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阅读教学效益的备课“五定”——以《礼拜二午睡时刻》的教学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为例论文,午睡论文,阅读教学论文,效益论文,时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于阅读教学来说,备课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备课存在的问题却是不少的:教学目标模糊,无文本个性特征;教学内容表现为信息而非知识及运用,庞杂且与目标不一致;提问缺少思考的价值;缺乏课后作业的精心设计。这些问题,就注定了阅读教学低效的命运。那么,如何解决备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呢?
一、定一个基于文本、学生实际的目标
从教学实际来看,没有目标的教学是瞎折腾的教学,没有清晰目标的教学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教学,而目标过多的教学则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教学。
语文教学应是务实的教学。如果每一节课都能解决一个学生语文学习方面的主要问题,那就可以称得上具有功德意义的教学。由此,每堂课的阅读教学就应确立一个明确的切实可行的目标。目标的确定当考虑这样几个要素:(1)教材系统对某一个文本规定了的教学任务;(2)文本自身所具有的教学内容;(3)学生阅读该文本的困难;(4)课程标准和高考考试说明对这一类文本阅读的质量要求。
比如教学《礼拜二午睡时刻》,根据教材的编排和文本的实际,当引导学生学习“节制情感抒发的方法”。
关于“节制”,教师在阅读《礼拜二午睡时刻》时,需要弄清楚:(1)哪些人的情感抒发被节制了?(2)情感抒发被节制的原因是什么?(3)情感抒发的“节制”是怎么进行的?(4)情感抒发节制有哪些价值?
教师阅读文本的同时,还应考虑学生阅读文本时可能遇到的问题。从我们的教学经验和学生阅读的心理看,小说冗长的景物描写,单调而无始无终的故事情节,各类人物的情感态度与主题的表达,标题“礼拜二午睡时刻”的意义,母亲对儿子“小偷”身份不确定的意义,精确的时间和模糊的时间,有限视角下的作家情感等都可能成为学生阅读时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些属于学生阅读时直接产生的疑问,有些则属于学生忽略或因能力所限未曾发现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学生的阅读热情和文本阅读教学的价值。而这一切问题,皆与“情感”有关系。
由此而来,我们就可以确定一个以“情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理解“节制”情感抒发的方法及作用。这一个目标包含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
二、定一组可以检测目标达成度的训练题
精心设计的训练题,应当可以检测课堂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其内容包括课堂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具有“学以致用”的实质意义,让学生感觉到语文课上与不上就是不一样。比如,根据教学目标、文本实际、考试说明等,我们可以为《礼拜二午睡时刻》设定这样的课后训练题:
(1)阅读母亲面见神父的那部分文字,简要分析作者表现母亲情感所用的主要手法。
(2)简要赏析“礼拜二午睡时刻”这一标题。
(3)分析小说开头一段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母亲面见神父,是小说人物“感情的记录”的最重要内容。面见神父时,母亲并未因自己给所谓的“小偷”儿子上坟而表现出羞愧,她镇定自若的言行、神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神父情感的变化,表明了母亲强行抑制的情感力量,也由此让读者受到感染、进行思索。而这正是作者抑制母亲情感抒发所要的效果。设计第(1)题,意在通过对核心教学内容的检测来考量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标题“礼拜二午睡时刻”,联系文本,可知它的意义在于揭示了小说故事情节发展过程和人物活动的时间,表现了母亲想避开众人给儿子上坟的那种未能免俗的心理,表达了作者对镇民思想上“午睡”的不满和批评,而且“午睡时刻”的寂静也为“情感抒发节制”提供了客观的物质基础。设计第(2)题,意在通过对标题的不同角度的赏析,检测学生对小说内容、人物形象、作者创作意图的理解度。
文中“冗长”的景物描写,是学生不喜欢该文的主要原因,但这又恰是作者节制情感抒发、隐含作者创作意图的技术,而不仅是作品内容的组成部分。设计第(3)题,意在检测学生对“景物描写”刚学和已学知识的认识程度。
要完成这样的训练,课堂教学内容就必须有相应的针对性。这样,根据目标而设定的课后训练题,就成了教学内容选择和确定的制约,课堂教学就会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不枝不蔓地前行,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也将随之而消除。同时,亦是对目标是否恰切的检测,利于修订目标。
三、定一组与目标相一致且适量的教学内容
当确定好教学目标,并据此设计好课后练习后,教学内容因受其制约而显得重点突出、难点明晰。教学《礼拜二午睡时刻》,我们可选定下列文本内容实施教学:
(1)人物情感。要“理解‘节制’情感抒发的方法及作用”,其基础当是对人物“情感”的把握,包括母亲、神父、镇民等各自的情感特征、形成原因。进而分析母亲、神父等的情感表达方式、方法,即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行为、神态及互相影响,来表现母亲深藏于心、神父基本外露的情感以及镇民的心态和道德观。人物情感抒发的节制,是人物自身的行为所致。
(2)情节结构。本文的情节运行,始于母女俩所坐的火车“从隧道里开出来”,终于母亲不顾神父的劝阻冒着被镇民围观的尴尬“挽着小姑娘的手朝大街走去”。我们不知道这母女俩从哪里来,噩耗来源和初闻噩耗时的情景,来到墓地面对儿子坟墓(无名)时的境况。这无始无终的情节安排,不仅给读者提供了想象的空间,更是为了“节制”情感抒发的需要,这节制了的内容,可能是情感放纵的时刻!
(3)景物描写。景物描写确实有点“冗长”,按我们常用的“开门见山”的写法,前面1400多字的景物描写,便可浓缩成“快两点的时候,火车到了一个闷热得像蒸笼的小镇,车上走下衣衫褴褛的母女俩”。但若此,《礼拜二午睡时刻》也就成不了经典,更进不了教材。
肃穆,是这一大篇文字所写景物的基本特征。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荒凉的时空和冷漠的世情,带给人的是热、闷、静、困的感受,母亲的情感便掩映在了这冗长的描写中。
这景物是刚失去儿子的母亲眼中的景物,她的情感似乎投影在了这没有风景的景物之上。这也是作者节制情感抒发的手段。
火车前行途中的风景,并没有随时间的改变和空间的转移而发生变化。所停靠车站的小镇“一模一样”,只是热度在上升:上午十一点,天气还不太热;十二点,天气热起来了;快两点了,小镇热得像个蒸笼;然后是到了神父那里,神父“透过纱窗望了望万里无云的明朗的天空”;母亲执意要去墓地,“会把你们晒坏的”,神父的妹妹说。清晰的时间,是在火车上,也许是表现母亲嫌时间太慢、路途太远的感觉;两点以后的时间,让位于面见神父、面对围观等事件,时间便模糊。清晰的时间,节制了情感的抒发,但掩盖不了母亲对一个儿子,哪怕是做了“小偷”的儿子的真情。
可以这样说:节制不是减少,为的是丰富人物的情感,丰富作品的内涵;节制不是平淡,为的是含蓄表达深沉的主题,遮蔽作家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节制,改变了读者消遣式或者接受式的阅读方式,逼迫读者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去读出其中的意味来。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内容的长度。如果教学方法得当,教学的内容应当可以增量,这取决于教师的准备和实际的教学能力。
四、定一组有意义且有意思的问题
“文本教学内容”不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全部。课堂教学内容除了文本教学内容外,当包括学习这个(类)文本的方式、方法、途径等,即还有通过学习文本形成学习能力的内容。那么如何将文本的教学内容转化成课堂教学内容呢?
当下常见的方法是将教学内容问题化。这是一种有效的选择,但设计怎样的问题是有讲究的。
在我看来,有效问题的特征应该是:从局部看,每个问题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本的某个(些)内容和形式,提高对事物多方面、多层面的认识能力(尤其是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而且能让学生感觉到“我怎么没有想到”;从整体看,转化成课堂教学内容的所有问题应是一个整体,即从浅层的写了什么(信息)起步,到还属显性的怎么写(知识),发展到深层的为什么这样写(能力),获得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有效问题的整体性体现为一个主题统率下的三个层面的问题。如将其中的主题提炼成词或词语,就成了“课眼”。
课堂教学过程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篇动态的文章。既然文有文眼,如《礼拜二午睡时刻》的“情感”,那么根据教学内容的中心提炼出来的主题词,便是“课眼”了。阅读教学的“课眼”,是在把握文脉、设定文本教学内容和目标基础上提炼出来的能够建构有序而有效的课堂教学内容的主题词。教学《礼拜二午睡时刻》的中心内容是“情感抒发的方法”,那么我们便可以用“节制情感”作为“课眼”设计问题,构成课堂教学内容:
(1)小说表现了母亲怎样的情感?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母亲的情感的?
(3)用节制的方法来表现母亲的情感,和直接表现母亲的情感相比,具有哪些优点(缺点)?
这三个问题,是紧扣目标和文本内容来设计的,需要学生通过文本的阅读作多角度、多层面的思考,且有利于课后训练的完成。由此而言,这些问题是有意义的。但总觉得问题不够有意思,有强迫学生探究之嫌。如果我们换个角度设计,也许情况要好一些:
(1)礼拜二午睡时刻,发生了什么事情?(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和对信息的筛选、概括、综合能力。)
(2)故事里的母亲很镇定,而神父却很“不安”,按理说“不安”的应该是母亲(儿子是“小偷”),这是为什么?(运用矛盾法,吸引学生对文本内容作研究。)
(3)镇静自若的母亲,面对神父的话语、打量,会想些什么?作者选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本可以写母亲的心理却又为什么不写?(需要学生作合理的想象,引导学生探究文字背后的内容。)
(4)这种交由人物之口去述说、由情节的发展去显露人物情感的方法,叫“情感抒发的节制”(大致相当于我们常说的“含蓄表达”)。除了人物自身的表现,你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母亲的情感?(节制方法多样性的研讨。)
(5)通常,文章都是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通过对文章的研读,你知道作者想说些什么吗?(因为不明作者想说什么,学生觉得这文章没有什么可学。通过文本的研读,从作者对人物的关注、对环境的描写、对情节的安排等方面,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作者寓含其中的思想情感。设计此题,意在将这种认识理性化,进而明白作家的创作意图。而这一点,经常被我们所忽略。)
理想状态的问题,应能创设出一种使学生产生疑问并迫切希望得到答案的求知心境,能够激发学生思索、探究并发表个性化意见,且能形成一个由浅入深将问题进行到底的序列。
五、定一个具备“五个一”的教学方案
上课,是要有教案的。写了教案,课堂教学不一定有效,但不写教案,教学的有效性一定是有问题的。有了上面的准备,写教案当属比较顺手的事情。要使撰写的教案能切实起到为课堂教学增效服务的作用,我以为教案中应该体现“五个一”:一个基于文本、学生实际的凸显的教学目标,一个能建构课堂教学内容的课眼,一组由课眼统率的有意义且有意思的问题,一组易记的有一定哲理的结论性话语,一组可以检测目标达成度的训练题。
这“五个一”的内容大多在前面已有论述。这里想强调和补充说明的是:
1.课堂提问设计后,应拟定准确、周密、简洁的答案。
这是追求教学效果的需要。在拟定答案的同时,我们可根据答题的角度、不同角度答题的难度,来预想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途径等,使问题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解决。
这是发展学生多向思维、逻辑思维、正确认识事物能力的需要。现在的许多课堂,教师提问,学生七嘴八舌回答后,大多没有形成一个基本的共识,即便教师有归纳,其对问题阐释的角度也很单一。这样的解决问题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半拉子工程,对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无益。
这也是提高阅读测试成绩的需要。比较权威的阅读测试题,其答案几乎全是从不同角度、层面的分点作答。阅读测试成绩的整体低下,与学生课堂上答问的随意、宽泛、啰唆等及教师处理学生答问的随机与不当有严重关联。而这一切当源于教师设计问题的随意与答案拟定的草率。
课后训练题,同样应该拟定准确、周密、简洁的答案,便于批改和讲评。
2.课堂教学从一个问题向另一个问题切换,需要过渡和铺垫。比如以下一组问题:
(1)礼拜二午睡时刻,从几点到几点?车行的时间是清晰的,可是到了镇上后的时间怎么就模糊了?
(2)母亲为什么选择这个时段去给被人们当做“小偷”打死的儿子上坟?
(3)在这一个时段里,发生了哪些事情?母亲对这些事情的态度是怎样的?表达了她怎样的情感?
(4)除了人物自身表现,还有哪些方面作者也运用了节制情感抒发的方法,让我们透过文字也能体会到母亲的情感?
(5)作者取“礼拜二午睡时刻”这个标题,有什么用意呢?
由(3)过渡到(4)时,我们不妨对“节制”作个阐释:母亲的情感表达,是隐在她的语言、行为、神态后面的,是作者运用了“节制”的方法造成的。我们也应假设学生对(4)题没有答题的思路,可以作这样的引导:你从大段大段的景物描写中,能感受到母亲的情感吗?故事中没有写母亲得到儿子死亡的噩耗和到达墓地时的言行举止,这有什么用意吗?做这样的引导,意在启发学生归纳出“节制情感抒发”的主要方法及其效果。
设计问题很重要,但如果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问题还是问题,因此预想问题解决的方法、方式、途径也许更重要。
3.一组有一定哲理的结论性话语,这是很必需的。看当下,一堂语文课下来,学生能记下的内容实在不多,“讲过了还是考不出来”的情况屡见不鲜。这就需要我们撰写教案时认真思考能让学生记住些什么,尤其是那些结论性的语句需要精心撰写。
综上所述,坚持备课“五定”,每节课自会有每节课的效益,对教师来说当在备课“五定”中提升自己的文本解读能力、教学能力,而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有多深,便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