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知识共享的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障碍论文,高校论文,对策研究论文,知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知识经济时代催生了知识管理。目前,知识管理不仅对企业管理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不断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生产、科技、教育、学习和工作等都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1]。而高校作为知识的集散地,其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却远远逊于企业组织,仍处于初级阶段。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就高校知识管理的基础活动——知识共享的实施意义、存在障碍及若干对策进行讨论,以期对高校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完善有所助益。
1 高校实施知识共享的重要意义
1.1 知识共享与交流是高校知识管理的精髓
高校被誉为知识的工厂,其教学、科研、学术交流、日常管理等一系列活动都是围绕着知识的生产、传播、共享、利用和创新而开展的。高校知识管理,是指高校以知识的构建、传播、应用、评估和积累为主线所进行的管理活动,它通过知识共享来运用集体智慧进而提升学校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高校知识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进行知识交流与知识共享责任的宣传,培养教师知识共享与知识管理的意识;搭建教师知识管理和共享的平台,充分开发并合理利用知识资源;进行以知识创新为目的的知识传授和生产活动;最终实现高校知识资源的深度积累[2]。由此可见,知识管理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而知识共享既是高校知识管理的基础和先导,也是过程和目标,知识共享与交流是高校知识管理的精髓。
1.2 知识共享可以构建高校的知识优势
所谓知识共享(knowledge sharing),就是指组织的员工或团队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知识交换和讨论,扩大知识的使用价值,创造出新知识,从而构造企业的知识优势[3]。
知识只有在交流中才能得到发展,只有在流动和共享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促进新知识的产生。高校之间竞争的实质是高校拥有知识的数量和质量的竞争,丰富的知识资源有助于创造新的科研成果。高校作为知识生产机构,必须通过知识共享机制,不断促进新知识的产生、交流与共享,使知识资源不断积累和扩张[4],加快校内外知识交流、循环的速率,促进知识转化,丰富知识资源,创新知识生产模式,进而实现知识增值。随着知识共享个体数量的不断增多,更多数量、更优质量的知识将被迅速传播,组织知识的共享价值就会日渐凸显,高校的知识优势也会随之骤增。
1.3 基于知识共享的知识整合机制有助于高校获得竞争优势
在高校,知识共享的实质就是教师的个体知识如何转化为一个院系、一个学科乃至整个学校的群体知识的过程,即个体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的过程[5],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从有关研究成果来看,高校教师的隐性知识具有数量多、层次高、交流少的特点。因此,对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的方式、流程以及共享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对推动高校教师隐性知识共享进程,促进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6]。
Michael A Hitt等把个人知识向组织知识的转化看做是企业内知识整合的过程,认为把企业内分散的知识收集在一起的整合机制将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7]。随着高校知识共享的实施,通过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团队之间、学院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学习,将实现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分散知识/整体知识、个体知识/群体知识之间的转化与整合。这种知识整合机制,将有助于提高教师知识的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将教师个人的小智慧提升为高校集体的大智慧,实现组织内整体知识的储备,有助于高校将知识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从而实现知识共享效益的最大化。作为学校组织的重要任务,就是促进这种知识整合机制的有效实现与持续进行。
2 高校实施知识共享的障碍分析
2.1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与组织鼓励知识共享之间存在着不和谐因素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想成为一名成熟的专业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索来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8]。在高校,评价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标准是职称级别、教学成果和科研立项等硬性指标。然而,每一年高校职称评定和各类教研项目、学术奖励,不仅数量有限,而且竞争激烈。因此,教师为了保护个人的学术利益,实现独树一帜、脱颖而出的目的,通常会拒绝主动地贡献个人知识进入公共传播领域,尽可能地将个人知识私有化,反对个人知识参与共享。从而反映出,在原有的校园文化中,祟尚教师的个人成就,漠视彼此合作,知识被当成用来与同事们比较的个人资本[9]。然而从组织的角度讲,高校迫切希望教师能够贡献个人知识与,组织内其他成员共享。因为知识管理领域中普遍流行的公式表示,知识的共享,会使知识存量达到惊人的指数增长[10]。但现实中,对于组织倡导的知识共享,教师给予的回应往往是淡漠的、应付性的、消极的。这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和组织鼓励知识共享之间存在的现实问题,使高校知识共享的顺利开展遭遇到较大的阻力。
2.2 隐性知识的特性限制了知识共享的效率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是知识管理领域最为重要的分类结构,隐性知识的特性也是知识最能够区别于信息的部分。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Michael Polanyi提出的,他认为:“在一个人所知道的、所意识到的东西与他所表达的东西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未编码的知识[11]。”这部分知识往往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表征为人的价值观、信仰、预见性、直觉、想象力、创意、经验、技能等元素,它具有不易被发觉、不易表达、难以传播等特性。通常情况下,即使高校教师愿意把自己的隐性知识贡献出来与大家共享,但由于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不仅是复杂的、存在一定难度的,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教师往往并不会主动牺牲个人时间和精力来完成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因此,隐性知识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知识共享的效率。
2.3 知识共享环境的缺失阻碍了知识共享的持续开展
和谐的组织文化是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持续开展的重要保障。平等、自由、开放的人文环境可以促使每位高校教师能够积极地投身到知识共享的活动中,利用组织搭建的知识共享平台畅所欲言,激发思维,各抒己见,主动贡献并积极吸纳知识[12]。然而,如今仍有许多高校并不注重知识共享环境的建设,诸如知识共享理念宣传力度不够、校园共享平台建设滞后、教师交流机会贫乏、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导致教师贡献个人知识的积极性削减。
2.4 知识产权制度尚没有充分发挥保护智力成果的作用
知识产权制度,是关于承认知识是一种财产,在对其进行保护的基础上促进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的一种重要法律制度,即通过为智力成果设立和履行产权达到从法律、制度上进行保护的目的。目前,在我国高校较为普遍存在着如下现象:在发表论文、申报课题和奖项等过程中知识产权流失;低水平重复研究、科研经费浪费;科研成果相互模仿抄袭;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等诸多现象。这一切说明,知识产权制度尚没有在我国高校知识共享中充分发挥保护智力成果的作用,尚没有真正做到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可以说,没有知识产权制度的保障,高校的知识共享就不可能真正实施。
3 高校实施知识共享的对策研究
3.1 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建立适合教师职业特点的激励机制
(1)进行全面的知识产权保护。保护知识产权人,即知识生产者的合法权益,承认其对知识的拥有所有权和使用权,激励知识创新,调动发明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一方面可以减少教师低水平重复研究、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可以促进高校知识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流动,加强高校与其他组织的合作与交流,从而更好地发挥高校在知识资源方面的优势。
(2)建立学术成果实名登记制度。对于本校教师取得的科研成果、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独有的学术观点进行实名登记,在确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优势,保证教师在共享知识的同时,其核心竞争力不会被削弱。
(3)建立知识署名制度。这是指对于教师生产的知识给予登记,在评估其对高校的价值后,以教师的名字命名知识成果,如某某课件、某某授课经验[13]、某某课程、某某教学法等。对于更重视声誉的高校教师来说,这种共享应该是乐于接受的。
(4)建立适合教师职业特点的激励机制。知识第一拥有者将受到学校的尊重,并给予相应的精神与物质的奖励。让教师能够切身感受到贡献知识的价值与快乐,从而不断激发出奉献知识的热情,自觉自愿地参与到高校知识共享的活动中来。
3.2 搭建知识共享平台,为教师知识共享提供技术环境
如今许多高校都为教师提供了知识交流与共享的平台,如教务办公网、教师知识库、教师媒体中心等等。教师可以在教务办公网上及时获得讯息、发布消息、上传文件、下载软件等。许多高校还可以下载或上传本专业优秀教师或本人的讲课教案、授课视频、读书心得、教学心得等[14]。可以说,教务办公网初步实现了高校管理信息和共享知识的目的。网络环境下的高校知识共享途径更多,如Email咨询、学科论坛、学术Blog,网上俱乐部等都是一种非正式交流[15]。还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教育论坛,如南京大学小百合BBS的“教育论坛”、水木清华BBS的“教育论坛”等,也可通过聊天室、QQ聊天群等实时聊天工具来实现[16]。
因此,高校要对知识共享平台加强宣传力度和管理力度,可通过校报、校广播站、标语及培训、竞赛等多种形式宣传新项目、新功能,鼓励广大教职员工充分利用,积极交流和共享知识。同时,还要想方设法深入发掘和认真管理知识共享平台,注意技术的创新、数据的更新及内容富有特色等,使其日益完善,方便使用。
3.3 营造知识共享氛围,提高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转化率
(1)营造浓厚的高校知识共享氛围。一个能够促进学习、交流、转化和创新知识的校园文化和学术氛围,是高校知识共享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要旗帜鲜明地树立“尊重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知识”的新风尚,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以学习知识、交流知识、奉献知识为荣,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知识共享氛围。
(2)对教师加强知识共享意识的引导与培养。提倡教师树立知识共享的共同愿景——教师之间彼此信任,主动与其他教师沟通、交流知识成果,乐于奉献个人知识,求同存异,使教师们在知识的学习与共享中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知识[17]。加强团队协作,组织成立跨专业、跨院系乃至跨学校的学习型组织,为高校教师创造共同学习、共同合作的机会,使教师之间彼此信任,互相帮助,培养教师对知识共享的认同感。
(3)加强人与人的直接交流。隐性知识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交谈、观察等接触性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播者与接受者的接触率越高,隐性知识被共享的可能性就越大[18]。因此,除了网络上的学习交流,高校更要重视、鼓励并积极创设师生间、教师间“面对面”的双向交流机会。这种传统的人与人直接交流的学习方式,可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如校内外学术论坛、课题研究报告、教学观摩、师生座谈、教研室活动等,促进教师个人知识的明晰化。提倡教学自由、学习自由、学术自由,让教师在自由的环境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以便达成隐性知识的共享。
(4)充分挖掘和利用优秀教师的隐性知识。高校每年都要评选出各类教学、科研的先进和模范。这些教师都是具有良好隐性知识的精英,对于他们的奖励和宣传,如果仅仅只限于颁发奖状奖金、上光荣榜、录制讲课视频等,就大大错失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转化几率。一定不要忽视现场交流的效果,要让优秀教师与全校广大教职员工有更多的接触机会。通过举办现场的汇报演讲、教学观摩、教学经验交流、科研心得交流、教案课件展示等,将有利于激发优秀教师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进而完成知识的创新。由此,不仅促进了教学、科研先进经验学习交流效应的最大化,也实现了知识共性价值的最大化。高校要为教师发掘和转化自身的隐性知识积极创造条件。
(5)组织教师定期开展“头脑风暴”活动,来刺激隐性知识的挖掘。“头脑风暴”法,是现代创造学的创始人——美国学者阿历克斯·奥斯本于1938年首次提出的[19]。“头脑风暴”的特点是让与会者敞开思想,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创造性的思维,使参与者脑海中的潜意识得以充分显现。对于教学、科研中所遇问题,以探讨的方式,进行充分、非评价性、无偏见的自由畅谈,对已获得的结论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选出最有价值的创造性知识来加以开发利用。
收稿日期:2008-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