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分析论文_罗佳

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414000

【摘 要】目的:研究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临床诊断中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3月-2019年1月本院接诊的甲状腺结节病患60例,并对其施以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综合分析本组不同方法检查的结果,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标准,评估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进行诊断的准确率。结果:本组常规超声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率为71.67%(43/60),比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95.0%(57/60)低,P<0.05。结论:利用超声弹性成像法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进行诊断,可取得比常规超声检查更好的成效,不仅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还能为患者病情的判断与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指导,建议采纳。

【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甲状腺结节;应用价值;病理学检查

作为内分泌系统疾病之一,甲状腺结节在我国临床上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以甲状腺组织内出现局限性肿块为主要表现,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1]。目前,临床医师对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通常采取的是超声成像技术,比如:超声弹性成像及常规超声成像等,但不同的诊断方法有其各自的优缺点。为此,笔者将着重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应用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法的诊断价值,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纳入2017年3月-2019年1月本院接诊的甲状腺结节病患60例,包含男性28例、女性32例,年龄为25-74岁,平均(46.83±7.24)岁;甲状腺结节直径为0.32-3.49cm,平均(2.81±0.37)cm;结节位于峡部者有17例,位于左侧叶者有25例,位于右侧叶者有13例。患者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甲状腺结节,签署此研究知情同意书,病历信息完整。研究在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的情况下进行。

1.2 方法

对本组60例病患都施以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检查,选择声科声红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利用凸阵探头亦或者是线阵探头。(1)常规超声成像。指导取仰卧位,在肩部和颈后增垫一软枕,将头部稍微向后仰,将探头放在颈部并从外向内对患者施以纵切面与横切面扫描,需设置探头频率在3.5-5.0MHz的范围之内,扫描过程中,需注意观察结节的内部回声、部位、钙化及大小等情况。(2)超声弹性成像。指导取头部向右侧亦或者是左侧倾斜位,让探头和皮肤保持垂直状态进行扫描,控制是深度在1-2mm的范围之内,压力指数3或者4,频率为2次/d。需反复多次对探头进行轻放,以获取到较为清晰的弹性成像画面,并对图像进行有效的保存。检查结束后,由本院中的两名临床经验丰富且高资历的影像学医师进行阅片,并作出最终的判断。

1.3 评价指标

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标准,对本组60例病患超声及超声成像检查的准确率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用SPSS 20.0软件,t和χ2分别检验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60例病患病理学检查提示,甲状腺结节有60个,当中,恶性结节有17个,占总比例的28.33%,包含髓样癌者1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者13例与滤泡状癌者3例;良性结节有43个,占总比例的71.67%,包含腺瘤者1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者25例与不典型甲状腺增生者2例。

本组常规超声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率为71.67%(43/60),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率为95.0%(57/60)。经比较发现,本组超声弹性成像的诊断准确率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 60例病患不同方法诊断结果的对比分析表(n)

3 讨论

临床上,甲状腺结节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其早期症状缺乏典型性,使得诊断难度明显增大,从而引发了漏诊和误诊问题,延误了患者治疗的最佳时机[2]。过去,临床医师通常会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法来对本病患者进行诊断,虽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在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中较为困难。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超声成像技术成为了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方法主要包含超声弹性成像及常规超声成像等[3],后者能够清楚地显示出直径为1mm左右的结节,并能对结节的形态、位置、大小和数量等进行准确的判断,但其在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中则不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4]。而超声弹性成像则能利用计算机技术客观量化甲状腺结节病灶的硬度,不仅有助于减少临床医师的主观误差,还能在较大程度上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可尽管如此,超声弹性成像依然存在有一定的缺陷,例如:无法对位置较深以及较小病灶的弹性评分进行明确,并且,对于一些结节钙化程度比较严重、体积比较大的结节,因其弹性成像评分比较高,容易被误诊成为恶性结节[5]。

此研究中,本组60例病患常规超声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准确率为71.67%,比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的95.0%高,P<0.05。提示通过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能够有效提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的准确率。为此,临床医师可将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法作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一种首选诊断方法。

综上所述,在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进行诊断时,合理运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显著提升诊断结果的准确率,让患者能够及早接受个体化的治疗,从而有助于抑制其病情进展,提高预后。

参考文献:

[1]薛杰,曹小丽,姜宏等.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5):351-355.

[2]张长军,刘百敬,王春辉等.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与硬度分级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临床价值[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7,33(5):388-391.

[3]陈超.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老年甲状腺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4):872-874.

[4]鄢曹鑫,罗志艳,刘学明等.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评分诊断甲状腺良恶性占位的探讨[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21):1630-1633.

[5]陈越峰,丛淑珍,王煜等.超声弹性成像鉴别诊断实性甲状腺良、恶性小结节[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2):252-255.

论文作者:罗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5

标签:;  ;  ;  ;  ;  ;  ;  ;  

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价值分析论文_罗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