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旭 李云华
平度市中医医院 山东省 266700
【摘 要】目的: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分别实施CT 和磁共振成像进行诊断,比较分析 2 种诊断检查方法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在本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30),研究组(n=30),其中,对照组实施 CT 检查,研究组实施磁共振仪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最终的诊断结果。结果:在股骨头坏死阳性确诊率上,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97%,8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 1 期检出率上,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 2、3、4 期检出率上,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T和磁共振是不同的两种检查手段,对于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CT在骨质结构检查方面好,利于分期;而磁共振扫描切面的选择方式可以是任意的,能够很好地看出股骨头坏死组织学变化的过程,是早期股骨头坏死诊断的有效方法,临床诊断准确率高于CT。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CT;磁共振;诊断
为了解 CT和磁共振诊断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差异,本次研究特选择我院近年所收治患者为对象,分别给予其不同方式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在本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骨头坏死患者分为对照组(n=30),研究组(n=30),其中,对照组:男性 18 例,女性 12 例;年龄 22~62 岁,平均年龄(42±8)岁;致病原因为长期使用激素者 7例,长期酗酒者 5例,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者 8例,存在髋关节外伤史者 10 例。研究组:男性 17 例,女性 13 例;年龄20~63 岁,平均年龄(42±9)岁;致病原因为长期使用激素者 6例,长期酗酒者 4 例,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者 7例,存在髋关节外伤史者 13 例。所有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下肢疼痛、髋关节疼痛以及间歇性跛行,并且,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2 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 CT 检查,要求患者在检查期间保持仰卧位,将 CT 扫描仪的管电压设置为120 k V,将管电流设置为 220~300 m A 之间,扫描层厚 2mm,层间距 2 mm,对患者患者股骨头实施扫描检查,如图1所示。研究组患者采用磁共振仪进行检查,要求患者在检查期间保持仰卧位,将磁共振仪的常规矢状位自旋回波设定为 T1加权成像,将高速自旋回波设定为T2脂肪移植成像,随后对患者股骨头展开检查,如图2所示。2 组患者均以手术探查结果作为标准结果,并对 2组患者检查准确率进行对比。
1.3 指标观察
将对照组与研究组的阳性率进行记录对比,同时统计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在股骨头分期判定上的差异。2种检查方式分期标准如下。
磁共振检查标准:患者 T2加权图像呈低信号硬化反应,并且高信号线出现在其内侧,双线特征明显,即为 1 期;患者T1与 T2加权图像均呈高信号,即为 2 期;患者 T1为低信号,T2为高信号,即为 3期;患者 T1与 T2均为低信号,并且股骨头有明显变形或塌陷出现,即为 4期。
CT 检查分期标准:患者股骨头呈现出星芒状结构,变形明显,略显粗糙,即为 1期;患者出现囊状透亮或骨硬化,即为 2期;患者股骨头有明显碎裂痕迹或是呈现出新月状,即为 3期;患者股骨头关节间隙严重变窄,关节面出现严重塌缩,即为 4 期。
1.4 统计学分析
以 SPSS 20.0 进行统计分析,所用计量资料均以 x±s 表示,分析采用 t检验,所用计数资料均以%表示,并以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种检查方式阳性率对比
本次研究中,在股骨头坏死阳性确诊率上,观察组(97%,29/30)远高于对照组(80%,24/3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121,P<0.05)。
2.2 两组患者不同分期检出情况对比
在 1期检出率上,对照组远不及观察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 2、3、4 期检出率上,2 组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 1。
3 讨 论
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常见的骨关节病之一。大多因风湿病等疾患引起,最新研究证明,股骨头坏死可在任何性别及年龄间发生,西药激素类长期应用、骨盆髓骨外伤史、饮酒等与发病密切相关。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能与骨静脉回流受阻、股骨头微血管栓塞等导致的骨内静脉疲滞及骨内压增高有关。
本次研究中,在股骨头坏死阳性确诊率上,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魏萍[1]的研究结果趋于一致。相比于 CT 检查而言,磁共振检查在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检查上具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本次研究通过对比 2组患者不同分期的检出率可知CT 检查以及磁共振检查在轻度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检查中存在明显差异,CT检查难以发现 1 期股骨头坏死,而磁共振检查则能够准确地发现 1 期股骨头坏死,从而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可靠的临床指导。实际上,CT 检查具有能够实现多层次扫描,医生可以借助其良好的分辨率来观察患者股骨头内部情况,从而了解患者股骨头实际坏死情况。而磁共振检查借助于电磁波进行扫描,患者检查时安全性更高并且不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因而能够具有更好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魏萍.股骨头坏死 CT 和核磁共振诊断的准确性与意义对比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9):43.
[2]王太峰,徐福生.CT 和核磁共振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56-57.
论文作者:董旭, 李云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9
标签:患者论文; 磁共振论文; 股骨头坏死论文; 股骨头论文; 差异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2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