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激因素对护士身心健康影响的讨论论文_李雪文,王柳

关于应激因素对护士身心健康影响的讨论论文_李雪文,王柳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81集团军医院肿瘤二科 河北张家口 075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各行各业都取得了空前发展,医疗事业也在多种行业的带动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面临的工作压力日益加大。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引起的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问题却常常被忽视。护理人员作为基层的劳动者,每天的工作任务相对较重,目前,临床护士的身心健康状态令人担忧,但这一问题却甚少有人重视。本文主要介绍目前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水平以及主要存在的问题,并且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分析护理身心健康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从临床工作实际出发,制定可行的计划,改善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水平。采用护理人员应激源测试表对我院100名在岗护理人员进行应激因子问卷调查。我院护理人员的应激压力源相对较多,具有较为复杂的特点,每一种压力源不同程度的影响着我院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水平,夜班是最为严重的应激因素,护患关系是影响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第二大压力源,此外,由于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使得护理人员在家庭当中承担的角色相对较少,影响了护理人员在家庭当中的亲情关系、子女教育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使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受到了威胁。结论护理人员普遍存在身心健康状况等应激源,导致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受到不良影响,为了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需要重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在医院管理工作中,需要针对性的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疏导,加强护理人员的使命感和工作责任感,同时采用生日慰问、节日福利、定期心理辅导等多种人文关怀措施帮助护理人员进行身心状态死的调适,维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护理人员;心理应激;应对措施

护理人员是医院当中人数最多的群体,也是工作任务最为繁重的组成部分,护士是治疗工作的践行者,也是患者的照顾者、教育者、关怀者,对于患者的诊疗工作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由于护士职业的特殊性,较大的工作压力,较长的工作时间使得护士在家庭当中的时间相对较少,并且高强度的工作对于护理人员的身体素质也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因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状况并不乐观。高度集中的工作特点导致忽视的作息时间被打乱,身体和心理都要承担受较大的压力,饮食和睡眠的不规律使护士的健康状况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增加了护士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风险,全年无休的值班状态使得护士需要牺牲大量的陪伴家人的时间,容易导致护士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此外,随着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大大降低,这也对护士的工作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了解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现状,提出可行的改善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水平的方案势在必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

我院在岗各科室护理工作人员100名,其中男性10名,女90名,年龄为25岁-40岁,平均28岁。过往均无精神病史或类似焦虑症状。其中急诊护士10名,住院部护士90名,教育程度:本科20名,大专50名,中专以上30名;护龄2年-15年,平均工龄8年。

1.2调查方法

调查工具采用一般问卷(GHQ-12)和麦氏应激问卷(MWSQ)对本院100位在岗护士进行问卷调查。1.2.2方法由各科室组织进行不记名测试,当场发卷当场收回,测试内容包括十个因子90个项目,症状分别有强迫症、人际敏感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分析。

2结果

结果显示,我院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水平受到了夜班、对家庭成员缺少关怀和陪伴、护患关系紧张等因素的影响。

3讨论

影响护理人员身心健康应激源如下:(1)夜班因素:不断的日夜班轮换,导致日夜颠倒,作息时间混乱,内分泌失调导致精神状态不佳。夜班当中护士容易感染身心疲惫,值班人数相对较少,一般情况下只有1名值班医生和2名值班护士,遇到病房患者较多的情况时,对于体力和脑力的的消耗相对较大。同时,病区有病情变化或者重症的患者,护理人员在夜班当中会承受较大的压力,主要表现为对患者病情变化和生命安全的担心。(2)工作性质:护理人员在工作当中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患者,在操作当中,针头的使用频率相对频繁,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较大,对于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的不可抗力因素相对较多。(3)护士在家庭当中承担的角色较多,大部分护理人员上有老下有小,而长期的工作导致护理人员根本无法对老人和子女履行义务,进而引发心理健康问题。(4)临床大部分护士都是超负荷工作,患者及家属的不尊重,导致护理人员在工作当中得不到肯定,找不到职业的价值感,对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尤为不利。

应对措施可采用如下方式:(1)减轻护士的负担:医院应尽快解决缺编的岗位,合理调配护理人员,保证护士的工作量和休息时间,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做好后勤保障,让护理人员找到归属感。(2)合理安排夜班轮值:提高夜班补助,在科学合理的轮班基础上,增加自主选择夜班的机会。(3)提高福利待遇:根据工作表现,适时给予员工晋级、升迁的渠道。对于工作量大、环境差、风险大的科室适当提高工资待遇与福利待遇。(4)对于有家有室的护士,特别是女性已为人母的,有针对性地安排在假日安排轮休,减少夜班的次数,让她们能无牵挂地全身心投入工作。(5)健全安保机制,保护护理人员在工作上和护患冲突发生时的安全。(6)定期举行一些娱乐性活动,提供一个护理人员维系人际关系、释放心理压力的机会,增强员工的凝聚力[2]。

护理工作应激因素与护士身心健康状况密切相关。针对调查结果,提出相应对策改善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护士的适应能力,减少和消除应激源,提高护士社会地位,有益于调控护士职业心态,稳定护理队伍。合理配置护理人员,适当减轻工作强度,定期做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培训,建立心理健康支持渠道,提供亲情福利等方法有助于降低护理工作强度,改善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问题值得医院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改善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状况也是保证护理安全,让患者受益更多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刘玉馥,周莉.护士压力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1):3.

[2]吴晓玲,张冀蒙.应激因素对护士身心影响的研究现状与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2,6(11):15-16.

论文作者:李雪文,王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6

标签:;  ;  ;  ;  ;  ;  ;  ;  

关于应激因素对护士身心健康影响的讨论论文_李雪文,王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