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风险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论文_刘英

临床护理风险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论文_刘英

莱州市妇幼保健院 山东 莱州 261417

【摘要】从护理人员因素、护理管理因素、病人因素和社会及环境因素方面分析临床护理中的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护理安全;护理管理;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208-02

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护士与病人接触最多、最直接,且是具体执行医疗的操作者,工作繁琐,出错的几率相对就最多。防范护理风险,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和护患纠纷,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病人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当前护理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现分析临床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1 护理风险相关因素

1.1 护理人员的因素

1.1.1 护士的责任心不强

护士工作态度不严谨、责任心不强、查对不严或工作马虎而导致的护理差错是造成护理风险的首要因素,护理不良事件往往发生在护理过程中习以为常的环节中,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容易出问题,如三查七对,有的护士查对就是走过场,护理技术操作中,查对不严、贴错标志造成用药错误;注意力不集中,违规操作,静脉输液时操作不当,高渗药物及强刺激性药物外渗致皮下组织坏死;对有疑问的医嘱没有弄明白即匆忙执行等都可能引起护理风险的发生。有些护理人员不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对病人不能全部做到床头交接班,交班工作不清楚,观察不到位,病情出现异常时没有及时发现、处理而延误治疗,也易致使护理差错的发生。

1.1.2 缺乏娴熟的专业技能

护士技术水平低或操作不熟练,没有重视学习和专业技术的培训;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导致操作失误或操作错误;业务知识缺乏,忽视细节性观察,协调能力不强;临床经验不足,缺乏应激性处理的经验,对护士来说,经验和技术同等重要,而积累经验需要一个过程,另外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护理工作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更高,护士的压力和技术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1.1.3 法律意识较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护士对护理文书的书写缺乏法律意识,对保存证据保护不力。如护士执行医嘱签字不及时或漏签字;护士文书书写不规范,如随意涂改、漏记、错记,语句条理性缺乏,甚至病情描述与医生记录不符;记录单填写不全或错误;侵入性操作前未签署知情同意书,无意识的泄露病人因素等,都易造成患者损害,一旦发生纠纷,护士很难举证自己无过错。

1.1.4 护士缺少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护士操作时动作粗鲁,对病人缺乏同情心,说话带有命令口气,服务态度生、冷、硬,只为工作而工作,不顾及病人的心理感受。还有少数护士把不良心态带到工作中,治疗和护理不认真或擅自脱岗,就容易出差错或事故引起病人投诉。

1.1.5 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交流

医护人员与病人的有效沟通是医疗过程极其重要的环节。护士不善沟通,缺乏沟通交流的技巧,说话措辞不当,语气生硬,对病人和家属提出的问题解释不清,如对病人的病情及各种检查、治疗、护理的目的、注意事项和风险的程度没有进行充分的告知,使病人及其家属不完全知情而不能正确理解和理性选择诊疗措施等都可以使病人的病情出现反复或加重。另外医护口径不一致或护士工作繁忙,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病人及家属进行沟通,都可导致病人和家属反感或误会,从而引发纠纷。

1.1.6 缺乏预见性护理的能力

护士对病情的发展和并发症的出现缺乏主动性和预见性,导致病人出现了本可避免的并发症,如长期卧床的病人出现压疮,昏迷病人出现坠床,活动不便或无家属陪伴的病人出现跌倒或自杀,小儿出现热水烫伤或蓝光箱治疗时出现烫伤,刺激性药物输液时外渗后出现皮肤坏死等等。

1.2 护理管理方面因素

1.2.1 管理制度不健全,工作流程不合理

护理管理制度不健全,或落实不到位,工作流程不合理或存在安全隐患,也是造成护理风险的一大原因。

1.2.2 安全教育不到位,对护理风险程度把握不足

管理者对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足,没有把握工作中的重点及薄弱环节,如核心制度执行监督不力;特殊药物的给药方式、方法;设备使用不当;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不合格会造成输液反应;对新进仪器和不常使用的仪器操作不熟练、危重病人抢救时操作迟缓或错误操作或不能及时发现与排除故障,导致抢救不及时,直接影响抢救效果,造成不安全因素。

1.2.3 业务培训不到位,护士业务技能得不到提升

业务培训不到位或停留在表面上,也是造成护士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甚至业务技术水平停滞不前的一大原因,直接导致了护理风险的存在。

1.2.4 管理监督不得力,监控缺乏力度

管理者本身缺乏管理经验,管理者本身的素质不高;管理意识不强,管理的监督不得力等均是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

1.2.5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不能保障临床需求

目前,我国医院普遍护士人力资源不足,护理安全难以保证。随着医疗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很多部门设护士岗位,再加上合同制护士在临床上比例越来越高,而合同制护士待遇低,护士容易产生烦躁、抱怨情绪,造成思想浮动,流动量增大,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易发生超负荷劳动,或出现无执照护士顶班、签名或实习护生在临床实践中独立操作的情况,引起护理上的差错,造成病人护理安全受到损害[1]。

1.3 病人方面的因素

1.3.1病人或家属的期望值较高。病人自身疾病的严重性及复杂、多变性或因疾病的自然发展过程而导致不幸的情况时有发生,而病人或家属误认为是医疗护理行为等,如肿瘤或急性心肌梗死而导致的死亡,由于病人的期望值高和医患沟通交流少,护士对治疗的解释不足或病人的家属难以接受丧亲之痛等都可以引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2患者的不良心态,某些病人对护士无故挑剔、刁难,提出许多苛刻要求,甚至无理取闹,严重损害护士的人格尊严,影响护理工作的完成。

1.3.3患者的自身素质和心理素质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承受力。病人有不健康的生活行为,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如擅自外出、不按时治疗或服药、不定期复查、不配合护理操作,不遵医嘱饮食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如自杀、自残、酗酒、吸毒等都会使护理风险机会增多。

1.4 环境卫生学方面的因素

1.4.1医疗基础设施、病区物品配置存在不安全因素,尤其是急救物品及器材配套及性能,护理用品的数量、质量,药品质量、效期、标识等问题。

1.4.2环境污染导致隐性不安全因素,常见消毒隔离不严,如空气消毒、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医疗垃圾的处理不当等,导致病人院内交叉感染增加,对护理安全有直接影响。

1.4.3医用危险品管理或使用不当,如氧气、二氧化碳气体、毒麻局限药品、高压氧舱管理或不当等,均会带来安全风险。

1.4.4病区治安管理不严,如新生儿丢失,病人或家属贵重物品如手机、车辆丢失等,均可导致护理纠纷。

1.4.5其他方面,如目前,社会对医院要求逐步提高,社会对医院的关注日益密切,个别媒体或网络片面报道医疗纠纷,使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度丧失;社会对护理工作的不重视,

2 防范措施

2.1建立完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改进工作流程,并确保落实

建立完善的制度是确保护理风险管理的有效保障。一个问题的发生,人的问题只占15%,而85%是可以通过完善制度和改进流程加以解决的。护理管理者要抓住关键的环节,熟知病区内的高危环节、高危人群、高危时段、高危区域的各项风险,致力于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不断改进工作流程,杜绝隐患,从根本上杜绝或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2]。管理者对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如查对制度、差错事故、各种风险的应急预案和防范措施要制订完善全,同时强化培训加大执行力度,及时监督落实效果。

2.2加强安全风险学习,提高安全风险意识

通过安全风险教育,使护理人员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的检查转变为自觉的维护护理安全,如遵守操作规程、诊疗常规,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通过错误的案例的学习,增进病人的安全,围绕如何有效保护患者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分析有哪些不安全因素以及产生的原因,护理管理者要善于认识、处理关键性问题,并进行重点监护和管理。

2.3重视法制教育,依法执业

强化护理行为中的法律意识,不断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及卫生法规,明确法律与护理工作的关系,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可采取组织学习,邀请专家讲座,或组织考试、知识竞赛等形式,结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等方式,使法律观念深入人心,督促护士掌握并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尊重病人的意愿,检查病人时注意遮挡,如有实习生、进修生参观学习时,应征求病人的意见,并做好记录和签字认可。

2.4加强业务培训和工作经验交流,提升护士素质

护理管理者要重视提高护士的各种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包括专业素质、医德素质、技术素质、身体素质的培训及提高。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培训,督促护士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重视护理带教和工作经验交流,建立良好的带教制度和带教考核 ,并定期对带教老师的工作进行考核,与科室质量和个人工作相挂钩,督促带教老师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带出一批批优秀的护理人才。而良好的护理技术是防范护理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基础和保证。医学的高速发展,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终身学习,扩大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加强各种护理基本技能的操作练习,积极开展新技知识,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只有过硬的本领,才能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2.5严格护理管理,规范护理行为

规范的护理行为对护理安全起着保证性的作用,是确保护理安全的重要途径,规范的护理行为必须建立健全各项护理监控机制,建立责任机制,明确各级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责任,加强基础质控、环节质控和终末质控,做到各尽其职,各负其责,防患于未然。同时要将证据管理渗透到护理工作的每个环节,切实做好各项护理记录,以备举证。

2.6加强护理管理者能力培训,提升管理水平

医院应重视对护理管理者整体水平的提升,定期选送学习和参加管理培训班,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和管理能力,护士长须具备能识别“危险人群”的能力,如:对护理技能不熟练的护士在技术上加强培训和辅导,在排班上安排质量把关人员,确保安全,对思想不稳定的人员要予以充分的关爱和帮助,体现人文管理,营造一个团结向上,技术过硬的团队[3]。

2.7转变服务理念,强化沟通与交流

转变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真正的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入心中,用心服务,细心服务,耐心服务;重视护理人员沟通培训,增加沟通技巧,注意要因人而异,切忌居高临下,用词要通俗易懂,注意肢体语言,确保病人和家属能理解;实行首迎负责制和首问负责制,对病人或家属的各种问题要做好解释,要注意与医师统一口径,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强化护患共担护理风险的意识,降低风险系数,在进行任何护理操作,尤其是侵入性操作前必须履行护理告知义务,详细讲解其目的、配合的注意事项、作用及副反应等,严格履行病人或家属签字认可制。

2.8完善安全管理,营造安全文化

医院应重视支持系统的完善,明确职责,避免护士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非护理性的工作中。要合理配置护士,做到弹性排班,尽量减少护士工作的超负荷现象,同时医院要尽可能的提高合同制护士的工资待遇,做到同工同酬,增强护士的工作自信心,减少护士流动,保障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强化环境的管理,管理者要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对病区环境中不安全因素进行管理,如卫生间内安放防滑垫,台阶上做好小心台阶的提示,床旁张贴缓慢起床三部曲图画,走道安装扶栏,各种危险物的醒目标志,极力为病人提供安全、舒适的住院环境,降低环境风险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总之,随着医疗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加之病人疾病的复杂性、特殊性、多变性,护士虽然采取了多种方法来保障护理安全,但有时仍不能完全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护理工作中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贯穿于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管理者必须将影响服务质量的技术、管理、过程和人的因素都处于可控状态,以人为本,全面抓好护理业务质量管理,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同时,还要依赖于政府的重视和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使社会各界对医疗服务行业能有一个正确认识,医疗护理风险才会减少,医疗行业的正常运转才会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许苹,谭晓洁.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其研究现状[J].中国卫生经济,2001,20(7):5556.

[2]李晓惠,邹晓清.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377.

[3]廖容,刘志霞.临床护理风险的识别与防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8B):5758.

第一作者简介:刘英,女,山东莱州人,本科,副主任护师,院长助理,主要从事护理管理的研究工作。

论文作者:刘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0

标签:;  ;  ;  ;  ;  ;  ;  ;  

临床护理风险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论文_刘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