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汉语的唯一途径_文学论文

回归汉语的唯一途径_文学论文

回归语文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必由之路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些年来,几乎人人都已感觉到我们社会的语文水平“江河日下”,也有不少人发现我们的语文课程乱象丛生,已经与语文渐行渐远,以致最终挣扎于烂泥塘中。何谓语文?这实在是一个已经长了长长白胡子的问题,但我“人还在,心不死”,仍要发点未必有用的议论。我的想法就是两句话,一是实事求是,对问题不能视而不见,或者假装没有看见,甚至还要继续高唱“形势越来越好”的老调子;二是希望把问题简单化,而不是复杂化,更不是神秘化。

      鲁迅没有发表过语文教育方面的论文和专著,但他在《不应该那么写》一文中对何谓语文的问题作了最简要明确的回答:

      “应该这么写”,必须从大作家们的完成了的作品去领会。那么,不应该那么写这一面,恐怕最好是从那同一作品的未定稿本去学习了。在这里,简直好像艺术家在对我们用实物教授。恰如他指着每一行,直接对我们这样说——‘你看——哪,这是应该删去的。这要缩短,这要改作,因为不自然了。在这里,还得加些渲染,使形象更加显豁些。’”(《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6-247页)

      这“直接对我们这样说”的,我以为就是语文,岂有它哉!对于学生作文,我们老师在发现进步、发掘优点并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他们指出:“这是应该删去的。这要缩短,这要改作……”等。对于课本里的课文,应该讨论的就是“这”为什么没有删去,这里何以不能缩短、何以必须改作,此处何以只能用逗号而绝对不能用句号等,当然万一如有可商榷之处,也绝对不应放过。这些问题本身就是语文品质的问题,即言语作品遣词造句、谋篇布局正误优劣的问题;而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语文课程之“语文”。

      也许有的朋友会问,单凭这一点能撑起一门课程吗?且容我次第说明。清代著名文章家刘大櫆认为“行文之道”是一门专门学问,有它相对的独立性。他在《论文偶记》里说:

      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至专以理为主,则未尽其妙。盖人不穷理读书,则出词鄙倍空疏。人无经济,则言虽累牍,不适于用。故义理、书卷、经济者,行文之实,若行文自另是一事。譬如大匠操斤,无土木材料,纵有成风尽垩手段,何处设施?然有土木材料,而不善设施者甚多,终不可为大匠。故文人者,大匠也。神气音节者,匠人之能事也,义理、书卷、经济者,匠人之材料也。

      在他看来,行文之道有别于义理、书卷、经济等,“自另是一事”,是“文人之能事”。他一再说,“自古文字相传另有个能事在”,“作文本以明义理适世用,而明义理适世用,必有待于文人之能事”,也就是说,所明之理要由文人的笔墨把它表达出来,以适世用。所谓笔墨,就是字句的选择、组织,内容的取舍,先后详略的安排等等。由于“自另是一事”“学文而至于字句,则文之能事尽矣。”我以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确实是一门学问;在基础教育中,为学生开设一门课程学习“行文之道”,用张中行的话来说就是“学习用笔表情达意”,是十分必要、完全值得的。这门课程就是“语文”,更准确地说,应当是“汉语”。根据教育部相关指导文件,语文课程担负着语言(即汉语)教育和文学教育两个任务,因此我曾主张语文课程一分为二,即分为汉语课和文学课;后来发现太理想化了,于是退而强调语文课程的复合性,建议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语、文各自分量的配置应有一个通盘考虑,不能畸重畸轻;上一篇课文必须首先确定这篇课文的教学是侧重汉语教育还是文学教育,不能不语不文、若语若文、亦语亦文,结果汉语教育、文学教育的目的都达不到,致使语、文两空。换言之,我们一定要明确语文课程必须要有适量的课时用于汉语教育,让学生学习如何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以提升自己语言作品的语文品质。

      我如此说,可能会有朋友这样驳斥我:你不是曾经反对“工具论”、主张“人文论”吗?你现在只是强调遣词造句,附带还有一个谋篇布局,这不就是工具的运用问题吗?而且,如此这般,你又置“人文”于何地?——兹敬答如下:我始终认为,语言只是有点像工具而已,实际上它不是工具,因为人是符号的动物,语言就是人本身。至于“人文”,我没有抛弃,而是为它找到一个在语文课程中的用武之地。我曾经一再说明“人文就在语文中”。我的底气来自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一文中的如下论述:

      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在教学过程中当然应以语文品质为主,相关的思想感情方面的内容一般点到为止,不要随便引申开去,甚至泛滥无归;特别要注意的是两者应当相辅相成,以收相得益彰之效。

      也许有朋友还会问:语文知识呢?当然必教必学,这一点应坚定不移,但同样应该坚定不移的是,其一,相对于语言知识,应以言语经验为主。我相信英国语言学家皮特·科德的这一论断:“一个人可能对一种语言掌握了大量的知识,但却一点也不会运用这一语言。”(皮特·科德《应用语言学导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333页)汉语教学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多读经典的起码是优秀的汉语作品,同时相机传授相关的语文知识。其二,相对于语言的理论知识,应以语言的实际知识为主;相对于文章的其他知识,应以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知识为主;相对于一般的文字、章句知识,应以配合所教课文并服务于语文品质的认知、感悟的相关知识为主。

      凑巧的是,就在本文写作过程中,上海一位朋友转来外地一位年轻同行《爱莲说》的教学方案,让我提点意见和建议。我们先看方案:

      主题:情操志向

      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①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②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③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2.教材分析

      ①单元提示:“要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然后在反复诵读中领会它们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单元目标细化解读:

      a.反复诵读,整体把握文章的层次脉络;b.抓住关键词总结诗文的写作思路,分析诗文的构思技巧;c.推断并分析诗文中的关键字、句,概括诗文意境,归纳诗文主旨;d.总结、分析诗文托物言志的写法特点及表达作用;e.判断、分析诗文主旨句的内涵、作用。

      ②文本内容

      这篇散文借助莲的美好形象来象征君子的美好品质。从莲的生长环境、外部形态、气质等三个层面来描绘莲的美好形象:身处污浊环境却不沾染污秽,不哗众取宠,正直豁达,清雅脱俗,庄重质朴。而这种人生的志趣,作者没有很直白地告诉读者,而是借助“莲”这个最能代表君子之德的事物,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因此,对这种“托物言志”写法的探究过程和本文关键语句的品析成为深入理解作者高尚情操的有效途径。同时,为烘托莲的形象,又借助菊和牡丹从旁映衬,既让我们看到了北宋当时社会追逐名利、富贵的污浊的世风,又让读者对周敦颐在污浊世风下不愿消极避世,也不愿随波逐流的卓然独立的高洁品格深表敬意!

      ③研讨与练习

      第二题的第2小题:《爱莲说》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第3小题要求分析“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言外之意。

      这里说的“寓意”,主要是指作者的志向和抱负。这是托物言志文章的核心,必须抓住这个核心,才能达到整体感知。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有种种美德,我们无法尽知,而只能启发学生运用联想通过莲的形象来探求。才能把莲的形象跟君子的形象融为一体。此外,对文中某些重要语句的揣摩也应作为学习的重点。

      3.学情分析

      在经历了七年级整个学年的语文学习之后,学生对文言文词义的理解已经有了一定的方法和能力,能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初步疏通文义,因此,将字、词解释设置为前置性作业,让学生课前预习,只在课上进行抽查,这也符合道德课堂所倡导的“先学后教”的学习方式。

      学情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托物言志的文章学习的需求重点集中在三点:怎样抓准“物”的特点理解作者的“志”?作者爱莲,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作者之“志”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现实意义?

      1.自读课文,抓住表现作者爱莲的句子,说说莲的形象;2.小组合作,教师指导,分析关键语句的表达效果,概括文章主旨;3.独立思考,组内交流,结合文章主旨写一段话,谈谈自己所受的启发。

      (“评价任务”“教学过程”略)

      在我看来,这一教学方案有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方案本身行文方面语文品质有些毛病。例如“教材分析”之③“研讨与练习”,第一段最后一句说的是“……第3小题要求分析‘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言外之意。”而第二段第一句紧接着却说:“这里说的‘寓意’,主要是指作者的志向和抱负。”显然和上文脱节。第二段第二句“这是托物言志文章的核心,必须抓住这个核心,才能达到整体感知”。且不说其中第一分句表达不清,紧接着的两个分句也有逻辑混乱之嫌,试问:不整体感知,又如何能够抓住这个核心?“而只能启发学生运用联想通过莲的形象来探求。才能把莲的形象跟君子的形象融为一体。”中间该不该用句号?尤其是用“才能”领起这一分句,毛病有二,一是这两个形象“融为一体”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原因之一是自古到今还没有一幅人们认可的君子标准像;二是“才能”似乎凌空飞来,与上一分句勾连不上。

      这一教学方案的内容,目标繁杂,且过于重视课文的思想内容,过于重视分析、概括,过于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不太像语文课。开头第一行“主题:情操志向”,“主题”想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吧,一开始就大鸣大放地偏离了“语文”的轨道。“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过于全面,仅第3条一条足矣。在课标规定的范围之内,我以为每位老师都享有教学的自主权,用王栋生先生的话来说,就是“不跪着教书”;何况即使是课标也未必没有可商榷之处。关于“教材分析”之①,也有一些瑕疵,如“概括诗文意境,归纳诗文主旨”,一“概括”二“归纳”,诗味意境几乎必将消失殆尽;又如“判断、分析诗文主旨句的内涵、作用”,课文一共只有140余字,所谓“主旨”,我觉得不必花费时间去寻寻觅觅,还是把这宝贵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更好。“教材分析”之②是“文本内容”,还是删去为宜,都是一些所谓“你不说我也知道”的东西。“教材分析”之③“研讨与练习”,“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好的品质”,太难,也无此必要;“此外,对文中某些重要语句的揣摩也应作为学习的重点”,我觉得把揣摩课文语句列入“也”的行列,足见“语文”在“语文课”里的可怜。尤其是“3.学情分析”,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语文课堂不是道德课堂,为什么要考虑符合不符合道德课堂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至于三个“目标”,倒全是指向了“情操志向”这一“主题”,语文呢?还是上穷碧落下黄泉,继续上下求索去吧。——说到“情操志向”,我隐约感觉到了该方案对牡丹,对牡丹之爱,也就是对富贵之爱的不满与批判之意。其实追求财产较多、地位较高,人情之常也,就连孔夫子这样的圣人也只是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而已,语文课,即便就是道德课,也负担不了改造人性的任务,人性只能引导而难以改造。

      我的建议是,《爱莲说》的教学目标能否定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初步读懂课文语句的意思,对课文语言的简练之美、生动形象之美有所感受,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并当堂背诵出来。如此目标,看似简单,实施起来却不容易,如感受课文语言之美,还真得费些心血。那么,语文品质呢?我觉得使学生对课文语言简练之美、生动形象之美有所感知、领悟,就是在做语文品质的文章。须知语文教学是个慢活儿,急不得。语文品质之美,如若能够课课感染,篇篇熏陶,持之以恒,学生的语文品质自然就会得到提升。而这正是语文课回归语文的必由之路。

      原标题:回归语文的必由之路——漫话语文品质之三

标签:;  ;  ;  ;  ;  

回归汉语的唯一途径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