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工资效率与产业集聚规模_劳动生产率论文

农村劳动力转移效率工资与产业集聚的规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论文,效率论文,工资论文,规模论文,产业集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1 引 言

在现有的空间经济理论中,Krugman的“中心—外围”模型是探讨产业集聚产生和动态演变的核心模型(Krugman,1991),但如果用它来研究和解释我国产业集聚及其演变的规律,该模型存在两个明显的缺陷:第一,严格划分的“劳动力二分法”假设是模型演绎的起点,他们将工人和农民的性质割裂开来,要求工人永远是工人,而农民永远是农民,这样的假设显然与我国的事实——产业集群的发展往往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制造业转移相互交融——不符;第二,模型中隐含地假设工人可以在区域间无成本地自由流动,而在我国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下,城镇劳动力在各个地区之间的迁移其实存在着严重的制度壁垒。有鉴于此,本文将模型的假设条件放宽,在劳动力的性质上,允许农业劳动力向工人转变,且要求工人在区域之间不具有流动性,而其他条件仍然维持标准“中心—外围”模型的基本假设。

然而,随着假设条件的放松,我们必须重新思考产业集聚离心力和向心力的来源。结合对我国产业集聚形成过程的考察,本文认为产业集聚的向心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第一,递增报酬的存在,第二是“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具体表现为: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存在较大的劳动生产率差异是吸引农业劳动力向制造业转移,进而导致产业集聚形成及规模扩张的重要力量。而离心力主要源自制造业部门失业的存在,这是由区域内的工人不可能转化为农民以及区域间工人的不可移动性的特性决定的,此时工人的增加只有通过本地农民的转移和异地农民的迁移来实现(但区域外的工人不能够迁移到区域内)。这一想法与探讨劳动力迁移的Harris-Todaro模型(1970)(下文中将其简称为H-T模型)的思路不谋而合,该模型也因此成为我们超越“中心—外围”模型和探讨产业集聚规模的逻辑起点。然而,一般的H-T模型是用工资刚性(如规定最低工资等)来解释劳动力的迁移以及二元经济的发展的。尽管我国各地区均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但“工资刚性”的假设不符合我国的实情。为了贴近实际,本文将引入效率工资,采用由Basu(2004)所使用的方法,引入Shapiro and Stiglitz(1984)效率工资模型来进一步扩展H-T模型,以此探讨产业集聚规模的决定。

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二部分,将问题置于由农村和专业化产业区组成的一个封闭区域中,探讨制造业的劳动力供给不具有无限弹性下的产业集聚问题,以此作为我国在专业化产业区形成初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没有大量流动)的一个理论模拟;第三部分,将问题进一步推广到制造业具有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情况,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区域间无障碍流动条件下重新审视中心—外围结构;并进一步探讨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制造业产业集聚规模影响,以解释我国“民工荒”现象及其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结论。

2封闭区域中产业集聚规模的决定——对Harris-Todaro模型的拓展

原始的H-T模型是用来分析劳动力迁移和城市就业问题的,我们将其移植,用以分析产业集聚问题,但我们必须以产业集群来替代模型中的城市,这种替代其实也是空间经济理论研究的普遍做法。我们将首先在封闭区域内探讨产业集聚的规模问题。本文所说的封闭区域是指不存在区域间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制造业劳动力的需求完全由区域内供给,包括区域内农业劳动力的制造业转移。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变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劳动力转移/迁移的结果。在中心—外围模型中,工人的跨区域迁移是由区域间工资预期工资水平的差异驱动的。而在H-T模型中,城乡劳动力转移之所以会发生,是由于农业部门和制造业部门期望工资差异的存在。这里所说的期望工资与中心—外围模型中的预期工资不同,它是指制造业内所有的就业者和失业者(其工资为零)工资水平的期望值。中心—外围模型的劳动力转移将在地区间的预期净工资水平相等时达到均衡;而在H-T模型中,转移将在两个部门的期望工资水平相等时达到均衡。

2.1模型

模型的基本假设如下:

(1)存在制造业和农业两个部门:制造业部门生产工业品X,农业部门生产农产品A;

(2)这两种产品的生产均使用两种生产要素:资本K和劳动L(这与标准的中心—外围模型中的两种产品均只使用劳动这一种生产要素的假设不同,从而更贴近实际);

(3)资本和农村劳动力可以在两个部门自由流动;

(4)制造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其生产具有外部规模经济,但不存在内部规模经济;

(5)农业部门的生产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特点,农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2.1.1企业的劳动力需求

假设制造业部门的总产出函数为:

假设集群内存在非常多生产同一产品的企业,其代表性厂商(记为i)的生产函数为:

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定义规模弹性为:

(3)

其大小反映了规模经济强度对生产规模扩大反应的灵敏程度。尽管存在规模经济,但由于厂商若要得到更大的产出,仍然需要追加投入,因此:0<ε<1。

由于仅仅存在外部规模经济(而没有内部规模经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仍然能够得以维持。因此,所有厂商的要素需求均满足下列条件:

2.1.2效率工资制度下的劳动力供给

效率工资机制是在信息不对称和厂商不能完美监督工人努力程度的情况下,采取支付高工资以诱使工人不偷懒的一个办法。效率工资往往高于劳动力市场出清的工资水平,当然更高于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假设农业部门不存在偷懒行为(这符合我国农业生产基本属于自我雇佣生产方式的实际)。我们按照Shapiro and Stiglitz(1984)模型的逻辑来探讨效率工资制度下的劳动力供给。

假设代表性工人最大化自己一生的预期效用U:

(7)

其中ρ>0,为主观贴现率,u(t)为即期效用函数:

一个工人在任一时刻所处的状态一定是下面三种状态之一:就业且努力工作(H)、就业但偷懒(S)和失业(U)。

引入两个外生参数:b表示单位时间内工作终止发生的概率,我们可以用补缺工人所占的比率来近似地表示;q表示单位时间内监督检查的概率,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工人偷懒被抓住的概率,它独立于工作终止。再引入一个内生变量q,用以表示摆脱失业的概率,即失业工人以速率a找到工作。每个工人视a为既定,但在整个经济中,a是被内生地决定的,它由雇佣工人的速率和失业工人的数量决定的。

这里,E为能够提供给制造业部门的全部城市劳动力,L为制造业部门雇佣的全部劳动力。将(10)代入(9),得到“不偷懒条件”为:

(11)

式中的P为制造品的价格指数。相对应的曲线我们将其称为NSC曲线。式(11)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劳动力的供给函数。从该式容易推出,随着E的增加,NSC曲线将向右移动。也就是说,随着劳动力向制造业的集中,劳动工资水平将随之下降。

2.2劳动力转移的均衡

2.2.1均衡工资的决定

就局部均衡而言,在制造业部门的劳动力市场上,其均衡价格将由上述劳动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共同决定。而在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市场上,由于其生产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特点,我们假设其生产函数为:

由于劳动力可以从农业部门自由地流向制造业部门,当两个部门的期望工资相等时,均衡得以实现。农业部门的期望工资为,而工业部门的期望工资应该等于实际工资乘以被雇佣的概率(隐含地假设不被雇佣时工人的工资为零)。于是均衡条件为:

2.2.2比较静态分析

(1)考察的起点:不存在部门间劳动力流动下的均衡

图1 封闭区域劳动力迁移的比较静态分析

(2)农村劳动力向制造业转移的比较静态分析

现在允许农村劳动力向制造业转移。根据上文理论分析的结论,随着制造业劳动力供给的增加,NSC曲线将向右移动,同时,制造业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也将有一定程度的右移,并且将变得更加平坦。

从上述比较静态分析的结论我们可以看出,在二元经济存在的前提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制造业产业集群规模扩大的重要原因,伴随着劳动力的转移,制造业的工资水平下降,而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而产业集聚的规模取决于农业部门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制造业部门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以及“不偷懒条件曲线”NSC的陡度和位置。进一步的分析我们还可以发现,制造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规模弹性以及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弹性对产业集聚的规模的影响具有正向效应,而农业劳动生产率对产业集聚的规模具有负效应。

3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及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中心—外围结构

3.1开放区域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产业集聚

我们将问题转向开放区域,假设各区域的农村之间存在发展差距(如我国西部地区的农村与东部地区农村的发展存在巨大的差距),由此引起农村劳动力从区域外向区域内的大量流动。与上述讨论的封闭区域的情况不同,在开放区域情况下,由于区域外大量劳动力的迁移,除了可能引起产业集聚规模的扩大外,还会引起区域内地租的上升。

3.1.1企业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的变动

假设由企业来支付区域外大量劳动力迁移而产生的地租,于是,代表性厂商i的利润函数变为:

3.1.2劳动供给曲线的变化

在开放区域条件下,区域内制造业部门的劳动供给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增加,一是区域外农村劳动力的迁移,而且可以在工资水平(已经包含了迁移成本)保持固定不变的前提下得到无限供给;二是区域内农业劳动力的制造业转移。根据前文的分析,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将引起“不偷懒条件曲线”NSC进一步向右移动。在区域外劳动力对区域内存在无限供给的情况下,需要我们重新考虑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为此,本文设计如下针对区域内制造业部门的、同时考虑区域内和区域外劳动力供给的农业边际产品价值函数:

(19)

其含义是:当区域内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低于具有外生工资水平时,制造业部门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全部由区域内的供给来满足;而当区域内农业部门的工资水平高于时,制造业部门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全部由区域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迁移来实现。由此,我们能描绘出了农业部门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的形状,它是由水平直线段和倾斜的曲线段组成的一条折线(图2中曲线的实线部分)。

3.1.3迁移的均衡与产业集聚的规模

图2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迁移均衡

3.2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对产业集聚规模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也得到提升。为了进一步考察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制造业集聚规模的影响,我们仍然分封闭区域和开放区域两种情况进行探讨。为了简洁,我们假设工业部门的技术水平保持不变。

图3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与产业集聚规模的变化(封闭区域)

图4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与产业集聚规模的变化(开放区域)

4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几个结论:(1)由于二元经济的存在而产生的工资扭曲(这与现有空间经济理论的产要素充分就业和市场出清假设有着明显的不同)会产生农业人口向制造业部门迁移的动力,在递增报酬强度和劳动与资本的替代弹性较大的情况下,产业集聚的规模得以扩张。而制造业部门失业现象的存在和地租的上升将制约产业集聚的扩张,在上述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均衡规模能够得以出现。我们的模型能够解释我国专业化产业区的产生和演变的实际。(2)产业集聚的规模(或者说集聚的边界)的大小受外部规模经济的大小、制造企业和农业部门边际生产的高低以及各生产要素间的替代弹性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制造业部门的产业集聚是存在边界的。(3)在二元结构存在的条件下,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区域外迁入的劳动力回流,制造业部门产业集聚规模可能会下降,本文的模型恰好解释了我国前几年拥向沿海地区的“民工潮”到后来沿海地区的“民工荒”转变的现实。

标签:;  ;  ;  ;  ;  ;  ;  ;  

农村劳动力转移工资效率与产业集聚规模_劳动生产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