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研究论文_张艺强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研究论文_张艺强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各项工程都有了不断的提升,建设速度有所增加,从我国交通工程上来看,对于地铁的建设从目标上以及技术上都有了更大的改革和创新,将安全以及舒适作为主要的发展目标,提升地铁运营过程当中的安全。

关键词: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

引言

地铁作为在当前的城市解决交通拥堵的措施,其在我国的城市交通行业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鉴于地铁交通在使用之中的大人流量,国家交通部门对于地铁行车过程之中的安全十分重视。

1 地铁运营事故主要类型

1.1火灾

火灾是地铁运营中应该着重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地铁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需大量的供电、机电设备支撑其正常运营。但是如果这些设备出现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地铁运营的安全。同时,如果乘客在乘车的过程中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也会有一定几率发生火灾,在一定程度上危害地铁的运营,造成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因此,预防火灾的发生是当前地铁运营中应该着重关注的。

1.2踩踏事故

踩踏事故是地铁运营事故发生的主要类型。产生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扶梯发生故障。北京地铁在2008年和2009年都发生过类似事故,并且造成了很多人员的死亡。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电梯等设备没有得到合理的保护。地铁安全维修工作出现了一些问题。现阶段,地铁运营都会忽视地铁电梯和扶梯等设备的维护,未能及时查出零件的损害。如果在运营的过程中关键性的零件出现问题就必然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针对出现的这个问题就应该从地铁电梯、扶梯的保养为关注点,以此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1.3列车脱轨或相撞

列车脱轨或者相撞是地铁运营事故的一个重要类型。产生列车脱轨和相撞的主要原因是地铁线路设计的不够合理,不能符合地铁运营的具体情况,同时地铁线路设备变得老化,地铁在超速运营的状况下就会发生安全事故。因此,针对这样的问题就应该从地铁的线路设计出发,合理设置地铁线路。同时,需要定期地对地铁线路等安全设置进行检查,在此基础上完善规章制度。另外,地铁的运输量比较大并且速度快,如果列车出现脱轨或是相撞的问题就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列车的信号如果出现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列车的运营。因此,列车脱轨或相撞也是地铁运营事故的类型。

1.4恐怖袭击

地铁事故的一个重要类型就是恐怖袭击。一般来说,地铁是人员流通比较密集的场所。如果在人员比较多的情况下发生安全事故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恐怖袭击的重点关注场所就是地铁。在现阶段,我国还未出现因发生恐怖袭击中断地铁运营的问题,但是纵观当前的发展趋势,世界的地铁恐怖袭击事件发生的频率在逐渐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关注地铁的恐怖袭击事件,避免其发生,急需加强地铁安全运营额警惕,同时加强地铁安全的检查。因此,地铁运营应该着重关注恐怖袭击事件。

2 加强对安全隐患的预防和控制

2.1建立安全交流平台

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开展各类安全生产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广播、电视和车站等平台向社会公众进行安全宣传,倡导安全文明乘车,力求将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同时,通过一些预案让乘客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该做,提高乘客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避免在出现火灾和骚乱等紧急情况时操作车门解锁装置导致列车迫停的情况,从而将事故伤害和影响扩大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立电子邮箱等沟通渠道,收集乘客及社会人士关于安全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经过统计分析后,采纳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案,逐步完善管理工作。

2.2建立事故处理机制

严肃事故处理,落实责任追究,是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核心要求。如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处理原则,通过查看现场监控视频、调取录音材料、找当事人谈话了解当时的情况和召开分析会等方式对此事故进行定因、定性、定责,下达整改通知书。同时,将该事故列为典型案例,下发分析报告让员工学习,吸取经验教训,增强岗位责任意识,进一步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工作责任心,提升运营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2.3人员安全管理

(1)人员的安全管理就是通过建立安全活动、安全教育培训、安全奖惩、劳动组织等制度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预防事故(事件)的发生。(2)大力进行员工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广大员工安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3)对违反作业标准、规章制度的人与事,应实事求是地予以批评教育,对事故(事件)责任者根据损失和责任大小给予相应的处罚。(4)全面强化员工业务培训。重点提高全员实际操作技能,特别是非正常情况下作业技能和设备故障应急处理能力,落实作业标准化。(5)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安全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思想、业务和身心素质是运营安全方针政策得以贯彻执行,安全技术、安全工作和安全管理得以推行和落实的重要基础条件。(6)构建运营人员生理心理安全保障EAP体系。对主要工种建立并逐步完善人员生理、心理指标体系及其标准,以便对人员管理更加科学可靠。

2.4对环境的安全管理

环境安全重点管理是指对人———机———环境系统而言,环境对运营安全的影响可分为内部环境条件和外部环境条件影响两个部分,前者包括作业环境和由管理行为营造的内部工作环境,后者指自然环境和外部运营环境。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作业环境和内部工作环境是可控的,而外部运营环境和自然环境是不可控的,但企业管理可通过改善可控的内部小环境来适应不可控的外部大环境,其作用就在于保持良好的工作、作业和生活秩序,保障员工身心健康,保证运营安全。

2.5运营安全事后管理

运营事故(事件)应急处理时应及时与调度指挥人员取得联系,听候指示办理。运营事故(事件)发生后,安监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需要做大量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如减少事故(事件)损失和防止事故(事件)扩大的抢险、救援及事故(事件)定性定责,总结经验教训,采取防范措施等,以防止同类事故(事件)重复发生。对于导致事故(事件)的直接和间接原因及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实事求是、深入细致的分析,形成有利于改善安全状况的共识和对策。运营事故(事件)调查处理主要工作包括:事故(事件)通报、调查处理、责任判定、统计分析、总结报告等。

3 要有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手段

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的使用,在设备的选型上,也要尽量选用先进的、安全性能可靠的、节能的设备,同时进行必要的技术革新和设备及工艺改造工作。安全管理模式与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与时俱进,在互联网+的时代,安全管理工作也要有适合企业运作的安全管理管控平台,将安全管理工作信息化,将企业的各项活动通过信息化手段有机联系在一起,将安全管理的理念、安全管控手段融于各项业务活动中,使得基层岗位员工,在开展业务工作的同时,自然完成安全管控目标,达到安全管理的真正目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地铁在当今成为一种比较高效和快速的交通工具。应该加强对地铁的管理重视。想要地铁有效的运行就应该健全安全风险管理控制系统、构建监控和自动报警系统、加强对乘客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从这三方面就能够保证地铁正常和高效地运营。

参考文献

[1]马羽.地铁营运管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管理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1):102-103.

[2]靳青天.关于地铁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相关对策解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7):137.

[3]闫世伟.地铁安全管理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1):158-159.

论文作者:张艺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0

标签:;  ;  ;  ;  ;  ;  ;  ;  

地铁运营乘务安全管理研究论文_张艺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