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的“缺席”_新闻传播论文

论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的“缺席”_新闻传播论文

试论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的“不在之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传播者论文,过程中论文,试论论文,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799(2006)04-0522-03

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把每个家庭和世界联系在一起,麦克卢汉预言的“全球村”刚一变为现实,就立即进入新闻家庭化的时代。“虚拟实境”使电脑传播从传统的文字到图片、音讯及视讯的多媒体系统,迅即跨入三度立体空间的世界,实现了全球与个体的互通新闻传播境界。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其能动性,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也将越来越模糊,作为一个信息系统,传播者的在场或缺席将直接影响信息的传递。

一、传播者的“不在”

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者是“在”还是“不在”?他是如何“在”,如何“不在”的?在21世纪的网络传播中,传播者又将如何定位他的角色呢?本文将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乃“不在之在”;网络时代,仍然需要传播者在场,但其功能将会更加隐秘。

长期以来,西方新闻传播学界流行着一种重要的新闻观点即客观原则论,它强调要把新闻媒介当作一面镜子,社会生活的素材应当在镜子里得到如实的反映,所以又称为“镜子理论”。它要求记者只是客观事实的反映者和记录者,不能掺杂个人的观点或偏见,必须不党不私,中立超然。正如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买下《圣路易快邮报》后在其发刊词中申明的:“我们的《圣路易快邮报》只服务于人民,决不充当共和主义者的喉舌,而只是真理的代言者,决不追求固定的目标,只求搞清事件的结局,决不支持政府,却又批评它,反对出现于任何地方的、任何形式的欺诈行为和耻辱,倡导的是原则和理想,而不是偏见和门户之见。”但在资本主义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普利策的这种誓言有多少真实的成分,实在令人猜疑。客观原则不过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圣杯”和“神话”,或是一种谋取经济利益的挡箭牌而已。美国新闻学教授阿特休尔在其《权力的媒介》一书中称:“实现客观性法则有利可图,政治上的中立就是商业上的赢利。”实际上完全客观公正地进行新闻传播是做不到的。即使是打着“客观公正”旗号的普利策也在《世界报》上贩卖他的黄色新闻,并与赫斯特展开“黄色新闻”大战。接下来,就让我们仔细研究一下传播者在其角色中是如何施展其“隐身术”对受众产生影响的。

二、传播者的“在”

在网络媒介用于新闻传播之前,传播者主要作为信息“把关人”出现,参与设置议程、筛选信息、选择媒介等。1947年,在卢因去世前不久,他曾提出一个颇为新奇的学术术语——“把关”。它来自“守门人”一词,意指传播者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在卢因看来,传播者所处的位置与守门人相似,职守都在于把关。他认为,信息并非漫无节制地四通八达,而总是沿着包含有“门区”的传播渠道流通。每个门区都有把关人(守门人),他将就信息可否进入传播渠道,或者可否继续流通或者流通多少做出决断。也就是说,他须对一切由他传递的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即把关。把关人理论最好地说明了新闻传播者的无处不在。1950年美国学者怀特所作的一个早报电讯稿编辑的“守门人研究”更是证明了这一点。怀特经研究发现,编辑部所存电讯稿的数量是实际刊登的电讯稿的9倍,编辑在舍弃这些电讯稿时的主要理由是他们本身的偏好、对受众的观念及对版面的考虑,而不是抽象的新闻价值理论[1] 50~51。对媒介信息把关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还有休梅克,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曾将一项关于《纽约时报》对11个政治团体的报道的内容经分析之后所得的数据,与有关美国新闻从业者对这些政治团体的态度的一项调查联系起来,作进一步相关性分析。他的研究结果发现,新闻从业者对这些政治团体的看法或态度与《纽约时报》描述这些团体时显示出的倾向是相一致的:新闻从业者越是认为某些政治团体背离社会常规,《纽约时报》就越加倾向于将这个(些)团体描述成非正统的[2] 171。

三、传播者“在”的表征

美国传播学者巴斯的“双重行动”理论为我们悄然开启了蒙在传播者面上的这层隐形面纱。巴斯认为,新闻在见诸媒介之前,一般经过了传播者的“双重行动”,第一重把关行动是新闻采集,这里的典型把关人是记者;第二重把关行动是新闻编辑,这里的典型把关人是编辑[3] 286。在第一重把关中,外线记者根据自己的新闻采访战线将有价值的新闻传回编辑部。影响其选择新闻的制约因素主要是记者的预存立场,即期待视界,如记者对新闻的新奇性、重要性、时效性、趣味性等的看法。在第二重把关中,编辑在将办公桌上的新闻变成媒介传播的新闻时,其间还有许多需要人为地进行主观判断与选择的问题。

作为现实的编码者,以电视为例,呈现在屏幕上的事件已经被社会代码进行了编码,排列如下:第一层次——现实(外表、衣服、化妆、环境、行为、讲话、举止、表情、声音等);第二层次——展现(摄像机、灯光、编辑、音乐、效果);第三层次——观念。第一层次是由第二层次的技术代码进行编码的,第二层次传递的是表述代码,它们塑造媒介的描述形式,如叙述、冲突、人物、行为、对话、表演等,它促成第三层次的产生,第三层次被观念代码组织成一个整体,从而为社会所接受。传播者显现存在的最佳方式通过技术代码、表述代码等传达观念和思想,这也就是寓倾向性于客观报道之中,巧妙地将自己的观点遮上面纱去“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新闻的传播者与文学文本,的传播者都是带着观点、遮着面纱游走于文本中。但新闻文本,不同于文学文本,文学文本中传播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与“个人性”通过想象、虚构或其他文学艺术手法,如比喻、夸张等注入文本中;而新闻文本中,传播者只能用事实说话,通过新闻背景、评论或解释性报道来表达自己的倾向,而传播者作为个体的人,在思想观念形态中总会存在个体差异、先入为主的固定成见、“期待视界”或不同的文化语境,从而影响传播的抉择,从申农的控制论看,这些都可称为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制造的“噪音”;其他如媒介的选择、版面设计、议程设置、标题拟定、图片选择等等无不融入了传播者的主观意志,“编辑权”更是赋予了传播者主观选择与判断的合法地位。

在传统媒体时代,传播者有着很强的角色意识,他充当着“舆论领袖”或“领路人”的角色,他就像隐藏在三维图画中的那幅肖像,他的精神和意识已用无数的点连接在一起,随时在向你传送着信息;他也像一位居高临下的统治者,左右着受众的思维,告诉你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传播者的思想符号浸淫在大量的信息代码里,通过媒介这种渠道“闪现”给接受信息的受众,受众接受了,但是被动的接受,其主观能动性处于弱势。

随着数字化生存的到来,“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和多媒体服务的普及,将使网络新闻逐渐取代传统的大众媒介新闻。受众将越来越多地参与传播,交互式传播和“PULL(拉)”出信息将取代受众的被动式接受和传播者“PUSH(推)”信息给受众的模式。这必将促使传播者在后大众传播活动中改变形象,扮演新的角色,如信息搜集者、信息参谋、小群体里的“意见领袖”等,从而使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不再分明,换句话说,传播者既传送信息,也接受信息。

四、“在”的本质:“象”的存在

新闻文本,传播者的“不在之在”有其主观或客观上的原因。从客观上说,时代或社会的影响,是他们不能隐去的主要原因。一个新闻文本的传播者,难以摆脱时代或社会影响,这是众多新闻传播学者所反复论及的内容。比如在威尔伯·施拉姆等在其编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中就提到了四种传播体制:集权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责任理论和共产主义理论。传播者受其传播体制的影响具体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1)是否符合媒介组织的要求;(2)哪些新闻是信息源会提供的;(3)哪些新闻会引起受众的兴趣。这种传播体制的影响注定了传播者不能置身“事”外。有学者曾对美国两家主要日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信息来源进行过专门研究,结果发现几乎有一半的新闻信息来自美国政府。于是,他们得出结论说,任何传播者都不可避免地与控制机制相联系,不管是主动地施控,还是被动地受控,传播者都命定处于各种控制网络的交结点,不带任何控制的传播者天下大概是没有的[2] 179。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传播媒介的垄断使传播工具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成为支配政治与资本家赚钱的工具之后,更是如此。从主观上说,由于传播过程中始终少不了“象”的存在,致使传播者根本不可能隐去。在新闻传播中,促成“象”形成的一些因素如表达形式、画面选择、词语搭配等由传播者来完成。这种“象”是一种具体的体现,其中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传播者的主观因素。日本新闻学者和田洋一说:“所谓报道是认识、判断和表现现实,对现实的认识的判断是主体,整理表现是主体对现实的再加工,二者都不能抽掉主体,就连用画面记录现实的一个断面的摄影师在照什么和怎样照等问题上,也在自己的内部实践着认识判断,表现这些思想行为。”[4] 182《全能记者》作者约翰·逊和哈里斯特说:“新闻报道所要求的完全客观的确是做不到的,向报纸受众报道的一切事实都必须通过记者的头脑。他总要在过去经验和自己感情的影响下去观察和了解事实,人性的弱点使得记者尽管力求真实的报道但往往力不从心。”[5] 因此,从新闻传播之“象”的构成来说,它只能是主观与客观对立统一的结果,所谓绝对的客观报道,是完全不可能存在的。

在21世纪网络化时代,传播者充当何种角色,“隐”还是“显”,其实就是传统传播业和网络传播业在现时的一个大比拼。但我们应该看到:在媒体多元化的嬗变中,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界限将被永久性地打破,因为技术前进的步伐是谁也挡不住的。与其说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构成挑战,不如说是优势互补,而更重要的是融合,是传统媒体如何抓住时机搭乘网络快车,与网络媒体一起共铸辉煌。正如美国在线首席执行长官凯斯所言:“美国在线所要营造的是一种像电话与电视一样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媒体。”凯斯心目中的媒体,更多的是人际关系沟通的渠道,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信息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合并缔造了一个神话,它们的联姻为传统媒体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视野,也为网络的普及打了一剂强心针,既然实践证明传统媒体不会马上消失,传播者自然也会顺应潮流,只是聪明的传播者更会讨好受众。

当然,也应当看到,由于大众传播运用单向传播方式创造了“单向度的人”,因而新闻传播者虽然力求做到客观、公正,却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而无法办到。但在接下来的21世纪,网络媒介将创造“双向度的人”,在逐渐模糊传播者与受众间界限的同时,不断弱化传播者的主导功能或淡薄其主导意识,将有助于受众的主动参与,从而有助于其角色的自然转换,有助于新闻传播社会化的实现。

标签:;  ;  

论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的“缺席”_新闻传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