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泡桐树中学 610000
摘 要:素质教育和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综合审美能力,进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探究能力奠定基础。本文从发展写作能力方面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素质教育 语文素养 能力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素养的提升能给写作能力的发展以广阔的背景;写作能力的发展又有其独立的规律,遵循写作教学规律,发展写作能力,能有力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拓宽自由表达的时空
“自由表达”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作文教学的基本精神。“自由表达”是儿童的天性,正如《儿童参与权》一文指出的,“儿童是通过自由表达来达到其对有关事项的参与的。”作文中儿童自由表达,既能发展作文能力,又有助于“成为一个在个性、才智和身心等方面发展健康的人”。限制过多,指导过细,在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下,学生是不可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只有给予表现自我的自由,给学生以心灵的解放,学生才有可能做到自由表达。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有表现自我的自由呢?
1.选材的自由。课内作文的选材要求不要过严,可有限度放宽。既然是作文教学,要有个教学的体系,课本中作文练习的安排,体现作文教学的序,每次作文都有一个选材范围,假如在这个范围内学生实在无材可选的,可放宽至相似的题材。课外练笔,可无限制放宽,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抒发感想,发表议论,或写突发异想都可以,要的是学生真情的流露,内心的表白。
2.感想表达上的自由。学生写作文,更喜欢发表自己的感想。他们心里有话藏不住,总想说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鼓励学生无拘无束地毫无保留地说出来,不要总以“思想健康”为由去压制他们,学生真的在作文中流露出不健康的思想比压抑在心里而口是心非好,真的有不健康的思想流露出来了,老师更便以疏导。
3.语言个性表达的自由。由于心理个性不同,知识背景、经历不同,中学生的作文在语言表达上也体现不同的个性,有的同学表现出客观叙述的倾向,有的则更多地带有情绪化的色彩……“万紫千红才是春”,各具个性的语言才是自由表达之果,因此,老师不要以自己好恶来影响学生,更不能限制学生个性语言的表达。
二、指导有创意地表达
1.对学生取材的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表象,作文课上,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提取与当前作文有关的表象和对事物的认识。有创意的选材,必须是善于联想,从教材提示的例子和老师的举例中产生联想,也可以是从教材提示的选材范围展示联想,由此及彼选取自己经历留下的记忆,而不是去套用别人的事例。选材中老师的导,应该是情绪化的导,唤起学生的情绪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形象化的导,激活学生记忆中的表象。
2.对学生的构思的导。构思就是打腹稿,它表现为表象操作和思维加工,它根据当前作文的需要对表象进行分解、组合和想象。在此基础上,做逻辑加工的工作,使之意旨集中,有一定的条理。有创意的构思,对表象的操作,应根据自己要表达的意思来加以分解、组合、想象,而不是人云亦云,不是根据模式化的要求,更不是来自对作文选的克隆。
3.起草和加工过程的导。起草,就是写初稿;加工就是对初稿加以修改、润饰。起草和加工过程中的创意,是在把已经形成的内部言语外化时,如何通过遣词造句贴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个性。构思与起草,不是楚河汉界,起草在构思之后,但起草的过程中还要再构思。起草和加工也不是截然分开的,起草过程中,有灵感思维的出现,也可以停下来对写出来的部分加以加工,再把初稿继续下去。起草、加工环节的导,应体现在阅读教学中,从课文表达的思想入手,看作者是怎样表达的;更应该体现在讲评课中,从欣赏佳作中体会小作者是怎样有创意表达的,通过对自己和对别人的习作的修改来体会有创意的加工就是如何进一步使文章明确具体,文从言顺,体会表达的准确性和情绪化。
三、重视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等能力的综合。四种能力的均衡发展,写作能力才会较快提高。首先,我们要把“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的理念贯穿于四种能力的培养之中,对四种能力的培养,要导而勿牵,强而勿抑。其次,要抓住四种能力的特点。观察能力的培养,不能拘泥于课堂,写什么才观察什么,而是要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观察方法的指导,要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热爱生活,体验生活。
四、在语文实践中发展作文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并指出“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还强调了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对语文实践,不仅要引导学生扩大课外阅读,多练笔,还应引导学生办手抄报、墙报、黑板报,举行各种形式的故事会、演讲会,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或作跨学科的小课题的研究,等等。多种形式内容各异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到提升,写作能力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孟丽红 党立国 中学语文教学感悟[J].吉林教育,2013,(36),65-66。
[2]高娜 以读促写 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J].学周刊,2014,(24),164。
论文作者:尚春宏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8月总第2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自由论文; 能力论文; 创意论文; 素养论文; 写作能力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8月总第25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