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竞争为载体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_创业论文

以竞赛为载体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职院校论文,为载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290(2016)0010-0071-05

       以创业竞赛整合校内外创业资源、推动创业项目社会化的做法目前已成为全球创新创业教育的一种新趋势。在20世纪科技和风险投资浪潮兴起的过程中,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于1983年首创大学生“创业计划”(Business Plan)竞赛,此类创业竞赛从此风靡全美高校,当今美国超过95%的财富就是在这之后创造出来的。1998年,清华大学将创业计划竞赛引入国内,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创业计划竞赛因此被视为是理论学习和创业实践、高校平台和社会资源有机结合的重要载体。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分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竞赛现存的有关问题,解析创业竞赛促进职教领域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相应的创业竞赛模型。

       一、创业竞赛的功能解析

       如果把高校举办创业竞赛视作一个构式(形式与功能的匹配体),就必须对其“承继性理据”(Inheritance motivation)做出合理的解释。[1]概括而言,高校举办创业竞赛的上位理据至少应该包括学习者“创业能力”的提升,高校“创业教育”的开展,社会关注的“创业效能”的释放。以上三点理据一方面体现了创业竞赛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也说明高校举办创业竞赛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与服务体系。

       1.发挥竞赛的“窗口”功能,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方面,通过设计与启动创业竞赛,全面梳理、解读和宣传国家、省市、行业等促进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激发教师、学生的创业热情;渲染鼓励创新、支持创业、褒扬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创业竞赛积极寻求多种形式的媒介合作,加强舆论导向,突显竞赛中创业有成项目和典型人物的示范带头作用;吸引拥有丰富经验和创业资源的校友、企业家、天使投资人与专家学者等更多参与到赛事的组织与运营之中,参与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建构之中;及时总结经验,更好地促进就业。

       2.发挥竞赛的“镜像”功能,检验创新创业的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开放性、多样性和层次性的创业竞赛设计,把控学生获得创业知识、锻炼创业技能、养成创业素质的效果,检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五个阶段的完成情况:第一阶段,基础,获得基本技能,确认事业机遇,了解经济市场。第二阶段,能力,发掘创业潜能,了解创业问题。第三阶段,实践,掌握创业能力,模拟创业实践。第四阶段,启动,自我雇佣,完善策略。第五阶段,完善,有效解决问题,扩大创业经营。[2]也就是说,以创业竞赛的“镜像”功能有效折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阶段性质量,发现并解决在实施创业学分转换、弹性学制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映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从知识导向至能力导向的过渡,检验高职教育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迁移。

       3.发挥竞赛的“枢纽”功能,建构专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点是要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由“两张皮”转向有机融合,由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3]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创业竞赛应该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链接院校内部各个环节,院校内部与外部,院校外部相关环节,共同深化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枢纽”角色。一是通过竞赛“专业+创业”项目团队的组建,考察“2+1”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情况,从而以“创业学分为导向”,改革考核评价机制,循序实施弹性学制;二是通过携手行业、企业共同经营赛事,调动广大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打造专兼结合的创业导师库,开发促进创业精神养成的通识类课程,设计适合专业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系列交汇课程,升级基于实战的实践课程;三是通过竞赛的品牌建设引导整合校内校外的各类优质创业资源,将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专创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主动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从培养学生专业与创业两种能力入手,根本缓解“两张皮”现象。

       由此看来,高校创业竞赛的载体功能应该指向三个上位理据的“糅合型”整合,即将提升学生的专业与创业能力,构建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供给社会具有创业经验的就业人才这三条主线糅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螺旋式的上升通道。

       二、创业竞赛的现状分析

       举办创业竞赛的根本动因源自区域经济发展受限与现代技术迅猛发展所产生的碰撞,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将创新型经济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创新、创意、创业、青年、团队、风险等内涵因子说明创业竞赛具有与生俱来的高整合性。就目前我国高校大力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而言,创业竞赛既是检验此项教育质量的重要方法,也是促进潜力项目、学生与社会创业资源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需要说明的是,在创业竞赛认知统一的前提下,不同国家、地区或单位,举办竞赛的形式多样,目标也不尽相同。

       1.国内外创业竞赛的特征与倾向

       基于创业竞赛主办单位、参赛对象、赛事特征的差异,特别选取全球当前七个较为典型的赛事进行分析,目的是为接下来高职院校创业竞赛的模型建构提供建设性依据。详见表1所示。

       如表1所示,无论是在我国以政府主导的,还是在国(境)外以高校、学会、企业主办的创业竞赛,均体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倾向:一是经济利益与社会效应趋于紧密结合的倾向,凸显了创业竞赛的公益性本质;二是社会优质创业资源更多介入的倾向,凸显了高校、社会及竞赛的整合性要求;三是参赛对象的团队化倾向,凸显了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专业与创业的融合性方向;四是竞赛品牌的个性化倾向,凸显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点面结合”的整体性效果。

       2.高职举办创业竞赛的问题与思考

       当前,以“挑战杯”为代表的国内各类大学生创业竞赛可谓是层出不穷,这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促进了初创企业、社会资本和政策资源的结合。但就整体而言,竞赛成分明显高于创业实质,且从实际效果来看,创业竞赛更多是为了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散播创新创业的思想种子,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技能,虽然最后实际转化的案例也有很多,但占比并不高。[4]即便是作为国赛的“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学界也存在对其目标系统期望值的讨论,折射出国内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竞赛的应试性和功利性、精英化与理想化、学生科研参与度低与竞赛作品学院气浓、高校科研的封闭性与企业参与的冷漠性等一系列问题。[5]以上问题的存在显然与创业竞赛的功能倾向不相符合,因此更需要从形式与功能相匹配的角度进行思考与设计,从而科学合理地建构顺应区域发展实际、符合高校自身办学定位的创业竞赛模型。

      

       再者,国内尚无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专门设立的创业竞赛,各高职院校组织学生开展创业竞赛主要是为了选拔优秀项目,对接上级部门、地区、行业等完成相关赛事,因而多多少少受到了国内创业赛事“量多、面广、类少、质庸”现状的影响。[6]首先,目前国内创业竞赛的比赛模式虽然已从通识类的创业知识比赛向实战类的创业实践比赛逐渐转移,但在比赛设计、比赛目标定位、比赛实施等环节上依然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局部轻全面、重竞赛轻孵化”等问题。“重知识轻能力”是指创业竞赛更多侧重于对参赛对象所掌握的创业知识的评价,这样的创业竞赛充其量只是一种创业通识类的比赛;“重局部轻全面”是指创业竞赛大多只考察了创业活动中的单项或几项创业能力,或是只考核了创业过程中的单个或几个环节,忽视了对参赛者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创业能力的评价;“重竞赛轻孵化”是指目前国内的创业竞赛更多关注的是赛事本身,同质化、理想化、学院化的成分过多,能够实现成功孵化进入市场的项目占比较低。以上问题显然不符合我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所提出的“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其次,目前国内举办的大型创业竞赛多数是由政府主导,相关主办单位又可根据政府部门职能进行细分,比如共青团系统、教育系统、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系统、科技系统等,它们对口管理高职院校的相应部门;特别是除国赛外,各省、市和地方也纷纷举办具有区域特点的创业竞赛;再加上行业、企业等举办的创业竞赛,落实到高职院校的对接赛事出现了类多量也多的局面。根据对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的初步调研结果,一般一个高职院校每年至少进行20余次对接竞赛的项目选拔工作,涉及7~8个部门,极大干扰了参赛对象对于创业计划的专注度,分散了院校对于具有创业潜力的学生及项目进行培养与培育的精力。

       所以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积极整合现有对接赛事,探索举办顺应区域发展特色与符合自身办学定位相结合的综合性创业竞赛不但是有必要的,而且是有意义的。

       三、创业竞赛的模型建构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兴起是以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为平台启动与发展的,但仅仅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来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显然不能完全匹配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价值取向。“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虽然已在高校教学实验室建设、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大学生科研训练、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学分管理制度改革、校内外协同育人机制设置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就“把创新创业教育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高校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抓手的高教改革风向标”而言,尚有一些关键节点亟待突破,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整合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更多地把创新创业教育理解成一项具体工作,创新创业教育客观上存在着零敲碎打的情况,表现为课内教育与课外活动割裂、理论与实践割裂、校内与校外割裂、管理部门割裂等,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性、整体性以及协调性有待进一步加强。[7]由此看来,高职院校举办创业竞赛的目标应该是以竞赛为载体,整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要素,从而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推动学生创业知识与技能的提高。

      

       图1 “三创竞赛”模型

       浙江经贸职院在解析创业竞赛载体功能,分析国内外创业竞赛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在秉持“让学生带着创业的经验去就业”的教育理念,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前提下,基于分阶段、分层次进行创新创业意识渗透、创新创业技能提高和创新创业实战强化的目标,建构将学生的“创业能力”、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社会关注的“创业效能”有机结合起来的指向“创新、创业、创富”的“三创竞赛”模型。具体图1所示。

       如图1所示,“三创竞赛”的模型构建综合考虑了高职院校创业竞赛的“窗口”“镜像”和“枢纽”功能;结合区域发展特色,形成“创新与创意”(知识)、“创业设计与模拟”(技能)、“创富与互联网+”(实战)三个层级的比赛模块;分别针对“育种”“育苗”“育英”三个层次进行项目培育;同时将竞赛效能延伸至职教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建设和国际优质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引进。

       第一,整合院校现有创业竞赛项目,设计以点带面的“三创竞赛”机制。以“创新与创意”为赛点,带动创业知识与创意点子的覆盖面;以“创业计划与模拟”为赛点,带动创业营销与创业模拟的辐射面;以“创富与互联网+”为赛点,带动创业实践与实战的成果面。

       第二,调整院校内部创业实践中心的形式与功能,促进创业竞赛的高效运营。从竞赛的组织规律来分析,其所涉及的赛制准备、竞赛过程、经验总结、项目孵化、品牌运营等可视作“三创竞赛”运营的连续统,因而需要统筹实施与管理。出于这一考虑,“三创竞赛”需要由院校内部创新创业的实践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实施。通过赛事举办与项目孵化,把创业竞赛建设成为集赛事的组织承办、创新创业成果展示、创业个案咨询、创业培训与交流、创业体验与孵化、创业实践与实战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的各种创业活动的聚集体。

       第三,立足院校办学定位,依托行业、引入企业多方公举赛事。师生参加创业竞赛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获得风险投资。“高校自发、市场导向”的运营理念决定了创业竞赛应具有多样性、开放性和竞争性的特点。因此,“三创竞赛”特设以各类参赛对象为导向,辨析不同类型的创业意愿,根据创业企业的运作实际设计竞赛流程,依托业界评委制定比赛规则,选拔优秀项目加以扶持与孵化。以一个创业竞赛包含“育种”“育苗”“育英”三个不同层次的比赛模块,其动因就是为了体现创业竞赛的综合性和科学性。

       第四,总结经验、凝练特色,加大竞赛成果的辐射效能。竞赛成果的辐射效能应视作创业赛事的主要影响力因子,“三创竞赛”的效能辐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于院校办学特色,将竞赛的举办与高职院校的教育国际化、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结合起来。二是通过竞赛,主动依托行业、企业优势,将项目孵化与域内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三是借力竞赛平台,聘请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担任评委,形成创业导师库。四是促进学院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机制,有计划性地开发创业教育系列通识类课程,有目的性的设计专创融合课程,有针对性地设置“创业大讲堂”“创业沙龙”“全球创业见习”“校友创业论坛”等特色选修课程;遴选具有创业意愿的学生组成“创业特色班”,进行专业化培养;聚焦创业驱动,实现创业导师与跨专业实训课程的紧密对接,加大对创业团队的培育。

       综上所述,创业竞赛虽然不能等同于创业教育,但积极发挥其载体功能无疑能够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成功竞赛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因素很多,本文只是就高职院校举办创业竞赛的形式与功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具体有如竞赛项目招标、参赛对象遴选、企业参与规则、项目评价指标等,还将另文讨论。

标签:;  ;  ;  ;  ;  ;  

以竞争为载体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_创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