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_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_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回顾与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经济体制改革论文,总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1979年起改革开放,到现在已近20年。经过近20年的努力,经济体制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在许多重要领域开始退出历史舞台,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接近初步建立并开始在经济运行中起主导作用。改革和体制转轨给中国经济注入了活力,经济发展加速,1979—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近10%(1979—1997平均为 9.8%),处于世界前列,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快速提高(1997年按当年汇率计算,人均GDP为720美元)。体制转轨、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剧烈变动,是在基本上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稳定的条件下实现的。经济体制转轨被全世界公认是成功的范例。

下面拟从几个侧面对经济体制改革作总体回顾,同时作若干展望。

一、从扩大市场机制作用发展到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经济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明确以市场为取向,逐步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而且近20年没有大的反复,1992年进一步达到明确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目标模式。

1979年,改革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权,包括发展商品生产、进入市场流通的自主权。这一改革取得了明显的体制效率,农村经济迅速活跃起来,农产品生产快速增长,农民收入显著增加,从而为改革产生很好的示范效应。

到80年代初期和中期,不少城市先后放开蔬菜、水果、水产品、其它小商品等价格后,这些产品很快就象泉水般从各个方面涌流出来,尽管价格开始有所上涨,但供给大量增加后价格就总体稳定下来,有的产品价格还有所下降。之后,放开耐用消费品和主要工业消费品的价格,取得了同样的效果。这就有力地说服广大公众接受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

80年代末,许多人都认识到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扩大市场机制的作用,但是对市场经济还有疑虑,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的传统观念象幽灵一样禁锢着人的思想。这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旗手邓小平同志响亮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1994)邓小平的讲话,打开了人们的眼界,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接受和认同。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从此以后,中国市场化改革加速前进。

1994年,财政税收体制、金融体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实现了人民币汇率的并轨,形成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1996年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帐户范围内的可兑换。这些就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管理体系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进一步放开消费品价格,生产资料双轨价基本上并为市场单轨价。目前,市场调节价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已达90%以上,在生产资料销售收入总额和农副产品收购总额中占80%左右,说明在实物商品价格领域,市场价格体制已初步建立起来了。

各种各类市场迅速建立和发展。目前,全国商品贸易额的85%以上是通过市场交易实现的。特别是市场供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商品市场已从传统计划体制下的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生产要素市场也发展很快。如资本市场这两年有较大发展,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之比,1995年才6%,1997年8月已达24%。

国有企业改革思路有重大变化,即不再沿袭承包制,转而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改革的方向。从1994年开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国务院直接抓100家,各地区、各部门确定2500户为试点企业, 取得了丰富的经验。目前正在进行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

社会保障制度正在加紧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完善失业保障和社会救济制度,城市和农村都建立最低生活费制度。此外,正在推行城镇住房公积金制度,目前住房公积金已结存800多亿元。

二、渐进式推进改革,不企求一次到位

经济体制改革总的来说是渐进式的,摒弃“休克疗法”,不搞一次到位。渐进式改革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避免社会震动过大,在保持社会稳定条件下推进改革和扩大开放,使改革带来的利益关系调整约束在社会和公众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较好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实现经济体制平稳转轨。这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比较成功、优于其它经济体制转轨国家的秘密所在。

渐进式改革成功的主要标志是,在市场化改革推进过程中,经济快速发展,连续20年经济平均以近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物价上涨率约束在公众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从1979年到1997年,社会零售物价上涨率平均为7.3%(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平均为8.6%),没有到两位数,从而没有危及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物价上涨率总的说处于居民可承受的范围内,全国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普遍有较大的提高,得到改革的实惠。这就使改革得到公众的广泛支持,改革的势头不可逆转。

渐进式改革体现在各个方面。包括:从农村改革开始,然后扩展到城市;先着力发展比较适应市场经济的非国有制经济,而后重点推进国有经济的改革;先发展商品市场,然后着重发展生产要素市场;价格改革先调后放,调放结合,并逐步同国际市场价格相联系;生产、流通、价格等都出现计划内外双轨制,然后向市场单轨制过渡;经济特区、沿海城市改革开放先行一步,逐步向内地推开,实现全方位开放;等等。在改革推进的方法上,也是这样。先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然后随着经验的积累,逐渐实行互相协调、配套的整体推进;还有是先易后难,先改革那些比较容易改的领域,最后搞攻坚战——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渐进式改革决不意味着改革可以慢慢来。经验表明,改革要不断推进,不能改改停停。一般说,在宏观经济比较协调、物价上涨率不太高(不超过两位数)的条件下,市场化改革的步子可以迈得大一些、快一些。相反,在宏观经济环境较紧、物价上涨率较高(比如超过两位数)的条件下,市场化改革的步子就很难迈大,有时甚至会使某些方面的改革倒退,如关闭个别重要商品的市场,实行限价或变相冻结重要商品与服务的价格等。但是,即使这样也不能让改革停步,而是要选择在另一些领域推进改革。1993、1994、1995年经济又一次出现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加剧、物价上涨率超过10%,政府不得不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抑制通胀和物价上涨的势头。但这段时间也没有停止改革,而是通过进一步改革金融体制、整顿金融秩序和财政秩序等,更多地用经济手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并且取得明显的成效。1996年顺利实现经济的“软着陆”,经济进入平稳发展的较佳状态。由于这几年没有停顿地继续深化和发展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所以目前已初步建立起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

三、从着重改革经济运行机制扩展到重新塑造市场主体

渐进式地推进市场化改革的一个突出事例,是从着重改革经济的运行机制,逐步发展为下大力气重新塑造市场主体,中心是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

1987年,在研究中国中期(1988—1995年)改革纲要时,中国经济学家对如何深化经济改革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改革思路。第一种,以价格改革为主线,着重抓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第二种,以企业改革为主线,首先抓企业改革,使国有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第三种,价格改革和企业改革双线推进。这三种改革思路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都有各自的论据和道理。(国家体改委综合规划司,1988)

中国经济改革实践,是按照上述第一种思路发展的。为什么实践是首先沿着以价格改革为主线推进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前进的,而没有沿着上述第二、三种思路前进的呢?我想,其中重要原因:一是因为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相对容易一些;二是前几年价格改革目标明确(扩大市场调节价比重,建立市场价格体制),步骤得当(先调后改,调放结合,逐步同国际市场价格相联系),形式灵活(如运用浮动价格、双轨价格等),不断前进(没有大的曲折)等。

价格改革的推进,价格的合理调整和放开,为各种商品市场的开放和发展,为市场体系的建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发展商品经济,放开价格,建立和发展市场,成为三位一体的共同进程。市场价格体制的初步建立,标志着经济运行机制初步从计划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转变。90年代初期已开始实现上述目标。

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很好建立。最主要的,在于经济运行的主体,特别是其中起主导或骨干作用的国有企业,还不是真正的政企分开的市场主体,还不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国有企业改革的滞后,一方面是因为这种改革涉及深层次利益关系的变动,触动许多政府主管部门和政府官员的切身利益,因而很难有效推开。另一方面改革思路不够明确,一味的在放权让利上打转转,长时间跳不出承包制的落后模式,没有着重抓机制转换、制度创新,结果改来改去,企业还是只负盈不负亏,机制还是老的。只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特别是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后,才开始有大的转变。从那以后,直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和方针才愈来愈清晰和明确。它们包括:坚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而不是把所有国有企业救活;对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改组,抓大放小,对国有大企业进行公司制改组,放开放活大量小企业;把改革同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实行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程;积极推进各项配套改革,包括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

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也还要继续推进。价格改革方面,我们只是在实物商品和服务价格领域初步建立起市场价格体制,还有待逐步完善;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进程才刚刚开始,今后需重点推进。与此相联系,生产要素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也要作为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积极推进。只有生产要素市场建立和发展起来了,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体制初步建立起来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总之,今后经济体制改革将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中心,继续深化和推进。中国政府决心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到那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说是初步建立起来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可以说是初步实现了。

四、非公有制经济较快发展,公有制仍居主体地位,国有经济仍起主导作用

近20年,改革经济体制和放开搞活经济,受传统计划体制束缚较小的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加大,使所有制结构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78年以来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私营经济和港、澳、台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如下表:

年份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

1978年56%43%1%

1993年 42.9% 44.8% 12.3%

1996年 40.8% 35.2%

24%

资料来源:1978、1993年数字见陈元生:《我国所有制变化趋势和改革重点》,《理论前沿》1997年第24期。1996年数字见《人民日报》1997年9月14日。

又据国家统计局资料,全国工业总产值中,不同经济类型所占比重如下表:

年份国有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体工业

其它经济类型工业

1985年

64.86 32.081.85 1.21

1990年54.6 35.62 5.4 4.38

1995年32.6 35.55

14.5517.29

1996年

28.48 39.39

15.4816.6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7)》,中国统计出版社。

需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其它经济类型工业中,有不少是股份制企业,其中还包含一部分国有和集体成分(总体看它们占1/3左右),所以国有和集体工业比重实际上要略高于上表的数字。但是,一个不疑的事实是:国有工业的比重是大幅度下降了,而非公有制工业的比重却是大幅度提高了。这种状况是否会危及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呢?不会。

1996年,公有制经济在全国经济总量(按提供国内生产总值计算)中仍占76%,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更占绝对优势。因此,改革开放近20年来,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并没有被动摇。

有人曾指责,改革开放以来国有经济的比重不断下降,已影响到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这个说法不符合实际情况。目前国有经济在铁路、邮政、电信、民航等行业几乎占100%;在金融、 保险、电力、石油、煤炭等行业占90%以上;在冶金、化工行业占80%左右;在外贸、机械、建筑等行业约占60%,因而仍然牢牢的控制着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1996年国有经济在全国经济总量中仍占40.8%。国有经济的现状是:它不仅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还有近30万个工商企业在范围广泛的竞争性行业从事经济活动,因而显得比重过高、企业太多太分散。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对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给予特别的关注,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有新的解释。提出: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可以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等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是可以允许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等等。人们预计,今后中国所有制结构,将继续朝着前十几年的趋势发展,国有经济将主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从范围过于宽泛的竞争性行业和小型企业逐步退出,集中力量加强命脉部门,但其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还将缓慢下降;公有制的形式将更加多样化,社会保险基金、职工住房公积金等新的公有制形式的发展,将有力地支撑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仍有不小的扩充空间,将继续以较快速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将加快发展,纯国有、纯集体、纯个体或私有经济单位的比重,将是下降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的所有制结构是怎样的?经济学家有不同主张。有的主张三三制,即国有经济、集体和合作经济、非公有经济各占1/3。有的主张两头小、中间大,比如国有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各占20%或25%,60%或50%为各种形式的非国有的公有制经济。我认为,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应定位于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那怕它在经济总量中下降到20%多一点,也不可怕。考虑到随着混合经济的发展,国有成分可以通过控股,提高其控制力,这样,即使在经济总量占20%多一点的国有经济,也能很好控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主导作用。

五、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

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是同时提出互相促进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利于对外开放,为对外开放创造好的“软环境”;对外开放能有力地促进经济改革,逼迫传统体制不改不行。

近20年来,全国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外贷款、对外证券金融等形式的外资已超过3600亿美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约2200亿美元,有24万多家外商投资企业正在运作。从1993年起,连续4 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并居世界第二位。1997年实际利用外资达62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 利用外资不仅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不足,带动了产业技术进步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整体上升,促进了经济增长(目前,利用外资占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13%,外资企业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14%,外资企业出口占全部出口的比重达到47%),而且,培养了人才,扩大了就业(目前,在三资企业就业的人员达1750万人),增加了税收,推动了进出口,增加了外汇储备,也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事实证明,利用外资完全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是加快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对外贸易迅速发展。1978—199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6 亿美元增加到3251亿美元,增长了14.5倍,年均增长15.5%,高出经济增长速度5.7个百分点,在世界贸易中的排序从32位上升到第10位。 同时外贸结构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初级产品和制成品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例变为1∶4。这表明我国已经从一个主要依赖于农矿初级产品出口的国家,发展成为以制造业发展为基础的,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国家。对外贸易的扩大有力地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据统计, “八五”(1991 —1995)时期出口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带动GDP增长约0.2个百分点。 对外贸易的发展也推动了外贸体制和外汇体制等的改革。1994年我国成功地实现了汇率并轨,接着又实现了人民币在经常帐户范围内的可兑换,就是由对外贸易发展所推动、适应外贸进一步发展的要求的正确选择。

在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就不能限于大胆利用外资、发展对外贸易,还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十五大报告指出:“鼓励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我国有一些重要的资源,如原油、森林、铁矿等,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而日显短缺,我们除了要通过对外贸易进口一部分以外,还要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满足国内需要。还有,从国内商品市场状况看,一些行业的生产能力已大量过剩,而产品在国际市场是有竞争力的。但单纯靠增加出口会受到某些国际贸易障碍的限制。这也可以通过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建厂,开拓产品市场,增加国际市场占有份额。在这些方面,过去已尝试做了一些,但很不够。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1990年为10.28亿美元,1993年为16.87亿美元,1994年为20亿美元,在世界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中,还占不到0.1 %。我国外汇储备已超过1400亿美元,外汇储备还是继续增加的趋势,这使中国有条件发展对外直接投资。

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相互促进、相互结合的示范区。它们既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龙头,在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先行一步。目前,这些地区正按十五大要求,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等方面继续走在前面,发挥对全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六、经济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换协调前进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和以行政管理为主的体制,政企不分、企业从属于政府是其重要特点。改革要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就要实现政企分开,转换政府职能。

改革从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下子就把原来政社合一的体制打破了,农民开始成为自主经营的商品生产者,使改革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1979年以来非公有制经济、乡镇企业发展较快,原因之一在于这部分经济没有政府直接的主管部门。它们有自主经营权,能较自由地参与市场竞争。需要指出,目前乡镇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还是政企的彻底分开,清晰产权关系。

国有企业的改革也是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开始的。目前国有企业有一定的经营、用工等自主权。但是由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政企不分问题尚未根本解决。许多主管部门仍然视企业为自己附属物,不愿放权。条块分割状态仍然严重阻碍着统一、开放市场体系的形成,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损失,而且使地方政府背上大量亏损企业的包袱。难怪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政府转变职能,实行政企分开,已经成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环节。

目前经济管理部门林立、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迫切需要精简机构,才能转变职能、提高效率。根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对于凡是依靠市场机制能提高效率的事情,都要放开交给市场,由企业和个人依法行事,政府不要再插手。政府主管部门应精简其活动范围,并主要限制在市场失效和领头产业领域。具体来说,经济方面主要包括:

调控宏观经济,使其平稳健康运行。但不再象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那样,用指令性计划进行直接调控,而是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以间接调控为主。为此,宏观经济管理部门本身需要改革。比如,随着市场取向改革的推进,金融手段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和突出,国家越来越多地依靠中央银行独立执行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运行。这就要求对中国人民银行实行全额预算制,消除其利润动机,成为真正的中央银行。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如“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远景目标,为国民经济确定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自然垄断部门和重要的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高科技产业和社会福利设施建设,如建设京九铁路、三峡工程、黄河小浪底工程、扩建首都机场等。制定和维护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则的公共政策及法律规范,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开、公平竞争。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改善生态环境。以及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等等。

七、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显著的特点,是始终重视和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近20年的实践证明,必须以改革促进经济发展,以改革和发展促进稳定、维护稳定;另一方面,又要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经济,实现稳中求进。没有稳定,社会动荡不安,什么事也办不了、办不成,既无法进行改革,也不能正常发展经济,从这个意义说,维持社会稳定是头等大事。但是,要保持和维护社会稳定,又必须推进改革,发展经济,不断地普遍提高人民大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使大家在改革和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在经济改革和经济活动中,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有几点经验值得总结。

经济改革必须有效的推进经济发展。农村实行承包制,发展商品生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连年丰收,农产品供应迅速增加,既大大提高了改革的声誉,又为以后的改革提供了范例,准备了较好的物质基础。1992年,邓小平提出著名的“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就是这方面的高度概括。他说:“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1994)我们不能把什么新招、新举措都戴上改革的高帽子。是不是真的改革,就看是不是能做到“三个有利于”。

注意掌握改革的力度。比如,在商品短缺、卖方市场的条件下,商品价格只能逐步放开,不能搞“一次到位”。因为这时放开价格会带来这些商品价格的上涨,并带动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如果放开的商品过多,特别是如果一下子全部商品价格放开,会带来物价大幅度上涨的灾难性后果,影响经济的稳定和社会的稳定。价格改革采取调放结合、先调后放、逐步放开的方针,就是为了适当控制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幅度,根据中国国情,这个幅度以年均不超过10%为宜。又如,本币(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是改革的目标,但要分步实现,不能一次成功。在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监督不完善、综合国力不够强和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够高的条件下,不能随便实行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否则风险太大,容易影响国内金融的稳定。1997年东南亚一些国家出现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说明了这一点。

经济发展的速度要得当。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经济比较落后,大家都希望通过经济改革发展得快一些,实现经济腾飞。经济改革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经济发展快一些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要快得恰当,不能过快。适当快速,既有利于改革的推进,也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过快则不行。经济超高速发展,经济过热,必然带来通货膨胀和物价过大幅度上涨,既影响经济的稳定,又会使改革的环境恶化,使改革难以顺利推进。中国的经验数据是,今后在体制转轨时期,经济发展速度以控制在年均8%—10%为宜,过低不行, 不利于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特别是会加重失业问题;过高也不行,特别是连年超过10%,必然带来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到头来要作经济调整,损害宏观效率。我国制订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定的增长速度(8%和7.2%),看来是比较稳妥的。

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改革要逐步推进,但要抓住机遇,推进改革,不要坐失良机,延误改革。农村改革、价格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财税改革、汇率并轨等等,都因能抓住机遇,及时推进改革,取得较好的成效,并带动了整个改革向前迈步。有的一些改革如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等,进展不够快,同这些改革没有很好抓住机遇及时推进,有一定关系。中国要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201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间很紧迫,必须很好抓住机遇,在经济体制深层次改革方面迈出几大步,以便比较完满地实现上述目标。

标签:;  ;  ;  ;  ;  ;  ;  ;  ;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_经济体制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