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建筑工程也越来越多,而且建筑结构形式也越来越复杂,各种超宽、超厚的建筑工程不断发展起来。建筑施工中最常用的材料是钢筋和混凝土,特别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受到环境、地址、天气、工艺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混凝土常常出现裂缝或变形等问题,严重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还会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将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与建筑工程施工中,能够有效解决工程结构主体出现变形和裂缝问题,改善建筑的结构性能。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措施
1导言
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比较常见,通过解决裙房结构以及基础设计问题,可缓解温差收缩的不良影响,减少裂缝发生率,进而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因此,对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工艺及其应用要点进行深入研究意义重大。
2后浇带在建筑施工中的主要作用
2.1可有效解决沉降差问题
在实际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往往需要把建筑的基础部分与裙房部分有效连接起来,但由于在施工中还涉及后浇带浇筑环节,这就可能导致建筑工程的基础与裙房部分暂时隔离开来。当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基本上完工时,也就是建筑工程的沉降基本达到稳定时,施工人员应当以混凝土浇筑的形式把事先设计的分割部位连接起来。在设计后浇带的时候,设计者一般都考虑到了建筑施工各阶段的力学特征,并对不同施工阶段的建筑强度进行了校核,同时还对标高差、时间差、压力差等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调整,这就有效解决了沉降差的问题。
2.2处理裙房以及基础设计
对于高层建筑(如建筑物层数大于22层时)应当使用后浇带技术,这是由于部分有裙房的高层建筑其裙房的上部结构荷载与主楼的上部结构荷载差异较大,这容易引起裙房的沉降量与主楼的沉降量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导致不均匀沉降问题,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因此,为了确保建筑具有良好的施工质量,则需要在施工时运用后浇带技术对裙房和主楼部分的混凝土分开处理,留出后浇带进行后置浇筑。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后浇带技术,应当对裙楼结构进行计算校核。施工时,首先进行主楼建筑,然后进行裙楼浇筑,最后进行后浇带浇筑。此外,如果基础长度较大,或连体建筑采用不同形式的基础(如在山地上建设的连体建筑基础存在高差的情况),为了避免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出现,也应设置后浇带。设置的目的是将尺寸较大的板式结构“化整为零”,降低收缩应力对建筑结构的造成裂缝,后浇带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特殊的伸缩缝,也避免了在建筑结构上设置过多的永久性伸缩缝。
2.3可避免温度收缩带来的不良影响
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当混凝土浇筑工序基本完工之后,混凝土结构在硬结固化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这就会导致整个建筑结构体系发生热胀冷缩。一般来说,在建筑工程施工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周边温度变化对建筑结构产生影响是非常正常的,但若这种影响受到约束,则会产生一定的温度应力,当这一温度应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建筑结构就会出现明显的裂缝,进而使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大打折扣。而通过在施工过程中引入后浇带技术,则混凝土结构就拥有足够的自由伸缩空间,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整个建筑结构的收缩应力,进而避免温度变化对工程质量造成的不良影响。
3建筑施工后浇带技术的应用实践措施
3.1科学合理的设置宽度和间距
使用后浇带施工技术于建筑工程施工之中,并不是将建筑工程的结构分为几个相关联的模块,而是确保建筑工程结构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整体性。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不能将承受压力的钢筋进行断开分割,否则就属于违规施工,不符合安全施工的要求。在后浇带跨度较大时,可以将钢筋进行切割,待完成施工之后,再利用焊接将钢筋连接起来,这样能够避免钢筋两端受力过大使楼层出现下降或弯曲。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图纸中的内容,科学合理的设置宽度和距离,同时要考虑施工现场的温度变化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合理选择建筑材料
只有合理选择建筑材料才能将后浇带的技术优势发挥出来。通常情况下,后浇带混凝土碎石颗粒大小应基于后浇带钢筋间距等来确定,一般在15mm~31.5mm之间。后浇带混凝土所用细骨料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选用为中砂(河沙或山砂)。碎石和砂的含泥量应符合要求,碎石控制在1%以内,中砂控制在3%以内。后浇带所用钢丝网通常有两种,一种为30×30型钢丝网以及密目钢丝网,两者相互结合使用。后浇带浇筑时,通常还需要用到止水钢板,一般采用中埋式,规格为3mm×400mm。粉煤灰宜选用II级以上的品种,外加剂宜选用一等品。水泥和水也需要按照规范选用。配合比等应满足后浇带的强度以及施工质量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许多工程中后浇带采用具有膨胀性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材料,它的原理是补偿收缩混凝土在凝结过程中会产生膨胀应力,这种膨胀应力会对收缩应力有效地予以补偿。在选择补偿收缩混凝土时,膨胀剂应严格符合规范要求,配合比的设计满足设计和施工工艺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降低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坍落度。
3.3后浇带断面处理
在选择好后浇带断面位置之后,要对断面进行处理,尽量将断面处理的和建筑工程结构相协调一致,比如可以设置成平直形、V形、梯形和企口缝等形式,保证两个断面在施工是时能够吻合接触。在实际的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后浇带的断面一般处理成平直形。假如建筑工程墙体结构的厚度超过60cm,就可以将断面处理成企口缝。假如建筑工程墙体结构的厚度在30cm~60cm之间,就可以将断面处理成梯形。因此,具体处理形式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从而保证建筑整体的结构和质量。
3.4模板设置
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中,模板设置对于后浇带施工的顺利开展会产生较大影响。对此,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应高度关注模板设置情况,根据模板设置所划出的分块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3.5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施工是后浇带施工技术中的重要环节,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和技术要求开展混凝土的后浇带施工。首先,要明确采取伸缩后浇带施工还是沉降后浇带施工;如果采用伸缩后浇带施工,则需要在施工两侧的混凝土60d后做相关技术分析;如果采用沉降后浇带施工,则需在浇筑建筑结构顶板混凝土的14d后做相关技术分析,并且要密切关注沉降值,其数值变化在可控范围内方可施工;其次,要观察混凝土浇筑后的情况,如果在混凝土浇筑后出现裂缝问题,需要利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加以施工,进而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最后,要清理松散的混凝土和裂缝产生的浮浆,并且利用混凝土进行加固,使建筑的整体强度得到提升。
3.6后浇带保护
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管理:对于后浇带缝两侧,可采用模板作为挡水设施,避免水或者其他杂质对后浇带造成污染;选择优质砂浆材料,在后浇带周边可设置防水带,有效落实后浇带保护工作。
4结论
综上所述,后浇带施工技术对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提前做好规划设计工作,同时还必须安排专业素质较高的施工团队,要求施工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模板预设、混凝土浇筑、后期处理等多方面的技术工艺,这样才能确保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技术的应用质量。
参考文献:
[1]何继华.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06):36-37.
[2]欧宗瑞.建筑工程施工后浇带技术探讨[J].智能城市,2019,5(09):117-118.
[3]代宝.建筑施工后浇带的功能与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19(03):66+69.
[4]林增.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工艺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184+188.
论文作者:严辉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混凝土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断面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