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在变电站运行中的建设分析论文_徐滨

智能电网在变电站运行中的建设分析论文_徐滨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秦皇岛供电公司 河北省 秦皇岛市 066000

摘要:在电网建设的过程中,确保科学合理的电网结构能够有效的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也越来越普遍,有效的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全面发展与优化。在变电站建设运行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应用智能电网技术能够有效的提升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本文就智能电网在变电站运行中的建设进行分析。

关键词:智能电网;变电站运行;建设

变电站是电网输配的重要节点,是连接发电、输电和配电等环节的纽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变电站涵盖了大量的电力系统一次及二次设备,是形成电力系统坚强网架的基础,因此,建设智能电网须要加强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应以先进的信息化、自动化技术为基础,灵活、高效、可靠地满足发电、输电、配电对电网提出的各种变化要求,实现提高电网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和资源优化配置水平的目标。但由于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刚刚起步,国家相关标准规范尚处于统一制定阶段,要实现智能变电站的建设目标,全面提升变电站智能化水平、完善智能设备的自诊断能力,需要对其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

1 智能电网的概念

在现代电网的发展过程中,各国结合其电力工业发展的具体情况,通过不同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各自的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也反映出各国对未来电网发展模式的不同理解。近年来,随着各种先进技术在电网中的广泛应用,智能化已经成为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智能电网已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识。关博于我锐国智管能电理网建在设的线认识与思考。

从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角度看,世界各国、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普遍认同以下观点:智能电网是将先进的传感量测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分析决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能源电力技术相结合,并与电网基础设施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现代化电网。

智能电网是实现全社会低碳发展的关键。在发电端应用智能电网技术可以提升接纳清洁能源的能力,还可提高传统发电技术的效率;在电网环节可以降低线路损耗,提高输电效率,提升电网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和供电可靠性,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在深入千家万户的配电端,通过智能电表,可将用电信息反馈给用户,提高用电效率,用户还可通过智能电网将自家太阳能发电卖给电网,实现智能互动和绿色节能。

2 智能电网的特点

智能电网是一个自动化的供电网络,能够对电网内的数据进行集成整理从而控制整个电网,智能电网的功能十分强大,特点也十分突出,以下是对智能电网特点的一些说明。

2.1 智能电网具有自愈性

在电力系统运行时,通过在线自我评估,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电力系统能够更好地实现诊断,并消除故障。当发生故障的时候,没有人工的干预,单纯的电源设备等能够对故障点进行有效隔离,实现自我恢复,从而防止停电现象的大面积发生。

2.2 智能电网安全可靠

智能电网不仅能够及时发现电网内运行的故障,还能够抵御自然灾害和外力对电网的破化,不仅保证了电网的安全运行,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员的人身安全,所以智能电网十分安全可靠。

2.3 智能电网的经济性

智能电网能够实现对电网运行的不同区域及时调度,这样能够很好地平衡供电的缺口,实现电网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还提高了电网设备的利用率,从而提升了电网运行的经济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智能电网的兼容性

在电力系统中,智能电网可以适应分散式发电和集中式发电两种模式,能够实现与负荷侧的有效交互,使可再生的能源能够有效介入,继而扩大资源的可选范围,实现电网和环境之间的有效发展。标准化了的电力和通讯的界面接点将使得用户可以接连燃料电池、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其他分散的电源,这样可以利用“即插即用”的简单方式来达到目的。

2.5 智能电网能够实现与用户互动

在电力系统中,电力系统的运行能够和市场中的批发、零售等实现有效衔接,可以方便电力交易的快速有效展开,达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市场交易,电力市场中的主体(包括工商用户和家庭用户)能够更好地参与到电网管理中。通过智能电网,智能建筑物能够和能源的管理系统有效连接,降低能源的损耗,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3 智能电网在变电站运行中的建设措施

3.1 科学建设变电站运行平台

在进行变电站运行平台的建设过程中,确保运行平台的科学可靠能提供有效的提升变电站的管理水平,提高变电站的管理效率。变电站日常的指挥与调度都需要根据设备的运行以及变电生产能力等情况来决定的,智能电网能够对通过实时的监控和管理,正确的分析所出现的问题并予以及时的解决,因此,建设变电站的智能平台有着重要的意义。变电站智能平台的科学建设需要遵循开放性、安全性的基本原则,要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因此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有一些必要的保密方法。另外选用的设备如网络设备、计算机产品、网络协议等需要与国际和国内的相关要求相适应。建立的系统可以支持各种硬件平台,运用开放式的体系结构,从而确保功能性模块能够与其他系统有效的兼容。另外,系统还需要能够满足不断扩充的要求,这需要能够适应变电站的发展。只有建立智能的变电站平台,才能为智能电网的全面建立提供有效的保障,智能变电站的优势才能真正的发挥出来。

3.2 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把智能电网运用在变电站中能够使得电网的可靠性以及电能的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智能电网能够远程识别双向通讯系统并对其进行定位。如果系统出现故障,那么就不需要用现场工作人员而通过远程的控制就可恢复供电,因此,智能电网能够节省很多劳动力。在网络机制的保障之下,智能电网还能够减少停电的次数,从而提高用电户的满意度。智能电网能在变电站中实现系统的远程监控,甚至能够使得电网在某种程度上达到“自愈”的效果,与,此同时,还能够延长配电资产和变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当电力设备逐渐老化以及用电需求不断增加时,智能电网还能够实现自动化的运行,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

3.3 完善电力调度系统

为改善智能电网系统调度环节中存有的问题,就需要对调度系统进行完善,争取通过智能监控工作,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监控,并对各电气设备运行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设备下一周期运行效果,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减少运行故障的发生。另外,还应积极引进各项先进设备,全面掌握整个系统运行数据,及时定位故障点,并绘制故障点位置图,给出详细诊断报告,便于技术人员与维修人员确定抢救措施,缩短故障处理时间,进而达到提高电网运行效率的效果。通过对电力调度系统的完善,可以提高用户对电力系统的了解与沟通,而信息化平台的应用,则可以帮助用户更全面的掌握系统运行状态。

结束语

智能电网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为提高其建设效果,必须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各类问题发生的原因,并从实际需求出发,选择合适的措施进行优化,积极引进各项先进技术与理念,从多个角度出发,利用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各类因素的影响,争取不断提高系统建设效果,满足电网稳定运行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夏友斌.面向智能电网的变电站智能运营平台建设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5,31(10):69.

[2]何畅.分析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6(15):54~55.

[3]张才明,宋登科,翟慧娟.智能变电站建设中的技术分析与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2(34):115~116.

[4]王鹤霖.对变电站智能化建设及其应用的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8):40~41.

论文作者:徐滨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0

标签:;  ;  ;  ;  ;  ;  ;  ;  

智能电网在变电站运行中的建设分析论文_徐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