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_数学论文

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的产生原因及其突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障碍论文,思维论文,原因论文,数学论文,高中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个学生在给教师的小纸条里写道:“老师,请您上课不要讲那么快,我题目都没有看清楚您就讲了一半了.”这既反映了教师的讲课速度没有照顾到部分学生的接受水平的问题,也反映了部分学生专注程度、理解能力薄弱的问题.类似的,我经常听到学生说:“上课听得明白,下课后作业却做不出来.”这里,有“真明白”和“假明白”的问题.上述问题的产生,都与数学思维障碍有关.

      一、数学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校数学组教师抽取了300名本校高中生做“数学思维障碍产生的原因”问卷调查(问卷回收率100%),并召开了部分学生座谈会,对座谈会的内容及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形成了“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形成原因的调查分析报告”.根据报告,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成因.

      1.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1)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在对“数学学不好的原因是什么”的调查中,选择“数学太难,太抽象”的学生占31%,选择“数学作业不能独立思考完成的”的学生占33%,选择“数学课上有种无形的压抑感”的学生占8%,选择“不感兴趣”的学生占28%.可见,缺乏兴趣是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形成的重要原因.

      (2)部分学生意志力薄弱.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全身心投入,而高中数学抽象程度进一步加深,更需要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部分学生遇到难题就绕开,不理解的问题不去弄明白,思维肤浅就在所难免了.

      (3)从初中到高中,学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要求呈降低趋势.学生对自己“在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要求”,选择“名列前茅”的占79.18%,选择“中等水平”的占17.45%;而对自己“在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的要求”,选择“名列前茅”的占45.46%,选择“中等水平”的占47.05%.这说明,许多学生考上高中后想喘一口气,放松一下.高一学生在回答“你对数学学习的感觉”时,有52%选择了“感到困难”.部分高一学生选择了降低要求的方法,认为自己目前的数学学习状态“良好”的仅占24.06%,认为“一般”的占57.44%,认为“较差”的占18.5%.学生降低对自身的数学学习要求,影响了学习效果,使得自身数学思维发展的速度无法跟上课程进度.

      2.数学基础不牢固

      随着高中大规模扩招,有些地方用“扫地”的方式来收生——这不是坏事情,但无疑给高中教学带来了严峻挑战.有农村学校教师感叹:“我们学校一到数学考试,交空白卷的占了三分之一.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一进考场就睡觉,等到时间快到时,在监考教师的催促下才胡乱涂一下选择题交卷完事.”这种情况在农村学校中普遍存在,而在一些重点学校,也有个案.一位重点中学的教师说:“我校实验班的学生都有一进考场就睡觉的.”

      诚然,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复杂,比如知识贬值,价值多元,学生的家庭变故等,但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学生原有的知识不牢固.不少学生认为“对所需的初中知识感到略能运用,但还有些困难”.学生中,感到需要补充初中知识点的占20.53%,对初中知识能运用自如的则不到30%.

      3.不正确的思维习惯的影响

      (1)思维定式的消极作用.有些学生对自己的某些想法深信不疑,不能根据新情况做出灵活应对,这阻碍了更合理的、有效的思维的出现,甚至造成了歪曲认识.如,刚学立体几何时,一提到两直线垂直,有学生马上意识到这两条直线必相交,从而造成错误的认识.

      按固定模式学习和思考,缺乏类比、联想、迁移等思维习惯,是造成思维障碍的原因之一.

      (2)离散性思维的消极作用.部分学生思维不连贯,呈孤立、间断状态,想到一点,忘了另一点,不能把知识点串成线、连成面,不能有效地建构知识体系,导致了思维障碍的产生.

      (3)思维惰性的消极作用.勤奋出天才,特别是对一些数学概念的理解,对一些问题(难题)的认识,需要人们静下来慢慢思考、慢慢消化.

      在“遇到难题的处理方式”的问卷调查中,学生选择“等老师讲解”的占16%,选择“问同学或问老师”的占52%,选择“继续思考”的只有12%,选择“等以后再解决”的占20%.可见,养成思维惰性是学生思维障碍形成的最普遍原因.

      4.教师不恰当的教学方式的影响

      (1)只按自己的思维方式授课.每个人的成长环境、思维方式不同,必然会导致其理解教材的角度、深度和广度不同,所以,如果教师只按一种思维方式授课,就容易导致一部分学生无法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某校有位数学教师,学生对他的课总有意见,说是无法听懂他的课,后来我了解到,这位教师讲课专讲解题绝招,而对通性通法少讲或不讲,也就是说,对学生容易理解的方法,他就不讲.还有一位名牌大学数学系毕业的某校教师,自身解题能力极强,常常对中学的习题一望而解.他在授课过程中也常常三步并作两步,思维过程极其简单,而学生听得云里雾里.这些都是单一思维授课、不从学生实际出发的结果.

      (2)不按规律办事.教学是一种活动,包含了学生动手操作、语言交流、情感沟通和积极思维等过程,其中思维是核心.可有些教师在课堂上不让学生参与活动,凡事自己包办.如,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某教师自己讲概念,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只是听众.久而久之,学生既不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不会提出问题,其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慢慢消失.

      (3)照本宣科,没有自己的思想.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但它不是唯一的载体.有些教师把教材当“圣经”,认为教材是绝对完整、不容改动的.所以,在教学中他们一课接一课、一章接一章地宣讲教材,结果学生味同嚼蜡、兴趣索然,成绩可想而知.

      二、突破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对策

      1.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理想教育、军训、运动会、体育课程等,都是培养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途径.数学教师应该积极支持并引导学生参与这些活动——因为数学学习需要克服困难的勇气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当然,数学本身也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如,对概念的理解、对难题的解答,就需要学生花时间和精力去揣摩、去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帮助学生,并适时给予肯定,激发兴趣,树立信心.简言之,我们既要提供智力支持,也要提供心灵支撑.

      2.处理好初、高中衔接教学

      初、高中数学教材中,有许多知识点衔接不够紧密,需要教师做好衔接工作,如,函数的概念、映射与对应、概率与统计等.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低起点,小步子,勤反馈,重矫正”为原则,编制适量习题,设计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台阶,让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掌握数学知识.

      在传授新课时,教师应把握学情,知学生所知、想学生所想,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知识遗忘进行知识再现,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复习旧知识,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知识遗忘造成思维障碍.

      3.针对学生不正确的思维习惯采取的措施

      (1)试错、暴露思维缺陷是消除思维定式的重要途径.建议教师在学生容易形成思维定式的地方设置问题,在学生犯错之后,剖析错误的原因,并纠正错误,这是消除思维定式的有效方法.

      如,已知a,b,c都是非零向量,λ∈R,有下列6个等式或命题:

      ①a·b=b·a;②a(b+c)=ab+ac;③(ab)c=a(bc);④λ(a+b)=λa+λb;⑤若ab=ac,则b=c;⑥若a·b=0,则a=0或b=0.

      则所有正确等式或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

      不少学生认为每一个等式或命题都对.其实,向量是有方向和大小的量,而实数是一个数,没有方向.所以,一些运算性质只有实数满足,而向量在未必满足.因此,只有①②④是正确的,其余都是错误的.

      (2)重视对数学基本概念的深度剖析,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其本身复杂、抽象,宜将其分解为多个层次进行,让学生一层一层地深入认识概念,理解概念每一层次表达的意思,随后分析各层次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易于掌握的概念体系.

      如,“等比数列”可以分如下几个层次教学:

      层次一:一个数列如果不是从第二项,而是第三项或第四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都是同一常数,此数列不是等比数列,但可以说该数列从第二项或第三项起是等比数列.

      层次二:一个数列,如果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尽管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但由于常数不同,该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

      层次三:常数列都是等差数列,却不一定都是等比数列,这是因为若常数列是各项都为0的数列,它就不是等比数列了.应当注意,等比数列中的每一项都能作为分母,因此每一项都不能是0,公比也就不可能为0.

      

      (3)开展问题教学,创造知识理解.无论是概念教学,还是问题教学,都有一个“如何让学生明白”的问题.实际上,中学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创造知识,而是创造知识理解.而这个理解,首先是教师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其次是站在学生角度对知识的理解,再次是帮助无法理解的学生理解.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是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而突破学生思维障碍,又是完成这一基本任务不可或缺的一道工序.我们应该从“教”与“学”两方面去深入研究所任教学科,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方面多下工夫,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以此破除思维障碍,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不断提升.

标签:;  ;  ;  ;  

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