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土地测绘技术影响测绘精度的因素研究和思考论文_倪林

GPS土地测绘技术影响测绘精度的因素研究和思考论文_倪林

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使用GPS技术采集地理信息可以快速测绘目标区域,具有测绘要求低、精度高、自动化测绘等显著优点,可以节约大量人工费用,已经成为土地测绘的主要方法。想要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必须在前期测绘工作中尽可能提高精度,为后续规划工作减小误差。当前土地测绘工作中仍存在精度不足问题,需要合理优化当前GPS土地测绘技术,减低GPS技术测绘土地过程中的误差,在测绘器材、操作步骤、后期计算等环节全面优化现有模式。

关键词:GPS;土地测绘;精度

引言

GPS技术因为精度高、易操作等优点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并且在土地测绘和地籍控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GPS技术的概念入手,然后说明在土地测绘和地籍控制中的正确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1GPS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GPS技术本身就是全球定位系统,通过卫星测量其距离,而且范围极广,能够覆盖全球范围,同时具有不间断性、信号好而且对其信息保密等特点。GPS技术主要体现在精准度高,在相关数据中可以得出,GPS技术范围和距离是成正比的,而且随着当前社会技术的不断提升,GPS技术正在不断地进行完善,现如今我们使用GPS技术用来观测的时间在逐渐地缩短。在利用GPS进行观测时,观测站并不用互相对视,只需要保持具有开阔视野就可以,这就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成本投入,而且同时还节省了很多时间。随着人们对GPS不断地优化,当前的GPS接收器的大小正在变化,而且越来越智能化,这就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更让人们进行测量时节省了很多的时间。

2GPS土地测绘过程中精度影响因素

GPS土地测绘过程中对测绘点定位会存在误差,从而导致测绘结果不准确对后续工作造成影响,影响GPS土地测绘精度原因主要有卫星定位准确度、定位时信号传播、后续相应计算等原因。

2.1GPS卫星本身造成误差

GPS能实现定位功能最重要的就是多个卫星同时确定某一点空间位置,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卫星本身误差,最常见的是星历不准导致测绘误差。卫星在运行过程中是按照既定轨道运用的,不同时间点卫星位置参数就是星历,卫星星历错误就会导致GPS定位不准,从而导致土地测绘坐标误差。其次是由卫星携带卫星钟不准出现误差,卫星钟是在卫星运行过程中按照标准时间计时的仪表,由于地表接收信号位置不一,但卫星信号是同一时间传出导致各处信号传递存在时间差,这就是卫星钟钟差,但一般时间较短,如果测量时间间隔的卫星钟不准确会导致不准确。最后是信号发射天线误差,卫星信号存在实体中心与电气中心,这两者之间偏差就是卫星测绘相位中心误差。

2.2相关信号传播过程中误差

GPS卫星信号实际上是一种电磁波,在电磁波传递工程中会出现误差,一般卫星信号从地表到卫星表面传递距离很长,电磁波容易被中间电离层干扰导致信号不准确。电离层会干扰电磁波频率与电子数量,从而影响最后测量结果。此外在信号传播过程中会穿透大气中对流层,在对流程传递电磁波时会产生折射影响信号速度,并且对流程中勋在不同湿度与气压,会影响卫星信号定位速度。在卫星信号传递过程中地表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地面接收机在收集卫星传回信号时会因周围环境改变而影响测绘结果,导致测绘位置与实际位置偏差。

2.3信号接收机本身存在不足

由于相关GPS测绘仪器的更新换代,实际测绘过程中存在很多不同型号,如果选用地面接收器误差大或者软件计算不合格,会影响最后测绘效果。精度差信号接收机会导致信号接收不准确,影响地理坐标定位,另外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选用合适观测值,如果没有考虑一至五周的周跳误差,直接采用正常轨迹测量会对GPS定位坐标位置造成严重影响。测绘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接收机天线、测站标石相位中心出现误差,在观测中没有做出相应调整就难以精确定位测点空间坐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其他原因导致测绘误差

由于GPS土地测绘具有一定专业性,会出现由于人为原因导致的测绘误差,比如测绘过程中没有注意按照规范布置监测网,对相关器材操作生疏,处理数据中算法错误等问题都会因为一些人为因素导致测量误差。这些误差可以通过加强相关技术人员素质培训与优化土地测绘计算软件加以避免,也是作为实际测绘人员应该重点关注的测量误差。

3提高GPS土地测绘精度运用措施

3.1加强对环境的合理控制

要重视环境对土地测绘带来的影响,对各个环境进行合理控制。要了解当地环境的现状与变化,以及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再采取有效措施规避负影响,使测绘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为了实现顺利测量,要加强对技术环境、作业环境和生产管理环境的控制,做到预防为主,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减少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土地测绘工作质量。

3.2提高测绘人员的综合素质

测绘人员是土地测绘工作的核心力量,其技术水平、工作态度都会影响到工作的质量。要选拔综合素质过硬的测绘人员,确定其技术水平过关,充满敬业精神,做事认真仔细。要对测绘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使其拥有与时俱进的技术和知识。要做到定期培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实提高其操作水平。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发测绘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能够认真对待工作,少出差错,发挥出非常专业的水平。有效提高从测绘人员的素质,方可提高测绘质量,提高土地资源价值。

3.3控制网点的精密度

在正常情况下,在进行土地测绘和地籍控制之前,工作人员都会提前了解当地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进行规划,以此来保证规划的精准度。在开始构建之前,首先需要保证GPS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充分地考虑到布网的等级,这样才能避免因为没有实际了解情况而造成其测量结果误差较大的现象。还有在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需要提前控制好其坐标和位置,保证能够与测量工作相配合。利用点和点之间的连接来完成整个网的布控,当找好正确位置并且连接成功后,那么其同步环和异步环就可以完成,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实现其再次建站目的,而且这也让GPS达到了原来预定的强度。在利用GPS在进行土地测绘和地籍控制的时候,之间的观测点并不需要互相看到,这样就改变了传统的土地测绘和地籍控制中对于控制点的选用。

3.4优化GPS测绘网设计

在实际测绘之前应当按照测绘区域基准线设计GPS测网,一般来说会使用封闭式测绘网络,通过子环路保证精度。在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二角网型结构使用,合理规划测点位置满足均匀、无死角的设计需求。按照测绘网络布置测点时需要注意按照现场信息合理优化,适当调节网络结构满足现场测绘需求。合理网络设计是测绘精度保证的前提,应由经验丰富专家设计并由专人审核。

3.5保障测绘现场测绘流程规范性

现场测绘工作需要按照预先编制好的操作流程施工,严格按照要求的检测与记录方式保存现场测绘数据。设置专门监督管理人员,保障工程质量,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培训工作,使其熟悉新型土地测绘仪器,规范测绘操作流程。在GPS土地现场测绘工作完成后需要重视后期数据处理工作,重复校对测量数据,保证测绘坐标准确性。测绘工程现场应当明确每一部门责任,杜绝人为原因导致现场质量问题。

结语

总的来说,GPS技术相对比于传统技术而言,具有非常大的优势,而且能够应用在非常多的地方,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测量的工作效率,节省了时间。我们还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来让GPS技术有更好地发展,推动我国土地测绘和地籍控制测量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杨晓玉.GPS技术在土地地籍测绘中的技术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23):222.

[2]霍强.GPS技术在土地测绘地籍控制测量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7(17):159.

论文作者:倪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GPS土地测绘技术影响测绘精度的因素研究和思考论文_倪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