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浸浴疗法的效果初步观察及护理论文_潘伟

宁乡县人民医院 湖南长沙 410600

【摘 要】目的:探析烧伤患者运用浸浴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烧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浸浴疗法和针对性护理,对两组的创面恢复效果和治疗时间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在治疗时间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全身浸浴疗法对烧伤患者进行治疗时,再给予针对性护理,不仅可以使治疗时间缩短,还能提高疗效,促进患者烧伤创面恢复。

【关键词】烧伤;全身浸浴疗法;观察;护理

烧伤是临床上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由于患者往往容易存在残余创面,长时间运用抗生素治疗容易出现耐药性,无法有效控制感染症状,使创面出现溃疡,反复发作,加大治疗难度。浸浴疗法在临床上又被称之为水疗,主要指的是在含有消毒液的水中浸泡患者创面局部或者全身,对烧伤创面进行清创和引流的一种方法[1]。运用浸浴疗法不仅可以有效清创创面,还能使关节活动度增加,促进肢体的被动和主动活动。因此,本文对烧伤患者运用浸浴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护理方法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烧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中17例为男性,8例为女性,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为(42.3±11.4)岁,其中15例为残余创面,6例为感染创面,4例为清洁创面,致伤原因:3例为电烧伤,5例为化学烧伤,17例为热力烧伤;观察组中18例为男性,7例为女性,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为(42.5±11.5)岁,其中16例为残余创面,7例为感染创面,2例为清洁创面,致伤原因:2例为电烧伤,4例为化学烧伤,19例为热力烧伤。两组在致伤原因、创面类型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对比。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方法处理创面,而观察组则运用浸浴疗法:运用浓度为1:10000的洗必泰溶液浸泡患者全身或者烧伤部位,通常情况下,刚开始浸泡时,一定要控制好时间,一般在30min左右,观察患者浸泡期间的反应,如果没有发生任何不适,应该逐渐延长浸浴时间至60min-120min,隔天进行1次浸浴。同时,将患者的实际情况作为基本依据,确定浸浴时间和次数,对患者进行浸浴时,应该指导患者躺在电动浸浴床上,运用移位推车运送电动浸浴床至浴室,控制好洗必泰溶液的温度,一般在37°C左右,在电动浸浴床内放入溶液,调整浸浴床靠背仰角,按下开关,开始运行冲浪模式,此时也可以将“消毒”和“声波”键同时按下,加入适当的臭氧和音波,有助于消毒清创处理。完成浸浴后,将开关按下,将所有运行关闭,有针对性处理创面后,将患者送回病房。

1.2.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则运用针对性护理:①浸浴前护理。浸浴前,运用1:1000含氯消毒液对墙壁和地面进行擦拭,运用清菌片进行消毒,控制好室内温度,一般在28°C-32°C左右。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让患者认识到浸浴的目的、过程以及方法,使患者的恐惧感消除。同时,浸浴前30-60min,运用200-300ml糖盐水对患者进行静脉输入,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测量。此外,由于一些患者留置管道,还应该加强管道护理,对静脉管道进行严格消毒后固定,排空膀胱后将尿管夹闭,避免出现反流;②浸浴护理。浸浴期间,每5-10min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1次测量,对患者的甲床、口唇以及面色等变化进行观察,一旦发现患者出现末梢循环差、出汗以及面色苍白等症状时,应该立刻停止浸浴,给予患者热饮料口服,待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后,再继续进行浸浴;③浸浴后护理。完成浸浴后,将患者的浴床抬高,运用淋浴喷头将药液冲洗干净后,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避免受凉,对创面清洁进行保护,并将患者送回病房。患者回到病房后,护理人员应该打开病房内的窗户,使房间内保持空气流通和清新,运用1:1000含氯消毒液对病房内物品表面、墙壁以及地面等进行擦拭,及时对棉垫和床单进行更换,避免出现感染。同时,运用安尔碘对患者静脉穿刺处进行消毒后,运用无菌敷料进行更换,并密切关注患者的穿刺部位,一旦出现渗血或者渗液情况,应该及时更换敷料,降低感染风险。

1.3疗效判定标准

评价疗效:①痊愈。毛细血管扩张消失,烧伤创面恢复平整,且痛感和痒感消失;②有效。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减轻,烧伤创面凸出1.5mm左右,且痛感和痒感明显改善;③无效。毛细血管扩张没有发生变化,创面颜色为鲜红色,且痛感和痒感比较严重[2]。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9.0软件分析本次数据,运用X2检验组间疗效对比,运用t检验组间治疗时间对比,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时间对比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时间分别为(7.3±1.5)、(13.3±1.9)d,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疗效对比

两组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 论

临床研究资料表明,运用浸浴疗法对烧伤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以使清创时患者的痛苦减轻,还能将脓痂和坏死组织彻底清除,使创面细菌数量减少,对创面感染进行控制[3]。同时,浸浴疗法还能使患者局部和全身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对创面表皮细胞的生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使治疗时间缩短,促进创面愈合[4]。此外,在烧伤浸浴的过程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关注,了解患者的呼吸、面色以及神志等情况,对患者的感受进行询问,有助于随时发现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5]。

综上所述,临床上运用全身浸浴疗法对烧伤患者进行治疗时,再给予针对性护理,不仅可以使治疗时间缩短,还能提高疗效,促进患者烧伤创面恢复。

参考文献:

[1]刘聃. 烧伤病人浸浴疗法的护理体会[J]. 内蒙古中医药,2012,07:152-153.

[2]韩芳,许雪梅. 采用全身浸浴疗法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 中国医药指南,2012,26:631-632.

[3]熊玉珍. 中药浸浴疗法治疗小儿烧伤后期残余创面的效果观察[J]. 中国临床护理,2012,02:146+151.

[4]许艳花,俞振宝,何艳文. 浸浴疗法用于烧伤病人的效果观察[J]. 现代护理,2006,16:1522-1523.

[5]黄鑫,刘贝贝. 烧伤患者浸浴疗法的护理安全管理[J]. 中国医疗美容,2015,02:140-142.

论文作者:潘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  ;  ;  ;  ;  ;  ;  ;  

烧伤浸浴疗法的效果初步观察及护理论文_潘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