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出现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教育事业中,不仅为每个学科的教学都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还有利于促进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促进教学水平和课堂效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就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进行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一些措施促使现代信息技术更好的运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此来促进课堂教学效力的提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运用;课堂;效力
前言
一直以来,语文学科都是我国教育领域的重点,它对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文学素养具有很大的作用,而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基础阶段,其教学效力的提升更应该得到重视,所以,给小学语文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很重要,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很有必要。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对于能否学好语文这个学科有着关键的决定影响,所以,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地去学习很有必要。而在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就是一件比较新颖的事物,因为它能将学习的内容由抽象转化为具体化和生动化,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符合他们喜欢生动形象和有趣事物的性格特点,所以很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也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力
我们都知道传统的教师在教学时通常只会用采用板书或者是语言来表达要讲解的内容,但是这种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有些内容表达出来也比较笼统,不能够使学生清楚地理解,但是,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就可以将那些抽象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事物来表现,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将所有的知识清晰的表达出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学习能力,而且还有利于提高整体的语文教学效力。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二年级的学生还处于一个智力、思维等各方面都在发展的年龄阶段,所以他们想象力的培养和发展就需要有合适的外在环境来引导,所以语文教师就需要给学生创设思考和创新的环境条件,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而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课本内容的视频或者音乐,然后将学生带入到课本所描绘的情境中,这样就可以给学生的充分想象提供条件,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进他们想象力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分析
虽然现代信息技术对促进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效力和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就比如,教师对这个信息技术不熟悉,不能熟练地、科学地将它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因此不仅不能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优势还对实际的教学进程和教学效率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此外,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过分的依赖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虽然增加了学生的直观体会,但是忽视了对课本内容的详细讲解,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学习的内容,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课堂效力也有很大的不利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力的措施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二年级的学生因为年纪小一般都喜欢有趣的事物,而在教学中只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提高教学效力。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而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环境还有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导入,为之后的课堂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庐山瀑布的视频或者图片,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然后让他们说出看到庐山瀑布的感受以及对庐山瀑布的评价,最后就可以引入《望庐山瀑布》的讲解。创设庐山瀑布的情境,不仅可以让学生能够直观的体会和感受庐山瀑布的景象,让他们对此有印象,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中作者表达的对庐山瀑布的感受,为能够更好的讲解这首诗打下了基础。
(二)传统教育方法与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相结合
虽然现代信息技术对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效力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如果不能科学有效的利用的话反而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比较过分依赖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重视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这就会造成学生忽略主要内容的学习,所以,教师应该将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育方式合理的结合起来,既注意增强学生的主观感受,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要注重知识的讲解,使学生学习到内容。比如:在学习《坐井观天》这个课文时,教师既要利用信息技术播放这个故事的小视频,帮助学生整体上对这篇文章内容有一个了解,然后教师在详细的给学生分析文章内容,让学生明白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三)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思维导图
一个有目标、有结构的教学方式才能充分发挥教学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教师就应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每节课的教学都构建一个科学的思维导图,将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清晰的罗列出来,帮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此外,还可以通过构建思维导图梳理出整节课的逻辑架构,利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跟上教学进程,就比如:在学习《曹冲称象》这一篇文章的内容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这篇文章构建一个思维导图,然后给学生展示出这章的学习目标是了解曹冲称象所使用的办法,以及其中的重、难点是曹冲如何称象的,并为学生构建一个学习步骤,这就有利于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有计划有目标的学习这一章节的内容。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思维导图有利于优化教学结构,提高语文教学效力,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听、读能力
学习语文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会读,既我们所说的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原因就在于学生听、读能力的提高可以使他们充分的感受到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并且还有利于他们通过朗读学会如何表达情感。所以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播放相关视频给学生示范怎样去读一篇课文,并让学生跟读,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知道文章中的生词怎么读,而且还可以了解整个文章该用什么感情去朗读。就比如,在学习课文《朱德的扁担》时,教师就可以找出一个课文朗读的音频,让学生跟读,这样学生就可以体会到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对朱德的钦佩的情感,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朗读出课文,体会到朱德先生的伟大。
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以及当今时代科技的日益发达,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也会越来越广泛,所以只要教师能够充分的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实际的教学内容以及自身的教学方法和特点来科学有效的采取措施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就能够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中的优势,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促进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的改变,提高语文教学的效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朱月祥.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魅力中国》,2017(26).
[2]朱亚萍.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视界》,2015(8) :198-198.
[3]蒋敬久.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J]《商业文化月刊》,2009 (9):12-13.
论文作者:陈团玉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现代信息技术论文; 学生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庐山论文; 效力论文; 教师论文; 语文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