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与管理论文_江天明

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与管理论文_江天明

江天明

广州日报报业经营有限公司印务分公司 510435

摘要:在报纸印刷企业中,每个生产车间都在实行经济责任制,有各自的年度目标、产值、利润、消耗、质量等指标。生产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手段。设备技术状况不仅关系到企业产品质量,而且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目前市场上的印刷业务,讲的不只是印刷质量的好坏,更是比拼印刷品的交货时间。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使印后设备从手动、半自动化日趋大型化、自动化、高速、高效,使生产过程对设备的依赖程度大为提高,从而使设备管理工作由过去的传统管理方法,逐步向现代设备综合管理的方式迈进。

关键词:生产设备;维护、保养;管理

印后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材耗、安全、时效。同时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操作保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效益,设备的使用效益30%靠选型,30%靠维护、保养。只有操作人员具有很好的机械基础知识,懂得设备的性能,技术参数,设备操作规程和维修保养知识,设备才能正确使用,发挥其应有效益。合理操作、维护,并及时进行检修是保证设备长期可靠运行的基本要求。

一、生产设备的维护

生产设备的维护工作主要是对设备的技术性能进行检查和恢复,确保设备能够安全运行。如果设备中的某个零件磨损程度超过极限值,需要对其进行更换,确保设备良好的技术状况。维护工作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事后维修

事后维修模式就是在设备已经发生故障之后再对其进行维修处理,主要适用于那些对生产时效影响不太大的设备,事后维修的目的在于恢复设备的运行功能。通常情况下,进行事后维修时所发生的费用都不高,而且对于维护管理的要求较低,但是其往往由于维修需要长时间的停机,因此可能会造成企业生产线的停止,在维修方面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2、定期维修

无论生产设备运行的时间长短,以及部件的磨损程度如何,只要到了规定的维修期间,就需要进行维修防止事故的发生。定期维修具有很强的计划性,能够使维修工作的随意性降低,并且针对停机时间有科学的计划,能够有效的预防故障的发生。但是,定期维修却缺乏对于实际情况进行维修的针对性,对于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方面也缺乏较高的促进作用。

3、强制维修

在设备运行时,由于一些关键部位的部件发生严重磨损,会造成较大的停机损失。另外,有的零件处于关键部位,在进行拆卸时难度也很大,这时也会造成很大的停机损失。因此,根据生产特点和设备条件,对于报纸印刷的流水线检修,并认真安排好大修计划。可以利用生产的间隔时间或者是停产的时间段,采用强制维修的方式,对这些部件进行更换,减少停产造成的损失。

二、生产设备的保养

在生产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对于生产设备的使用与保养之间的关系,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并重”的方针,应建立重点生产设备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制度。对于设备的保养工作要给予充分的重视。通常情况下,保养的类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日常保养

在设备运行的前后以及生产的过程中进行,主要是针对生产设备的清洁和整洁,对于关键部位、易损部位等进行日常的检查与记录,根据相关的检查记录对于设备是否存在问题,以及怎样解决问题给予科学的方案。同时,对于设备的开关和安全装置等关键部位的紧固情况也要经常检查,对于润滑油、冷却液等进行及时的添加、更换。

2、一级保养

对生产设备整体进行普遍的清洁,对于设备的局部关键部位进行拆卸和清洗,对于油路、气路电磁阀进行疏通,对关键部位进行紧固。

3、二级保养

对设备的一部分构件进行检查和修理,对磨损的部件进行清洗或者更换。

4.三级保养

彻底检设备中的磨损部件,坚持彻底消除隐患的原则,必要时需要增加防腐保养。

建立设备的 “三级保养”制度。通过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工作,使设备的操作人员做到“三好”“四会”,即管好、用好、修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加强使用设备的纪律,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经常保持设备清洁,并按规定加油。遵守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不得遗失,发现异常,立即停车。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及时通知有关人员检查处理,定期组织对各机台进行四项要求——清洁,整齐、润滑、检查工作。

三、生产设备的管理

印后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保持设备完好,不断改善和提高技术装备,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以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必须坚持依靠技术进步,促进生产发展的原则。掌握设备技术状态,逐步采用先进的监测和诊断技术。实行状态监测及时发现异常,做好预防措施.对关键工序的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做好记录以保证产品质量。

1、完善生产设备的管理制度

在对印后设备进行维修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制定出一定的维修管理制度来对整个维修过程提出一定的要求与约束,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是一项比较琐碎和细致的工作,这就更加需要相关制度文件对操作流程、维修方法以及维修人员操作进行严格的规范,从而使得他们可以有章可循,进一步获得更好的维修管理效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应该充分结合企业的生产情况来对设备的故障进行检修、报修、保修计划进行详细的制定,这样可以使得所有的操作都更加规范,如果出现故障还应该对其所有信息进行详细的记录。

2、实行多级管理、分工负责

在管理中实行多級管理,设备分管负责人具体负责设备管理工作,生产负责人具体主持设备和维修的各项日常工作,车间分管设备负责人对本车间设备是否完好负主要责任,机台负责人对本机台设备是否完好负直接责任,落实“管、用、修”的各项工作,做到依靠全体员工,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以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从而落实设备的管理职责。

3.实行岗位责任制,定人定机

要使管理落到实处,就要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当设备发生故障时若操作人员不能解决,应立即通知有关人员组织修理人员排除,并做好故障记录。对经常重复发生故障的部位,认真分析,改善维护措施,尽量从根本上消除故障原因。在设备的使用上实行定人定机,严格实行岗位责任制:对多人操作的设备,生产线实行机长负责制;对多班制生产设备,操作人员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单班制设备有运行记录。

4、设备技术状况管理

贯彻设备日常维修保养制度,要达到各项要求,实行区域维修责任制,对照内容进行考核,使润滑管理体制完整,坚持“五定”定人、定质、定量、定点、定期开展重点生产设备管理,做到重点生产设备重点管理、维护和修理,确保生产需要。

5、人员管理

有计划地培养设备管理与维修方面专业人员,对人为造成事故都要追究责任,实行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

6、实行绩效管理

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于整个企业设备维修管理工作都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工作热情,即使我们制定出非常严谨的维修、管理制度,这些制度也只会流于形式,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充分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出一套非常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主要从成本意识、安全意识、技术水平以及工作态度等多个方面来对维修人员的实际工作状况进行严格的考评,同时还应该将考评结果和个人的薪酬所得进行挂钩,这样一来便可以有效提升维修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认真度,进一步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而言之,对设备的维修管理过程也可以说是人们对设备管理的一个认识过程,充分揭示了设备维修管理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同时也为人们对设备的改造指明了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势必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管理工具和管理方法,维修人员的操作水平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这些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结语:

综上所述,设备的正常运行是企业生产过程的前提条件,企业对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养措施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因此,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要树立对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保养观念,做好对设备的日常管理,提高整个企业工作人员的生产设备责任意识,保证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从根本上降低生产设备出现故障的频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伟平。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2]刘信芳。浅析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护[J]。中国科技财富,2010(24)

[3]黄陶雄。工程机械维修和保养现状及其措施[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6(10)

论文作者:江天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7

标签:;  ;  ;  ;  ;  ;  ;  ;  

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与管理论文_江天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