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校长思维特征的解读(下)_聋人论文

著名校长思维特征的解读(下)_聋人论文

名校长思维特质解密(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质论文,校长论文,思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三、名校长的特质思维

过去经常说,要想超越创新,必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这些话说起来顺口,可要做到就不那么容易了,原因何在呢?难就难在有没有“人优我特”的特质思维。中国的学校多得像天上的星星,为什么远远看去,就是一个面孔,其要害症结就是校长们几乎都是职务型、“职业化”,最缺的就是创业型、特色化。为此,深入研究,大力推行名校长的特质思维对于改变中国学校平淡的局面和校长平庸的状态具有深远和现实意义。

(一)寻求学校强势发展 刻意追求思维的独创性

【案例】胡正纲——奉献爱心铸就特殊人才

南京市聋人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特殊教育学校。胡正纲在这所学校担任了16年校长。16年中他带领一批优秀教师创立了全国第一所聋人普通高中,与有关企业、高校、医院等单位联合开办了省内最早的聋人职业高中、聋儿康复中心、聋人大专班,形成了幼儿、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一条龙、融康复、教学、科研、职业培训于一体的聋人教育基地。近10年来,办学条件大大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已培养出8届155名普通高中毕业生,其中150人考取大学。毕业生中有画家、园艺家、设计师和留学美国学士等。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实验聋人学校、省特殊教育示范学校、省文明单位、市模范学校、市德育先进学校、市师德先进群体等荣誉称号。胡正纲曾兼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听力语言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特殊教育研究会聋人教育部副主任、江苏省特殊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先后被评为南京市名校长、南京市劳动模范。

差不多16年前有人戏说“雷锋叔叔出国了”,意思是中国人心目中的雷锋已经不见了。可不幸而言中的是,其后几年雷锋的身影出现在美国的西点军校,难道西点军校的校长是赶时髦吗?我看不是,这是他刻意求新、着意求特的一项新举措,是把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和“军人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天性的完美融合,有了这种融合,军人的品性和人格将得到升华,将会成为世界上最为特殊的材料。

胡正纲依据其“一切为了学生、始终着眼未未”的办学思想,在聋人教育这块稀少而又神奇的园地上,充分挖掘自己的思维潜力,不断创造出全国、全省“第一”,把“哑巴张口说话、聋子听人唱戏、瞎子行走做事”的神话变成了事实,并培养成大学生、留学生,创造出我国聋人教育的奇迹。16年中,在这块独特的园地上,胡正纲就是凭着一个个独特的思维,实现了一个个独特的目标。

为了达成“多层次、多类型、高质量、有特色的全国一流聋校”的办学目标,胡正纲首创全国“厂校联办”形式的聋人职业高中,开办聋儿听力言语康复中心,开创全省聋儿康复教育先河,创办全国第一所聋人普通高级中学,联办聋人大专班……这一个个全新的办学形式和全新的聋人学校,折射出胡正纲刻意创新的特质思维。

为了达成“全面发展、个性优良、积极补偿、学有特长”的育人目标、胡正纲进一步挖掘出自己的学养潜质,亲自主持构建现代聋人教育课程体系这一重大科研工程。开发出符合学校特点和育人要求的课程结构体系,并同正常学校素质教育一样,分列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为聋孩子顺利走进社会、融入生活铺设了坦途。不仅如此,为了适应聋孩子的特殊要求,还创造性增加了“律动”等聋人必修课,增设了知识类、技能类、体艺类等选修课、使聋人能像正常人一样得到均衡和谐的发展,成为社会所接受、对社会有贡献的新型特殊人才。

(二)满足社会强烈要求 着意追求思维超常性

【案例】姚止平——“县中模式”下科研兴考的识途老马

位于黄海之滨、栟茶河畔的栟茶中学是近年来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充分发挥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背景下冲出的一匹黑马。学校以优良的校风、骄人的教学质量饮誉社会。在姚止平任校长的10年中,高考成绩一直居全省八百多所完中、三百多所省重点中学前列,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最令人信服的是该校招生顺序一直列于“县中”之后,却能连创佳绩,办学水平从2001年的全省62位上升到2002年的50位,2003年跃居24位。2004年江苏省自主命题,该校以平均593.5分的绝对优势列全省第一,创造了高考奇迹。学校先后被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素质教育先进集体,并成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等院校优先录取定点学校和生源基地。省内许多家长不远千里把孩子送到这所校风正、质量高、孩子发展空间大的学校……一所县中以下的农村集镇学校,享受他们认为最好的教育。

姑且不说“县中模式”概念的真伪,现就县中以下的二流中学能取得超过县中甚至省中(省城所有最好的完中)的骄人业绩这一奇特现象做一剖析。

黄海之滨、县城之涯的偏僻小镇,人不过数万、地方不过数里,校不过“三星”——谁都知道不是国家级、省级示范学校,但是,学生平均分、高考升学率,尤其是本科上线率数年来遥遥领先于全省同类学校,大大超过了“四星”级“县中”、“省中”,创造出全省高考奇迹。那么人们肯定会问:奇迹到底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

“死揪!”一些高喊“素质教育”口号的人们这样一言以蔽之!

“活揪!”笔者借用“素质教育”论者的腔调一言以活之!

原南通市教育局长王建明有一句口头禅:“理直气壮抓质量!”一个局长、一个校长,如果不抓质量,抓不好质量,不只是失职,而且是犯罪!那些高喊素质教育,标榜素质教育的城市的局长、校长,其实是质量抓不上去,而看到别人上去上,心理失去平衡,于是指责他人为“应试教育”,贬低他人为“死揪”。

事实果真如此吗?

请看姚止平如何活揪!

“用优秀的办学质量回报社会、回报黄海之滨的如东人民!”这是姚止平朴素的办学理念。而“增加科研含量”则是他求取办学质量的理论精髓!

科研兴考是姚止平活揪的第一着。都说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实高考应试教学也是一门科学,同时更是一门艺术。精通教学科学和艺术的姚止平提出并实践“高效型课堂”的理论,特别对高三学生学习、练习提出了“筛选有用信息,增加科研含量、精选学生习题”的要求,坚决杜绝“高投入低产出的题海战术”,坚持不用所谓名校秘卷,而坚决要求教师精编组合适用于本校学生的练习试卷。我们姑且不论所谓“名校秘卷”到底是什么货色,单就因材施教这一简单的教学要求而言,怎么能照搬照套那些粗制滥造的大路货呢?姚止平10年来就是敢于超脱常规思维。针对“二流学生”的实际大胆探索科研兴考之路,理直气壮地向高考科研要质量、要分数,终于取得超常业绩,成为全省第二方阵勇列第一方阵的超级标兵。

从末位抓起是姚止平活揪的第二着。更为超常的是,一般学校排名次是从好到差、奖优罚劣,甚至干脆“末位淘汰”,以割尾巴的办法来取得合格率。然而姚止平却反其道而行之,他要求全校老师从最后一名抓起,按照面向全体,分层教学的原理,一定要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后进生身上,一定要让后进生赶上全校、全班的前进步伐。实践证明,这种看似违背常理的做法恰恰适用于面广量大的“二流学生”,恰恰反映出姚止平遵循了最客观也最有效的教学规律。

向“高效型课堂”要质量是姚止平活揪的第三着。当城里人热衷追求“朝九晚五”和“名师家教”等时髦流行语之时,姚止平却遵循着“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质量分析”等传统不放,且作为“铁律”丝毫不松懈。集体备课坚持定时、定点、定内容,不管是初出茅庐的小年轻,还是资深年长的老前辈,每人都要有自己的教学设计,每人都要交流发言,每人都要认定一份最佳教案。什么“××内部讲义……备课手册”在这里没有市场,这里有的只是栟中人的集体智慧,是栟中自己的秘藏!

从优秀教师走上领导岗位的姚止平深知课堂教学是确保质量的关键环节,为跟踪教师专业成长轨迹,学校设置了“亮相课”、“过关课”、“展示课”等课堂教学交流的方式,要求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不同水平的老师都要通过公开课进行切磋评比。姚止平不管怎么繁忙,听课评课是他时时刻刻不能忘记的大事,每学期他听课200节左右,而且都进行交换、点评。那整整齐齐的几十本听课评课笔记就是他狠抓课堂教学质量的见证。

及时评价反馈是整个教学质量调控过程中一个极易忽视却十分重要的环节,就像农民种地一样,种子播下去后任其自生自长,相信种子的自身素质和后天营养,忽视查苗治病和水肥管理,到头来怎能保证收成?姚止平秉承栟中务实的校风、教风,就像集体备课那样定时、定员进行质量分析,高三质量分析会全部安排在晚上,有时连续一周分班举行,作为一校之长不仅每会必到,而且每会必听,每会必讲。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教导主任们都称他为识途老马——在高考独木桥上不需扬鞭自奋蹄的黑马!

(三)改革校内管理体制 大胆探求思维突破性

【案例】翔宇人不随地吐痰!

卢志文,男,1963年生,江苏淮安人。现任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淮安外国语学校校长、宝应县中学校长。

翔宇教育集团是江苏新崛起的民办教育实体,旗下四所学校:淮安外国语学校、宝应县中学、宝应实验初中和宝应实验小学。本着“着眼长远发展、注重社会效益”的投资理念,以“现代学校的硬件设施,示范学校和办学质量,平民接受的收费标准”作为建校原则,树立全新的民办学校形象。打造教育名牌,致力创办面向普通大众的、高品位、有特色、省内领先、全国知名的一流民办教育。

卢志文不仅任总校长,还兼任全国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专委会理事。曾获淮安市优秀知识分子拔尖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多次获全国、省、市优课竞赛和论文评比一、二等奖,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穷国办大教育”曾经是现在仍然是中国教育的一大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体制的逐渐变化,贵族学校相继出现,优质教育、平民教育、贫困教育并存也逐渐成为中国教育的新特点。

翔宇教育集团诞生于世纪之交、与以往的民校最大的区别是“名校办民校”,因而社会、家庭对其信任度还是较高的。但是名校所办的民校能否成为名校,在日趋激烈的民校招生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那就取决于民校的质量。一般而言,民办学校基本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因此,办学质量的高低全系于校长一身、校长是否有过硬的真功夫便显得尤为主要。

出身于文化人家庭又受名师指点的卢志文,兴趣广泛,学养丰厚、加之幽默风趣、教法灵活,因而当老师时就是一位备受学生喜爱的好老师;而立之年出任省重点中学副校长,顺竿上爬可能会有个好的前程,但为了实施自己的教育理念,卢校长毅然去公就民,走上了致力于创办老百姓上得起的优质民校之路。

“在民办学校我可以专心地做事情,干事业,这里有压力,但少压抑。”

同样是当校长,但卢志文到民办学校当校长应该认为是一种思想上的突破,一种由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向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突破,一种由职业校长向创业校长的角色观念的突破。我们无意于揣摩公办学校校长的卢志文对其所任职务的满意程度,但我们可以通过“有压力、少压抑”的对比表窥测民办学校校长卢志文的心境:在民办学校我终于可以一展抱负、一施身手了,尽管这里的工作压力要大大超过公办学校,但走了这一步也就没有了退路,有的正是把压力变为动力,去实现学校工作的全新突破。

1999年新创办的淮安外国语学校有430名招生指标,但到8月中旬只招了不到100名,怎么办?时任副校长的卢志文与负责招生的老师租了一辆三轮车挨家挨户去动员,可是不仅遭到家长哄赶,还遭到其他学校的恶意诽谤,说“民办学校垮台了”。卢志文见状来了个“反弹琵琶”——张贴了一张告示“招生已满”!

这一招首见成功。接着他们卧薪尝胆,全面出手,不仅使淮外的学生考试成绩超出了录取在其他学校的同学,而且在文明礼貌、行为习惯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家长们一反过去不信任的态度,坚决要求把孩子转到淮外来。卢校长感慨地说,我们不可能把爱的阳光洒向地球上千千万万个孩子,我们只对选择我们学校的孩子负责,让他们无悔地度过中学生活。

“翔宇人不随地吐痰!”

对学校管理有专深研究的卢校长清醒地看到,在招生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是学校发展的规模效应,要办成全国甚至世界一流的民办学校,只有勇于改革,善于创新,此外别无选择。

卢志文常对人讲,“中国教育最缺的不是钱,而是观念和体制。”如何找到最适合中国民办学校的管理观念和体制,成为他孜孜以求的目标。虽然身处名校办民校的总校长位置,但卢志文知道,民校的通病——学生难管是任何一个民校都面临的重大课题。应该从最基本的养成教育抓起,把基础管理作为突破口,以此推动全校的例内管理体制改革。于是卢志文在近万名师生员工中宣称,他的教育理想是——“翔宇人不随地吐痰!”初听这一豪言壮语肯定有不少人会这样想:这是什么教育思想,怎么有点像清洁管理员的口吻?是的,这肯定不是豪言壮语,但它却有着掷地有声的震撼力量!

一位去日本参观考察的外国教育专家在观看了有几万人参加的大型体育比赛后,看到整个体育场尽管刚才喊声震天,天翻地覆,但是散场时地上竟没有一张纸片,于是这位教育专家称:日本是一个可怕的民族。

可怕在什么地方?可怕在他们的素质,可怕在他们的教育!试想,几万人可以在看比赛时忘情地大喊大叫,但国民的基本素质却牢记心中,这样的养成训练该达到何种程度!如果翔宇人在校内做到不随地吐痰,那么,可以相信,在校外、在国外他们也能做到举止文明;翔宇人能做到举止文明,那么翔宇的育人目标——德智双全、文理兼通、学创俱能、身心双健,又何愁不能达成!

“我们决心花大气力对教学环节进行改革。首先,进行作业制度改革;其次是备课制度的改革;第三是教职工例会改革。”

卢志文改革的例会的基本程序由五个版块构成:

(一)艺术鉴赏版块;(二)道德建设版块;(三)教育论坛版块;(四)时政学习版块;(五)校务工作版块。

如果说有什么突破,这种例会的基本程序应该认为是一个突破,但程序的突破仅是表象的,观念的突破则是内涵的;有谁见过把艺术欣赏作为例会内容的?

有谁见过把每次介绍一名翔宇人的感人事迹作为例会内容的?都说民办学校人心浮动,缺乏安全感,但如果你置身于这种温馨的人性化管理之中,你的心还会浮动吗?难道你不因为有卢志文校长所精心策划的带有根本性、突破性的改革而感到充满希望?

限于篇幅,名校长思维持质的研究还只是开了个头,其中的奥秘还有待进一步探究,尤其是现代思维方式和思维特质的分类研究尚需建立科学的体系,通过分类探究以提示其规律,帮助广大中青年校长学习掌握,为建设一支宏大的名校长后备队伍献计献策,提供参考。

标签:;  ;  ;  ;  

著名校长思维特征的解读(下)_聋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