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气设备检查与维修方法的探讨论文_陈银萍

关于电气设备检查与维修方法的探讨论文_陈银萍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我们安钢和其它钢铁企业一样,也呈现出飞速的发展趋势,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在线电气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引进了先进的控制设备和技术,如:西门子、ABB、施奈德等控制设备,大量的现代化设备和先进的技术融入到我们安钢钢铁企业生产线中,来提高企业的活力和保证企业的发展前景。而这些现代化电气设备控制技术先进,给设备的维护带来了困难。为了保障这些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最大限度的安全运行,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了解这些电气设备,日常的维护、检修和操作,生产中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保证能够快、准、稳排除所出现的电气故障,本方法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电气设备;先进;适用性

引言

在高度依赖电气设备运行的钢铁企业中,一旦电气设备出现故障就会导致生产设备的整个运行出现问题,严重的甚至可能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安全事故,所以在这时对电气设备进行维修和排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但是由于电气设备故障的复杂性使得排除故障变得困难,所以我们对检修人员的专业技术掌握程度有着很严格的要求。在检查与维修电气设备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原则,要准确判断电气设备所存在的故障,切记要采取科学有效方法进行维修,下面我们就对其主要的检查与维修步骤原则进行阐述。

1、电气设备的检查步骤

1.1 检修之前的调查

在对设备进行维修之前要先对设备进行检查,这是获取设备故障分析的第一步。首先对设备的外观进行查看,从外在查看设备出现故障的部位。然后检查设备是否产生烧焦刺鼻的气味,判断是否存在有橡胶、绝缘漆、塑料等过热的情况。紧接着就是询问设备发生故障时周围的工作人员一些相关的问题,了解设备在操作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当操作或者是其之前是否发生过相同的故障等等,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判断故障产生的原因。最后就是要检查电线是否发生松动和查看设备电路的连接是否存在不妥之处。

1.2 试验检查法缩小范围

如果外部的检查并没有发现什么明显的故障,就需要对电气设备进行更深一步的试验检查。试验检查可以缩小故障的排查范围,从而确保对故障点判断的准确性,方便接下来的维修。试验检查的方法是在不损坏电气设备和不进一步扩大故障范围的基础上,通过通电试验来分析问题是出在电气部分还是出现在机械等其他部分。

1.3 运用测量法对故障进行准确的定位

测量法是指使用专业的测量工具对故障进行测试,比如说通过万能表电阻来准确测量故障位置。对于故障位置的测量,通常会用到的方法就是对集成电块、各级电压、各级电源电压等进行测量。通过专业的测量法来准确定位出现故障的部位,可以提高维护的准确性,而提高维修的精准性有助于提高维修的效率。

2、电气设备的基本维修原则

2.1 先充分检查后着手维修的原则

在进行设备的维修之前要检查设备是一项非常必须的工作,同时这也是制定最佳维修方法的主要依据,因此在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并确了解设备具体的故障情况后,再来制定维修方案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维修才是最科学的。因为这样不但能够避免盲目维修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和防止进一步损耗设备,还能够减少由于设备维修不规范和不到位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和提高维修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先静态后动态的维修原则

通常在电气设备出现故障后我们应该先以静态的维修为主,这是指在设备还未接通电源时先对设备的关键位置进行检查,比如说设备的操作按钮、保护装置、接触器等等这些,在确定已经排除这些位置可能存在的问题后,其次才能对设备进行通电检查,并通过设备通电运行时产生的热量、声音、各主要参数比等等方面的数据来对故障进行分析,然后再针对故障制定一套科学的维修方法。

2.3 先清理设备后维修的原则

如果设备被污染就很有可能会影响到设备检查的准确性,从而造成维修的困难;同时倘若一些电气设备电路受污染的情况很严重的话,就甚至还可能会直接导致设备发生故障,因此,清理设备这一步骤对于设备检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对电气设备的维修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先清理干净设备再维修的原则,值得注意的是在检修前充分清理电气设备电路及其他主要元器件上的污染物时,尤其是对电路中各接触点位置的清理,一定要小心谨慎,避免再次损坏设备。清理完设备后对其进行试运行检测,在排除设备受污染的可能性后,再采取其他方法对设备进行检修。

2.4 先外部后内部的维修原则

除了先清理后维修的原则之外,通常我们在维修的电气设备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而检查对设备的检查往往都是从设备外部开始的,也就是说要先排查设备外部有可能出现障碍的地方,在完全确认设备外部无故障之后再对设备的内部结构进行进行充分的检查,检查由简单到深入,这样有助于更全面的检测设备的内部故障和提高检查的效率,并且这样可以大大方便工作人员在拆除设备后对故障进行准确的内部维修。倘若工作人员不按照先外部后内部的顺序来拆除设备并进行维修,通常会造成的后果就是使得工作人员在浪费大量的时间后无功而返。对于电气设备来说,常规的电气基础检查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相关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根据检查得到的结果再进行基础维修。但是在以往大多数企业运用的都是比较被动的维修机制。这种机制就是当只有电气设备出现很明显的故障时工作人员才会去查修。虽然这样最终也解决了设备所出现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生产中这维修方式是行不通的,因为一旦设备出现故障,这种维修方式会消耗大量的时间,然后会给企业造成一大笔的经济损失,因此一味地选择被动维修是得不偿失的。在实际的生产中要不断更新和完善维修方式,并对设备进行计划性维修和以定期维护,以此来延长电气设备的使用年限。

3、电气设备的维修

3.1 计划性维修

计划性维修,顾名思义,在实际工作中制订一系列关于设备维修的方案计划,旨在能够及时解决设备中所存在的故障。这具体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要为每一台设备建立基本的维修档案,然后再严格按照具体的维修计划进行维修。规律性的设备维修除了能排除电气设备中潜存的危险还能优化设备。在制定完全面的维修计划后,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由更专业的技术人员来统筹安排维修项目,有利于真正发挥计划性维修的作用。

3.2 定期性维修

对电气设备的维修,光有计划性维修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定期维修模式就产生了,定期性维修对于设备来说就是进一步的优化护养,在规定一段时间内就对设备进行基础的维修。这样做不仅能够有效解决设备已经出现问题,还能有效预防设备接下来可能会出现的故障,一举两得。定期维修这个方法虽然好,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此在实际落实时,管理维修人员一定要避免这种方法的刻板性,不要为了定期维修而刻意规定日期。

结束语

检查维修电气设备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这要求我们要深入研究各种关于电气设备检查维修的方法,以此来保障高质量电气设备检修工作的进行;如果我们能够及时查明发生故障的位置和造成故障的原因,并给予快速的维修,就能够保证电气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使得生产活动可以高效进行,为生产企业创造最大化的利润,推动企业长期健康稳定地发展,这对加快现代化机械化等生产技术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简小栋、王丽,浅谈选矿电气设备的维修 [J],数字化用户,2017。

[2] 邵天文,电气设备检查与维修方法浅析 [J],山东工业技术,2016。

[3] 曾红群,电子设备安全运行中的维护技术研究 [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

[4] 崔景礼,电气设备检查与维修方法探讨 [J],现代商贸工业,2014。

论文作者:陈银萍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关于电气设备检查与维修方法的探讨论文_陈银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