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静雯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安庆医院;安徽安庆246003)
【摘要】目的:探究对胸外重症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将对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外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信息进行初步的统计,选出其中的102位胸外重症患者组成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51位为对照组,51位为实验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加以呼吸功能恢复护理,在护理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情况,统计护理总有效率,为后续的胸外重症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护理提供有价值的指导信息。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68.63%,低于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的 96.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胸外重症患者进行护理时,加以呼吸功能恢复护理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促进患者康复,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胸外重症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4-0102-01
胸外重症患者在进行手术后由于手术治疗的方式会对患者的胸部造成一定程度的挤压,患者在手术后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出现呼吸困难以及其他的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不仅会对患者的病情有影响,还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导致焦虑、紧张等消极的情绪的产生,进而会影响患者的病情恢复过程,延长住院时间以及浪费大量的精力人力以及造成经济损失[1]。所以对于胸外重症患者的护理要及时、高效,进而促进患者恢复,为了探究胸外重症患者呼吸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本文将对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位胸外重症患者进行分组护理研究,探讨分析护理效果。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1 研究对象资料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常规资料
将对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胸外重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信息进行初步的统计,选出其中的102位胸外重症患者组成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51位为对照组,51位为实验组。51位胸外重症患者组成的对照组中患者的性别为,男性24位,女性27位,患者的年龄最大为61岁,最小为17岁,患者的年龄平均值为(45.89±6.98);患者的住院时间中,住院时间最长为3周,最短为1周,住院时间平均值为(1.85±0.49)周;51位胸外重症患者组成的实验组中患者的性别为,男性25位,女性26位,患者的年龄最大为63岁,最小为18岁,患者的年龄平均值为(43.56±5.69),患者的住院时间中,住院时间最长为3周,最短为2周,住院时间平均值为(2.08±0.54)周。在实验研究之前已经对所有患者的疾病进行严格的诊断,所有的患者均不患有其他的重大疾病,不会对实验研究的结果产生影响,并且实验的所有过程均在医院的伦理委员会以及相关的管理部门的监督与管理下进行,可以确保实验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与准确性。此次实验中,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患者的年龄组成、性别组成以及住院时间等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不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主要是对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进行记录与观察,以及对患者的居住的病房进行定时的清洁、对患者的用药以及饮食进行护理[2]。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加以呼吸功能恢复护理,呼吸功能恢复护理主要的护理过程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护理。在对患者的进行护理时要使患者保持床头上升40度的角度,减低患者由于仰卧的姿势对腹部的挤压,避免患者的伤口受到伤害而产生疼痛[3]。在对患者进行吸氧处理时加以蒸馏水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湿润,保持患者呼吸道的湿度。在患者进行咳痰时相关的护理人员要进行指导,避免患者过度咳痰对呼吸道产生伤害[4]。第二,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也可以进行缩唇训练,进行缩唇训练时吸气时间是呼气时间的一半,训练的频率为一天四次。还可以指导患者通过吹气球锻炼呼吸功能[5]。
1.3评价指标
对患者的呼吸功能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统计护理总有效率。将护理效果分为,显效(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呼吸不受阻碍)、有效(患者的呼吸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呼吸受到阻碍)以及无效(患者的呼吸功能没有任何改善)三个等级。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实验所涉及的所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采用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的51位患者中,护理效果显效患者21位,有效患者14位,无效患者16位,护理总有效率为68.63%;实验组的51位患者中,护理效果显效患者30位,有效患者19位,无效患者2位,护理总有效率为96.08%,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
3 讨论
胸外伤患者由于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对患者的气管造成一定程度的挤压以及其他的压力,导致患者的呼吸以及其他的呼吸系统的功能受到阻碍,并且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由于手术带来的疼痛而会抵触进行深层次的呼吸,进而导致患者的体内的废气不能排除,对患者的肺部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对患者进行呼吸功能恢复护理是非常必要的[6]。
此次实验中,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加以呼吸功能恢复护理,在护理后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08%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的68.63%,由此可以看出,对胸外重症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的效果,促进患者的恢复,在临床护理中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冯凌云. 综合护理对胸外科重症术后患者呼吸功能恢复的效果[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 22(6):130-131.
[2]谢方, 董希会. 胸外科重症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护理措施及效果研究[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20):155-155.
[3]陈卓容. 试析综合护理对胸外科重症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30):6032-6033.
[4]吴俐萍. 探讨护理干预在胸外科重症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61).
[5]陈亚红, 马玉聪, 刘晓蓉. 细致化护理应用于胸外科重症术后呼吸功能恢复中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9):165-166.
[6]申崇蕊, 谢方, 董希会. 探究综合护理对胸外科重症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相关影响[J].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7(12):1039-1040.
作者简介:汪静雯,女,本科,1987年8月-,胸泌尿外科,主管护师。
论文作者:汪静雯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患者论文; 呼吸论文; 功能论文; 重症论文; 实验组论文; 术后论文; 胸外科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2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