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的调查与思考_创造力论文

关于培养创造性人才与教育改革的调查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创造性论文,人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lX(2009)03-0098-15

一、导言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节约型社会亟需培养大批的创造性人才。为了培养更多的创造性人才,近年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数、在校本专科生和研究生数、各类成人高等教育都较以前有了巨大的增长。然而,就目前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现状而言,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于创造性人才的需求。尤其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影响了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因而,“培养创造性人才与教育改革”的问题日益凸显。

本课题运用实证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培养创造性人才与教育改革的内在联系以及当前在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并对收回的问卷运用SPSS进行分析处理)、座谈会或者访谈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的调研:一是深入到有关高校或者重点中学对现有的教育模式进行调研,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二是深入到相关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的工作适应情况及对其满意度进行调研,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教育学、创造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的理论视角,分析上述问题的“教”因与“学”因、学校的教育生态、社会的教育文化生态和相关机制运作的症结所在,进而提出相关的对策。

(一)基本概念的厘定

首先,培养创造性人才,进行教育改革,须明确何谓“人才”?人才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因为在不同时代,人才的内涵有所不同。比如墨子认为,人才须“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程子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论语集注》卷一·学而第一)现代人才学一般认为人才是“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创造性劳动,或者在某一领域、某一行业或某一工作中做出比较大贡献的人”。可见,现代人才与古代人才内涵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前者十分强调人才的创造性。这也是我们所处的高技术时代对人才的创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何谓“创造”,《辞海》将其解释为“做出前所未有的事情”。心理学上,“创造”指最终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产品)的活动或过程。创造就是人类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是产生新事物的劳动过程,它为人类所特有。与创造相关的概念,就是“创造性”,或者叫做“创造力”(creativity,也被译为创造性),这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J.P.Guilford)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吉尔福德认为人的创造才能与高智商不是等同的[1]11。他通过因素分析法发现了构成个人创造才能的6种因素。这些因素就是创造性人格的主要特性:对问题的感受性,即具有某种类型的强烈的发现问题的意识;思维的流畅性,勤于思考,头脑一直处于生机勃勃的状态,富有想象力;思维的灵活性,即不偏执、顽固,具有临机应变的素质和生活态度;独创性,即不迷信权威,不囿于已有的定论;重组能力,即根据实际需要调动存储在头脑中的多种知识、经验,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加以组合;概念结构的复杂性,即不局限或滞留于一种概念,思想认识不僵化,不教条。其中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为创新性格的主要特征。

还有一些学者分别从创造性人格、创造力、创造性等方面展开研究。如卡特尔认为创造性人格具有如下特性:智慧性;支配性;冒险性;幻想性;实验性;独立性;单纯性;抑制性。创造性人格的实现,少年时期的求异思维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1]11。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认为,创造力不是一种天外飞来的东西。创造力的问题最终可以归结为创造力隐藏在什么地方以及通过何种手段才能使它发挥出来的问题。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创造性人人皆有,至少创造潜能人皆有之。人的创造潜能的释放,主要依赖于人的自主创造意识和创造动机。只有当有机体在最彻底的自我努力中构成了环境的新关系时,正是这种倾向成为创造性的主要动机。

再者,近30年来,创造力研究的重点是系统研究创造力的本质和内部机制,并充分考虑了人格因素。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艾贝曼尔(T.Amabile)认为个体的创造力包括有关领域的技能、有关创造性的技能和工作动机三个成分。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R.J.Sternberg)提出“创造力三维模型”理论,认为创造力由智力、智力方式和人格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维度组成。之后又发表了“创造力的多因素”理论,认为创造力受智力、知识、认知风格、人格特征、动机和环境六种因素影响。其中,人的个性和环境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综上所述,创造性人才不仅具有开拓进取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而且具有纯朴敦厚、严谨治学的学风和学品;不仅具有海纳百川的学术胸襟、批判性的学术视野、远大的职业理想,还要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理想和人文品性;不仅能鉴赏美,而且能创造美;不仅具有协作精神、团队精神,而且有爱国主义的精神;不仅具有造福人类的道德责任感,而且有促进人—社会—自然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使命感。

(二)调研

以现代人才标准衡量,当前教育的现状还存在许多方面不利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因素。为此本课题组设计了相关问卷,发放到部分高校、中学和部分用人单位进行调研。

1.问卷设计

第一部分:对教育改革和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调查

该调查问卷主要发放到学校。问卷的问题以封闭式为主,同时结合了部分开放式问题,调查内容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被调查者的一些基本的信息,包括被调查者(教师和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历层次、不同专业以及不同地域。

(2)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动力和目的,教育过程中结成的各种关系及其矛盾;教育模式,教育体制,教学机制等。

(3)了解学生的就业选择的价值取向,对就业前景的展望。

第二部分:关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的调查

该调查问卷主要发放到用人单位。问卷的问题以封闭式为主,同时结合了部分开放式问题,调查内容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被调查者所在单位性质、对人才的学历要求以及政治面貌的要求。

(2)调研单位招聘情况、招聘条件、录用情况和试用情况和考察情况。

(3)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程度以及对当前教育模式中不适应创造性人才培养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要的因素。

此外,我们还采取了访谈和小型会议的方式,对教育改革和创造性人才培养展开进一步的调研。

图1 被调查者所在全国各省市或区域分布状况

2.调查对象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研对全国不同省、市和地区(江苏省的苏南、苏中、苏北各地区和省会南京市,安徽,湖北,河北,河南,江西,山东,四川,浙江,新疆等)教师和学生展开了调查,其中,江苏省内调查对象共计399人,占总体人数的81%,其他省份占总体人数的19%(见图1被调查者所在全国各省市或区域分布状况与图2江苏被调查者所在各城市或区域分布状况)。

图2 江苏被调查者所在各城市或区域分布状况

调研对象中男女分布比较均匀,男性占总体人数的48.88%,而女性则占总体人数的52.12%(见图3被调查者的性别分布状况)。

图3 被调查者的性别分布状况

为了解各年龄段人士所持的不同意见,我们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身份的人开展调研活动。其中,18岁以下的人占总体人数的28%;18-35岁的中青年占的比重最多,约70%;35岁以上的占总体人数的2%(见图4被调查者的年龄分布状况)。

图4 被调查者的年龄分布状况

中学生占调研总体人数的32.79%,在读大中专院校学生占总体人数的30.96%,高校毕业生占总人数的14.46%,而在读研究生则占总人数的21.79%(见图5被调查者的学历分布状况)。

图5 被调查者的学历分布状况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的方式,即要求受调查者根据其看法和想法,选定答案。问卷采取无记名方法,便于受调查者按其真实的想法填写。

在问卷设计初步完成之后,首先采取小范围的抽样调查,根据统计结果,分析问卷设计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然后,印制问卷并进行编号,由课题组相关成员在省内外发放与回收;然后,对回收的问卷,先运用FoxPro5.0软件对回收问卷进行录入与预处理,再用SPSS13.0软件和Excel进行数据、图形处理和分析。

3.调查质量控制

为保证调查质量,我们对调查员进行培训、调查实施、问卷编号、数据录入、清理等各个环节加强了质量控制。在调查实施中,采用了调查员自查、调查指导员复查、课题组分别核查的三级质量控制方法。

二、我国教育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新特点

何以需要教育改革——当前教育存在哪些症结不利于创造性人才培养?其成因何在?首先,必须从学校主要是高校和用人单位两方面探寻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不利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问题、表现及其特征,其次,运用教育理论和教育规律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内因:包括学的各个环节与教的诸环节;其外因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由“教”、“学”互动生成的教学生态;二是由激励机制与制度机制生成的体制生态;三是由家庭、社会互动生成的社会文化教育生态等。

(一)创造性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新特点

经过多年来的教育改革,虽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在创造性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本部分的调查问卷是基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调查。从调查信息可归纳出当前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新特点。

1.关于教育目的、教师使命和教学观的现状与新特点

首先,教育的目的与以往注重知识的传授不同,据调研结果显示,将提升能力作为教育的目的的,占被调研总数的67.01%,位居第一;排行第二的是培养德性,占被调研总数的53.77%;位居第三的是为社会建设培养人才,占被调研总数的52.55%;位居第四的是过好的生活,占被调研总数的48.07%;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知识排行最后,占被调研总数的46.84%(见图6教育目的)①。

图6 教育目的

与教育的目的相关,认为目前学校十分关注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占被调研总数的46.23%,位居第一;排行第二的是学生知识的增长,占被调研总数的32.99%;位居第三的是学生品德的培养,占被调研总数的15.48%;位居第四的是鉴赏能力的提高,占被调研总数的5.30%(见图7学校关注学生哪一方面的发展)。

图7 学校关注学生哪一方面的发展

其次,就教师最重要的历史使命而言,认为是传授做人的道理的,占被调研总数的60.08%;认为教师最重要的使命是传授专业知识的,占被调研总数的29.33%;而认为教师最重要的历史使命是解答疑难问题的仅占被调研总数的10.18%(见图8教师最重要的历史使命)。

图8 教师最重要的历史使命

再者,认为教师在授业的过程中主要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占被调研总数的53.16%,认为教师传授人文科学知识的,占被调研总数的31.77%,而认为教师传授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结合并处于同等地位的,仅占人数的15.07%。其中的偏颇显而易见(见图9讲授的主要内容)。

图9 讲授的主要内容

还有,与上述相关,在关于道德品质教育的主要目的方面,认为道德品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受教育者遵从社会统一的道德规范的占被调研总数的74.75%;认为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尊重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占被调研总数的25.25%(见图10道德品质教育的主要目的)。

图10 道德品质教育的主要目的

2.关于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目的的现状与新特点

首先,学习动机是个体学习的动力,在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据调研数据显示,个体学习动力呈现多元化趋向:为个人的前途和名誉而努力学习的,占65.66%,位居第一;希望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的,占37.07%,排行第二;以下依次是通过学习报效父母养育之恩的,占31.36%;由于就业压力学习的,占23.01%;立志成为国家、社会有用之才学习的,占22.2%;渴求获得知识而学习的,占21.58%;由于同学之间的竞争而学习的,占5.09%;不想太快进入社会而努力学习的,占4.07%(见图11学习动力)。

图11 学习动力

其次,尽管个体在学习动力上呈现着多元化的态势,但是在学习中的表现方面,能够积极主动地探求真知,提高个人品德与修养的,仅占被调研总数的13.03%;大部分人则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知识状态,占被调研总数的71.69%,还有12.83%的人在学习中产生了从众心理;追逐名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仅占2.44%(见图12学习中的表现)。

图12 学习中的表现

由以上关于学习动力和学习中的表现可知,学习主体的学习越来越现实化、功利化、实用化。

3.课堂互动、师生关系的现状与新特点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的现状据调研数据显示,认为以教师为主导的,占86.15%;以学生为主体的,占13.85%;与人们理想的样态(认为以教师为主导的,占24.44%,以学生为主体的,占75.56%)存在着较大差距(见图13在课堂教学中现实与理想的差异)。

图13 在课堂教学中现实与理想的差异

在目前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有49.90%的人认为,在大部分时候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有12.63%的人认为,学生学习自学的时间大于教师授课的时间;还有37.47%的人认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能完美的结合起来(见图14课堂上师生互动情况)。

图14 课堂上师生互动情况

与上述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状况相关,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矛盾比较突出,并且成为教育关系中最尖锐的矛盾关系,其中尤以教育群体与受教育群体之间的关系居首位,占被调研总数的27.90%;受教育群体与教育个体之间的关系其次,占被调研总数的15.89%;其他依次是受教育群体与受教育群体之间的关系,占14.66%;教育群体与受教育个体之间的关系,占11.41%;教育群体与教育个体之间的关系,占8.76%;教育群体与教育群体之间的关系,占8.15%;教育个体与受教育群体之间的关系,占6.72%;教育个体与受教育个体之间的关系,占6.52%(见图15教育中最尖锐的矛盾关系)。

图15 教育中最尖锐的矛盾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影响了学生对教师的态度。调查数据显示,有59.67%的人认为,应该尊重教师,即使教师讲课中有错误和不当之处也应该谅解;有31.36%的人认为,应该当面指出教师的错误和不当之处;另外还有8.96%的人认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听从教师指导(见图16学生对教师的态度)。

图16 学生对教师的态度

4.现有教育模式下培养人的现状与新特点

在现有培养人的教育模式中,不仅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而且也是家长、学校、教师和学生形成的一个教育共同体。这一教育共同体的人才教育的价值取向直接关系到人才是否具有的创新能力。然而,现实的状况是,家长、学校和教师过度关注学生分数的高低:占67.41%的人认为,只有学生成绩够高才能确保学生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只有27.29%的人认为,应该留心除学生成绩以外的其他方面的发展,比如个性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等(见图17家长、学校、教师最关注的内容)。

图17 家长、学校、教师最关注的内容

因而,在现有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的现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有36.86%的人认为,现有教育模式培养的人是教育群体普遍认同的人;还有36.86%的人认为,现有的教育模式培养的人,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个性和人的自由发展。只有26.07%的人认为现有教育模式下培养的人才是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见图18现有教育模式下培养的人的类型)。

图18 现有教育模式下培养的人的类型

从用人单位的视角看,当前大学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学生高分低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差,占65.36%;培养的学生缺乏个性和创造精神,占48.25%;专业设置不合理,学生所学知识无用武之地,占44.54%;就业指导不够,占32.78%(见图19当前大学教育的最大问题)。

图19 当前大学教育的最大问题

与现有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的现状相关,人们对新事物持有不同的态度。调研数据显示,对新事物保持中立的,占55.19%;能欣然接受新事物的,占40.33%;对新事物表示极力反对的,仅占4.48%(见图20对新事物的态度)。

图20 对新事物的态度

5.教育改革及其内容

针对上述的教育现状,认为需要进行教育改革的,占86.76%;认为不需要进行教育改革的,仅占12.36%(见图21是否需要进行教育改革)。

图21 是否需要进行教育改革

认为应该注重改革教育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占55.60%;认为应该改革考试方式,增添除笔试之外的多种考试形式的,占25.05%;另外有18.33%的人认为,应该改革考试内容,使考试的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见图22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因而,改革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培养创造性人才迫在眉睫。

图22 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调查数据还显示,为适应创造性人才培养,教师与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应做到,提倡思维的多样性和跨学科学习(77.19%),排行第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营造探讨问题情境(76.37%),位居第二;不迷信权威,学会独立思考(72.71%)位居第三;以下依次是,培养具有实践技能和能力的人才(71.08%);避免思维的单一性和思维定势,拓宽基础(69.45%);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和思考时间(31.16%);加大学习力度,扩充知识(16.70%);在学习中,有相应的时间保障(15.27%)(见图23)。

图23 为适应创造性人才培养,教师与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应做到的方面

与此同时,调查数据显示,为适应创造性人才培养,学生也应做到,尊重个性,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科目(75.97%),排行第一;根据所学的知识,自主地学习创新(74.54%),位居第二;大胆创新,勇于开拓(69.65%)位居第三;以下依次是,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培养创造能力(45.82%);听从教师的安排,按教师指导去做(17.52%)(见图24为适应创造性人才培养,学生应做到的方面)。

图24 为适应创造性人才培养,学生应做到的方面

(二)现有教育模式下学生就业与用人单位人才观的现状与特点

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在社会中学会生存,为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做贡献,因此,本部分的调查问卷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调查。从调查信息可知现有教育模式下学生就业与用人单位人才观的现状与新特点。

1.当前就业主体就业观的特点

调查数据表明,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对于学生而言,就业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主要是专业技能证书(63.54%)、相关工作经验(63.14%)以及家庭、熟人等社会关系(60.08%);认为自身的道德修养在就业求职中起到决定作用的,占被调研总人数的53.16%;认为各门课的成绩在就业求职中起到决定作用的,占被调研总人数的38.90%;认为外貌长相气质对毕业生就业有重要影响的,占30.14%(见图25求职中的决定性因素)。

图25 求职中的决定性因素

在择业过程中,就业主体总要考虑到一些对自己来说比较重要的因素。调研数据显示,相关要素排列的次序为:第一,收入与福利(55.8l%)、有无个人能力充分发挥的机会(44.81%)、工作稳定(26.27%)、符合个人的兴趣(25.05%)、单位与工作的社会声望(21.97%)、工作环境(8.15%)、培训机会(3.46%)、地域(3.26%)(见图26择业中优先考虑的因素)。

图26 择业中优先考虑的因素

关于求职中最有用的知识的排序依次为:实践知识和把书本中习得的基本知识应用于实践获得的知识(68.02%)、人文精神和德性素养(22.81%)、书本上的基础知识(9.16%)(见图27求职中最有用的知识)。

图27 求职中最有用的知识

2.当前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及需求现状与特点

调研数据表明,在现有教育模式下,认为毕业生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仅占被调研总数的7.13%;认为基本能够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占57.64%;认为毕业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占35.23%(见图28现有教育模式下毕业生是否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由此可见,现有教育模式下学生在适应用人单位需求方面,还有努力和发展的空间。

图28 现有教育模式下毕业生是否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调研数据又表明,目前用人单位最需要的人才即最能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或者说最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的人才,必须具有创新能力,其支持率占被调研总数的75.76%;应该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有责任感并且能奋发进取精神,其支持率占被调研总数的57.84%;在校成绩优异并担任过学生干部的人才,其支持率占被调研总数的27.29%;在校获得证书者,其支持率占20.37%;有突出成绩者,其支持率占15.89%(见图29用人单位最需要的是何种人才)。

图29 用人单位最需要的是何种人才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中,最关注的是人才的社会实践能力,占被调研总数的69.90%;道德修养,占被调研总数的17.32%;在校成绩,占被调研总数的9.28%;其他,如科研能力、身体条件、综合能力等所占百分比较低(见图30在人才招聘中单位最重视的因素)。

图30 在人才招聘中用人单位最重视的因素

用人单位在新进人才的培养上,注重德性与专业两者并重的,占被调研总数的65.36%;注重专业培养为主,德性培养为辅的,占被调研总数的20.62%;注重德性培养为主,专业培养为辅的,占被调研总数的11.96%(见图31用人单位在新进的人才培养上注重点)。

图31 用人单位在新进人才培养上的注重点

在被调研的用人单位中,认为现有人才比较胜任工作需要的,占被调研总数的60.82%;勉强胜任工作需要的,占被调研总数的25.54%;非常胜任工作需要的,占被调研总数的4.95%;不太胜任工作需要的,占被调研总数的7.01%;极不胜任工作需要的,占被调研总数的2.27%(见图32用人单位现有人才的胜任度)。

图32 用人单位现有人才的胜任度

现有人才最令用人单位不满意的,排行第一的是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占被调研总数的54.85%;其他依次是,思想道德品质,占被调研总数的28.45%;身体素质,占被调研总数的15.46%(见图33现有人才最令用人单位不满意的方面)。

图33 现有人才最令用人单位不满意的方面

3.当前就业主体就业观难的现状

目前毕业生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就业难,难就业的现象严重。这是由诸多原因造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创造能力(24.64%);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总量减少,专门人才供大于求(21.38%);毕业生的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15.27%);就业市场不规范,“凭关系走后门”等不公平竞争现象严重(14.05%);就业信息机制不健全,信息渠道不畅通(8.55%);用人单位在毕业生聘用上过于挑剔(6.72%);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和了解不够(6.72%);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2.44%)(见图34就业难,难就业的原因)。

图34 就业难,难就业的原因

三、我国教育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现状和新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何以进行教育改革——创造性人才如何培养?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笔者着重探索如何让江苏省的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的教育机制、教学方法、教育生态。

1.就“教”因而言,在创造性人才培养方面,注重提升培养对象的能力已成为共识,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已成为提高培养对象创新能力的主渠道;而德性的培养与人文科学知识教化的力度远不及前者。

所谓“教”因即从“教”之主体在“教”的方面影响创造性人才培养的相关因素,其中包括“教”的目的、“教”的内容、方法、考核模式等。

首先,调研数据表明,为了培养创造性人才,对于学校而言,其教育目的与关注的重心,都聚焦于提升学生的能力或者综合能力(占67.01%和46.23%)(见图6);培养学生的德性则退而求其次。不仅如此,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知识的增长(32.99%)高于品德的培养(15.48%)(见图7);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几乎可以被忽略(仅占5.30%)。

其次,对于教师而言,在调研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意识到其最重要的历史使命是传授做人的道理(60.08%),远高于传授专业知识(29.33%)和解答疑难问题(10.18%)(见图8)。然而,实施过程中即在讲课的过程中,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53.16%)又远高于传授人文科学知识、专业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结合(见图9)。特别在考核中,即使是人文科学知识包括思想品德课,也是以人文科学知识认知及其运用为主。

究其原因,不仅客观上尤其是理工科,课程安排和课时数专业知识和技能远高于人文科学知识,而且与人们对于人文科学知识与道德品质教育的主要目的认识密切相关。文理分科和大学的专业划分,导致知识壁垒有余,会通不足。在大多数人看来,人文科学知识与道德品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受教育者遵从社会统一的道德规范(74.75%);而只有为数不多的人认为,这种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尊重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见图10)。显然,人文素养与道德品质在创造性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于创造性人才在创新过程中的引领作用还未被人们广泛认同。

2.就“学”因而言,学生在其学习动力呈现多元化的同时,学习的功利性和个人主义倾向的特点十分突出。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在目前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时候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进而,影响创造性人才的脱颖而出。

所谓“学”因即从“学”之主体在“学”的方面影响其成为创造性人才的相关因素,其中包括学习动力(目标)、学习态度、学习状态等。

首先,学生在其学习动力(目标)方面呈现多元化的同时,功利性和个人主义倾向的特点十分突出:为个人的前途和名誉而努力学习(65.66%)位居第一;希望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37.07%)排行第二;以下依次是通过学习报效父母养育之恩;由于就业压力而学习;立志成为国家、社会有用之才而学习;渴求获得知识而学习;由于同学之间的竞争而学习;不想太快进入社会而努力学习(见图11)。值得指出的是,这种“为个人的前途和名誉而努力学习”的功利性和个人主义倾向容易导致应试型思维在大学中延伸,而应试挣分会进一步强化了学习主体的求同思维,进而淡化创新思维;急于求成,导致其满足做表面文章;急功近利,又导致其学习过程中心浮气躁。这不仅不利于严谨学风的培养,而且与培养创造性人才背道而驰。

其次,上述的学习动机,必然影响其学习态度。我们发现,在学习中能够积极主动地探求真知,提高个人品德与修养的,仅占少数(13.03%);而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71.69%)(见图12)。这种消极被动状态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满足于应付实验、作业,进而,挤压了其创造性的想象空间,而且养成了拷课件代替笔记,在网络上“荡”文章代替冥思苦想地写文章。这种坐享其成学习习惯钝化了其探索大自然、社会奥秘渴望。有些学生在学习中还产生了从众心理(12.83%)(见图12),这样势必抑制其标新立异的心智。

再者,由于大多数学生处于消极被动的或者是从众心理的学习状态,因而,在目前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上师生互动不足:大部分时候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49.90%),统计数字高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互动能完美的结合起来(见图14)。就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而言,独白有余,与学生的互动不足,因而不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学生而言,拷课件代替笔记,热衷拇指文化(手机短信)影响学习文化;有的甚至迷恋网络游戏,无心钻研学问。不仅如此,学生的学习态度还影响其对于对新事物持有不同的态度:对新事物保持中立的,占55.19%;能欣然接受新事物的,占40.33%(见图20)。这样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创造思维的培养,进而,影响创造性人才的脱颖而出。

3.当前“学”因与“教”因的现状与学校、家庭的教育生态与社会教育文化生态在创造性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过度关注学生分数的高低——密切相关。当学校、家庭与社会均以各类考试、入学的分数“上线率”为评判标准时,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用人单位感到现有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之最大困惑,便是高分低能、缺乏个性和创造精神。

首先,在现有教育模式中,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形成一个教育共同体与教育文化生态,这一教育共同体与教育文化生态的人才教育价值取向直接关系到人才是否具有的创新能力。然而,在现有的应试型教育模式中,大部分家长、学校和教师最为关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分数的高低;二是学生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67.41%);而只有少数人留心除学生成绩以外的其他方面的发展,比如个性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等(27.29%)(见图17)。这样,教育关系中较为尖锐的矛盾关系居于首位的便是教育群体与受教育群体之间的关系(27.90%);受教育群体与教育个体之间的关系居于其次(15.89%)(见图15)。

其次,在现有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求同思维有余,求异思维不足: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视角看,现有教育模式培养的是教育群体普遍认同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个性和人的自由发展(见图18)。从用人单位的视角看,现有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的最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高分低能,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差(65.36%);其二缺乏个性和创造精神;其三专业设置不合理,学生所学知识无用武之地等(见图19)。

4.当前“学”因与“教”因的现状还与作为就业主体就业观的务实性和择业目标的实际性密切相关。

首先,对于毕业生作为就业主体就业观而言,认为就业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主要是专业技能证书(63.54%)、相关工作经验(63.14%)以及家庭、熟人等社会关系(60.08%);认为在就业求职中起到决定作用是自身的道德修养(53.16%);各门课的成绩(38.90%);外貌长相气质(30.14%)(见图25)。从排行第一的“就业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也是就业主体可以通过努力达到的目标可知,按部就班的学习以获得相关的专业技能证书,以便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与此同时,却进一步强化了其求同思维。

其次,就业观与择业目标紧密相关。在择业过程中,就业主体考虑的问题与就业观相比就更加实际:一般而言,排列第一的是,收入与福利(55.81%);排列第二的是,有无个人能力充分发挥的机会(44.81%),其他依次为工作稳定(26.27%),符合个人的兴趣(25.05%),单位与工作的社会声望(21.97%),工作环境(8.15%),培训机会(3.46%),地域(3.26%)等(见图26)。但是,应该看到,作为就业主体,尤其是大学生,他们这种务实性的选择和注重实用的倾向,淡化理论研究和理论创新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创造能力的发挥。

5.当前“学”因、“教”因、学校、家庭的教育生态与社会教育文化生态的现状与当前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及需求脱节密切相关,进而,其就业观与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及需求形成较大的反差。在当代高技术条件下,用人单位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就业难,难就业在所难免。

首先,目前用人单位最需要的人才即最能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或者说最受到用人单位欢迎的人才,排行在前两位的是必须具有创新能力(75.76%)、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有责任感并且能奋发进取精神(57.84%);而在校成绩优异并担任过学生干部的人才(27.29%)、在校获得的证书(20.37%)(见图29)远不如前两者,并且与上述就业主体认为就业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之一是专业技能证书(63.54%)形成了较大的反差。

其次,与上述相关,在现有教育模式下,毕业生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比例较低(7.13%);基本能够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不足六成(57.64%);而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要的,占35.23%(见图28)。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毕业生供需状况,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其一,目前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中,最关注的是人才的社会实践能力(69.90%)(见图30),这与上述就业主体认为就业中具有决定作用的因素之一是相关工作经验(63.14%)相吻合;其二与用人单位对新进人才的培养注重德性与专业两者并重(65.36%)(见图31)密切相关。因而现在被调研的用人单位中,现有人才比较胜任工作需要的,占六成以上(60.82%);勉强胜任工作需要的,占两成以上(25.54%);但是非常胜任(4.95%)所占百分比较低;与此同时,不太胜任(7.01%)与极不胜任工作需要(2.27%)(见图33)所占百分比较低。

再者,由于在当代高技术条件下,用人单位之间的竞争,特别是原创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因而现有人才最令用人单位不满意的,排行第一的是专业技能与创新能力(54.85%);其次是思想道德品质(28.45%)和身体素质(15.46%)(见图33)。与此同时,当前就业主体,尤其是大学毕业生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就业难,难就业的现象严重。这是由诸多原因造成的。从用人单位的视角看,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高分低能,缺乏创造能力;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总量减少,专门人才供大于求;毕业生的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等。从大学毕业生的视角看,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就业市场不规范,“凭关系走后门”等不公平竞争现象严重;就业信息机制不健全,信息渠道不畅通;用人单位在毕业生聘用上过于挑剔;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及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和了解不够(见图34)。

针对上述教育现状,人们普遍认为,进行教育改革势在必行(86.76%)(见图21)。其中包括改革教育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改革考试方式,增添除笔试之外的多种考试形式;改革考试内容,使考试的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见图22)。

四、关于我国教育改革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1.在创造性人才培养方面,不仅要注重提升培养对象的能力,而且须重视其德性素养的培养;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强化人文科学知识的教化。

首先,就我国教育改革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目标而言,须有“大学之道”。《大学》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为此,在我国教育改革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养成学生纯朴敦厚、严谨治学的学风和学品,而且要培养其开拓进取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不仅使其有海纳百川的学术胸襟、批判性的学术视野、远大的职业理想,还要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理想和人文品性;不仅要传授知识、注重提炼方法,更要重视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向着“止于至善”目标迈进。

其次,对于教师而言,须坚持“寓德于教”原则。这包括两个互相联系的方面:理智德性——学德、学品的培养与道德德性的塑造。

一是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讲授有关的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严谨学风,形成其理智德性——求真精神。使学生体悟到,学习的事“别无他巧”,“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探求真理的同时领悟做人的真谛,进而达到“做学问”即理智德性——求真精神与“做人”即道德德性——臻善精神的统一。

二是由于“寓德于教”是师生伦理互动的过程,在教师作用于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对教师提出了要求:为人师表。因而,教师只有“修己”,才能“安人”;只有“成己”,才能“成人”。其一教师要有很高的政治、道德素质以及伦理精神素养。《学记》曰:“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所以,教师只有在政治、道德水准达到较高的层次,才能成为学生的楷模。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又说,“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这就是强调身教重于言教。其二要有广博的知识。“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即教师照本宣科是不行的,必须能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其三要有熟练的道德教育技巧。在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德性素质时,既善于启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又善于表达:“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还要善于对待发问,“叩之以小则小鸣,叩之以大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打破已有的知识壁垒,会通科学人文,发挥人文知识素养与道德品质在创造性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于创造性人才在创新过程中的引领作用。

2.就学习目标与育人理念而言,必须由应试型(注重分数、升学、找工作等)向“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多样性、国际化”的研究型转变,形成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协调、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协调、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协调的育人理念。

要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担当国家和民族发展重任的“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多样性、国际化”的精英人才培养目标。高层次是对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定位,也是对人才未来应担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期待。努力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使学生具有远大的目标、坚定的信念、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宽阔的视野、扎实的知识基础和优秀的创新能力,成为能够报效祖国、造福人类、引领社会的栋梁之才。创新型是对人才培养核心素质的定位,也是对人才适应和谐社会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基本要求。根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需要,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复合型是人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研究型大学对人才素质结构的基本定位。跟踪现代社会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等发展趋势,加强复合交叉培养,使学生具有宽厚的业务基础、良好的文化素养,优秀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多样性既体现了人才成长多样化的特点,又适应了社会对现代人才知识和结构的多方面、多样化的要求。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精心设计人才培养的素质结构体系,大力实施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努力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国际化既是全球化时代对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途径设计的新要求,也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主动适应全球化要求的战略选择。根据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努力培养学生具有国际意识、国际视野,能够为推进中国国际科技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突出的贡献。为此,须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学生的学习须由应试的功利性目标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转变。许多学生在中学时代形成了应试学习—考试思维定势。其“学”的目标仅仅是“考上某大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刻苦学习、努力拼搏。殊不知,将“学”的目标定位于“考上某大学”,尽管可以激发学生一段时间的学习热情,却导致“目标后”的目标缺位与目标空场,即一旦考上了某大学,原来“考上某大学”的“学”的目标便归于消失,而新的目标未得以建构,学生们整天在周而复始的上课—作业、实验—实验报告忙碌中度过。因此,现在大学生一方面学习的功利性和个人主义倾向的特点十分突出;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在学习中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便在情理之中。

如果我们考察一下青年马克思的“学”的理念与目标追求,有助于引领当代中国大学生走出目标迷茫的困境。青年马克思在阐述他的价值观时指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2]7从青年马克思的论述和马克思一生奋斗的历程,我们可以感悟到,这种职业价值的崇高性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激励“学”的主体:一是“学”的主体憧憬着职业的高尚性,即“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进而使其生成一种顽强的学习(研究)的意志,从而使主体不被学习的重担所压倒。二是幸福感的无私性。“学”的主体一旦将学习目标定位于“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他在学习(研究)中所获得的幸福感就不再局限在一己的私利或一时的兴奋之中,即所感受到的“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而是把自己的幸福与千百万人的幸福联系在一起。三是对于学习(研究)的艰巨性具有一定的心理预期性。从客观上看,由于“学”的主体意识到,未来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它要求主体默默地奉献,并且要一代一代地奋斗下去,这样就决定了“学”的主体学习(研究)的艰巨性和终身性;从主观上看,只有“学”的主体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事业具有坚定的信念、深刻的认知、执著的情感和不屈不挠的意志,才能努力克服学习(研究)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和曲折,义无反顾地把学习(研究)坚持进行下去。进而达到“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礼记·中庸》)崇高的“学”之境界。

学记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培养创造性人才首先需要培养“学”的主体确立“学”的理念与目标追求。

就“学”的理念与目标追求而言,亦须“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志于道,志者,心之所之之谓。道,则人伦日用之间所当行者是也。如此而心必之焉,则所适者正,而无他歧之惑矣。据于德,据者,执守之意。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得之于心而守之不失,则终始惟一,而有日新之功矣。依于仁,依者,不违之谓。仁,则私欲尽去而心德之全也。功夫至此而无终食之违,则存养之熟,无适而非天理之流行矣。游于艺。游者,玩物适情之谓。艺,则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皆至理所寓,而日用之不可阙者也。朝夕游焉,以博其义理之趣,则应务有余,而心亦无所放矣。”(《论语集注》卷四·述而第七)荀子曰,“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荀子·劝学篇》)因此,作为“学”的主体必须将“学”的理念与目标与其未来的人生目标、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相联系,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和科学规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才能领悟人生的真谛,发掘自己的才智、展露才华。

其次,需要培养学生的研究型“学”的学风与方法,即须“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程子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废其一,非学也。”“(《论语集注》卷一·学而第一)同时须将这五者贯穿于其理论学习、实践学习、自主研学、网络助学”的过程中,落实在预习、听课、复习、练习、查阅文献等具体的学习(研究)的环节上。由消极被动学习向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学习转变。

一是须“博学”——勤奋好学、文理会通的精神。这是生成作为创造性人才理智德性的学识基础。“博学”在当代还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著名科技史学家怀特海认为,19世纪社会进入了工业化时期,科学技术在发展中具有如下的特征:(1)不顾每一个机体和环境的真正关系;(2)不顾环境的内在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视域,也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由于科学的发展而使人的寿命不断延长,另一方面,现代知识专门化的结果在知识领域中也发生了相反的效果。一个现代化学家可能对动物学方面的知识很差,对文史的知识也可能是一窍不通。这种情形埋伏着一个危机:“它将产生出限于一隅的思想,每一个专业都将进步,但它却只能在自己那一个角落里进步。在思想上限于一隅,在一生中便只会思考某一套抽象概念”[3]118。这将成为人们相互沟通与协作的障碍。要消除这种障碍,须倡导思维的多样性和跨学科学习,达到文理融合、贯通。

二是须“审问”——求真存疑精神。“审问”与“博学”密切相关,对创造性人才说来,“审问”是生成其理智德性的学理基础。在科学史上,哥白尼、伽利略的“审问”——求真存疑精神主要表现为,质疑常识,挑战权威,勇提(持)新论,其矛头直指中世纪的神学教义和权威理论(亚里士多德学说),具有强烈的批判性;而笛卡儿理性的普遍怀疑精神挑战的是传统的经验性的思维方式,具有理性内省的特征。在笛卡儿看来,理性的普遍怀疑“可以让我们排除各种各样的成见,给我们准备好一条非常容易遵循的道路,让我们的精神逐渐习惯脱离感官,并且最后让我们对后来发现是真的东西绝不可能再有什么怀疑,因此它的好处还是非常大的”[4]12。

三是须“慎思”——批判探索精神。“博学”与“审问”推进离不开“慎思”。对创造性人才说来,“慎思”是生成其理智德性的学品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关于“慎思”,孔子深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求诸心,故昏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培根则通过批判了在他所处的时代“围困人们心灵的假象共有四类……:第一类叫作族类的假象,第二类叫作洞穴的假象,第三类叫作市场的假象,第四类叫作剧场的假象。”[5]18-19阐释了“慎思”的必要性。我国思想家胡适在阐释西方近代“慎思”——批判探索的科学精神时,作了这样的归纳,“科学精神在于寻求事实,寻求真理。科学态度在于撇开成见,搁置情感,只认得事实,只跟着证据走。科学方法只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十个字。没有证据只可悬而不断;证据不够,只可假设,不可武断;必须等到证实之后,方才奉为定论”[6]349。对创造性人才而言,坚持“慎思”——批判探索精神,才能既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又严谨求实,实事求是。

四是须“明辨”——扬善抑恶、去伪存真的精神。“博学”、“审问”与“慎思”须达到“明辨”,而“明辨”更能激发创造性人才的“博学”、“审问”与“慎思”。对创造性人才说来,“明辨”是智—德的会通,因而“明辨”是生成其理智德性与道德德性的辨识基础。孔子曾主要从道德的视域论述了“明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毛泽东则从认识论的高度论述了“明辨”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知过程。“明辨”不仅包括科学技术领域,而且包括人文领域(包括伦理学)。对创造性人才说来,具有“明辨”——扬善抑恶、去伪存真的精神,才能在学习和探索科学(科技—人文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明是非、辨真伪、知善恶、识美丑,即不仅明确“我能认识什么”,更意识到“我应当做什么?”——应当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强化自身的道德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学”之主体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需具有领悟自然美的能力,但不是以艺术家的方式陶醉在自然美之中,而是为了启迪自己对科学(技术)美的审美认知、激发科学(技术)美的创作灵感、提高科学(技术)美的审美情趣,进而使科学理论不仅具有逻辑的力量,而且更具审美的魅力;使技术产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审美功能。

五是须“笃行”——力学敦行、知行合一的精神。“博学”、“审问”、“慎思”与“明辨”须达到“笃行”,因此,“笃行”是“博学”、“审问”、“慎思”与“明辨”的归宿。对创造性人才说来,“笃行”是生成其理智德性与道德德性的力行能力。李贽说:“言知必言行,以见行不离知;言行必言知,以见知不离行”(《道古录》卷下)。坚持学用结合,知行一致。突破以往高分低能人才瓶颈,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差;其二缺乏个性和创造精神;其三专业设置不合理,学生所学知识无用武之地。

3.努力探索“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模式”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网络助学”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由目前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学生听向教—学互动的教学生态转变。

首先,作为实施教育的主渠道的学校,须一是按照“加强通识基础、拓宽学科基础、凝练专业主干、灵活专业适应”的要求,形成了以通识基础、学科基础、专业主干为主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经过多年来的教育实践,许多重点高等院校(比如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按照大类培养学生,按年级选择,按专业分流,拓宽个性化培养渠道。实施1+3、1.5+2.5、2+2、3+1、4+2、5+2等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实现不同专业类、不同年级跨学科专业的复合,进一步拓宽培养具有交叉学科基础的复合型人才的途径。二是在教学模式上,按照“精炼课堂教学,强化实践教学,活化课外研学”的思路,加快推进教学模式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向研究型教学的转变,努力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网络助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方面,学校鼓励和支持教师采取师生互动式课堂教学,发现式教学、范例式教学、研讨式教学。在自主研学方面,研讨课内开展“启发、互动、探究式”的教学实践;课外建立专项活动基金,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和多种形式的学科竞赛,鼓励学生自主研学。在实践教学方面,积极开设基于学科综合的实验研讨课,使课内实验过渡到专题实验为主,使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在网络助学方面,坚持建设完善的网络助学综合系统,其中英语、计算机、物理、电工电子实验等一大批课程教学资源和“人文讲堂”等文化素质教育资源上载教学网,为本科教育教学提供良好的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7]。

其次,在教—学互动的教学生态的建构中,特别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而言,一是必须处理好讲授与接受的关系:处理好这一关系的核心是必须考虑学生的接受度。一般说来,教学进度在学生的接受度内,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思维随动——思维的节奏随教学的进度而运转,进而会积极思考、记笔记、提问,课堂秩序井然;而当教学进度超出学生的接受度,学生就会出现接受疲劳,随之就会出现注意力分散与思维逆动——教师讲的内容越多,学生越烦躁。二是回顾与推进的关系:关涉到研究型理论教—学互动的效果和研究型教—学目标的实现。回顾与推进是在教—学互动中进行的,因此,它与处理好讲授与接受的关系密切相关。因此,回顾时间过长,不能完成预定的研究型教—学目标;推进速度过快,或者只推进、不回顾,也会影响预定的研究型教—学目标的实现。三是理论与案例的关系:在研究型教—学互动中,以案例分析引出理论问题,也可以以案例分析佐证理论原理,深化对于相关理论原理的理解,因此,在研究型教—学的回顾与推进的过程中,教的主体既可以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回顾或推进理论的教—学,也可以在理论的阐释进程中,穿插案例的分析,以启迪学生的积极思维,实现研究型教—学的良性互动。四是提问与回答(作业与讲评)的关系:提问与回答是研究型教—学互动的动力环节。提问与回答的要义在于问题意识、问题视角,即从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贯穿“审问、慎思、明辨”。五是讨论与点评:作为研究型教的主体必须进行一定的点评,一方面总结讨论中凸显的亮点或要点,另一方面,指出其中还存在的不足,进而进一步启动下一阶段的教—学互动。“ppt”与板书的关系等关系:“ppt”与板书是研究型教—学互动重要的载体。就“ppt”而言,每帧幻灯片的内容可以分步展现,并且有一个或者若干个知识点,如果能在幻灯片之间进行链接,更可以多视角、多层次地展现研究型教—学互动的内容。但是“ppt”上的图表与公式,特别是较为复杂的图表与公式,一般均需要事先制作或整体扫描即具有前定性和预成性。因此,在播放时就成为一种既定知识,缺乏逐步的推导过程,不利于学生对这些图表与公式的理解。而板书具有随机性、机动性和灵活性。因此,板书的补充非常必要,并成为研究型教—学互动不可或缺的环节。在上述各关系的处理中,教师注重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砺之以意”的引导,同时,这种引导又以循序渐进即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温故知新的方式推进,进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营造探讨问题情境,并使之处于“愤悱”状态,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和思考时间。

复次,在自主研学过程中,作为指导教师要将相关理论和方法论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运用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与方法。作为学生而言,其自主研学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研讨课内开展“启发、互动、探究式”的教学实践;课外专项活动基金项目研究;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多种形式的学科竞赛如数模竞赛、全国挑战杯课外科技学术作品大赛、全国挑战杯创业大赛;多种形式的课外文化活动如辩论赛等。在自主研学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确立项目或者问题的研究框架、进行中外文献综述:可以站在该项目或者问题研究的前沿,在此基础上,探寻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路径与具体的实施方案。

再者,发挥网络助学平台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中全方位的作用。建成集资源建设、资源使用、资源管理和成果展示为网络课程中心,以满足教师网上备课、教学、答疑,学生上网自学、复习、讨论的需要;课程中心约300门课程面向学生开放,这些课程可分别实现网上布置作业、网上讨论答疑、网上测试等功能,教学的时空范围得到拓展,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撑。

简言之,通过以上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的共同努力,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网络助学”,尤其是强化专业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研究等综合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样才能使得更多的创造性人才脱颖而出。

4.在当代高技术条件下,竞争日趋激烈的氛围中,亟需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让教师—学生特别是毕业生了解用人单位人才观及需求现状,进而,使学生的就业观与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及需求相协调。一方面可以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难就业的问题;另一方面,增强教师—学生对于创新的紧迫感,努力培养更多的符合时代需求的具有远大理想、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形成和谐教育机制与教育生态。

首先,积极引导毕业生志存高远,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以创造、创新、创业为人生价值导向,主动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积极健康的变化。

其次,积极与用人单位结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让用人单位来高校召开招聘会,让用人单位如国内重要的工业集团、国内外知名的公司企业等的总裁、人事主管开设讲座,或者与毕业生、也包括大一至大三学生面对面交流。使大学生尽早获得用人单位人才观及需求现状的信息,增强其对于创新的紧迫感。与此同时,也必须使教师了解用人单位人才观及需求现状,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其培养学生既具有远大理想,有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紧迫感。进而构建学习—就业协调、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协调、创新性人才培养与使用协调的和谐教育机制与教育生态。

[收稿日期]2009-01-16

注释:

①该项为多项选择(排行前3位),经统计整合后,列出了上述排名。下述排行超过100%的均属此情况。

标签:;  ;  ;  ;  ;  

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改革的调查与思考_创造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