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研究论文_段先哲,李南,胡杨

浅谈高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研究论文_段先哲,李南,胡杨

〔摘要〕教学方法是高校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对培养高素质和拔尖创新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能动性,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提出了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与方法,在教学方法的功能上,由“授人以鱼”转到“授人以渔”,在教学方法指导思想上,由注入式转为启发式教学,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使得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竞争激烈的信息时代。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教学改革教学思路

随着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引起了世界各国普遍的重视,而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由此进行的教学改革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由于教学方法是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对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化教学改革的首要内容则是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尽管高校肯定“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一直在强调教学方法的改革,并为此做了许多工作,但是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根本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和能动性,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出来的人才习惯于接受而不习惯于思考,更不习惯于怀疑与批判,缺乏创造能力,最终使得学生无法适应充满激烈竞争性的信息时代,这有悖于高等教育的“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思维能力,能迎接21世纪挑战的人才,能否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宗旨。由此可见,教学方法的改革已迫在眉睫,它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将对高校教学改革成功与否产生重要影响。

1 高校课程教学方法研究现状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学方法研究引起了众多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家与教育学家的广泛兴趣。姚利民对高校教学方法研究进行了综述,他与其合作者从教学方法研究的重要性出发,阐述国内的教学改革的现状,认为尽管政府和高校在教学改革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教学方法的改革面临着很多阻力,包括来自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有必要打破教学改革坚冰,创新高校教学方法;蒋家琼等在湖南省高等教育学会2009学术年会中强调了教学方法改革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切入点,张波认为教学方法的改革目前仍是滞后于其他方面的教学改革,其难度大、阻力大、改革进展相对小。尽管上述学者普遍认为高校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有教学方法单一、枯燥,灌输式教学方法缺乏启发性和创新性等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质量,但大部分偏向于理论,鲜有将教学方法理论指导实践。此外,前人研究中很少引用国外的研究方法,从而不能实现具备国际视野,满足信息时代的课程教学。国外的一些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优秀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创造了发现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研讨发、微型教学法、掌握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例如,美国结构主义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在其代表作《教育过程》中提出了发现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主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一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实物的起因和事物的内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苏联教学专家M·A·洛尼洛夫等人提出了问题教学法,这种方法提倡教师在课堂上形成一种问题情境,启发学生自己探索、寻找答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德国大学提出了研讨式教学法,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问题和讨论问题的机会,讨论并解决其他教学形式无法解决的问题;美国学者凯勒等提出掌握学习法和学导式教学法,美国心理学家弗莱德提出了个性化教学法。国外的这些方法在高校课堂中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从传统的注入式转变为启发式教学,为我们课堂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和有效的方法。

2 高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思路与手段

2.1 在教学方法的功能上,由“授人以鱼”转到“授人以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知识信息的海量增长、学习型社会的到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不确定性,今后职业变换的可能性等决定了高校教学的成败不能以知识传递多寡为衡量标准,而要教授学生学习、研究的方法,增强学生的知识迁移或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发现、分析和解决能力,因此,要转变以教授、知识传递、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采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加强学习方法与研究方法的指导,以提高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发展应变能力,增强学生的适应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2.2 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上,由注入式发展为启发式。我国高等教育要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信息的容器,他们必须主动建构知识,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主动地学习,教师必须启发、引导学生学习,因而应废止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代之以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学生思考、发现、理解、生成,建立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到知识与生活、将来工作等关联性。教法与学法相结合,由重“教”轻“学”转到重“学”,探索、采取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或个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习、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独立程度与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2.3 教学内容优化和教学方法改革相结合。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学的载体,也是师生授受、生成、创新的基本素材,即使用最好的教学方法去教陈旧、无用、缺乏意义或价值、模糊、混乱的教学内容,也不会有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方法改革必须与教学内容优化相结合,在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精品课程、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等基础上,实施教学方法的改革。

2.4 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当代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研究说明,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相互作用。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理想、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这些因素虽然不直接参与学生的认知和学习活动过程,但它们是学生智力活动的精神支柱和学习过程的动力系统,因而可以调节教学活动,使之顺利地进行,从而极大地影响学生智力水平的发挥。

2.5 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 的有效应用。在当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知识信息量猛增的形势下,传统的教学手段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只有采用更加科学、更加现代化的技术设备来服务教学,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

2.6 教学模式的改进。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理论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互动,不能一味地给学生满堂灌,不顾及学生的听课感受;在实验教学中,由于实验内容包括化探数据处理、化探制图以及数据解释评价,对教师和学生有着较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在教学模式改革中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在野外地质实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化探采样、岩石学肉眼观察,样品标记和样品加工处理等一系列的专业实践技能,提高学生课堂理论知识与野外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3 结论

3.1 传统“满堂灌”、“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改革这种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

3.2 为实现“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高等教育目标,需要在教学方法功能上,由注入式转为启发式教学,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由“授人以鱼”转到“授人以渔”,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创造力,以使得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竞争激烈的信息时代。

参考文献

1 李天来.深化教学研究与改革是现阶段高等学校的历史性任务[D].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7):3~6

2 张照录等.高校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质量提升的途径与实践[D].教学教学论坛.2014(29):208~209

3 姚利民.打破教学改革坚冰创新高校教学方法[D]. 中国高等教育, 2010(08):40~42

作者单位1:南华大学核资源工程学院

作者单位2:湖南省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

论文作者:段先哲,李南,胡杨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2015年8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0

标签:;  ;  ;  ;  ;  ;  ;  ;  

浅谈高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研究论文_段先哲,李南,胡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