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课文文本资源,提升语言运用能力论文_回姗姗

挖掘课文文本资源,提升语言运用能力论文_回姗姗

回姗姗 山东德州市陵城区宋家镇黄集小学 山东 德州 253500

【摘要】语言应用能力和建构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正确运用语文的能力。在教学中,要积极探索课文中的各种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语用训练,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实际提高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运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0)01-098-01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品读十分重要,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积极运用课文中的材料,引导学生展开各种不同形式的语用训练。这样学生不仅能深入地体会课文的内容,更能让自己掌控语言的能力得到一个飞跃。

一、类比辨析,认识表达方法

鼓励学生结合课文中的句子,尝试展开自主对比的活动,在类比中,学生能更好地找到各种语言表达形式的特点,从而真正实现知识内化。在类比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并非通过教师的直接告知而掌握各种语言知识,而是通过自主体悟的方式获得知识。在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尝试说出各自不同的观点,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获得各种知识。

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和《美丽的小兴安岭》都是写景类的文章,都惟妙惟肖地展现了当地的风景。此时鼓励学生展开对比活动,看看这两篇文章所用的表达手法是不是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发现:“这两篇文章虽然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展开写作,但是在安排写作顺序的方面却有着很大的不同。”此时鼓励学生说说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学生认为:“《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按照地点的不同来写的,而《美丽的小兴安岭》则是按照时间的不同来写的。”此时鼓励学生思考:“这两篇文章的写作方法是否能互相交换呢?”学生认为:“我觉得不行。岛屿和周围的海域,这是完全不同的地方,里面生活的动植物也完全不同,所以按照地点来区分很好。森林里就没有这样明显的地域区分,随着时间的变迁,动植物的状态会发生变化,所以作者选择这样的写作方法。”通过类比,学生认识到要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写作手法。

二、推敲句式,感受节奏韵律

在小学阶段,学生诵读推敲作品的句子,对节奏和韵律会有更深刻的了解,自主创作的时候也会写出更有韵味的句子。除了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长短句以外,在古诗词中也常常会有倒装句、省略句等特殊的句式,它们也都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节奏和韵律。在教授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尝试围绕这些句式展开品味,读出作品的节奏,感受作品的韵律,从而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

例如,《黄山奇石》中有不少比喻句,展现了石头的奇异状态,鼓励学生找出这些比喻句,思考一下它们在句式上的异同点,然后诵读一下,体会一下不同句子的节奏和韵律。学生首先在对比中找到了这些比喻句在句式上的异同点,提出:“它们都运用了‘好像、变成’之类的动词,串联起整个句子,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比喻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后鼓励学生围绕其中的某些句子进行诵读,感受节奏韵律。学生在读了“远远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后提出:“这个句子分成了三个部分,每一个部分有长也有短,诵读的时候就让人觉得错落有致。其中表现喻体的部分是最长的句子,最能引起人的注意,让人一读之下就能够了解该石头的样子。”在推敲句式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比喻句的特点有所了解,更体会到了作品长短有序的句式安排。

三、依托语境,形成有效迁移

在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到读写结合的活动中,尝试创设一定的语境,鼓励学生结合该语境进行自主创作的活动,运用自己在课文中学到的各种语用知识,这样就能形成有效的迁移。在引导学生进行迁移的时候,首先要围绕课文原有的语境,让学生搞清楚将要进行迁移的语言点是什么,巩固学到的知识。此后则要围绕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语境,这样学生能更好地进入到状态中。在反复运用和巩固中,学生的语用能力就能得到提升。

例如,《坐井观天》一文中运用了反问句,引导学生依托语境思考反问句的用处,体会反问句的独特寓意。“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学生在诵读了这个句子,并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之后,认识到:“在青蛙看来,天就只有井口这么大,所以它问小鸟用得着飞那么远吗,它其实是知道答案的,它认为不用飞那么远。因此,这里的反问句有强调的意思。”在结合语境理解反问句暗含的语义后,鼓励学生结合生活中的语境进行思考:“如果你觉得对方的话语很荒谬,你要反驳,你觉得你会怎样使用反问句呢?”学生尝试设定“菜场”这个语境,并在此语境中使用反问句:“你的菜都蔫了,你觉得五块钱一斤,我真的会买吗?”

四、基于留白,学会科学选材

在阅读的过程中,选择课文中的留白点,这些地方都是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思维空白处,一方面能让学生更好地读懂文章;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在课文的语境下进行语用输出训练。在语文教学中要合理进行选材,结合学生的学情选择课文中的各个留白点,组织学生进行语用训练。这样就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搭建语用训练的平台,让学生提升语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葡萄沟》的时候,学生发现这篇文章展现了葡萄沟的魅力风景,同时也展现了人们制造葡萄干的方法。但是,文章中也留有留白处,鼓励学生围绕相关的内容展开补白创作:“‘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文章只有这么一句话说到了维吾尔族同胞的好客,但是却并没有详细地说明。那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语形容一下吗?你能将自己想象成来访的客人,写一下自己的切身感受吗?”这促使学生围绕文章的留白处展开了想象。如有学生便尝试展开创作:“葡萄成熟了,我来到葡萄沟,太阳很热,我感到口渴,于是就想要向周围的老乡讨杯水喝。老乡却哈哈大笑,拿出了很多葡萄给我吃,说葡萄最解渴了。我想要推脱,但是老乡却一个劲地向我的怀里送。”学生通过这样的描写展现了维吾尔族同胞的好客。

参考文献

[1]黄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品读能力培养[J].教育,2019,(52):85.

[2]刘英.语文阅读教学中巧抓关键词展开品读[J].教育艺术,2019,(11):61.

[3]包丽华.引导文本品读 提升阅读素养[J].小学教学研究,2019,(30):91-93.

论文作者:回姗姗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参考》2020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9

标签:;  ;  ;  ;  ;  ;  ;  ;  

挖掘课文文本资源,提升语言运用能力论文_回姗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