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书”对青少年阅读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少年论文,对策研究论文,口袋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阅读是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对于求知欲极强的青少年来说,课外阅读更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口袋书由于体积小,便于携带和阅读,逐渐在青少年阅读的课外书籍中“升温”。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口袋书”,引导他们正确合理地阅读,是十分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口袋书”的内容及特点
“口袋书”是指一种64开本或小36开本的新型袖珍类出版物,因其体积小、便于携带,俗称“口袋书”。其实“口袋书”的出现在我国并不是新鲜事物,不过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小人书的翻版,只是现在的“口袋书”种类更多、内容更杂,有漫画类、卡通类、言情类、科普类、名著类等等。
现在流行的“口袋书”有合法与非法之分。合法的口袋书由正规出版社出版,内容规范,印刷精美。非法的“口袋书”大多由不法书商假冒或伪造港台出版社名义出版,印刷粗劣,内容低俗,对青少年危害极大。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歪曲历史。不少史实被极不严肃地“戏说”,许多名著被肢解得面目全非。二是低级趣味。“一夜情”之类的小说纷纷出笼,堕落的性爱观演变为某些人成名的秘诀和趋利的法宝。三是非法出版。一些曾被明令禁止的有害读物和非法出版物,乔装打扮,牟取暴利。四是网络垃圾。将网络上的色情文学、恶俗笑话和道听途说的不实传闻等变成纸介出版物,并用哗众取宠的广告和炒作去招徕未成年人。根据笔者在一个出售学生玩具的小摊上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是《水浒××传》、《××情人狂》、《××小妾》、《××爱情魔鬼》等低俗甚至充斥色情、暴力、恐怖等毒害青少年灵魂的内容。
二、青少年迷恋“口袋书”的现状
笔者根据“口袋书”的实际情况,编写调查问卷,辅以个别访谈和观察法收集本研究的相关资料。根据对所在城市的512位在校青少年(高中两所、初中两所、小学一所)和63位教师进行的匿名调查,结果显示近四成受访青少年表示自己的同学阅读“口袋书”后行为和思想发生了变化(见表1、2)。
几位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老教师反映“口袋书”对青少年的身心危害很大,最明显的表现是学习成绩下降;还有一些学生变得行为鲁莽、脾气暴躁;早恋现象越来越严重,由此引发的早孕、人身伤害等问题也越来越多;学生越来越不好管理。由于“口袋书”大多印刷粗劣,经常阅读这种读物的青少年视力下降明显。“口袋书”已从地下悄然走上了公开,有的地方已经泛滥成灾。由此引起的文化混乱特别是对青少年的健康危害,已经成了不可讳言的社会问题。
三、青少年迷恋“口袋书”的原因分析
青少年迷恋“口袋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青少年大多希望通过阅读编织理想、塑造形象、消除烦恼、淡化学习疲劳、充实情感,而青少年读者涉世不深,充满好奇,容易盲从去追崇“热门书”。因此适合于多数青少年读者阅读的图书既要有知识性,又要有趣味性、艺术性,有吸引力,体现权威性、当代性和新颖性。但目前的状况却是一些披着“卡通”外衣而充斥着色情、暴力、恐怖等内容的“口袋书”甚至有些被直呼为“小黄书”的“口袋书”,占领了相当大的阅读阵地。另一方面原因是适合于青少年阅读的刊物越来越少,曾经的青少年主流刊物如今难觅踪影,为“口袋书”占据青少年阅读的主流提供了可乘之机,这一无可争议的现实令社会各界专家学者担忧。
近年来青少年主流刊物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活泼、发行量却越来越低。因为实行“一费制”后,很多学校对于是否帮学生订阅德育类报刊不敢做主,造成目前的尴尬状况:学校不统一订德育类刊物,家长便不在意德育类刊物,而价值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一般不会自主选择德育类报刊,这样造成课外读物缺乏,青少年便将目光投向了非法侵入遍布校园周围的“口袋书”上,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导致青少年价值观日渐偏离。
四、解决青少年阅读问题的对策探讨
抑制不良“口袋书”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危害,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
1.家长应在了解青少年阅读的基础上因势利导
家庭特别是家长行为会对孩子的阅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关心孩子读什么书,帮助他们选择读物,推荐一些有积极意义和阅读价值的书籍,在不具备较强辨别和批判能力的时候,应尽量避免让他们阅读反面内容的书籍。在家长碰到孩子们朦胧的性问题、早恋情况时,要理智对待,不要采取一棍子打死的态度,更不要一味地反对孩子接触性、爱情、婚恋等领域的问题和现象,可以选择一些科学书籍和音像制品对孩子这方面的求知欲进行良性引导。对于孩子提出的问题要尽可能用轻松、自然的语调解释。
2.学校应将青少年阅读教育纳入主要工作之中
学校是青少年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课堂,正确引导他们的课外阅读是学校的重要责任。学生的阅读应该是广泛的。每一门课程的老师都应该结合课堂教学,推荐书目让学生去阅读。学校图书馆有责任开展课外阅读指导,积极引导他们阅读内容健康、形式多样、有益身心的作品;同时逐步地帮助他们提高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健康与颓废、好书与坏书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口袋书”的影响。对于那些传统观念里的“课堂禁书”,如爱情小说、武侠小说等,老师们不能一味地采取没收等简单粗暴的禁止手段,而是应该通过说理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适当地介绍一些优秀经典的爱情、武侠和青春小说,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3.社会各界应担负起合理引导青少年阅读的责任
我国政府在未成年人出版发行方面已经采取了出版资源配置、资金、税收等六大政策倾斜措施。而我国的青少年出版机构应减少出版动辄成卷成套、价格不菲的青少年读物,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时候,不应忘记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要用大量的好作品去滋养孩子们的纯真心灵,启迪孩子们的求知欲望,丰富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同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把健康向上、哲理深奥的思想内容与优美自然、新颖活泼的艺术形式完美地结合起来。让青少年因享受读书的快乐而快乐地读书,在读书中明理明智,成长成才。青少年出版机构不应该唯利是图,而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为青少年创造大量健康、清晰、“绿色”的好作品。为了增强吸引力,采取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比如用漫画形式表现孔子、孟子等哲人的思想和品格,比如将少儿百科按历史、航海、天文、兵器、科学等分门别类制作成口袋书等等。
各级青少年活动指导机构应以真诚的态度、真实的逻辑、真理的力量激发青少年向善、向美、向上的内在自觉。改变简单的灌输教育形式。在与优秀青少年的“亲密接触”中让青少年获得启发、体验和感悟。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与他们交流,在思想上凝聚广大青少年,在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上积极探索。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活动统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开展“百万青少年学礼仪”、“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青少年暑期社会实践、原创动漫大赛、网上知识大赛、发放荣辱观教育“口袋书”等,引导广大青少年知荣辱、树新风、作贡献。通过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围绕纪念五四运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等节日节庆,开展主题集会,进一步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