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AFC系统运营管理及应急保障体系的建设论文_袁翔,张平,王露

地铁AFC系统运营管理及应急保障体系的建设论文_袁翔,张平,王露

袁翔 张平 王露

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AFC系统作为地铁运运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AFC系统运营管理的优化以及应急保障体系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地铁的AFC系统管理以及应急保障体系的建设情况较为有代表性,本文便以某地铁为分析基础,就AFC系统的运营管理情况以及应急保障体系加以分析,旨在为今后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积极的参考。

关键词:AFC系统;运营管理;应急保障

引言

AFC系统即为自动售检票系统,其作为现代地铁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地铁系统的有序运营意义重大。该地铁的AFC系统已经经过了长时间的运营,其系统管理以及相关的设备技术已经逐渐成熟。AFC系统主要分为票卡层、车站级设备层、车站计算机系统、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线网清分中心五层架构。其中车站计算机系统以及车站级设备层作为其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AFC系统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所以加强这两层系统设备的运营管理尤为必要。

一、某地铁AFC系统运营情况概述

1.1 AFC设备系统运行情况分析

该地铁所采用的AFC系统主要分为五个结构,分别为清分系统(ACC)、线路中央计算机系统层(LCC)、车站计算机系统层(SC)、车站终端设备层(SLE)、票卡层。在2010年9月投入使用了一号线的17个车站,其中二三期共18个车站分别于2015年7月和2018年3月正式运营。一号线的主要设备包含车站计算机、自动半自动售票机、自动检验票机。截至目前,一号线的日均客流已经突破了100多万人次。随着地铁网线的不断发展,未来AFC系统的运用频率与应用范围也会愈发广泛。特别是在节假日等大客流条件的冲击下,该系统的应用价值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除此之外,AFC系统对于交易数据的保存与上传功能也极具现实意义。也正是由于AFC系统理想的应用效果,加强AFC系统运营管理应急保障体系的建设也便尤为必要。

1.2 维修管理方式

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很多同类设备所呈现出的功能虽然大同小异,但是其内部结构以及实际的属性却千差万别。这对于维修保障部门而言,无疑是提高了工作开展的难度。当下此地铁故障信息处理平台的上线是对这一难题的有效解决,该系统不仅具备故障的处理与记载上报能力,还能根据实际情况,就维修人员以及调度人员进行查询权限的设置。通过对设备故障类型以及最终处理结果等信息的记录,为后续维修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支持。

二、AFC系统应急保障体系的建设

2.1 建设目的

当AFC系统在面临设备故障、自然灾害等不可控问题时,设备的正常运转自然无法保证。如何缓解车站客流的冲击压力,提高车站的运营服务质量在此刻便显得尤为重要。应急保障体系作为特殊情况下的保障性处理方法,其可以保证在特殊情况下车站的有效运转,继而将车站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该系统也具备信息的储存与分析能力,可以将以往应急保障过程中的相关内容予以分析总结,继而实现对应急保障系统的完善,避免日后类似情况的发生。

2.2 应急保障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人、机、物、法、环概念的运用是应急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持,只有通过对员工、设备系统、物资、方法、环境五个要素进行合理的控制方可实现该系统的有效运行。

首先应就上岗员工进行严格的岗位培训,保证其自身具备独立上岗的能力。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也要注重培训工作的开展,加强新理论新方式的贯彻,同时积极组织技能比武等活动的开展。保障所有在岗员工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这也是在特殊条件下,在岗员工能够做出及时有效反应的基础。

加强对设备系统的控制与优化是提高应急保障能力的重中之重。很多情况下,设备本身的安全隐患是导致重大故障的导火索。这要求管理者注重对设备系统安全检查工作的组织与落实,做到安全隐患的及时解除,为应急保障体系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这里的物资即包含日常维护工作所需的基本物资,也包含在特殊条件下抢险排故所需要的特殊器材。随着线网的日渐发展,这要求物资的管理优化工作刻不容缓。如何做到从采购到应用过程中各环节的优化,这既是对物资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也是面对特殊情况下,应急能力展现的重要保障。所以加强对物资的盘点与控制,注重物资的分配与管理至关重要。

方法所囊括的范围也十分的广泛,例如对于紧急事件的处理秩序,设备管理机制以及维修管理方法等,将这些内容予以科学的管理,是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起到良好控制效果的制胜法宝。

紧急情况下对于车站现场管理与控制即是环境要素的主要内容,这要求在紧急事件来临之际,根据实际的现场情况,有效的调控与管理,并因地制宜的进行保障方案的制定与推行。

2.3 应急保障体系的控制方法

应急保障体系的控制方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与事发控制。事前控制的主要内容在于对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的开展,通过对设备的日常管理与维护,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同时根据日常排查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积极展开处理方案的制定与落实。通过事前各类工作的积极开展,将意外情况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

事中控制的主要内容是在紧急情况发生之后,通过对现场信息的及时有效获取,以及关键指令的下达,保障应急处置措施的有效开展,继而保障地铁的有效运行。所以在事中控制环节应就信息的传递与处理工作予以重视。

由于紧急特殊情况具有不可预知的属性,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很难进行有效的预测。这要求我们加强对以往事故经验的总结,从以往的教训中总结出有效的事故处理方法。同时就所总结的经验对员工进行普及教育,保证类似情况发生时,可以予以最有效的处理。同时也可以将损失降到最低。

2.4 应急保障的运作流程

AFC应急保障系统的运作流程所辖部门包含有应急联动指挥小组、AFC维修部门、车站、票务管理部门,其对于突发事件的保障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应急保障运作流程则主要包含有监控、执行、决策与传递。

在应急故障来临之际,地铁指挥中心在快速的实现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之后,指挥小组应审时度势做出决策并下达至指挥部门。作为联动则执行指令并就执行过程中的信息予以交流反馈。所以就这一角度而言,信息的传递流程也是信息双向流动的过程。

根据AFC系统故障等级编制对对应的预案,应急指挥小组应在接收到故障信息之后的第一时间内作出精准有效的指令。

执行效果的好坏决定应急保障效果的优劣,这要求联动实施部门应结合具体的应急情况展开行之有效的处理。

监控流程存在的意义在于保障处置方案的有效落实,根据故障的实时情况,进行决策的修改同时对相应的应急措施进行改正,以此达到最佳的处置效果。

2.5 完善的管理体制

应急体系的建设与优化工作应该是持续进行的,这取决于外界因素的不断变化。这要求在应急体系的建立之初,便就相应的管理模式以及评估标准予以明确,通过管理体制的改革与优化,实现技术与管理的有效结合。

结语

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地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AFC系统的运营管理以及应急保障体系的建设可谓意义重大。本文以该地铁为研究对象,相关工作的开展予以探究,旨在为今后地铁部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积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富章, 李平.关于网络化AFC系统整合方案的研究[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05(5):15-18.

[2]张宁, 高朝晖, 王健. 轨道交通AFC系统票卡管理分析[J]. 都市快轨交通, 2008, 21(1):24-27.

[3]丁耿, 卢曙光, 刘乐. 深圳地铁AFC系统安全性研究[J]. 都市快轨交通, 2006, 19(2):89-92.

作者简介:

袁翔(1985-),男,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地铁AFC系统运营维护管理和新线筹备相关工作。

论文作者:袁翔,张平,王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  ;  ;  ;  ;  ;  ;  ;  

地铁AFC系统运营管理及应急保障体系的建设论文_袁翔,张平,王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