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还要做什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做什么论文,海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政策以应对对外开放的需要,如企业申办登记制、税收征缴申报制、招聘求职市场制、公路规费一费制、基础建设股份制、产权转换交易制等,特别在养老、工伤、失业、医疗保险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功。在当前全国经济格局大调整、经济活动比较冷清的形势下显示出了其独有的活力和巨大的潜力。
然而,海南的进一步发展似应有更明确、具体的政策取向。为了更快地发展海南从科学管理方面我认为:
一、大力推进行业协会的建立。行业协会又称同业公会,是企业经济成长和发育的自治组织,又是联系政府和企业的纽带和桥梁。现今,政府要转变职能,主要担负政策协调、宏观调控。而企业无主管,如无行业协会组织的充分发展,势必产生新的发展瓶颈。如果机构改革中采取撤销行业局加强产业厅,而不是培育企业自治组织——行业协会,则其思路是与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之上建立现代经济制度的主观愿望相悖的。加强产业厅的做法似不利于贯彻精兵简政,廉价高效的行政改革的原则。海南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认真研究、发展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企业自治组织——行业协会或称同业公会。
二、大力推进基金会组织的建立。现在,有点事就发动募捐,这种状态在一再提倡按国际惯例办事的海南实在有认真改良的必要。这种头痛医头的办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使人们的认同能力减弱、逆反心理增强。例如“希望工程”解决了一些“老少边贫”地区小学生上学问题,但并没有解决诸如教师发工资、危房改造和考取大学而无钱上学学生一类困难问题。提供宽松的社会条件,在社会政策的管理监督下建立各种各样的基金组织既是资金引进、融通,也是筹集的一种方式。基金会组织多了,还是社会安定的减震器。因此,尽快制订、颁布基金会登记管理条例,大力发展多种基金组织是非常重要的。
三、需要公开、明确的产业政策。海南经济特区建立之初的投资热和以后的房地产热是靠免征30%建筑税导向的。历史的经验证明,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是靠公开、明确的产业政策支撑的。毋庸讳言,海南现今的产业之间、行业之间的政策梯度是不大的,因而没有形成产业政策的导向的经济格局,更不要说“热潮”了。因此,制订合理的产业政策和行业政策并进行动态调整,如对高科技产业、环保产业和旅游产业有几条令投资者欢呼雀跃的政策,资金才会出现蜂涌而至的局面。一些人认为的“大话”才会变成“实话”而不是“空话”。显然,制订合理的产业政策对于投资导向是非常重要的。
四、根本的问题是人才问题。当代社会学家们普遍认为:人类发展所依赖的战略资源重点,由前工业时代的自然资源转变为工业时代的资本资源,到后工业时代又由工业时代的资本资源转变为人力资源。并且,随着人力资源的深度开发,又转变为以人才资源为重点了。古语说:’贤才出,国运昌,用舍之间定兴亡”,充分说明了人才的重要。1988年,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三十条”所产生的轰动效应是人们难以忘却的,不失为一造势之举。原海南省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思平先生在“三十条”的制订中发挥重要作用。人称张思平为造势之才。造势之才能适时把握切入社会的方向和强度,推出能发动全局的新思维,是不可多得的开拓型人才。当然,除了造势之材之外,其他的人才也是非常重要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今天,海南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新阶段,需要制订新的人才政策。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来海南工作,充分发挥海南已有人才的骨干作用,建立海南的人才优势,是海南新一轮腾飞的基础条件,也是发挥特区政策优势的战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