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形无形载体运用研究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形无形载体运用研究

闵杰[1]2003年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形无形载体运用研究》文中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总是要经过一定载体才能进行,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全面把握、正确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才能在新时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感召力、说服力和吸引力。 本文针对高校学生这一具体教育对象,探索各种载体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作规律,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从而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服务。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借鉴古今中外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有益成果,结合“高校学生”这一教育对象的特点,从增强使用性、可操作性角度出发,着重从有形载体与无形载体这一载体的具体分类来探讨其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运用。本文界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有形载体和无形载体的概念,并对它们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功用进行了分析。有形载体与无形载体各有各的特点、功用,它们的具体表现形式也不相同,但它们之间以及各种具体表现形式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因此,我们要学会综合运用上述两类载体,发挥其综合效应,以形成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态势。

刘庆标[2]2013年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论》文中研究表明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实践的多样性,引起人们思想活动日趋复杂化,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已严重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尽管众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者和理论研究者已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方法论、管理论、载体论、教学论、环境论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能的思路和办法,但从技术角度全面审视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专门系统探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问题的学理性研究尚不多见,关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专门研究几乎一片空白。基于此,本文从技术视角明确提出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概念,试图将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体系,把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方法提升到技术层次,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含量,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提供新视角,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开拓新领域。本研究对科学认识和把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现象及其规律、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全面深度融合、提高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能、加快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步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第一,明确提出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概念,揭示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客观实在性与内在规定性。通过探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客观性进行学理性分析,厘定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概念:指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遵循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最优化、效能最大化的理论与实践。其本质是现代社会条件下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活动方式或行为方式,是人类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所运用的一切策略方法、物质工具、操作规程和知识技能的综合体。第二,探析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主要特点并予以合理分类。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实践性、主体性、创新性、系统性、协同性、综合性等主要特点。依据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可分为说理教育技术、实践参与技术、自我教育技术、舆论引导技术、隐性教育技术、心理咨询技术、激励教育技术、综合教育技术等;依据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类型,可分为教学载体技术、文化载体技术、活动载体技术、管理载体技术、传媒载体技术、人际关系载体技术、综合载体技术等:依据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环节,可分为系统设计与领导决策技术、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实施技术、管理技术、评估技术等类型。第叁,阐释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基本功能与适用原则。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具有系统整合与优化功能、媒体增效与强化功能、技术素养与思想品德塑造功能等基本功能,能起到提高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效率、促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与发展、扩大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规模等作用。其适用原则有:以人为本原则、以教育为本原则、疏与导相结合的原则、高效低耗原则等。第四,构建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理论模型,阐述了它的技术体系与使用技法。本文根据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特点,借鉴现代教育技术一般模型,建立了由“系统设计与领导决策技术”、“资源开发与利用技术”、“管理与评价技术”等叁类基本技术构成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模型”。与现代教育技术一般模型相比,该模型融入了“领导决策”、“载体选择”、“人员配置与培训”等叁个环节。该模型中,系统设计与领导决策技术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建构过程中的核心技术;教育媒体技术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实施过程中的核心技术;管理技术、评价技术涉及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每个环节、贯穿技术活动的全过程,发挥着信息反馈和系统调控功能;而人员配置与培训技术则具有关键性作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使用技法包括前端分析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获取、分析与预测技术的使用技法和系统设计过程中的选择载体与媒体、测试评估与反馈调节、确定方案与领导决策等各种技术的使用技法。

胡勇胜[3]2011年在《高校国防教育载体选择与运用》文中提出教育载体的选择运用直接决定或影响着国防教育过程展开的效果、效益和效率。因此,研究高校国防教育载体的选择与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文章在分析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础上,对教育载体进行全新的认识,认为教育载体是承载和反映具有一定教化功能的要素或要素体系。同时,进一步阐释了高校国防教育载体的含义、类型、特性及其作用,将国防教育中的教育载体分为物化教育载体和文化教育载体。接着,文章采用调查研究、历史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总结分析了主要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高校国防教育载体选择与运用情况,提出了高校国防教育载体选择与运用的四个基本原则,即,军、民素质统一原则,器、气教育结合原则,行、神训练结合原则,平、战教育结合原则。针对我国高校国防教育载体选择与运用现状,探讨了叁条提升高校国防教育载体选择与运用效应的方法,即,融合国防教育与大学德育目标要求,提升高校国防教育文化载体的认知、激情功能,提高高校国防教育物化载体的强意、固行功能。

闵杰[4]2007年在《合理运用载体 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文中提出本文分析了有形载体和无形载体的内涵,并对其在高校德育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及运用进行了阐释,以发挥其综合效应,进一步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

文大稷[5]2008年在《高校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文化环境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历史积淀,是高校师生所创造的精神文化条件。从范围的角度来划分高校文化环境,可划分为高校国际大环境、高校所属区域中环境和高校小环境。按内容来划分,可划分为高校物质文化环境、高校制度文化环境、高校精神文化环境和高校行为文化环境。大学生置身于高校文化环境中,时刻受到有形和无形的环境熏陶,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和感染,受到良好的校风、学风、文化传统等的影响,受到先进典范的鼓舞,从而使他们激发欲望,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娱乐精神,净化心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前我国高校文化环境总体来说是健康的、积极的和文明的,各高校都十分重视文化环境建设,注重通过文化环境建设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然而,高校文化环境也存在一些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因此,本文从文化学的视野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深刻的理性反思,揭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环境中的价值,论述了高校文化环境的内涵,特征及功能,着重分析了高校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其中有经济全球化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网络文化环境、大众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西方文化的侵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面对这些负面影响,探讨了优化高校文化环境,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对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科学吸收外来文化,加强网络文化管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高校文化氛围,同时,要整治校园周边文化环境,创新大学文化,培育大学精神,构建和谐校园。

易石宏[6]2006年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使中国社会正处在急剧的转型时期。随着高校扩招的实行,生活在高校环境中的大学生的思想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的影响已经越来越突出,大学生已有的思想政治品德与社会的要求距离呈扩大化趋势。进一步营造良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显得十分重要与紧迫。 从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转化过程的视角,我们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形环境与无形环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无意识教育原理和P·威利斯等人提出的隐性教育原理作为其理论依据,在环境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界定理解,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产生无意识性、隐蔽性和渗透性影响的一切自然条件与物质条件的总和。无意识性、隐蔽性、渗透性、协调性和社会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的基本特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的界定与特征决定了内容是广泛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要全面认识与把握它,就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分类。从其内容上来看可以分为物质无形环境与精神无形环境;从形式上来看可以分为宏观无形环境和微观无形环境。宏观无形环境主要有政治无形环境和文化无形环境;微观无形环境主要有人际交往无形环境、宿舍无形环境和网络信息无形环境等。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的分类,可以有针对性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的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最终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的科学构建,就必须高度重视高校物质环境建设:合理规划高校周边环境建设;大力加强高校文化环境建设;努力探索高校心态环境建设;不断深化高校形象工程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

曹立新[7]2010年在《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情境是人们开展实践活动的一种现象,是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活动越深入,情境就越发展,也就越需要对思想政治工作情境进行专门研究,以揭示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发挥情境对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活动的推动作用。情境为美国着名社会学家托马斯首创,《辞海》对情境的解释是“一个人在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人的社会行为产生的具体条件,包括机体本身和外界环境有关因素。”在我国,“情境”最早见之于唐朝诗人王昌龄的《诗格》,他提出“诗有叁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叁曰意境”,“情境”意指人生喜怒哀乐的情感和心境。情境是一个人开展活动时所处的背景环境,是主体对环境条件的一种规定,它与当事人先前的知识经验有关,与当事人所受的刺激有关。思想政治工作是用一定社会和阶级的统治思想去作用于人们,以培养人们正确的思想和优良道德品质,从而调动人们建设社会的积极性的活动。它是一种建设思想关系的活动。在思想政治工作活动中,与活动相关的人、事、物及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呈现出一定的状态、情形及境况。思想政治工作活动中所存在的人、事、物及其关系对思想政治工作主体都是一种刺激物,它对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不同程度的刺激也是一种客观实在。这些与活动相关的人事物是客观存在的,这些人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呈现出来的状态、情形和境况是客观的。思想政治工作之情、思想政治工作之境客观存在于思想政治工作之中,思想政治工作活动体现着思想政治工作之“情”与思想政治工作之“境”交互作用的过程。思想政治工作情境与活动的不可分割性决定了活动在情境中的地位。也就是说,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项普遍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是客观存在的,与思想政治工作活动不可分割的思想政治工作情境也是客观存在的,与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感受体验密切相关的情境也是客观的。在我国思想政治工作历史上,有着设置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的实践,如个别人之间的交心谈心,几十人的一次讨论,数百人的论坛;探讨一部分人关注的谈论议题活动;全国范围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主题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但是,在实际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大都没有从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理论出发,按照思想政治工作情境创设的理论要求去开展工作。而要真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在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概括归纳出其本身规律性的东西,需要在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指导下,创设思想政治工作情境活动形式,使思调控、关系调控”是情境运行调控的具体要求,“入境的对接、应境的契合、互动的激活、脱退的适当”是思想政治工作情境运行的具体操作内容。思想政治工作情境运用的研究围绕着“为什么运用情境?”“如何运用情境?”“运用什么情境?”展开。思想政治工作情境运用的正确动机有相位观、结构观和机能观的树立,情境运用的动力有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情境优势的显现、情境正面功能的发挥、情境供应力的强化”是情境运用的内容,“身心节律与自然节律的对接、思想节拍与社会规律的贯通、情境关系网与思想政治工作关系网的交织、物理、事理、心理、生理的交融”是情境运用的具体操作。随着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和人的主体意识日益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的研究也要相应地从情境联动的发展趋势、与思想政治工作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情境场的发展趋势以及综合化的发展趋势等方面深入进行。

文大稷[8]2014年在《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实践教育是针对“理论脱离实际的教育倾向”和“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的一种理念,体现了时代的呼唤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思想。尤其是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忽略实践教育的重要作用,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实践教育与理论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同一个过程的不同方面,缺一不可。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实践教育,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真正地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就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日益凸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而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新世纪的人才培养说到底就是造就一批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并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其主体自身的实践教育活动密切相关,试想一个没有实践能力的人能具备创新精神吗?因此,加强大学生实践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内容除导论外分五章,按照如下理路来展开研究:首先,对实践教育的概念进行诠释,实践教育是相对于理论教育而言,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和教学目的而组织引导学生参与校内外各种实践活动,从而不断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论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理论根基,其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实践教育的哲学基础,它从哲学高度论述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其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理论指南,高校开展大学生实践教育是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培养“四有”新人的必然选择;其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理论基础,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具体实现;其四,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是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理论依据,实践教育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有力措施,是推动广大学生走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有效途径。第二,论文考察了我国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发展历程,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学生的实践教育嬗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尤其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实践教育。也探讨了国外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历史发展。第叁,论文从六个方面归纳了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类型结构,即社会服务型实践教育、社会考察型实践教育、劳动服务型实践教育、校园文化型实践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型实践教育、其他类型的实践教育。第四,论文从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整体情况出发,概括地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基本经验,叁十多年来当代大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必将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开展和完善。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状况,笔者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大学生实践教育依然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并对有关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五,论文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制定了加强与改进大学生实践教育的策略,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树立实践教育理念,创新内容形式,构建更加科学的实践教育体系,完善机制,健全制度,推进大学生实践教育长效机制建设,多方探索大学生实践教育的新方法、新举措、新途径。强化实践育人的功效,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当代大学生仅仅有书本知识还不能承担起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重任,要获得真理,必须亲身实践。只有将知识成果运用于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社会生产力;只有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吸收、消化和提高。因此,要组织和引导大学生认识实践、参与实践、深入实践,走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重视当代大学生的实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实践教育起着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教育应当融汇、贯穿到整个大学教育阶段,并不断地创新与发展。

付丽宾[9]2017年在《生本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以学生为本”的管理是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人本走向,它扬弃了传统管理模式中相对行政化的管理方式,继承了对道德认知的重视,改变了其中的社会本位倾向,遵循道德的人性意蕴。但在落实管理理念上仍有失偏颇,强调外在控制,忽视学生的自控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强调标准化管理,忽视学生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管理者存在工作热情和能力不足,服务意识不强,综合素质不高;管理环境存在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有形的“实”环境不硬,校园民主气息相对薄弱,无形的“虚”环境不强;以及管理方法单一陈旧;管理制度建设不健全等问题。产生上述问题既与多元的文化背景与网络媒介的快速发展相关,与高校传统管理模式相连,也与大学生自身的思想特点密不可分。基于此,为了探寻一种满足学生主体对德性的内在需求性,肯定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既闪烁理性光辉,又体现人文关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新局面、新气象、新体系,本文最后提出了理念育人、师德育人、环境育人、方法育人、制度育人,五大统筹兼顾的优化策略,把握节奏,动态优化,久久为功。

李咏梅[10]2009年在《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意识形态问题古老而又常新。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意识形态控制问题贯穿始终,且是决定意识形态实践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如今,中国社会内外环境发生着深刻变化,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来势汹汹,全方位冲击、改造和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和思想,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和传统的意识形态控制方式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而在社会发展中处于特殊地位发挥着不开替代作用的高校,更是日益成为思想激荡和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也成为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争夺中国青年的重地。在全球化的底板上,高校遭遇了各种思想/思潮的“众神狂欢”,何以在高校有效加强意识形态控制(即高校意识形态控制)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这已经成为必须要着重研究和认真对待的紧迫问题。文章立足高校实际,借助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和国内外的意识形态控制理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方法,从意识形态的功能入手,以如何有效加强高校的意识形态控制为主线,在对意识形态控制现状全面透视的基础上,分析了新时期高校功能的拓展和高校的意识形态控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在对国内外的意识形态控制理论进行分析基础上,探讨了在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控制应坚持的原则、主要任务及路径选择。全文包括导论、正文五章和结束语。导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介绍、评析了本课题的研究现状,阐明了全文的逻辑结构及主要观点,并说明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主要探讨叁个方面的问题:意识形态的内涵和功能、对意识形态控制的理解、意识形态控制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系。文章分析指出,意识形态控制是指一个国家和掌握国家政权的政党,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牢牢掌握思想文化等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权,保证代表和反映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思想、文化、观念、道德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意识形态控制不等于思想控制,意识形态控制尊重人们一定范围的思想自由,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控制是建立在思想自由的基础上的,控制的目的是与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更大的自由相一致的。新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极大的挑战,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离不开意识形态控制,意识形态控制是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不可少的途径。高校意识形态控制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和意识形态控制中占有着独特的地位,具有着显着的特点。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新时期我国高校在意识形态控制中的作用、高校意识形态控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控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等叁个问题。新时期(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在社会发展中中心地位的确立,使其基本功能得到新的拓展,高校通过基本功能的拓展在全社会范围内发挥着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辐射功能,从深层次上影响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在全球化、市场化和网络化的冲击下,全球化带来的文化的多元化、社会转型带来的利益的多元化和网络化带来的舆论的自由化,给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和传统的意识形态控制方式带来挑战:主流意识形态淡化、价值取向偏差、道德危机、功利思想严重等。这种挑战不仅是对高校本身的挑战,更是对党和政府政治“合法性”的挑战,挑战的背后潜在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平演变”的不断深化以及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危机显现。面对挑战,高校传统的意识形态控制方式仍在发挥着主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进行意识形态控制的主要途径,对校园文化和新闻媒体作用的发挥还存在浅层次上。问题已经呈现,需要进行的就是面对结果的“反馈控制”以及对避免更多问题出现的“前馈控制”,这是必要的又是紧迫的。第叁章首先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有关的意识形态控制理论,并对我国建国以来有关意识形态控制问题的争论加以澄清,认为对意识形态问题的一味的“淡化”和“强化”态度都是不可取的,是错误的,进行意识形态控制,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不能过激也不能保守,控制要把握住“度”,既不能回到阶级斗争的老路上去,也不能夸大对民主、自由的追求。其次,通过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阿尔都塞和马尔库塞相关的意识形态控制理论的分析,得到启示:要正确认识在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控制的重要性、重视意识形态控制的策略及注重尊重意识形态主体的主体地位。再次,对西方高校意识形态控制的特点加以总结并得到一定的启示:意识形态控制的无意识性不可忽视、充分发挥社会多方面的力量进行高校意识形态控制、要重视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研究与意识形态教育实验。由此为后面如何有效在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控制作好理论铺垫。第四章探讨了新时期在高校中进行意识形态控制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承担的主要任务。根据意识形态的特点、高校的意识形态主体的特点和网络的特点,认为在高校中进行意识形态控制应坚持的基本原则有:主动性原则、认同性原则、包容性原则、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承担的主要任务有:紧跟时代发展坚持理论创新、加强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整合舆论阵地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加强对留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四大原则和五大任务的制定,为在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控制的路径研究提供了准则,明确了方向。第五章探寻新时期在高校中进行意识形态控制的路径选择。提出要建设“叁位一体”的意识形态控制体系,叁位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建设和新闻媒体建设,一体是都为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阵地,坚持和巩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叁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规范和引导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坚决反对和打击各种反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同时要保障这一体系的可行性,需要进行由思想保障、物质保障、人力保障和制度保障组成的保障体系建设。在可行的“叁位一体”的意识形态控制体系下,在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控制要灵活选择运用以下控制的方法: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有形控制与无形控制、宏观控制与微观控制。高校意识形态控制的成效如何难以用量化的标准来衡量,只有通过价值的标准来判断,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不动摇(树立政治权威)是判断意识形态控制成效的最基本的价值标准,主流意识形态的大众化(主流意识形态理性权威的获得)是判断意识形态控制成效的深层次的重要价值标准,形成意识形态领域的和谐状态是衡量意识形态控制成效的又一深层次的价值标准。本章最后对在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控制的策略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针对正确把握在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控制的限度、在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控制注重面向现实问题及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基本策略进行了研究。这一章也是本文的重点和落脚点。结束语指出,我们要用动态的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高校意识形态控制问题,不断变化的现实决定了高校意识形态控制必须不断做出调整以更好地适应现实的需要,这也决定了高校意识形态控制研究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形无形载体运用研究[D]. 闵杰. 武汉大学. 2003

[2].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技术论[D]. 刘庆标.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3]. 高校国防教育载体选择与运用[D]. 胡勇胜. 中南大学. 2011

[4]. 合理运用载体 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J]. 闵杰.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07

[5]. 高校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D]. 文大稷.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无形环境建设研究[D]. 易石宏. 湖南师范大学. 2006

[7]. 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 曹立新. 武汉大学. 2010

[8]. 当代大学生实践教育研究[D]. 文大稷.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9]. 生本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付丽宾. 华中师范大学. 2017

[10].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控制研究[D]. 李咏梅. 苏州大学. 2009

标签:;  ;  ;  ;  ;  ;  ;  ;  ;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形无形载体运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