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农村小学后进生形成的主要原因,从家庭环境、学生自身因素、教师因素三大方面的影响进行阐述;并从组织心理疏导,做好家校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三个方面,着手探讨转化方法和采取适合农村教学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后进生;形成原因;转化措施
一、“学困生’形成原因
1.家庭环境的影响
(1)家庭教育的滞后。农民家庭也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材,但本身文化程度不是很高,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现在多数子女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对子女往往是放任、溺爱或专制,子女得不到很好的教育。
(2)家长忙于生计,疏于管理教育孩子。为了养家糊口,不少家长外出打工,学生成了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造成学生心理上的障碍。
(3)父母的离异。随着生活观念的变化,离婚家庭日益增多,形成许多单亲孩子,失去母爱或父爱的孩子心灵受到极大的创伤。
2.学生的自身因素
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对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懒惰不做作业或抄袭作业,不爱动脑筋等。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制力,不能始终坚持,这部分学生心理脆弱,耐挫能力差。
3.教师的因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指向不明确,以单纯传授知识、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目标;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教学方法不当,不因材施教,教学效果不好;教师在学习生活中对学困生“缺少关爱”很少给学困生表现的机会,如课堂发言、板演、课外活动等,不信任学困生,不让学困生承担独立完成的活动和工作。
二、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学困生的转化是需要学生自己、家庭、教师、社会的共同努力。
1.组织心理疏导,做好家校教育工作
心理研究证明,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从主观因素讲,最重要的是要有强烈的自信心。后进生恰恰是缺乏自信心,教师可以通过个别辅导,单独交谈等多种形式主动和后进生接触,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力争做到自信、自主、自立、自强。同时要做好后进生的家访工作,家访时要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多报喜,少报忧,特别是后进生进步时,更要及时家访。争取家长对学生的支持与信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发展,兴趣、毅力、独立性格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的启发诱导,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与强化。因此,教师在转化学困生的条件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由于农村教育的特殊性,转化的重任落到了教师的肩上,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比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学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因此,教学时,我们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例如,研究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和长、宽、高关系时,我们可以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以便更好理解;学习空间与图形几何体的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组装各种几何体,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它们的立体图,也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习用正多边形拼地板让学生积极动手参与,小组合作,不但让自己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培养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2)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习惯,悉心指导他们进行观察活动而导致各种能力的发展,培养学困生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独立思考的习惯。要针对学困生不善于积极思考,思维片面性、单向的特点,注意精心创设思维情境,和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可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等来训练他们,以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
培养学困生及时复习、科学记忆的习惯。培养学生先复习,后作业;先审题找思想,后解题;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不懂要多问,及时解决困难。
(3)根据实际,困材施教
因为班里学生的基础,能力参差不齐,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义务教育的形势需要,显然不利于学困生的转化。我们可把学生按差、中、好分为三层次,对学困生在知识方面一般的要了解,在技能方面要模仿,在自学时教师的指导应有所倾斜,设计的问题可简单点,梯度小一点,采取“小步子,慢速度”的教育原则。
(4)创造机会,积极参与
学困生学习注意力容易转移,靠压解决不了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是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有效措施,而有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把提问、板演的机会全包给优秀生,使学困生当了“陪客”,成了“被遗忘的角落”,这样必然挫伤了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了他们自暴自弃。因此要给学困生创造机会,尽量使他们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以培养他们的思维。
(5)课堂巡视,当堂解决
课堂效率是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的四十分钟的效率,用课堂巡视的方法解决学困生的有关学习困难。我们可以加强课堂巡视,弥补班级授课不足,帮助学困生排除学习上的障碍。巡视中能及时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表扬,以培养他们的信心。
(6)认真把好作业关和考试关,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
教师在布置作业是难度要适中,要注意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转化,适当的给予表扬鼓励,建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的方法,耐心辅导,让他们逐步提高。对于练习题我们也将分成基础题和层次题两部分,基础题为各层次学生必做题,层次题是指一些具有迁移的题型,各层次学生做相应的题型,这样使学困生也能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有成就感,逐步建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励他们积极进取,努力向上,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尤为重要。对学生要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意志,良好的学习动机等等。否则,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只是一时一事,不能经常持久。
总之,在农村小学只靠教师来转化学困生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参与和支持,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动社会各界协同配合,综合治理,努力改善社会大气候和学校、家庭小气候,为转化学困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上林县白圩镇中心学校石塘教学点 530000)
论文作者:孔丽珠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2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学困生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他们的论文; 作业论文; 自信心论文; 后进生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2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