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天津市 300071)
摘要:随着当今经济变动,各项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大学行政管理面临着更高、更新的要求。高校行政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层次较高,难度较大,具有复杂性的系统化管理。尤其是我国研究型大学行政管理,因研究型大学主要以发展创新科技、传播高水平知识、创造先进科研成果、培养精英人才为主,因此,研究型大学行政管理人员队伍更是面对高层次需求的集体而设立的高水平管理群体。本文通过阐述研究型大学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特点,逐步解析了研究型大学行政管理人员当下发展情况,笔者认为研究型大学行政管理人员要随着队伍的不断增长,更加积极明确自身岗位职责、提升人员队伍专业化水平,建立起集科学性、高质量、重效率为一体的优秀研究型大学人员管理队伍。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行政管理;人员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党中央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着重提高教育的质量已成为很多研究型大学经营发展的策略。用以保证大学物质资源、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创新研究各项服务工作的行政部门,更是面对诸多压力,不论从大学管理内部和外部因素来讲,许许多多的问题矛头都直接指向行政管理工作,客观角度来讲优秀的大学校园必定有优秀的行政管理人员,那么我国研究型大学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现状怎样,存在哪些弊端和问题让我们一同进行探讨。
一、研究型大学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特点
研究型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壮大,其工作繁琐杂陈,其人员特点具有多方面指导性、管理时效性和工作专业性。研究型大学行政工作当中有诸多规章制度,流程化的工作体制需要行政管理人员时刻监督指导,避免出现差错和漏洞这些工作都归结于行政管理部门。因这些细致的工作环节落到行政部门头上,需要消耗诸多时间和人员。同时研究型高校赋予行政管理工作更多更高期望值,在保证行政管理工作可以按整体性和实效性完成的前提下,研究型大学管理人员队伍也在不断向更高更好层面扩展。
二、研究型大学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现状
(一)行政管理内部人员队伍数量现状
世界顶尖研究型大学除去师资力量和招生来源影响外,一定离不开一流的管理方式。高质量的管理方式就要靠一定数量的高水平管理人员来完成。在高校合并、扩招时代背景过去后的今天,我国研究型大学行政管理人员规模发生明显变化。根据教师与行政管理人员对比可以看出:前几年行政管理人员逐渐减少,而近几年来行政管理人员数量和教师人员比例明显呈同步增长方向,只不过具体增长幅度略有不同。有时行政管理人员增长的速度会远远高于教师增长速度,但有时在数量方面研究型大学现任教师的数量与行政管理人员成2:1比例,不同院校间有显著差异。由于研究型大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招生数量明显增长,在高等人才不断增长的环境下,人才增长的幅度远超于行政管理人员增长幅度,针对学生与行政管理人员对比又可以看出行政人员伴随着学生增加而增加,大多数研究型大学管理人员与学生的配比值为1:30,因学校不同、环境不同也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见,我国研究型大学行政管理人员队伍不断扩大,以确保一定数量的优秀管理人员为研究型大学顺利办学做好辅助工作。
(二)人员队伍管理方面现存问题
1、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缺少沟通研习机会
虽然研究型大学行政管理人员队伍不断扩大,但是在学习交流机会方面行政管理人员经常处于被忽视状态。如今研究型大学高校管理手段,都基于信息技术管理系统。行政管理人员只有熟练地掌握网络信息技术,才能更好的使用计算等先进设备,为了适应各高校改革政策,为研究型大学更好发展。也应更加重视行政管理人员科技素质方面的培养,尤其是基层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并没有达到完全符合研究型大学发展的科学性人才要求。长期以来行政管理人员得不到知识更新,若是行政管理人员一直处于陈旧化知识状态就不会为研究型大学培养科研人才做出更好的贡献[1]。
2、行政管理人员队伍收入普遍较低
人们潜意识里面或多或少对行政管理工作缺少一定认可。总是习惯于将行政管理工作认定为技术含量低、缺少专业性、水平不高的工作性质,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教职员工收入整体增长,由于收入多少与职称挂钩,而绝大多数行政工作者在职称评定方面比其他岗位缺少优势,就给行政管理人员职称评定带来障碍,导致行政管理人员基本工资收入较低。工作于普遍收入高的研究型大学,若是收支差距较大会严重给行政管理人员带来挫败感,继而失去工作积极性和热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队伍专业知识能力结构差异
由于行政管理人员队伍中存在新老管理人员出现,导致管理人员知识素养和管理结构方面等差异。新时代研究型大学能够胜任管理工作的人员,都是新型人才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研究生。高等人才对工作充满热情感,喜欢创新的工作方式,他们比老一辈管理者有想法,自然存在代沟,再加上新一代人类性格独特等因素,导致老员工不愿意将工作几十年的经验交给新型人才,而管理新秀们也不会耐心的指点老管理者们当代的知识技能。“老跟不上新的思维,新不如老的经验”,又恰逢代沟出现,彼此间缺少理解和包容就致使研究型大学,行政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个态迥异,不利于提高行政管理质量。
三、研究型大学行政管理人员队伍未来发展趋势
(一)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结构变化趋势
高校管理现任人员主要来源于以下方面:一是通过正常渠道招聘高等新兴人才,二是经过历史变迁政策改革后依然任职的一部分思想落后、专业水平较低的老员工。随着高校教育改革政策逐步执行,近些年来历史遗落下的那部分老教职人员问题已得到逐步解决,科技创新型人才正在逐步就职研究型大学行政管理岗位。现如今研究型大学行政管理工作者招聘信息当中显示,要求是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岗位占绝大部分,可见高水平、高学历、高技能创新型人才才是研究型大学行政管理人员队伍急需的新生力量。就以往调查数据看来,在行政管理整个团队当中,具有中级职称的管理人员占据一半比例,也有小部分人完全没有职称,相对来说拿到高级职称的人员较少。近些年来研究型大学也在加大引入高级职称管理人员力度。如今,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研究型大学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内部结构也在日渐革新,甚至已经看到一定成效[2]。
(二)管理人员合理定位身份、明确岗位职责。
研究型大学行政管理人员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确立自己在管理工作中的身份。高等院校管理者也要把每个岗位职责确认好,将该行政岗位所需人才明确分配到岗位当中去。整个社会腾飞发展,人类在不断进步,岗位也在不断进步。清醒认知岗位职责,将工作目标确定、将岗位所需知识更新、让职责变得可操作。因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学识层次水平不同,各个岗位相应职责不同,要按照分级考核制度进行测评。合理化的身份定位也相应制定合理化分级考核和分级管理方式,这样也有效避免了跨领域,
跨岗位,共同考核出现较大差异的弊端。不同岗位,选用合适人才,用实践的方式强化管理人员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这样既为行政管理工作者,未来发展道路指定明确方向,又减少学校管理难度,同时也用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规划的形式,留住岗位人才。
(三)人员队伍管理形势更上一层楼
1、成员内部专业知识水平革新
行政管理不仅是任何组织机构的必需部门,它更是一门须深入研究的科学。研究型大学行政管理者们要找到它发展规律,在行政管理改革上面下功夫。专业知识的水平在行政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当中起着重中之重的作用,在研究型大学行政管理建设当中,一方面要考虑发展策略,另一方面要加强管理人员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虽然高校在不断引进众多高水平知识人才,但知识是不断更新的,每个人应享有知识更新同等的权利。因此要多为老员工开展学习研究活动。可以鼓励新型人才带动老一代管理者学习新生知识,引导老员工将自身经验,知识传承下去,每个人不仅需要更迭知识文化,更要传承优秀经验。
2、整个队伍管理体制得到提升
研究型大学行政管理制度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进程。做出系统化改革理念尊重每一位行政管理工作者,设定符合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设立监督部门体系。公平对待每一位人员,为在职工作者提供公正的竞争机会,和公平的薪资待遇。优化各项资源配置,在确保科学性发展的前提下,将工作重心转移到队伍建设当中[3]。建立良好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拉动行政管理人员整个队伍质量提升,形成可持续发展、不断创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先进美好的研究型大学行政管理氛围。
结语:
所谓做一行爱一行,研究型大学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立足于岗位,立足于社会,尽职尽责保证研究型大学人才输出,做好、做精每一项工作任务,从学生就业指导、科学研究与发明、到人事档案管理等程式化工作,都需行政管理部门严格指导和按相应规定流程执行。不久之后,研究型大学行政管理人员会变为一支,将专业化知识做到精益求精、将管理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将高校发展推向日渐革新的强大队伍。
参考文献
[1]张峰玮.浅析研究型大学行政管理人员队伍现状与趋势[J].人才资源开发,2017(02).
[2]李国良.治理理论视角下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制度研究[J].吉林大学,2016(06).
[3]陈巧妍.大学专职行政人员专业发展的路径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2016(05)
论文作者:张博伟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5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管理人员论文; 行政论文; 大学论文; 队伍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人员论文; 人才论文; 《知识-力量》5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