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降糖药在我院的应用分析论文_郜静波

郜静波

(西山煤电职工总医院杜儿坪分院 山西太原 030022)

【摘要】目的:了解口服降糖药在我院的应用情况,提高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合理性。方法:抽查我院2012年内分泌科住院病历150份,记录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物使用药目录,分析用药频度。结果:阿卡波糖片用药频次最多,在用药类别上,双胍类降糖药出现的频率最大。结论:我院口服降糖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关键词】口服降糖药 合理性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1-0046-02

糖尿病为慢性疾病,由于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改善后营养调节不当,使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糖尿病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恶性肿瘤之后的一种常见病。目前,糖尿病的药物种类很多,如何选择既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又能合理的利用医药卫生资源,让病人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是摆在我们药学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内分泌科2012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用药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数据来源

抽取我院2012年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病历150份,将处方的一般项目和口服降糖药的品种、数量进行统计。

2、结果

2.1. 150份病例中,男78例,女72例,平均年龄53.7岁,平均用药品种5.1种。

2.2. 口服降糖药在病例中出现频率最多的为阿卡波糖片计75 份,占全部病例的50%,并且在全部病例中,双胍美口服降糖药物出现频率最多,计110份,占全部病例的73.3%,其次为α—糖酐酶抑制剂,占全部病例的 50 %,详见表1、表2。

3、讨论

3.1 从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来看,男女人数基本相等,无显著差异,说明糖尿病患病的机率男女性别关系不紧密。

3.2 二甲双胍片为双胍类降糖药,其直接作用于糖的代谢过程,促进糖的无氧酵解,增加肌肉、脂肪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不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增加胰岛素的浓度,从而保护已受损的胰岛β细胞功能免受进一步损害,有利于糖尿病的长期控制。本品与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合用,具有协同作用,提高降血糖的疗效。与胰岛素合用,可增加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减少胰岛素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不仅如此,二甲双胍片还能减少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脂,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改善纤溶系统活性。这些特点使得二甲双胍片在临床治疗上的使用率很高。就不良反应而言,单用二甲双胍片不会引起低血糖现象,因其血糖降到正常后,不会进一步使血糖降低,这也是双胍类降糖药用量排第一的优势。

阿卡波糖是一种α—糖苷酶抑制剂,抑制碳水化合物分解为葡萄糖(对不论有无胰岛功能的糖尿病患者均有降血糖作用),能有效抑制α—糖苷酶活性,使多糖分解减慢,餐后血糖上升显著减缓,不加重胰岛负担,而且还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能起到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作用,单纯餐后血糖升高,可作为首选药品。因此,此类药的应用能位居第二,有它的合理性。

磺酰脲类降糖药经多年的临床使用疗效确切,但长期应用可致体重增加和胰岛功能进行性减退等,而且常易导致低血糖发生等不良反应,使得磺酰脲类用药趋势在逐渐降低,但格列喹酮的使用有一定的优势,因其是唯一几乎不从肾脏排泄的降糖药,尤其适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伴肾功能不良的糖尿病及60岁以上的老年性糖尿病患者。随着剂型的发展,缓控释制剂的应用,格列吡嗪控释片(瑞易宁)的应用比其它非缓控释制剂的磺酰脲类降糖药的使用率高,此剂型具有血药浓度稳定,治疗作用时间长,一般口服一日一次,患者的顺应性增强等优点。

罗(吡)格列酮属于胰岛素增敏剂,通过激活肌肉组织中脂肪细胞核上靶受体,增加其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同样数量的胰岛素发挥更大的降糖作用,特别适用于胰岛素抵抗者,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降糖药物联合应用。但由于本类药品价格比较贵,在临床上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释放剂一种短效口服促胰岛素分泌降糖药,此类药主要在肝脏代谢,几乎完全被代谢,代谢产物无降血糖活性,大部分随胆汁排泄,多次给药也不引起药物蓄积,降糖效果比较温和,特适用于老年患者。其中本类药中瑞格列奈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模仿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1],作用迅速短暂,如在餐前服药刺激胰岛β细胞在用餐时快速分泌胰岛素,可有效控制餐后高血糖且不增加低血糖的风险。

3.3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同样必须重视的问题。慢性并发症主要指心脑血管、微血管和神经方面的并发症,在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人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所以,控制好血糖是关键,要控制好血糖就要有正确的治疗理念,首先应保护和逆转胰岛β细胞功能,尽早采用药物治疗,尽早联合治疗,尽早胰岛素治疗,并注意减肥和降低血脂,当血糖水平控制在接近正常时,应避免低血糖发生,采用更严格的饮食和运动计划,更密切地监视血糖,并尽早地发现并发症或相关问题。

总之,糖尿病人合理选用降糖药应遵医嘱,按时、按量坚持服用,并定期检查血糖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品种和剂量。切不可随意换药或停药,更不要听信宣传广告乱服药,否则会贻误治疗。此外,医务人员应加强糖尿病人自我保健科普知识的宣传,包括饮食、营养、体育运动、疾病及其并发症早期发现的教育,在临床治疗上,医师选择最佳的药物治疗方案,要同时兼顾各类药品的特点,不良反应及治疗费用,尽可能做到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

参考文献

[1]. 陈耀蓬 黄坚彤 我院1998—2002年口服降血糖药用药分析 [J]中国药师 2005,8(1)55

论文作者:郜静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4年第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2

标签:;  ;  ;  ;  ;  ;  ;  ;  

口服降糖药在我院的应用分析论文_郜静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