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岩土勘察是建设的基础,也是保证工程顺利完成的前提条件,只有准确的勘察作业才能为施工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同时在施工处理时也要考虑地质因素,所以加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使用正确的勘察手段对于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在分析岩土工程勘察内容和作用的基础上,对岩土勘察施工处理技术做简单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岩土勘察;施工应用
1建筑工程岩土勘察的内容和重要意义
1.1岩土勘察的内容
首先做好对施工现场的地质调查,分析现场地质现状可能会对施工进程和建筑物造成的影响,并将调研资料进行整理汇总,以备以后查看。其次做好对现场土体性质、分布、以及地下水位的调查,测量相关参数。再次,以测量得到的数据为参考依据,做好问题分析和深入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或改良措施。最后,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评估,站在宏观的角度制定长远的规划,保证建筑物后期维护管理中可以少出现问题,或者在出现问题时能及时有序地进行调整修正,尽量避免后续施工和管理中出现建筑物沉降等问题。
1.2岩土勘察的重要意义
在岩土工程中做好地质勘察的主要目的是在了解施工现场具体水文地质情况的基础上,然后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比如了解水文地质的情况可以以这些参数为依据做好地基埋深处理,通过地基的深度再来推断合理的埋深范围。在实际工程地基设计中,由于部分地区地下水位高,为保证实际地基基础埋深在合理范围内,可以通过相应措施降低水位,使建筑物的埋深在地下水位以下,保证建筑物的埋深位置不受到地下水的影响。此外,地基硬度对于整个建设工程来说至关重要,为避免地基在地下水流的影响下而将降低其硬度,从而出现软化和湿陷的问题,必须开展相应的水文地质调查,做好对土壤的保护工作,避免因为土壤干裂而影响工程地基。
其次,工程岩土地质的情况还会对建筑工程整体质量产生影响。当地下水稳高低不平时就会影响岩石的平衡性,地下水中的盐类物质上涌会对建筑物基础产生腐蚀。而且当基础被腐蚀以后,建筑物基础承载力降低,水位上升引起暗河积水,这时建筑物就可能会出现裂缝或断裂的情况。而当地下水位降低时地下水对建筑物产生的压力变小,建筑物基础水压下调,地基下沉,建筑物便可能会出现凹陷的问题,导致岩石层土壤中的固体颗粒流失,这样建筑基础结构就遭到了破坏,其硬度等性能下降,对建筑物整体结构来说非常不利。
此外,工程岩土地质勘察工作对建筑物支护作用产生影响。当水动力循环被破坏时,工程建筑在施工中又可能要应用挖掘机等进行开挖,这时建筑洪城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将遭到破坏。尤其在高层建筑的施工中,楼层高所以地基就更深,为降低地下水位往往采取抽水或垂直开挖方式,导致地下水位在的位置受到影响,破坏了地下岩层的结构,最终影响工程地基建设,导致整个建筑工程使用寿命下降。
2建筑工程岩土勘察施工处理技术
建筑工程岩土勘查处理方法包括地质测绘调查、勘查取样、施工现场试验和实验室试验等。其中地质测绘调查的作业流程是先根据初步调查情况进行勘察施工的可行性分析,选择合适的勘测方法开展勘查作业。勘查取样指的是利用物理的方式对施工现场的岩土条件进行探测,其中包括探测、钻探和坑探,这些方式可帮助施工人员掌握施工现场岩土的分布和岩层性质、结构等。而现场试验或实验室试验则是以上述勘探施工获得的数据为参考,最后对所有勘查到的数据资料做好整理汇总,做好原始图片的编制工作,然后撰写勘查报告,经过审核后交给建筑工程设计部门,成为工程施工方案设计的重要来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如何提高工程岩土勘察的实效性
3.1规范岩土勘察工作
建筑工程岩土勘察的开展,为保证其有效性首先要提前做好勘察现场的预先调研工作,在初步可行性判断后制定合理的勘察方案,同时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在正式岩土勘察时做好对勘察作业的监督管理。因为勘察作业会受到建筑施工现场各种环境因素、施工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为保证所勘察到的数据的准确性,应采取合理的验证和测试手段分析勘察数据,检验这些数据是否完整有效。另外,在勘察中所有的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扩大岩土勘察的范围,这是为了使勘察到的数据更具有代表性和适用性。要求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工程岩土勘察的要求和技术标准展开工作,注意操作方式,同时要提前掌握勘察的内容和流程。而现场管理人员则需保证制度执行的力度,保证整个勘察作业能顺利完成,为工程建设施工奠定基础。
3.2选择合适的勘察方式
因为建筑公曾项目的不同,其对施工现场的条件和工程建设质量要求也不相同,所以在选择勘察方式时首先要全面了解项目内容,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勘察施工手段和技术设备。为保证勘察工作的有效,可采用技术手段做好对勘察结果的检验分析,及时发现勘察报告中的错误。在勘察时除了要合理利用勘察技术手段外,还应该加强对重点部位的勘察,使所获得的数据和实际施工要求相符合。
3.3加强现场监测管理
在建筑工程岩土勘察整个过程中,为避免工程施工对岩土地质情况产生不利,做好现场水文地质等的岩土状态监测工作非常必要。也就是在施工现场,除了要做好施工监督管理外还要注意做好对施工现场岩土变化情况的跟踪监测,在施工前首先要明确现场监测的目标和主要内容,然后建立相关监测标准,最终建立合理的施工方案。
3.4适当加大技术投入
建筑工程岩土勘察结果会受到现场施工活动、施工技术人员以及施工技术设备等的影响,此外所选择的勘探技术手段也会影响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目前采用的勘察手段虽然已经比过去先进了许多,但是机械化自动化的程度并不高,和实际工程的结合也不紧密,为保证工程施工顺利完成,必须要全面掌握工程施工情况,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加大对技术方面的投入,优化勘察检验的效果。此外要做好对检测技术设备的状态测试,最后对于检测的结果也要通过相应技术做好反复检验,保证勘察结果的有效性和所提交的勘察报告的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于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任务、主要作用和应用手段等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为了提高岩土勘察作业的实效性,保证岩土工程顺利开展,最终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全面综合地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采取合理的勘察手段和施工技术,加大对技术的投入,同时做好现场监测工作,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施工的影响,也降低施工活动对当地水文地质的破坏。
参考文献:
[1]王晨芳.浅谈对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的认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7):07.
[2]严刚.当前项目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之我见[J].城市建筑,2016(32):125-125.
[3]马志超,周峰,杨一峰.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危害分析[J].科技资讯,2015(15):68.
论文作者:杨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
标签:岩土论文; 建筑物论文; 地基论文; 水文地质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作业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