证的师范生教学能力专业化提升研究”(2018XJGJ082);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基于微课的大学生移动学习模式研究”(2015-ZD-049)。

作者简介: 李 圆,男,河南商丘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基本理论。

[责任编辑:郭杏芳]

标签:;  ;  ;  ;  ;  

从传统到现代:教育概念与本质的现实疏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