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前锋区广兴镇小学校 广安 638020)
如果说数学教学是一门科学,语文教学则是一门艺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即使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语言艺术在语文教学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语文教学语言艺术。语文教师首先应是梦幻演绎语言艺术的大师。任何一堂优质语文课中的语言艺术都会成为亮丽的风景线。笔者斗胆,班门弄斧,以篇章的形式描绘出了如下七道“风景”。
一、情感篇——言之有情,情理交融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不断创设情境,触其心,动其情,启其疑,引其思,使学生心理处于持续兴奋状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二、音韵篇——言之有韵,抑扬顿挫
感人的情从何来?一是来自于无声语言(教材),二是来自于教师的有声语言。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不但本身具有独立的音韵美,而且还可以靠此提高语言的感染力、鼓动力。很难想像一个声音斯哑、语气单调的老师能让学生深深沉醉于优美的语文王国之中。
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用好有声语言,切忌平铺直叙,平淡无奇,而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疏密相间,时轻时重,时缓时急,抑扬顿挫,有板有眼,错落有致,和谐动听。这样才能使学生觉得舒心悦耳,显得精神饱满,听得津津有味,学得兴趣盎然。
三、雅致篇——言之有德,文质兼美
现行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做到言之有德。一是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在讲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把渗透于其中的思想性因素水乳交融地阐发出来,并通过自己的情感作用形成巨大的感染力,从而使知识教育、人文教育与思想教育有机统一;二是指要使用礼貌文雅的语言,使教学语言具有思想教育作用的同时,又不失文学色彩,尽力做到文质兼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哲理篇——言之有理,领悟其中
“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言之有理,论之有据,以理服人,注意从已知到未知,从感性到理性,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要让语言的科学力量征服学生,使学生从中领悟道理,并心悦诚服地接受指导。
五、逻辑篇——言之有序,条理清楚
“序”是指语文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每课教材做深入钻研和细致分析,弄清要讲的语文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及其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怎样结尾,哪些应该先讲,哪些应该后讲,哪些应该贯穿课程始终。这样在“序”上多下功夫,思路井然有序,讲解就会条理清晰,脉胳分明。学生在重点、难点、疑点等关键问题上也就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
六、启迪篇——言之有启,探究反思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思维规律告诉我们,思维启动往往从惊奇和疑问开始。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其学习的内动力,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多为学生制造悬念和创设情境。为此,教师课前要精心备课,设计好预习习题和课堂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听课。课中要注意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深入浅出,还要注意运用发散性提问、开拓性提问、疏导性提问、铺垫性提问,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受到启迪,探求新知识,掌握新内容。
七、益趣篇——言之有趣,妙趣横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学生觉得语文课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讲授能设疑激趣,扣人心弦。语文教师的语言应当规范、鲜明、洗练、准确、形象、生动、流畅、合乎逻辑,饶有情趣,寓庄于谐,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受其感染,受其熏陶。而只有语文老师自己具备较好的语言基本功和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才能通过各种途径影响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的心智活动,促使学生深入钻研问题,并使课堂气氛趣而不庸,活而不乱,严而不死。因此,语文教师要广采博闻。和教材密切联系的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谚语等均可引入课堂,以塑造形象,创造气氛,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多趣,知识易于理解,从而激发起学生更持久的学习兴趣。
当然,在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仅用语言教学已略显单调,教师还应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引入课堂,作教学语言的辅助和补充。如图片、图表、实物、模型、多媒体手段等,都将使语文课更加生动形象。
语文课中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还远不止这些,笔者抛砖引玉,期待着能看到更多更美的亮丽风景。
论文作者:兰天蓉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9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8
标签:语言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语文论文; 艺术论文; 言之论文; 课堂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9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