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目前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现代工业的发展。这不仅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求,也为市场经济的进步和社会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源动力。另外,电气自动化工程可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增强市场的竞争优势。因此,我国需要加强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1.1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
根据目前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进行分类,可分为以下两种:
1.1.1集散控制系统
集散控制系统是指将控制、计算机、显示、通讯等技术手段结合到一起的方式,控制各行各业的电气自动化工程。集散控制系统又可以进一步分为集散控制、集中控制、分级控制、组态控制等方式,在控制过程中存在可靠性高、灵活性、稳定性、控制功能齐全等特点,适用于各行各业的发展中。
1.1.2可编制控制系统
可编制控制系统是指利用机械控制的原理控制数字量的一种控制方式,是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主要控制方法。其工作原理是采用可编程的存储器,对其内部存储和执行功能等进行逻辑运算、顺序操作、计数等计数指令的编程,从而通过数字模拟的形式运用到工作过程中。
1.2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标准语言规范
在电气自动化开发领域,人机交互界面操作已成为主流趋势,具有非常出色的集成和灵活性控制功能。而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中使用的标准语言是Windows NT和IE标准语言。将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语言规范方式与计算机及系统语言规范方式相融合,能够更好地实现电气自动化工程系统语言,从而实现人机语言的灵活转变,便于应用到生产与生活中。另外,通过使用Windows NT和IE两种语言能够实现人类对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维护,从而完善其技术操作系统。
1.3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信息集成化
一般来说,在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中,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功能,扩大适用范围。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包含的信息技术更多体现在管理层面。一方面,使用特定的浏览器分析收集并存取企业中相关的人力资源、财务等数据,有效实施对企业生产和操作过程的监督和展示,从而及时获取新鲜的信息;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在电气自动化设施和系统中的横向扩展,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完善,原有设备和技术逐渐落后,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技术需求,而结构软件和通信能力也开始变的非常的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發展趋势
2.1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统一化
电气自动化工程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电气自动化工程系统的统一化,可以有效实现生产产品的周期性设计,对于企业中自动化产品的开机与调试、维护与运行等功能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还能缩短产品的生产时间。同时,通过对电气自动化工程系统的统一化发展,将其开发系统彻底从运行系统中独立出来,从而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另外,对于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而言,统一化的实现能够将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通用化,电气自动化网络结构不仅要保障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现场的设施、工程管理以及计算机的监督管理体系都能够保持数据交流的畅通,同时也要保证控制元件与办公室自动化的整体通讯。
2.2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创新性
随着社会市场化的加强,我国在电气自动化发展的过程中,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计划,要求在开放式的环境中,对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创新能力进行提升,同时对于在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中引入的创新技术集成能力进行不断地吸收,从而加强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创新性。因此,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在创新技术的研究上,一方面要通过电气自动化工业企业不断加大对科研力度的投入,提升自身的创新技术能力,为企业自身电气自动化研究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政府也应加强对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创新技术的政策保障,通过政策的扶持,建立相应的机制等。
2.3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人才培养的专业化
在电气化自动工程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分析的过程中,加强对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人才培养的专业化是十分重要的。以往在电气化自动工程控制系统的安装和设计过程中,时常会由于忽视对系统控制工作人员的培训,导致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因此在未来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发展过程中,加强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人才培养的专业化。首先,企业管理层结合人力资源部门的选拔,引进并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技术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其次,在初次进行安装时,让操作人员了解且学习安装流程,以此来加深对系统的了解;再次,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理论和操作培训工作,使其可以对操作中突发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倘若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判断出发生故障的地点,并进行及时维修;最后,设立考核机制,从而促进员工的积极性,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专业水平。
2.4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产品的生产安全化
随着我国电气自动化工程的控制系统的不断发展,发展其生产安全化是实现现代产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它是我国和产业链以及企业结构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我国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必须坚持这个战略方针,对其进行集中处理,加强对其的关注,从而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的安全建设。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对生产安全化的完善:首先,制定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安全方案,完善系统硬件安全化。通过对系统控制的硬件系统进行安全化处理,实现安全防护;第二,完善系统监控信息安全化。通过计算机安全处理对其进行操作信息安全化完善;第三,完善领域发展危险级别。从多角度对电气自动化产品和工程安全进行完善,以此来有效提高产品生产中的安全性。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建设实现了我国生产的系统化与专业化,对于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有效应用,将现代化理论技术与实践应用相融合,可以有效控制成本支出,提高工业产品检测的精确度,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能够实现我国现代信息技术的长期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长期建设。
参考文献:
[1]崔铁星.探析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09):129-130.
[2]蔡珊.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化工管理,2015,(14):40+42.
[3]吴大鹏.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6,(02):38-40.
论文作者:谢志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控制系统论文; 电气自动化论文; 工程论文; 系统论文; 电气论文; 发展趋势论文; 我国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