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县丰乐乡第二中心学校渠县635200)
语文教师很辛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有的孩子在小学时,很喜欢语文,进了中学,却越来越不喜欢语文了。学生要学好语文,当然非下苦功不可,但是也并非一味的苦学,“知之者不如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语文学不好,恐怕与语文教师忽视学生心理愉悦因素有很大关系。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可能为学生创造学习语文的愉悦,让他们变苦学、畏学、厌学为乐学。怎样才可能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语文呢?
一、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上一切困惑的根子,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记了:上课,这是儿童和教师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我们要使学生乐学,就必须努力营造一种师生共同平等的民主和谐气氛。魏书生老师就向自己提出了“每堂课都要让学生有笑声”的要求,我曾用问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了一次“你喜欢怎样的教师”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更偏爱于能够勾通师生感情的“交流型”老师,而不是那种刻板的“工作型”教师。教师喜爱和尊重自己的学生,对学生有深厚的感情,学生对老师也会尊敬,发自内心的喜爱,并且还常常由人及“科”,因为“亲其师而信其道”,对这个老师所教的科目发生兴趣。在这一方面我有较深的体会,所以在教学中特别是对差班学生要努力创造出一种轻松的、民主的、舒畅的学习气氛。对学生坚持少批评,多指导,多肯定,多鼓励,使学生解除压抑感,充分感受到教学的愉悦,学习积极性也随之得到了提高。可以说,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如果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与和谐的情感,那就是教学的失败。有人说:“冷冰冰的人也许可以好好地操纵机器,却无法启动心灵的闸门”。说得多么中肯!
二、积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为其接受。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产生自我肯定的体验,把学习看成是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求知增能的活动,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而单纯为应试教学往往采用注入式的方法,视学生的身心结构为消极、被动的容器和仓库,迫使他们机械的去听讲,他们的自主意识,创造精神被泯灭了,造成主体失落感,把学习当成苦差事,怎么还会“乐”起来呢?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写作教学亦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不违反一些基本的思想原则和文体要求的前提下,写什么,怎么写可以给学生以较大的自由,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东西来,这样学生的自主意识就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逐步从被动的“要我写”变成主动的“我要写”了。为了尽可能地让学生以主体的身份参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可以组织学生互批作文,参与单元考试的命题和阅卷,让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诚然,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决不意味着贬低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两方面要努力发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
语文教师要重视用情感染学生。所谓感染,对语文教学来说,就是学生被教师的讲授所陶醉。语文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创设感染情境,教之生情,授之生趣,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感染力,这必定是又一个层次的愉悦,情感具有感染功能,它能提高课堂情绪的兴奋性和对教学内容的接受性。语文教材有很多抒情篇,备课时应注意这类教材的最大特点——“情”,备出情来,充满激情地进行教学,在情感渲染下,学生学习自然会充满兴趣。有些教材充满跌宕,趣味横生,教学时应在趣味性的的基础上向深处开掘,把趣味引起的课文学习浅层兴趣引向深层兴趣,教学时还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美之所在,引导学生去发现、感受作品中蕴含着的美,让学生置身于艺术美的境界之中,随着一篇篇课文的学习,一处处美的发现,学生得到了美的享受,感受到了美的愉悦,积极性必然会大为提高。
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要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语文,就要讲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否则学生便会陷入苦学境地之中。讲求教学效率,就是要在课堂上教会学生更多的东西,尽可能少占学生的课余时间,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支配。提高效率,要在“精”字上下功夫,做到“精讲精练”。过去常讲的“精讲精练”是针对一节之内而言的,“多练”并不是不管时间范围,课上练课下也练,多多益善。讲要提倡精,练也要提倡精。有的课文,只要精心设计,一课时就可以上得很好。可以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力量就表现在花最少的时间求取最大的效益。精练即精心设计具有典型意义的练习,达到以一当十之效;精心取舍练习的内容,需要练的才练,取消一切无效劳动。如能这样做,则学生会如释重负,学的轻松愉快。
五、运用立足发展的激励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手段,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的根本在于肯定学生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自信心。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之风盛行之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那些学习好的学生,由于在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经常受到关注和表扬,因而表现出学习兴趣十分浓厚;而那些学习差的学生,本应加倍努力学习,但由于失败,再加上经常受到冷落,批评甚至斥责,因而学习成绩低落,这不正是“富则益富,穷则益穷,差距拉大,恶性循环”的“马态效应”吗?其实,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一定智力就差,他们也有自尊心、好胜心。只要我们能够转变观念,尊重他们,热爱他们,注意培养他们的成功感,施以必要的鼓励,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等,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习有所进步,这已经为一些教师的实践所证明。教师要特别注意鼓励学生学习中取得的点滴进步,使无论学习好的学生或学习差的学生都享受到学习进步的快乐,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推动自己自觉努力学习,这样,每一个学生就必定会在愉悦中不断地获得进步。
总之,让学生愉悦、轻松的学习语文,不仅要营造和谐的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需要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进行重新审视,寻找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各种因素。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周全考虑,不懈探索,才会真正实现让学生让学生愉悦、轻松的学习。
论文作者:张长春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4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9
标签:学生论文; 愉悦论文; 语文论文; 教师论文; 语文教师论文; 主体论文; 他们的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4期(上)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