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的培养与提高_生物技术论文

浅析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的培养与提高_生物技术论文

浅析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的培养与提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能论文,生物论文,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纵观近几年来的全国高考,无论是广东、上海等省市的生物学单科试题,还是理科综合考试卷中的生物学试题,都加大了对考生实验能力考查的力度且题型灵活多样,占分值高。笔者作为教学一线的生物教师,深知学生解答此类试题的苦衷。究其原因是传统的实验教学与新的课程理念、新的高考要求之间不相吻合,严重阻碍了新课程的实施,影响了中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因此,建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实验观,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加强学生分析解答实验试题的方法训练与能力培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试就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生物实验技能作如下分析与探讨。

一、学生实验能力差,对实验习题感到棘手的原因

1.部分学校对教学特别是对生物学教学的经费投入不足,使得学校的生物实验室装备差,仪器和药品严重不足,学生分组实验很难正常进行,有的学校甚至连演示实验也难以完成。在这种条件下,教师只能凭嘴讲实验,在黑板上做实验。

2.目前素质教育已成共识,但在一些地区,尤其是部分农村中学,新的教学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学生普遍接受的是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不少学生缺乏动手动脑的锻炼,习惯于机械地背诵现成的“标准答案”。甚至更有少数学生思想僵化,他们头脑中固有的思维定势紧紧束缚了其创造性的发挥,也限制了他们实验能力的提高。

3.不少地方的中考,没有把生物学作为考试学科,这无形中影响了正常的中学生物学教学。目前我们不能否认教学中存在着以考促教的现实,它直接导致了高中学生对初中生物学知识的不足,以及生物学基本素养的缺乏,严重制约着学生生物学能力的提高,其中就包括实验能力。如生物学实验中最常用的显微镜,大部分学生在进入高中前,连见都没见过,更别说使用了。

二、提高实验技能的方法与策略

1.学校要加大对生物学教学的投入,至少让学生能够独立或分组完成高中必修本上的大多数实验。例如,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酶的特性的系列实验、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的复原、植物的向性运动等实验,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参加实验,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2.在当前中考不考生物的前提下,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初中生物学教学。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设立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评估,以保证初中能够开足生物课,学生真正学好生物课。

3.客观地说,生命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生物教师的专业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就实验而言,一是教师知识陈旧,生物教师特别是一些老教师实验能力较差;二是多年养成的习惯使他们更愿意讲解实验而不愿动手做实验;三是观念落后,总认为实验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辅助形式。而目前的继续教育通常是理论进修,不少教师亟待提高的实验能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生物教师自身的不足,成了制约学生实验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建议广大生物教师应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教材中的全部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认真地做上一遍,以提高自己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原理的理解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正所谓“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还要有长流水”。

4.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恰当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1)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材中选入的实例都是精心编排的,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验例证进行教学。凡教材中涉及到的生物学经典实验,要求学生领悟实验的目的意图,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方案的设计,分析前辈科学家在实验中得到的实验现象,以及他们最终怎样通过严密的推理得出结论的。

(2)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让学生发挥想象,做出实验安排,并赋予实验,这样学生既动手,又动脑,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给出实验的目的、用具,由学生口头说出或书面写出实验方案,并分组讨论各自方案的可行性,总结各方案的合理性。例如,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第一册,“掌握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的实验中,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再经相互讨论后实施。

除给定实验目的外,再给出实验所需的各种用具和材料,请学生在实验室里动手完成方案的设计和具体的操作。在给出用具时,可以增加一些实验不使用的器材,让学生从中选择出实验必需的用具来完成实验。例如,给出以下材料用具:小麦种子、试管、小烧杯、带塞的锥形瓶、稀盐酸、稀NaOH溶液、澄清的石灰水、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细线和纱布制成的袋子等,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种子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本实验只需用到小麦种子、带塞的锥形瓶、澄清的石灰水、细线和纱布制成的袋子,其他物品均不需要,这样确实能锻炼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设计实验结果记录表或其他能够记录实验现象的载体。例如,在高中生物(必修)第一册“动物激素饲喂小动物的实验”中,教师应要求学生认真研究实验原理、目的,自己设计出用于记录小蝌蚪变态发育过程的表格或曲线,以使学生能创新性地完成实验任务。

对于课本中的实验,除了让学生尽可能亲自动手操作外,还可以要求学生充分讨论推敲,以提高学生分析实验的能力。如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讨论:实验材料菠菜叶可否用其他材料替代?研磨菠菜叶时可否不用碳酸钙?层析液可否改用其他物质(如汽油)等?

(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指导学生动脑设计实验、动手做实验外,还要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中的得失进行探讨分析。特别是强调实验的几个基本原则:客观性、可重复性、对照性等。例如,有一位学生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当他在显微镜中看到质壁分离现象后,把载玻片从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取下,滴上清水,再放回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因为他知道不能沾污显微镜)。这位学生的操作看似严谨,但是他不知道,他第二次看到的细胞已经不再是第一次看到的已经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了。而本实验中,同一视野中同一细胞的前后变化构成了本实验的条件对照。显然,这位学生做的实验不能算是成功的。

总之,加大对教育投入特别是对实验的投入,提高教师的实验素质,放手让学生做实验,是提升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也是惟一途径。

标签:;  

浅析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的培养与提高_生物技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