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论文_盛振香

略论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论文_盛振香

盛振香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沾河林业局红旗小学

【摘要】数学有效课堂教学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本文从重视情境、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习习惯、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练习训练、课堂反思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075-01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和推进加深,我国的教学活动也得到了整体的提高,在此过程中,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从传统的知识教学逐渐的转变为素质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课堂定位,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成为主导者,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综合能力,以帮助学生培养其核心素养。在目前的小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活动综合提高,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自觉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兴趣的导向下,以饱满的热情从事探究性学习活动。

1课堂教学低效的现状

1.1课堂上老师讲授过多

在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存在较多的问题,其中教授过多为重要的问题之一。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来说,由于学生的年龄等问题,所以教师为保证学生可以听懂和理解,会将教学知识不停地讲述,但是其结果是学生反复听出现排斥情绪,教师反复讲却无法达到想要的效果。其中最为主要的为题包含两方面,首先教师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全面调动起来。其次对学生来说,教师讲解只能有背诵记忆,所以学生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的主动性上都无法成为主导者,影响了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1.2教学方式单一

教学方法即是教师教导学生所使用的方法,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使用的方式多为黑板和粉笔教学,主要的形式为教师在讲台上面讲解,学生在下面记录的形式。简单而且单一,对于单一的教学方法来说,其使数学教学课堂存在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由于学生无法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所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无法提高,同时由于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有效降低,其无法掌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授的知识。

1.3堂提问简单乏味

课堂提问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可以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课堂提问环节存在一定的误区,首先教师提出的问题较为简单,虽然使学生可以更加容易的回答上来,但是也使学生失去了回答的欲望,其次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提问方法较为枯燥,使学生无法拥有积极参与的兴趣,让课堂提问环节失去原有的意义,无法做出整体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

学生的参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但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却错误理解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本质,活动流于形式。教师对于合作学习更多进行的是形式上的"形似",而忽视意义上的"神似",合作活动有形式却无实质,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探究欲望的背景下,被动地、无趣地进行"讨论"。因此,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造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低效。

2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的对策

2.1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自古以来,教学就是老师教,学生学。在课堂改革的不断探索中,越来越多的老师发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使学到的知识更牢固。所以,老师的观念必须改变,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不断创新的能力。只有学生的互动参与,才能让知识消化得更快。

2.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教学过程,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与同伴交流思想的过程与结果;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展示个性化的独到见解;也可以互相启发,彼此分享知识、经验和智慧。只有真正地把合作学习落到实处,才能达到互相倾听、交流、补充,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才会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尊重他人,使自身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获得和提高。

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学习新知时所具有的能力就是学生的潜在能力。因此,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充分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课堂活动是实际的、千变万化的;课堂是质朴的、创新的、激昂的;课堂是思想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是情不自禁地从灵魂深处流露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的发源地。”教学实践证明,要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想学一会学一学会,优化课堂教学是一条“捷径”,也是教改之路上一个永恒不变的追求目标。唯有如此,才能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从“表里不一”走向“表里合一”。这正如《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所要求的:“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渐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参考文献:

[1]小学武术教学策略研究[J].张雅琪.当代体育科技2018年19期

[2]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陈小春.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年09期

[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单元内整合”教学策略研究[J].刘娜.中华少年2018年25期

论文作者:盛振香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略论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策略论文_盛振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