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误区及其矫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义务教育论文,误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误区之一:在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上,存有唯书,唯上,“不唯实”的本本主义倾向。
“教育均衡发展”,在我国是一个新概念。均衡,最初是物理学中的名词,后被马歇尔引入经济学,“教育均衡发展是经济均衡发展的移植”。(注: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教育研究.2002.(2).8-9.)均衡是相对的,不均衡乃是绝对的。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农村人口比较大,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教育基础也同样不平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不同群体之间享受教育的机会是不均衡的。“教育均衡发展是人们相对于目前现实存在的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不均衡而提出的教育发展的美好理想”,是指“在平等原则的支配下教育机构、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待遇的实现(包括建立和完善确保其实际操作的教育政策和法律制度),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在正常的教育群体之间平等地分配教育资源和份额,达到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相对均衡,并最终落实在人们对教育资源的支配和使用上。”(注: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教育研究.2002.(2).8-9.)应该说,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历史的概念,它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变化。然而有些地方,有些人对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却是绝对的、静止的和机械的,甚至是只唯书,只唯上,不唯实。
1.重形式,轻本质。譬如,农村教育城市化。不顾农村学生的实际特点和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机械套用城市的教育手段、教学内容和方法,严重浪费了农村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和优势。再如,教育体制模式化。在有些地方,已被实践证明农科教结合的教育改革被大打折扣,行之有效的初中教育分流被搁浅,导致职业教育严重滑坡。还有,考试统一化。曾经被取消多年的义务教育阶段区域(城市)统考重新恢复,并美其名曰:“统一质量检测”。无形之中对“应试教育”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是一种无视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别的“大一统”模式,貌似“均衡发展”,实质是严重违背了“教育发展地方化和教育模式多样化”的规律。
2.重数量,轻质量。义务教育是年限教育。在未实现“两基”之前,受教育的机会和受教育的年限的确尤为重要,可以说是衡量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指标。但是,实现“两基”之后,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标志则是质量公平。反观义务教育的现实,却仍然是重数量、轻质量。由于没有升留级,加之要求偏高、方法陈旧、体罚和偏向体罚等诸多因素的存在,优秀的学生不能脱颖而出,后进生则基本是走过场,有些过不了场的便辍学。笔者曾在某地区两市、两县、两区15所初中60个毕业班做过抽样调查,发现学习有障碍者(即听不懂课,基本习题不会做)城区(包括县城)占13%,乡镇初中占19%;辍学率(仅指毕业班级)城区初中占10.5%,乡镇初中占15%,如果算上初一、初二年级,有的学校辍学率高达31%!可见,在教育均衡发展的掩盖下,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是相当严峻的。这是最令人担忧的、最深层次的教育发展“不平衡”。
误区之二:在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上,表现为教条僵化,“一刀切”的平均主义。
“坚持在积极发展中促进和实现均衡发展”是一项不可动摇的原则。然而,现实走极端的现象和认识上的误区却与这一原则大相径庭。
1.平均论。误认为均衡发展就是“从此不再要重点学校”,就是“平均用力”,甚至是“削高就低”,“整齐划一”。有些地方,在资金投入上,开始“撒胡椒面”,以致于出现了一大批“半拉子”的重点学校工程。在实验项目分配上,也不考虑重点学校的科研实力,人为地减少项目,导致科研资源的浪费。在招生计划中,严重忽视重点学校的办学优势,硬性和一般学校甚至薄弱学校等量齐观,导致重点学校停滞不前。更令人痛心的是,“本来能使一批优秀学生得到优质教育”的计划流产,出现了新的不平衡。
2.限制论。持这种论调的逻辑是:没有限制,就绝对不能实现均衡。因此,各种“限制”纷纷出笼。重点学校提出“学校上校园网,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答曰:“等一等,全市条件成熟后,统筹规划”。重点学校提出“学校拟建电视台,让学生自编、自导节目,自我设计、自我教育。”答曰:“不妥,多数学校学还达不到这个水平,这样做太出格”。某校提出“根据学校的教学设计和师资条件,学校想试办‘小班’,进行因材施教的实验。”答曰:“不行,其他学校都超员,唯有你们小班化,不公平!”……一般地说,重点学校经营多年,已经探索出一套谋求发展的路子和经验,发展欲望和开拓能力是比较强的,往往“不给钱,给政策”就能迅速发展。但是,不仅不给钱,连政策也要限制,让重点学校像雄狮“在笼子里跳舞”,有劲儿却使不出来。
这种平均主义理论的抬头(有些地方是盛行的),严重影响了重点学校,包括示范学校、实验学校谋求发展的积极性(有些地市的知名普通高中近年来争创“全国1000所示范学校”的计划成了泡影)。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一般学校也没有表现出发展的积极性。仿佛正在等待“政策倾斜”,“重点资助”。这必然导致薄弱学校惰性的形成。正如一位校长所讲,重点学校“消极发展”,一般学校“等待发展”,“大锅饭又受到青睐”。
误区之三:在均衡发展的策略上,表现为守旧、应付,“等靠要”的保守主义。
有些地方不顾当地实际,过早地提出“取消重点学校,实现教育公平”的口号,极大地扼杀了基层学校发愤图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目前在均衡发展的策略上,出现“守旧、应付、‘等靠要’的保守主义”倾向。
1.忽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相当一部分人有这样一种思维定势:既然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责任是政府,而政府没有足够的投入作基础和保证,那么无论教育系统自身多么努力,均衡发展的目标终将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因此,表现出被动应付、不思进取的悲观情绪。这在偏远山区、湖区和牧区表现尤甚。这些地方毫无改革气息可言,他们仅仅注重客观条件,忽视主观能动性,忘记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不管具备了什么样的物质条件,教育均衡发展最终都要由人来推动。况且“穷国办教育”的国情决定了物质条件的短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理想,需要全社会,尤其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开拓创新和艰苦奋斗。
2.忽视“市场参与”的重要作用。应该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教育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遗憾的是有些地方为了“教育均衡发展”,仍然实行“计划经济”一套,严重忽视了“市场参与”、“社会融资”的重要作用,出现了“群众有钱没有好学上”的尴尬局面。有很多家长带着钱、带着子女奔向私立学校,或到外地求学,甚至很多家长把子女送到国外。“‘齐步走,大统一’的极端做法,很可能导致‘人财两空’!”这是有识之士发出的感叹。
不可否认,直到今天,即使在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真正普及义务教育或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真正实现学校的均衡发展还是一种理想和奋斗的目标,在教育资源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的时候,在地区经济存在差距的现实未能改变之前,是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均衡发展的”。(注:程方平.学校均衡发展与人的发展.教育研究.2002.(2).13.)一切超越现实的想法和做法,都会给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损失,因此,必须对教育均衡发展的认识误区予以矫正。
二
矫正之一:确认机会公平,更重质量公平的唯物均衡观,推动区域义务教育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一定区域(最好以县区为单位)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这也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教育公平分三个层次:一是机会公平。二是过程公平。三是结果公平。(注:顾明远.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平等的问题,是人权问题.人民教育.2002.(4).14.)换言之,就是每个人都能平等地受到高质量的教育,这就叫质量公平。机会公平和过程公平是质量公平(结果公平)的基础和条件,在义务教育阶段,这一重任应该也必须由政府来承担。这是目前人们普遍认同的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必须强化政府的责任的理由。(注:参见王湛.更新观念,努力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潍坊市委研究室.潍坊市教育局的调查报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成功实践.均载.阳光普照:教育均衡发展在寿光.济南出版社.2002.(91).)质量公平是机会公平和过程公平的目标和结果。在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之后的现阶段,质量公平必须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因为“没有基本的质量公平,机会公平只能是表面的、暂时的公平;只有教育的质量公平才能确保教育公平原则的真正实施”。(注:吴刚平.义务教育质量公平的思考.教育参考.1999.(6).)质量公平是教育系统(当然包括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明确了政府和教育系统的各自责任,弄清教育公平的真正内涵,既重机会公平,更重质量公平,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都走向成功,这才是当前亟需确立的唯物均衡观。也只有在这种基础思想指导下,才能真正推动区域义务教育的全面发展。
根据我国的国情,现阶段应该重点做好:
1.强化政府责任,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为社会提供一种公平的教育机会。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根本措施是全方位推进薄弱学校的改造工程。首先,要加强政府对薄弱学校的资金投入,做好“雪中送炭”的工作。要增强义务教育的法律意识,纠正当前对薄弱学校重视不够,把“政府的责任转嫁到学校的头上,最终转嫁到学生家长头上”的倾向。近年有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从有创收能力学校预算外收入中统筹20%,建立用于薄弱学校改造专项投资。这些经验值得借鉴。其次,要加大薄弱学校的管理力度,提高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要制定薄弱学校教师工资浮动制度、教师晋级评优制度、优秀教师培养制度,以及重点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轮岗制度等,切实使薄弱学校的软件建设有个新突破。再次,把薄弱学校建设和布局调整结合起来,采取撤销、兼并、联办、改制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2.更新观念,实施特色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成才。对教育均衡发展不能仅仅拘泥于硬件内容,要更新观念,关注更深层次的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即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创办特色学校。针对学生中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因材施教。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所说:“培养自由的人和创造思维,最大限度地挖掘一个人的潜力,这就是教育最终的目的”。(1)体现多样性。均衡发展的教育,应该是多样化的教育。要搞好“差异教学”、“分层次教学”和“合作教学”等面向未来教育的实验与研究,使我们的教育适合每位学生的发展。要实施分流教育,给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性格和志向的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和成才机会。(2)体现个性化。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使统一的教学变成对少数学生的个别指导”(日本教育家增田米二语)。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探索“小班化”的办学模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智能优势和实际需要自订学习计划,自行安排学习时间,选择课程、选择专业、选择学校,甚至选择教师。(注:张欣.问题不在重点,而在特色.教育参考.1996.(3).)提倡和发扬“自己作主”“自觉主动”“自悟行动”的“三自精神”,引导学生在实际探索中自我动手、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进而自我获取知识,升华思想,提高素质。(注:张兴华.创造教育策略研究.教育研究.2002.(10).)
矫正之二:确立均衡推进,“不均衡”拉动的辩证均衡观,拉动区域义务教育持续发展。
均衡是本质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内涵是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孩子,而不是“削高就低”,搞平均主义限制发展,把办得好的学校拉下来迁就办得差的学校。恰恰相反,真正的均衡教育则是通过多种措施和途径推动低水平教育向高水平看齐,推动低水平教育向高水平发展。(注:陈光华.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义务教育.山东省教育厅政报.2002.(4).)因此,我们必须确立辩证的教育均衡发展观,含义包括两层:一是均衡发展。这既是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现代教育的本质要求,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就一个地区来讲,义务教育的均衡推进关系到教育的平等问题,关系到教育的人权问题,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问题。因此,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均衡发展,把她作为义务教育长远的奋斗目标来对待,作为一个带有根本性的观念和思想来指导和促进整个义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二是“不均衡”拉动。教育事业要发展,必须在均衡推动的思想指导下,采取“不均衡”的策略进行“拉动”,这就是说,均衡发展绝不是静态发展。暂时的均衡并不等于教育发展的大功告成,它应当与时代的发展保持同步。(注:陈光华.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义务教育.山东省教育厅政报.2002.(4).)教育均衡发展永无止境。只有确立了这种辩证的均衡观,才能有效地“拉动”区域义务教育持续发展。
1.“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注: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是山东省潍坊市潍坊城区创造出来的经验,参见潍坊市潍城局陈宝玉同志在山东省创造教育研究会第七届学术年会暨省教育创新体系实验区现场会上的报告——点燃希望的火炬.)促进义务教育区域性均衡发展。其基本形式是:城区和农村的中小学分别建立相互对应,相对固定的共同体。城乡学校的校长分别为共同体第一责任人和第二责任人。教育局班子成员带领各科室负责人分别同各学校共同体建立紧密联系,制定分片包干制度,以加强对学校共同体活动的调控监督与指导。在督导、评定、考核、奖惩等方面实行一体化,形成教育局科室、城区学校和乡下学校三方“利益共享,荣辱共担,校兴共荣,校衰共耻”的共同体关系,达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和成果共享”的效果。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师资配备一体化。共同体双方打破校际界限,根据教学工作需要和城乡学科均衡发展的情况,统筹安排任课教师。城区教师按比例下乡,乡下教师定期到城区上挂。教育局制定人事制约机制,在工资待遇、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评优树先等方面均有具体规定。并建立教师流动档案,形成城乡教师循环交流的新机制。二是督导评估一体化。按照素质教育的量化指标,对共同体学校双方成绩“捆绑”评估,依次排序。对共同体学校运行情况定期通报交流,对在共同体建设工作中做出特殊贡献的科室负责人、校长、教师给予奖励。三是学校管理一体化。共同体双方领导班子定期召开碰头会,共同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共同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在管理中,建立多层次互助关系,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2.实施扩大名校战略,带动义务教育区域性迅速发展。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教育整体水平是教育发展策略的重要选择。有的教改实验区采取扩大名校战略,(注:刘元刚.实施膨胀名校战略,拓展优化教育资源.山东教育厅政报.2002.(4).25.)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它们通过名校改制、股份制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实行教育资源战略性重组,进一步扩大教育优质资源。因为名校有精湛的师资,超前的理念,严格的管理和良好的学风,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设施,这些无形的资产在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着示范和龙头作用。扩大名校的具体形式有三:一是名校办分校。分校可以是新建的,也可以是过去的薄弱学校。可以用名校这块品牌拓展优势资源,也可以用名校的管理文化和经验来影响、带动薄弱学校。二是强强联合。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通过“合并”的方式组建名校航母。三是多元化办学。探索国办民助、民办公助、银校联合等多种办学机制,积极吸纳社会资金,扩大教育供给,提高规模效益。总之,要用集中优质教育资源,借助优先发展起来的“不平衡”,来拉动区域义务教育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矫正之三:确定与时俱进,寻求突破常规的创新均衡观,带动区域义务教育跨越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绝不是被动地维持低水平发展,也不是计划经济时期“一切靠政府”的发展模式,而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赋予教育均衡发展新的内涵,途径和手段也应该创新。唯有如此,才能带动区域义务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均衡发展目标。
1.观念创新,尤其要充分挖掘创生教育资源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学效益和教师质量。有效利用和开发教育资源,是缩小区域间教育差距,走向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传统上,教育资源一般被划分为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这种单纯从经济学角度,侧重物质性资源的划分方法带有明显的局限性。有学者将教育资源分为四类,(注:王嵘.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教育研究.2001.(9).39-44.)第一类是原生教育资源,即指原本存在,但要经过开发才能生成的资源;第二类是延生教育资源,即指随着某种教育资源的利用、消耗,其作用和影响仍然存在的资源;第三类是再生教育资源,即该类资源在使用和消耗过程中,还可以重新生成;第四类是创生教育资源,即指由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劳动而产生的资源。根据这种分类可以把教育资源定义为:具有教育意义或能够保证教育实践进行的各种条件。它包括人、财、物等物质因素,以及保证这些因素发挥作用的政策、制度、环境(物质环境、文化环境)等条件。教育资源还是一个动态的,相互联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注:王嵘.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教育研究.2001.(9).39-44.)这样界定教育资源,可使贫困地区、落后地区看到发展的希望。特别是创生教育资源,它是教育资源中潜力最大的资源,完全可以靠人的聪明才智来发挥作用。目前,贫困落后地区以及薄弱学校有一个致命的共同弱点,就是对创生资源的重视、开发和利用不够。表现为一方面缺乏资金,另一方面现有的资源又浪费很大;一方面倾斜政策不到位,另一方面现有的政策也没有用足用好……懒惰、涣散,导致恶性循环。因此,在对贫困落后的地区和薄弱学校实行倾斜政策的同时,尤其要充分挖掘创生教育资源的潜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办学效益和质量。这是在现有条件下,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策略。
2.体制创新,改革传统的办学体制,让市场机制在教育资源配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义务教育的主要责任在政府。但是由于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在政府财政一时还不能使义务教育实施水平达到理想高度时,就需要认真研究不同层次的群体对教育的需求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启动教育市场,为有一定经济支付能力,愿意接受优质教育的群体创造令他们满意的受教育条件,赢得他们对教育的资金支持,然而再反过来促进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这与教育的均衡发展并不矛盾。
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改革传统的办学体制。我国长期以来国办学校一统天下,这种单一的办学体制难以挖掘教育资源的潜能,难以引入竞争机制,难以培养创新型人才,更为重要的是国家难以承担沉重的财政负担。这完全是由于体制问题造成的教育资源短缺。有学者称其为“体制性短缺”。(注:谈松华.“短缺教育”条件下的教育资源供给与配置:公平与效率.教育研究.2001.(8).5.)单一的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政府),限制了非政府渠道的资源投入。其结果一方面政府投入越来越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非政府的教育资源难以进入教育市场,加剧了教育资源短缺的程度。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教育始终发展缓慢,据有关资料统计,2000年我国民办初中和小学的数量仅占全国初中和小学数的0.03%,在校学生数仅占0.04%。因此,发展多种形式的民办教育,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对教育的投入,这是解决体制性资源短缺的主要途径,也是扩展优质教育资源,缓解选择教育给公办学校带来压力的重要措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受到优质的教育。有的家长由于工作原因无力照顾和辅导子女,希望子女能在寄宿制学样得到妥善的照料和培养;有的家长希望对子女加强外语、计算机、艺术等方面教育,以满足特长培养的需要;还有的家长因所处社区学校不尽人意而产生择校动机,民办学校恰恰顺应了社会多样化所带来的选择需求。(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思想研究室.调整教育政策促进义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育研究.1996.(12).21.)中国的一切问题最终要靠改革和发展来解决,教育均衡发展也不例外。
3.手段创新,构筑现代化教育信息的平台,发挥信息技术“知识传播快、覆盖面广、资源共享”的优势,实现区域义务教育跨越发展。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必须进行教育手段的创新。先进的信息技术使教育资源得以共享,学习选择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因需学习、因材实施真正成为可能。(注:陈至立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人民教育.2001.(2).4.)因此,实现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信息网有着重大的作用。所以,从中国现实的国情出发,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和网络化的力量,用信息化来推动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一条有效的途径。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是:“网络面前,人人平等”。就教育而言,如果我们能够保证一个区域范围内大部分学校都完成网络化建设,那么,与世界连为一体的网络起码首先保证了所有孩子接受最新信息的机会均等,这是科技进步赋予教育均衡的全新内涵。(注:陈光华.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优质的义务教育.山东省教育厅政报.2002.(4).)要确立“网络就是学校,建网就是建学校”的崭新理念,抢占“制高点”,实现网络化,让偏僻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在网上漫游,这无疑是最理想、最现实的均衡教育。同样,区域义务教育的跨越发展也由此从理想走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