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宾虹小学
著名数学教育家华罗庚曾强调:“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良好的问题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也比较容易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从而更加自主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策略来创设问题情境。
一、联系学生“生活经历”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程指出:在学习的各个阶段(包括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等阶段),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尤其在问题情境创设中,如果离开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没有学生的感同身受,即使是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也未必能吸引学生自主学习。以下这位教师在问题情境创设中就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生活经历,能与学生平等对话,从而生成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买过东西吗?这星期我校食堂要去水果市场批发一些水果,作为同学们下午的点心。你愿意当一次采购员吗?作为一名采购员,应该考虑了解哪些信息呢?
生1 :要知道买哪几种水果?
生2 :每种水果需要买多少斤?
生3:每种水果的价格是多少?
生4:需要花掉多少钱?
......
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相关信息:(如下图)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交流时出现了以下几种答案:
小组1 :2.40×50 = 120(元) 3.25×45 = 146.25(元)
1.83×45.5 = 83 .265(元)
120+146.25+83 .265= 349.515(元)
小组2 :120+146.25+83 .265= 349.515(元)≈349.52(元)
小组3:120+146.25+83 .265= 349.515(元)≈349.5(元)
小组4:120+146.25+83 .265= 349.515(元)≈350(元)
师:在日常生活中哪种结果更合理呢?为什么?
生1 :第一种方法最合理,因为它最精确,都精确到“厘”了。
生2 :第二种方法最合理,因为我们平常付钱时大多数是精确到“分”,拿不出“厘”。
生3 :第三种方法最合理,因为平常买东西时都要“还价”,所以几分钱可以忽略不计。(这种回答出乎教师的意料,但是教师及时鼓励了学生的经商意识。)
以上教学片段,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生活经历,从学生的生活经历中撷取“采购水果”这么一个片段,引出“批发水果时应该考虑了解哪些信息”,然后在充分尊重了学生看法的基础上提供相关信息,使每位学生都成为问题情境的创设者。教师只是为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搭建了一个平台,提供了一片“土壤”,使问题情境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自然生成了,学生始终是问题情境的主动参与者。
二、挖掘学生“已有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已有经验以及数学知识间的逻辑联系,生成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实现原有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并使原有认知结构得到补充和完善。下面是 “分一分(北师大版第三册)”的教学片段。
(多媒体演示情境:两只猴子要分8个桃子。)
师:你认为它们会怎么分呢?请你用学具桃子帮他们分一分,好吗?
(生1马上喊道:“我不用分就知道!”)
(教师一愣,随即镇定下来。)
师:啊,你真棒!你怎么会不用分就知道呢?
生1(自豪地):我是在脑子里分的。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学过8可以分成几和几了。
(其他学生见状连忙说:“我们也会分!”)
师:那你们喜欢用学具分一分,还是喜欢在脑子里分呢?
众生:在脑子里分!
师:好,那就让我们闭上眼睛,在脑子里帮猴子分这八个桃子。先想一想,怎样分,能把猴子可能出现的分法都分出来?
在上述片段中,教师原来的设计是想根据学生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创设分学具的操作情境,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并在比较中得出“平均分”这一概念。可在课堂实践中,却发现学生已经能根据自身的已有经验抽象出各种分法,而且在学优生的牵引和教师的激励下,大多数学生对这个操作情境不感兴趣。于是教师改变原有设计,顺应学生的课堂反应,及时生成“在脑子里分桃子”的“模拟操作”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地将新旧知识发生相互联系,主动调动原有认知结构中能解决新问题的那部分知识,并将其重组、建构,找到适应新的问题情境下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而开展有效的学习。
三、捕捉学生“个性思考”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堂中的学生,越来越让教师“难以招架”。他们身上有纯真的童心,更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独立、自主、自信等意识越来越强烈,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深度往往让成人意想不到,独具特色。
比如教学“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时,有一道练习:
★★★★★★ ★★★
□○□○□=□
学生列出了连加的算式:2+4+3=9,这也是教师预设的答案,教学任务似乎已圆满完成了。但有一个学生不以为然:“这个算式太简单了!”他提出了不同的意见:9-2-4=3。同学们都喊“错了!”教师请他说说自己的理由。他自豪地说:“大人们不是常说用变化的眼光来看问题吗?我就是这样看的!我原来有9颗星星,后来不认真被语文老师擦了2颗,后来又被英语老师擦了4颗,现在只有3颗了。”多么了不起的“创造”呀!不仅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而且把静态的图看成是动态的!及时肯定了这位学生的想法后,教师根据这位学生的独特体验,引导学生:“同学们,你能用变化的眼光看这一道题目吗?”“能!”于是,一个新的问题情境生成了,学生在经过热烈讨论后,又列出了6-2+3=7,7-3+2=6等算式,进一步体会了加减混合算式的意义。
如果教师对这种情形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甚至避而不谈,教学怎能有个性?学生又怎能有个性?课堂又怎能有生机?正是教师不厌其烦地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及时引导学生创设了更具思维含量的新的问题情境,才使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学生的收获大了,体会深了,教师的教育智慧也得以增长,课堂凸显了其生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2]《小学数学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陈和主编。
[3]《教师创设情境的一点思考》.象山教育网.杨灵
[4]《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福建教育出版社.郑金洲
论文作者:王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12月总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9
标签:情境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算式论文; 脑子里论文; 同学们论文; 课堂论文; 《成长读本》2017年12月总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