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货紧缩的特殊背景、成因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紧缩论文,成因论文,中国论文,对策论文,背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在治理了1992年至1995年严重的通货膨胀,成功地使国民经济实现了“软着陆”之后,1997年年中却开始出现了物价持续下降的现象,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这种情势引起了一些经济学者及有关人士的关注与思考,但是在对其分析和判断上却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尽管在经济学教科书中通常将这种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的现象称为通货紧缩,但中国经济界人士对通货紧缩的定义、判断标准、产生原因、治理方法以及中国是否出现了通货紧缩等问题还未能取得一致的意见。
笔者认为,通货紧缩是一种货币现象,其表现是总体物价水平的下降。在研究通货紧缩时,应当注意状态和过程的区别。当一个国家在一年以上的时期内有80%以上的月份出现总体物价水平下降,就可认为该国处于通货紧缩时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出现了通货紧缩。由于通货的紧缩与膨胀是经常发生的货币现象,虽然它们与经济现象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影响,但没有必要将它们与经济状况的好坏联系起来,更不应当认为通货紧缩与经济衰退有必然的联系。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一样,都是利弊并存的。短期的通货紧缩对经济发展有时是有利的,只有中长期的通货紧缩才通常会导致经济衰退。
西方主要国家通货紧缩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821-1913年为金本位制阶段,由于货币供应受到金本位制的制约,因货币需大于求所造成的通货紧缩是经常发生的,但只有在长期的通货紧缩与突发的信用危机的联合作用下,才会导致经济衰退。1914-1945年为金汇兑本位制阶段,黄金储备对货币供应量的制约逐渐减弱,利率及汇率的影响日益显著,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也开始增强。各国政府开始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控经济,但只有在政策运用得当、金融体系健全、人们信心增强的情况下才能在通货紧缩时期避免或减缓经济衰退。1971年以后的通货紧缩是在虚拟经济迅速发展,货币完全与黄金“脱钩”而成为不可兑换纸币并趋向虚拟化的情况下发生的,可称为“现代通货紧缩”。
现代通货紧缩成因的复杂科学理论分析
笔者认为,在探讨现代通货紧缩的成因时,应当强调以下三个观点。
一是货币系统的复杂性。货币系统是金融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而金融系统则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根据复杂科学的观点,货币系统是由各类有关的智能体(agent)所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个人、企业、银行,等等。每个智能体既是货币的收入者,又是货币的付出者。尽管每个智能体都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及其对未来的预测而独立决定其行动的,但也必然会受到其他智能体的决策及环境的影响。智能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影响和作用就会产生一种自组织作用,形成系统的层次结构和功能结构,并使系统向一定的方向进化。通货紧缩就是货币系统中自组织作用的表现。货币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它与外部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当外部环境变化时,就会对各种智能体的行为产生影响,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而改变其自组织作用,促使系统的结构发生改变,以适应环境的变化。货币系统还具有耗散结构,处于介稳状态,要靠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货币吞吐才能维持稳定。
二是信用货币的虚拟性。随着金本位制的废弃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货币已全部成为不可兑换的信用货币,其种类日益增多,使用规模迅速扩大,其虚拟化程度也不断增高。由于信用货币是以国家、银行或企业的信用作为保的,当人们对这类信用的信心大减时,就会产生信用危机。这时人们会纷纷从银行提取存款或兑现商业票据,增加手持现金或购买政府债券,从而会使货币供应量降低而导致通货紧缩。即使是以国家信用担保的纸币,也会有一定程度的虚拟化,其实际价值会因政府决定增印纸币或宣布本币贬值而降低。因货币的虚拟性引发的信用危机不仅会造成通货紧缩,而且还会使通货紧缩长期持续下而导致经济衰退。
三是通货紧缩的自增性。通货紧缩虽然是一种货币现象,属于虚拟经济范畴,但它与实体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虚拟经济系统是由实体经济系统中产生,又依附于实体经济系统的,故在实体经济系统产生的风险,例如产品积压、企业破产等,都会传递到虚拟经济系统中,使其发生波动甚至剧变。而虚拟经济系统中的风险,例如股票指数大落、房地产价格猛跌、银行呆账剧增、货币大幅贬值等,也会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的影响。笔者认为,通货紧缩的因果之间不仅具有相互影响这种双向性,而且存在着正反馈,从而使通货紧缩具有自增(强)性,即会因其因果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增强。
人们在货币系统中既通过劳动和投资收益而收入货币,又通过消费、储蓄及投资而付出货币。人们用于消费部分的收入就是现实的购买力,储蓄是一种对未来消费的储备,也是低风险的间接投资,而直接投资则是风险较大的牟利手段。人们的收入分配结构要受到历史传统、社会制度、收入水平、个人偏好等因素的影响,但最重要的是受人们对未来收入及物价的预期的影响。当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不好(例如经济衰退、股市下跌等)时,则倾向于增加储蓄、减少消费和投资,从而导致商品的需求降低和供给减少,由于商品库存的缓冲作用,需求的降低通常要大于并且快于供给的减少,这就会使总体物价水平降低而引起通货紧缩。当人们对未来物价的预期走低时,就会尽量延缓当前的消费,从而助长通货紧缩。当人们的即期消费欲望极低时,甚至会出现“流动性陷阱”,即使名义利率降低至零,也难以刺激消费,银行存款仍会增加。
企业主要从事生产、流通、交换等实体经济活动,它们在货币系统中既通过出售商品和融通资金而取得货币,又通过购买生产资料、支付工资、还贷、分红、储蓄、纳税而付出货币。当企业通过技术进步及加强管理而降低成本后,其产品的价格也会因成本的降低或竞争的需要而降低,成为引起通货紧缩的因素。当企业对未来形势的预期不好(例如商品供过于求、利率增高等)时,则倾向于减少产量、解雇职工,并通过降价削减库存,这就会使总体物价水平降低而引起通货紧缩。
银行主要从事存款及贷款等虚拟经济活动,它们在货币系统中既通过吸收存款和回收贷款而取得货币,又通过放贷和支付本息而付出货币。当银行对未来的形势预测不好(例如经济衰退、信用萎缩等)时,则倾向于提高利率、严格放贷,这就会使货币供应紧张而引起通货紧缩。
以上各类智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通常具有协同性,当它们对未来预期不好时所采取的行动有相互增强的作用。例如人们购买力的降低和利率的提高通常会促使企业削价出售商品以减少库存并回收货币,而价格的降低又使人们因期望更低的价格而延缓购买,迫使企业进一步降价。又如企业解雇职工会减少人们的收入并增强人们的储蓄倾向,从而进一步削弱人们的购买力。再如当企业因降价而减少利润,造成运营困难甚至破产时,银行的业绩就会因贷款减少和坏账增多而恶化,使得人们对银行的信心降低,纷纷提取存款而导致货币供应紧张,严重时还会因挤提存款而导致银行破产。
资本市场对通货紧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物价开始走低而股市仍然兴旺时,会分流一部分货币供给,减弱货币供应量对需求的推动作用,促进通货紧缩;二是当股市持续下跌时,人们会因财富缩水而减少消费,并将投资转化为储蓄,也会促进通货紧缩。历史证明,在发生中、长期通货紧缩时,股市多半是会下跌的。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央银行和政府应当处于货币系统之外,利用各种政策手段来影响货币系统中各个智能体的行为,从而影响其自组织作用而使其适应环境的变化。例如,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准备金制度这三种货币政策工具,来对货币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并可按照政府规定的货币发行制度增发纸币,从而影响货币系统的自组织作用。政府则可以通过改变税率、增减政府支出等财政手段来影响实体经济系统的运行,进而影响货币系统的自组织作用。
中国通货紧缩的特殊背景与成因
尽管学术界对通货紧缩的定义和判别标准至今仍不同的看法,但我国总体物价持续降低却是不争的事实。1997年至2001年之间我国环比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情况如下图所示。
根据笔者提出的判别标准,可以认为我国的通货紧缩开始于1997年6月,结束于2000年9月,在历时40个月的期间内,以环比指数表示的总体物价水平有32个月低于100%。尽管根据统计数字看来,我国已经走出了通货紧缩,但由于造成通货紧缩的一些深层次原因仍然存在,通货紧缩还有可能卷土重来。因此,深入分析我国通货紧缩形成的原因及其特殊背景,认真总结应对通货紧缩的经验及教训,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国通货紧缩的成因既有其与其他国家相似的共性,又有由中国国情形成的特性。笔者认为,中国通货紧缩形成的特殊背景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中国的通货紧缩是在转制过程中发生的。1992年,邓小平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构思,推动中国开始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时,这一转制过程还仅处于起始阶段,旧体制的影响还很强大,政府职能尚未转变,市场力量还很薄弱,国有企业困难较多,财政收入增长缓慢,金融改革进展不快,资本市场刚刚建立。这些体制性因素都对中国通货紧缩的形成发生了作用。
2.中国的通货紧缩是在治理通货膨胀不久后发生的。为了治理1992-1995年间发生的严重通货膨胀,政府采取了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由于政策惯性和时滞效应,紧缩政策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成为产生通货紧缩的助力。
3.中国的通货紧缩是在东亚金融危机的同时发生的。1997年7月开始,一场金融危机从泰国开始爆发,迅速席卷东亚各国及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中国政府权衡利弊,及时采取了恰当的处置,包括宣布人民币不贬值等一系列对策,虽然没有受到重大冲击,但国际环境及国内对策都会有利于通货紧缩的产生。
4.中国的通货紧缩是在改革深化的过程中发生的。经过十多年的改革,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提高。1997年,中国的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一些人人受益的改革措施已基本实施,进一步深化就必然涉及到利益格局的调整,这既要求人们为长远利益作出暂时的牺牲,也增加了人们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再加上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就会促使人们减少消费,导致通货紧缩。
5.中国的通货紧缩是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发生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1978-1997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约为同期世界平均值的3倍。在通货紧缩期间,1998、1999及2000年的增长率仍分别高达7.8%、7.2%和8.3%。有人据此认为中国没有发生通货紧缩,而笔者认为这恰恰是研究中国通货紧缩时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特性。
在明确了以上五个特性之后,就可以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进一步探讨中国通货紧缩的成因。
1.需求落后于供给是中国通货紧缩的主要成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迅速增长,人民的收入也不断提高,但是社会总需求的增长落后于社会总供给的增长,笔者认为这就是中国通货紧缩的主要成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收入的增长远低于经济的增长。笔者按统计数据计算,1988-1997年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6%但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仅分别年均增长5.5%及3.0%。这就使得社会总需求的增长远低于社会总供给的增长,在我国摆脱了短缺经济时代,商品供应迅速增加的同时,也容易引发通货紧缩。
对储蓄的偏好远大于对消费的偏好。我国一直有偏好储蓄的传统,人们依靠储蓄来保障家庭及后代的意愿相当强。随着收入的提高,其收入结构中用于消费性支出的比例逐渐降低。据抽样调查,1990年城镇及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结余(收入与支出之差)分别为243.9元及199.54元,到2000年已分别增至1318.81元及732.79元。这些结余中绝大部分转化为储蓄。1990-1997年间,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由7119.8万元增至46279.8万元,年均增长26.4%。随着国有企业、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改革的深化,人们预期个人将要承担更多的费用,再加上对其预期收入不大乐观,故人们更倾向于减少即期消费而增加储蓄。特别是在农村,由于我国农民长期以来都是小生产者,预期收入不稳定,防范风险的能力较低,自我保障的意识较强,故其储蓄倾向特别强。特别是在价格降低时,人们往往期望更低的价格,即期消费会进一步减少。
收入差距的增大削弱了整体购买力。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经济体制正在转变的过程中,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增大。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比例由1990年的3.0增至1999年的3.5,衡量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基尼系数由1988年的0.30增至1997年的0.47,其中农村为0.33,城市为0.27(笔者认为农村与城市分别计算基尼系数更加符合中国二元经济的实际情况)。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在3000元以下、3000~5000元、5000元以上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1997年分别为79.88%、15.18%和4.94%。实证研究表明,低收入者一般具有较高的消费倾向,较低的储蓄倾向;高收入者一般具有较低的消费倾向,较高的储蓄倾向。由于低收入的城乡居民的购买力相当弱,而少数高收入者的消费倾向又较低,故整体上看来城乡居民的购买力会因收入差距的增大而削弱。
供应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其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支出总额的百分比)分别从1990年的58.8与54.2降至2000年的49.1与39.2。耐用消费品的拥有量也迅速提高,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每百户平均拥有彩色电视机116.56台、电冰箱80.13台、洗衣机90.52台;农村居民每百户平均拥有电视机101.71台(黑白及彩色约各占一半),电冰箱12.31台,洗衣机28.58台。我国许多企业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对市场调查及营销重视不够,对城乡居民消费的需求结构所发生显著变化不够敏感,产品的改进和更新进展缓慢。据有关部门估计,目前我国绝对过剩的工业产品已达到了70-80%,但高科技产品却严重不足而需要依赖进口。例如在我国纺织行业大量压锭,纺织品价格一路下跌的同时,每年却还需要进口60多亿美元的高档纺织面料。在生产能力大量闲置(1998年我国全社会生产能力的闲置率为17.9%)的同时,还会造成大量的库存积压,这些积压产品被迫削价出售。由于供应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既会促使物价水平降低,又会抑制有购买力的城乡居民的消费欲望,故容易造成通货紧缩。
2.民间投资减少是我国通货紧缩的重要成因。
如前所述,消费需求的下降会导致投资需求的下降,而投资需求的下降又会更难以对供给结构进行适应消费需求的调整,导致消费需求下降,进而形成通货紧缩。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民间投资发展迅速,由于它在优化市场资源配置、适应消费需求变化、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经济活力等方面的作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显著。民间投资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由1980年代初的4.2%增加到1990年代上半期的11-12%左右。
然而,1996年以后,在政府实际投资的不断增长的同时,民间投资迅速下降,呈现零增长甚至负增长。这一方面是由于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未来经济和市场状况预期,也就是对投资回报率的预期,而这个预期则是依据消费需求以及对未来价格水平和利率的预期得出的。市场不旺、价格走低、产品积压、收益下降等现象的出现,使投资者对经济发展前景的预测倾向保守,其投资行为更为审慎,以避免日益增加的风险。另一方面是银行由于不良资产比率过高以及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惜贷”倾向增加,造成“信用萎缩”。而由于我国银行信贷政策一直向国有投资倾斜,对于民间投资则存有政策性歧视,故银行首先紧缩的是对民间投资的信贷,致使民间投资的能力减弱。此外,目前我国居民主要是通过银行系统进行间接投资,股票市场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只是投机的场所而非投资渠道,投资渠道的狭窄也限制了民间投资的发展。
从1995年起,政府投资一直呈上升趋势,特别是1997年以后,上升幅度更大,1998年比1997年的增长率提高了一倍还要多。但由于政府投资的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且主要由各级政府依靠指令性计划操作,对生产资料需求的拉动作用较大,其中转化为劳动报酬的部分大多转为储蓄,对增加购买力作用不大。由此可见,对居民消费起重要作用的民间投资不断下滑就成为我国通货紧缩的重要成因。
3.宏观调控中的惯性促进了通货紧缩的形成。
笔者认为,由于缺乏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经验,故政府在制定与执行宏观经济政策时存在着惯性,即牛顿第一定律所表述的“静者恒静,动者恒动”。新的经济政策在出台前往往有重重阻力,在执行中通常是举步维艰,在调整时多半会行动滞缓。1992-1995年,为了治理严重的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我国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到1996年,货币供应量、经济增长率和物价增幅均降到了比较合理的水平。尽管货币供应量从1995年开始已在下降,但由于对通货膨胀的反弹仍然十分担心,政府确定的1997年货币政策目标的重点还是反通货膨胀,继续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从而导致货币供给不足。
货币供给不足对通货紧缩的影响由于以下两个因素而加重。一是银行系统“惜贷”并大量增加储备率。以四大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差额不断扩大,1998年12月为10288亿元,1999年12月为12726亿元,2000年9月为13693亿元,2000年9月末,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共14388亿元,超额储备达7370亿元,从而使得将储蓄转化为需求的渠道受阻,二是货币供应量中有相当一部分违规流入股市进行投机,并没有转化为消费和投资。
政策惯性的另一个表现是对名义利率的调整不够及时。名义利率是实际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在通货膨胀率迅速变化的时候,如果名义利率保持相对的稳定,其结果必然造成实际利率的较大波动。例如在通货膨胀率不断降低时,如果名义利率没有及时和适度地降低,则消费者趋向于增加储蓄以享受较高的实际利率,而企业则因较高的实际利率而使其债务负担加重且融资成本增高,这些因素都会促使通货紧缩发生。我国在1997年6月已经进入了通货紧缩阶段,但当时的一年期存贷款的名义利率仍然高达7.47%和10.08%,从而使得个人消费倾向下降,企业压缩存货,减少贷款,使总需求严重疲软。此后我国在1997年10月23日至1999年6月10日之间虽曾五次调低名义利率,但由于其他各种因素的作用,未能对遏制通货紧缩取得应有的效果。
政策惯性的再一个表现就是向市场经济制度的转变速度缓慢,一些政府官员还迷信和迷恋行政权力,习惯于依靠行政权力来配置资源,没有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作用。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多年来进展缓慢,电讯、电力、金融等行业的改革举步维艰。再加上我国当前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过去的指令性政策对投资、消费以及其它经济部门的滞后影响依然存在。在我国金融市场不完善,利率尚未市场化,并对金融机构多方实行政策性和计划性管理的情况下,在增加货币供应、拉动消费需求等方面的一些政策措施往往会被供给结构不适应和对未来预期不乐观等方面的因素所抵消,货币政策对于投资的影响也会被劳动力的替代作用所弱化。
4.外部因素对通货紧缩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真正意义下的相互依存,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各国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甚至达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但我国在享受国际间资源转换利益的同时,也必然要承担相应的经济风险。1995-1996年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对外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减弱,虽然没有引起宏观经济的显著波动,但造成国内出口企业经营效益的下滑。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净出口出现大幅下降。1995-1996年外商投资停止增长,1997年还有所下降。外贸及外资增长率的下降对国内经济产生了一定的直接和间接影响。此外,净出口的下降,通过外汇占款发行渠道,也会减少货币供应。但根据定量分析的结果,外部因素不是引发并使得通货紧缩深化的主要原因。
我国应对通货紧缩的主要措施
由于我国政府及时采取了扩大财政赤字、增加货币供应、下调利率等一系列措施,使我国较顺利地渡过了1997年6月至2000年9月的通货紧缩时期。但是从2000年9月至今的情况看来,通货紧缩的威胁依然存在,月度通货紧缩的情况还时有发生(2000年10月至2002年5月间,共发生9次月度通货紧缩,1次持平,其余10次月度通货膨胀中有9次价格指数低于101%)笔者根据对我国通货紧缩成因的分析,建议采取以下几项政策措施。
1.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培育其购买力。
我国目前处于小康发展阶段和转制时期,培育城乡居民的购买力不仅是保持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防范通货紧缩的根本措施。培育购买力的关键是增加收入,主要是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
目前我国低收入阶层主要是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从事粮食种植和在贫困地区的农民,以及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城市贫民,应分别采取措施来增加他们的收入。建议适当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失业救济标准,并可发给食物券及衣服券来代替部分现金。对国有企业的下岗职工,由政府承诺转制成本,为他们建立个人账户,按其工龄及等级存入一定数额的补偿金,每月限额领取,尚未再就业者可同时领取失业救济金或最低生活保障金。对于低收入的农民,既要通过税费改革帮助其减轻负担,又要通过调整结构和开拓收入渠道来帮助其增收。
目前我国的中等收入阶层主要是政府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建议按照提高工资标准,规范单位补贴,坚持工效挂钩,禁止非法收入的思路,使其收入在规范中逐步提高。同时还要继续精简政府公务员和由财政负担的企事业单位人员,鼓励他们到社会上自谋职业。
扩大信贷发放的规模和范围,也是增加购买力的有效措施。建议在农村逐步推进生产信贷,以适应农业生产周期性的资金需求;在大中城市建立居民个人信用记录,促进居民消费信贷。
2.改善城乡居民对经济前景的预期。
改善城乡居民对经济前景的预期,是刺激消费和投资的关键措施。建议采取以下几项系统配套的政策措施。
一是由政府公布长期经济发展目标,并定期发布政策信息,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和实施计划。增加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透明性、公开性和可信性,以减少公众的猜疑和社会谣传。例如我国政府在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及时宣布人民币不会贬值,对稳定人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通货紧缩时期,应当通过信息发布树立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减少其过度储蓄倾向,防范流动性陷阱。
二是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四个层次(社会救济、社会服务、社会保险、商业保险),四支力量(国家、社会、单位、个人)和四个方面(失业、养老、医疗和意外事故保障),按照“明确范围,互相补充;分清责任,合理负担;区别对待,综合平衡”的原则组成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合理结构,构成一个相对稳定并动态发展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就可以减轻城乡居民的自我保障倾向,有利于促进即期消费。
三是加强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禁绝伪、劣、假、冒的商品,依法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等九大权益,减少消费者对购买消费品的疑虑,促进消费市场的发展。
3.调整供给结构,扩大有效需求。
调整供给结构,使其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是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消费的有效措施。要使供给结构在品种、数量及价位等方面都适应消费者的即期需求,并适当超前地适应消费者的未来需求,才能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新的经济周期的形成。为此必须重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排除各种阻力,下决心调整供给结构。
调整供给结构应当双管齐下。一方面要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严密的结构调整计划,坚决淘汰滞销的陈旧产品,压缩过剩的生产能力,关闭效益低下的企业,重组业绩甚差的集团,并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纪律等各种手段来保证其实施。
另一方面,要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引导企业在通货紧缩的形势下寻找商机。例如通过采用新技术和加强管理来降低成本,收缩甚至放弃市场前景不好而且本企业竟争力不强的业务,通过市场细分及需求预测来寻找市场机会,发展高技术产品、专利产品和特色产品,培养并不断增强核心能力,与其他企业紧密合作或建立战略联盟,等等。
4.鼓励民间投资及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由民间投资形成的非国有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民间投资与政府投资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而且随着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化,民间投资将成为投资的主体。民间投资的增长既可以促进许多充满活力的民营中小企业的兴起,又可以促进股份多元化的企业的建立,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缓解通货紧缩压力。建议从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减轻负担、便利融资等方面鼓励民间投资的发展,并通过立法保护投资者的财产权。目前存款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集中,使它们的资金比较富裕,但贷款需求相对不足,导致它们愿意持有国债而不愿把国债卖给中央银行;相比之下,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增加不多,资金不足,但其贷款需求相对较大。建议增加对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以外的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改变目前实际上存在的对小金融机构再贷款的限制,对资信和经营状况较好的小金融机构以再贷款支持,使它们有能力支持民间投资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5.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银行绩效。
银行信用萎缩不仅是通货紧缩的成因,也是使通货紧缩发展成经济衰退的重要因素。在过去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及中国建设银行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作为政府的“出纳”,在政府的扶持下取得了垄断地位和一些特权。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银行在体制及机制上的矛盾,例如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缺乏激励约束机制,法人治理制度落后等,日益影响其作为金融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竞争力。再加上人员过多且素质不高、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不良贷款比率过高、各类资产损失严重、宏观监管不够有效等因素,使得它们的人均资产和效益指标远低于境外同类银行。按照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承诺,到2006年12月,将对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一样实行国民待遇,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将面临严峻挑战。为此必须按照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根本性的改革,把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造成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并不断提高其经营绩效和竞争力。
为了防止通货紧缩卷土重来,应当通过深化金融改革来提高商业银行的绩效,为此建议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加速处理银行的不良资产。通货紧缩的一个成因是银行的不良资产(无效货币)削弱了我国的货币供给,为此要在认真核实的基础上,采取拍卖、内部转让、债转股等方式予以回收或消化。
二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目前我国利率水平较低,商业银行自我约束加强,国有企业投资需求下降,利率扩张机制受到抑制,这正是利率市场化的有利时机,建议在扩大银行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的基础上,逐步放开对贷款利率的管制,让商业银行根据贷款对象的资信状况和贷款的风险大小,自行确定贷款利率。风险溢价由商业银行自行掌握,更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也更有利于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
三是严防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市。在总体物价水平及利率都较低,而股市收益尚好的情况下,银行资金违规向股市流动的倾向增强,这会进一步导致对实体经济的投资萎缩及消费下降,导致通货紧缩的发生和加重。为此建议由中央银行和中国证监会联手加强监管,并加强处罚的及时性和力度。
6.灵活运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在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治理通货紧缩时,尽管能够对短期经济状况的调整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从长期看来却有可能恶化宏观经济的均衡。为此建议对宏观政策的作用应有恰当的估计,并注意掌握适当的数量界限(度),更要注意灵活的调控,防止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相互迅速转化。例如在运用扩张的财政政策时,虽然在近期内容易见效,但其效用会逐渐降低,如不注意在调整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实现总量平衡,长远看来利大于弊。不开辟新的资金来源,单扩大靠财政赤字是不可能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
又如在运用降息的手段时,在一定程度上对缓解通货紧缩是有效的。但当公众的消费及投资意愿过低时,容易导致“流动性陷阱”的出现,使货币政策难以发挥作用。例如我国自1996年5月1日至1999年6月10日已7次调低利率,但金融机构中的各项存款仍由1996年年底的76033.7亿元不断增至2001年年底的154876.l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由38520.8亿元增至73762.4亿元)。
如前所述,根据复杂科学的观点,像政策这种环境因素必须要通过货币系统内部的自组织作用才能生效,这一方面要有一定的耐心,等待系统内部完成自我调整,另一方面则要防止为了追求速效而过分增大政策力度,破坏系统内部的自组织机制,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及逐步完善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国外市场经济发展历程中所经历过的包括通货紧缩在内的各种问题。笔者深信,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认真探讨理论基础,评介国外经验,完善政策框架,分析实施难点,就一定能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取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理论成果。
标签:货币职能论文; 通货紧缩论文; 银行存款论文; 中国货币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银行系统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货币论文; 政策影响论文; 购买力论文; 经济学论文; 银行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