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循证护理;子宫肌瘤;并发症;手术耐受性;影响
子宫肌瘤是目前临床医学上常见的女性妇科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子宫出血、下腹疼痛以及腹部包块等。患者产生疾病后对生活有较大影响,且使患者的心理造成创伤[1]。医学上多以手术治疗疾病,然而,治疗后会产生多种并发症。因此,患者的术后护理极其重要;循证护理作为新型出现的护理模式,对患者疾病的恢复有着重要作用[2]。因此,本文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循证护理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临床效果、并发症及手术耐受性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所有女性患者均符合本次研究标准,且经家属同意并签署同意书。参照组患者的年龄在22~3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3±3.3)岁。研究组患者的年龄在21~34岁之间,平均年龄(28.9±5.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上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在参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其中包括以下内容:将本院较为优秀的护理人员组织成循证护理小组;需要护理人员针对不同患者肿瘤情况进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方案[3]。在进行手术之前,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讲解相关的知识以及治疗方法,并对其进行心理安慰;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身体机能进行跟踪记录,及时保护患者隐私[4]。术后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使患者放松心情,降低患者的压力。并在治疗后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恢复方案。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方式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手术耐受性。其中,患者手术耐受性包括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疼痛评分。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所有数据均行SPSS17.0软件处理,其中两组计量资料对比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用率(%)的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当数据对比呈现为P<0.05的差异性时,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经不同方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27.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如表1。
表 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2.2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
经不同方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
3、讨论
子宫肌瘤是目前临床医学上常见的女性妇科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子宫出血、下腹疼痛以及腹部包块等。患者产生疾病后对生活有较大影响,且使患者的心理造成创伤。医学上多以手术治疗疾病,然而,治疗后会产生多种并发症。因此,患者的术后护理极其重要;循证护理作为新型出现的护理模式,对患者疾病的恢复有着重要作用。
经本文研究发现,经不同方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27.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减少了患者的疼痛指数;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蔺金玲,郭燕楠.循证护理对巨大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心理状态及临床效果的影响[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8,16(02):107-109.
[2]赖志燕.循证护理对子宫肌瘤手术过程中耐受性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09):94-95.
[3]姚春莲.循证护理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临床效果、并发症及手术耐受性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04):597-598.
[4]赵冬梅.全面护理对子宫肌瘤微创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7):163-164.
[5]孙卫.循证护理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手术认知及自护能力的影响探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3):155+157.
[6]郭军连.循证护理对子宫肌瘤手术过程中的耐受性及术后并发症的意义[J].当代医学,2017,23(08):158-160.
论文作者:王晓涵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手术论文; 子宫肌瘤论文; 术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疼痛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