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虚拟仿真 ,一体化,建议
【注】 本文系河北经贸大学校级教学课题,课题号2017JYC03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9)08-044-02
虚拟仿真模拟实验是架在所学理论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尤其是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颁布,促进了各种教学软件的开发,为学生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辅之以实习基地建设和实训岗位设置,必然能帮助学生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平稳过渡,可行性强。尤其适合一些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的专业和高职院校。因此,建立以虚拟仿真实验室为主体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构想具有现实意义。
一、建立以虚拟仿真实验室为主体实践教学体系的现实意义
市场营销决策模拟软件提供的是一个交互式的市场营销模拟系统,它可使参与的学生置身于动态竞争环境中,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连续做出能使公司有效获利及发展所需的一切决策。让学生得以实战,应用多课程技术解决问题。
一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虚拟仿真模拟提供了条件。90年代我们编制过的《营销仿真模拟实验手册》绿皮书并用于指导学生实践,其原理和指导思想、路径与现代营销模拟教学软件如出一辙,可惜的是很难实现远程指导。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很多企业不断开发出多种多样的营销软件,这使得模拟企业情境教学更加容易,如果再辅之以实践基地建设和实训岗位的设置,必然有利于实现课程-模拟-实习一体化教学,打造地方院校的特色,推动学校的发展。
二是一体化实践教学整合了各种资源,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以前各种实践教学组织零散,没有形成合力。有不少营销老师在企业兼职或独立管理,他们熟知企业运营,拥有丰富的经验,例如有些老师带学生的创业项目薯乐真粉条已投入运营多年;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也在进行中,但并没有真正利用起来;这里缺少一个"桥梁"让学生从所学理论很好地过渡到实训岗位,仿真模拟实验就起到了桥梁作用。
三是仿真虚拟实验室起到了整合多门专业课的作用。我们的实践教学理论比较成熟,但实践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融合。早在21世纪初,我们就提出了四位一体教学法。市场营销、市场研究、商务谈判、广告传播、营销风险管理等课程51课时,均含有17课时的实践教学,但各门课程单打独斗,而学生需要对整体营销过程有个切身体验,需要用一个软件把这几门专业课整合起来。但单独的任课老师没法做到这一点,所以需要模拟仿真实验课程来统筹。
四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市场营销专业的定位是培养实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服务,培养应用型人才离不开实践。如果缺乏实践,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了营销,不会营,也不会销,不会数据分析预测市场,不会写策划书;对新的信息技术在营销中的应用不熟悉,对于来自客户的数据分析,无从入手。这些方面的能力可以从营销决策模拟中获得。另外,让学生从所学理论很好地过渡到实训岗位,仿真模拟实验软件教学就起到了桥梁的作用。而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很愿意动手做模拟企业运营实践,通过亲自动手操作,不仅对所学理论有个整体架构的深入认识,而且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总之,建立模拟实验室为主体的、辅之以实习基地建设和实训岗位设置的实践教学一体化构想,旨在综合利用多种资源、发挥优势,与时俱进,建立地方高校特色教学,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培养实用型人才,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二、虚拟仿真实验室为主体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虚拟实验室已在国内高校推行,但分布不均衡。互联网+时代,我们的学习、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学生使用电脑、手机学习的兴趣浓厚,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已经使部分虚拟实验环境的设计与开发成为现实,虚拟实验室已在国内高校推行,但分布不均衡,河北高校建设较少,尤其财经类专业,亟需学习其他学校先进经验,做一些探索,探讨从传统一刀切教学到个性化数字化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仿真模拟软件开发水平参差不齐。市场上营销软件比较多,通过这些软件的使用和模拟教学,也能弥补老师实践经验的不足。但是后继服务欠缺,我们在2010年引入了一款营销软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升级维护。尤其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应用教学逐渐的深入,需要有更多的分析工具对于模拟的实践结果数据进行深度的再挖掘,需要在教学的交流互动体验上更丰富更自由,一些新型的市场营销模拟决策软件不断出现,市场上多种软件也需要仔细辨别挑选。
第三,虚拟仿真实验室使用中存在问题。如今,技术发展、知识扩容,但时空(学时和实验室)受到限制。例如本校实验室时间限制较死板,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较多时,难以当堂完成实验,课下实验室却不开放,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实验。指导模式单一,需要多元化,既有老师当面指导,又要有远程辅导,技术人员也要定期来指导,解决老师不能完成的任务。另外,在远程指导、资源难以共享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即使建立了实验室,也局限于某一课程,难以实现全校资源共享,浪费资源,同时本身存在管理粗放、部门不能协调运作等诸多问题。
第四,单纯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还不能实现实践教学最优化。学科发展、交叉,特别是与信息技术交叉融合是大势所趋。首先课前需要多门专业课老师就课程融合方面进行讨论,形成方案,甚至与计算机专业或软件开发机构人员沟通,使模块开发更适合教学;其次,模拟决策试验后需要过渡到实习基地或企业实习岗位,多部门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所以,财经类院校的实践教学还应该打造专业课程+计算机--仿真模拟实验--实训岗位的一体化体系。
三、对构建以仿真模拟实验室为主体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议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理念。
坚持一切从学生的需求出发。首先要研究信息化时代、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学习特征,他们接触信息范围广、吸纳信息能力强、相互间影响力大,因此传统教学模式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而虚拟仿真模拟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习的主动性,这是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基础,必须由主体统筹下来。基于此,我们要注重实验室建设和校网络平台建设,以实现资源共享,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可以借鉴其他院校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建设的经验,一方面建立独立的门户网站,实现中心概况、实时新闻、中心动态、全部课程介绍等信息的发布,进行远程指导。另一方面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一类为可远程控制的共享资源,面向全校学生共享,学生可随时远程访问这个实训平台。第二类为软件共享资源。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研究精神。
(二)设计准确适宜的实验教学内容。
坚持需求导向,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需求,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和行业产业发展最新成果,紧密结合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特点,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研发原理准确、内容紧凑、时长合理、难度适宜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基础型实验、综合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研究探索型实验。基础型实验考核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达成度;综合设计型实验考核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为研究型的实验奠定基础;研究探索型实验考核团队精神、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另外,备好虚拟仿真教学所需的主要资料。包括训练教学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学任务书、实验说明、虚拟仿真实验报告等。对于财经类院校老师,可以通过对大数据的采集、挖掘, 将经济、技术、政策变化的最新动态补充到教学内容中来。
(三)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极大吸引学生,需要教学方式的变革,结合信息技术,建议实行翻转课堂,采取混合式教学方法,依托网络平台,教师、学生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需完成相应任务,虚实结合,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前,老师导入参与实验的学生名单,进行教学分析与设计,设置自主学习情境,找到实验中的重点难点,集中讲授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学生根据课上讲授的知识和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填写课前学习单,了解学习任务。课中,老师进行实验指导,因人施教,经常巡视,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个别指导,启发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素养、科学作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优秀学生可鼓励其选做提高性实验内容,进行自主研究和探索。小组分工协作,个人按角色独立实验,最后进行成果交流,填写学习单和评价课程。如图:
(四)构建虚拟仿真实践课程评价体系。
一是对相关课程进行融合,建立先导课程、专业课程体系。例如营销课程中把市场调研、大数据分析、竞争分析、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几个模块有机融合。二是对已经成熟的课程进行学生学习情况的调研,选择更符合学生要求,与企业实际更接近的软件,并及时了解模拟实践教学使用的软件,及时更新升级,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每学期结束,发放调查问卷,倾听学生的反馈意见,建立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效果考核、评价和反馈机制。有条件的,可以参与仿真模拟软件购买或软件的联合开发。并持续改进实验评价体系,探索有利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开放共享的教学绩效激励机制,建立高校间相关实验教学项目成绩互认、学分转换机制。
(五)建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服务支撑体系。
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是虚拟仿真模拟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最重要的服务支撑,培养一支由专业课教师、教辅人员、远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教学队伍是重中之重,核心骨干人员要相对稳定,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有力的支持;教师要不断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技能,强化大数据意识,掌握对客户数据的采集、存储、汇总、挖掘分析技术,在后台利用大数据的可视化技术,发现并及时解决教学问题,提升教学效果。此外,还要健全完善实验教学队伍考核、奖励、监督机制,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研发和科研;最后,要加强实验室管理,首先做到安全,其次做到开放,专业实验室开放时间灵活一些,让学生课余完成课上未完成的任务;遇到难以克服的难题时,由专家进行远程在线指导,积极探索在线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可持续运行的有效模式。这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正常运转的重要服务支撑。
(六)与教学和实习基地建设、实训岗位相衔接。
教学-模拟-实训,三位一体。鼓励课内与课外协同发展,以比赛促教学,如两岸三地《营销大赢家》营销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课外(竞赛等),激发兴趣,牵引课内(课程)水平提升;课内(课程),夯实基础,支撑课外(竞赛)优异成绩;课外(课题、作品)反哺充实课内;与实训相结合,如为薯乐真公司设计广告。通过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实训岗位,让学生深入企业,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实践后,再学习,再实践,最终通过一体化教学,培养优秀的财经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和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职业教育重要文件摘编2017年下半年》 ,《技术与教育》2017
[2]朱民. 新工科要求下的地方本科高校工程训练建设研究[D]. 南昌航空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2018.
[3]祖强.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评审指标体系解读[D].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4.
论文作者:祖利然 李曼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学生论文; 课程论文; 实验室论文; 软件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实训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科学教育前沿》2019年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