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优化措施及新技术应用论文_徐凤

浅谈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优化措施及新技术应用论文_徐凤

珠海市建安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建筑安全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组织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对整个建筑项目的顺利实施有着重大影响。本文结合实际工程分析了建筑安全管理的应对措施,并对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新技术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安全生产管理;基坑;抢险

一、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及意义

所谓安全生产管理,是针对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资源,发挥智慧进行有关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实现生产过程中人与机器设备、物料、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生产目标。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是在传统管理的基础上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它应用现代科学知识与工程技术去研究、分析在生产系统和作业中各个环节固有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评价,进而采取有效的对策进行控制,以消除隐患,有效地对系统进行安全预测、预报和预防,以获得最佳安全生产效果。

二、结合案例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分析

广东省某大厦,±0.000以下三层,2015年7月开工,完成基坑支护桩、止水帷幕、基础工程桩107根。基坑周长270m,基坑底设计标高-13.35m土方完成,正准备承台、地梁施工。基坑紧靠民居、马路。东距3~9层民宅5~11m,南靠马路21m,西、北向16~24m距离有9、18层住宅。在安全管理系统运行阶段,我们将该工程项目纳入该管理系统进行质量安全管理。安全评价结果表明,该深大基坑存在较大的安全事故风险。在施工过程中经观察发现1~14×A~B轴基坑侧壁发生涌漏水,反复堵塞效果不理想,局部地面下陷。基坑主壁连续发生六起涌漏水,安全管理系统提醒其安全风险已经不能结构。施工单位主动向市相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请求支援,并启动应急预案,项目抢险管理小组开始全面运行,虽然最后成功抢险,但是在这过程中已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通过对以上工程案例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档案、工作计划、安全工作日记、设施分布图、设备记录、危险作业、隐患及整改和应急预案输入管理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2.1安全管理基础还待加强

建筑企业缺少以人为本的安全意识。有些地方建筑市场较为混乱,行业存在的低价竞标和违法分包转包问题,分包商的企业资质信誉得不到把控。另外,项目的投资方只重视进度而忽视生产过程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对安全没有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建筑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跟上不建筑发展形式的需要,对安全事故查处不利。

2.2安全防护措施的不健全

企业仍然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编制的施工组织安全技术方案不完善,管理人员片面追求短期效益,忽视安全防护措施。施工工人不严格执行机械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施工工艺。还有因分包商压缩安全管理费用,安全防护措施得不到保证。

2.3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安全观念不强,抓安全生产形式主义严重,文化素质偏低,对安全管理知识、安全技术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安全防范措施没有完全掌握,所以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常因违章指挥,违章管理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一级作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安全意识缺乏,而企业“三级安全教育”因“用工难”问题常沦为形式,导致农民工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2.4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各企业普遍建立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了本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但不能落实到每一个施工现场或生产一线。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得不到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大力支持而使管理薄弱化,对文明工地标准敷衍、应付,特别是对转包和靠挂工程,建设单位的指定分包商存在着只收管理费而疏于管理的现象,项目部安全员形同虚设.不能起到制止违章、消除隐患的作用。这必然会造成施工现场管理混乱,隐患多多。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督,对不达标的企业采取停工、罚款、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行政处罚措施加以解决,并依法进行责任追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进一步优化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分析

3.1落实安全责任制

在工程开工之前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工程参建各方安全生产的职责,提高各方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程度。根据工程参建各方在工程建设中的职责,按“业主宏观管理、监理监督检查、承包商全面负责、作业人员具体保证”的原则,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工程各参建单位的安全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并要求参建各方按各自的安全职责设置相适应的安全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

3.2加大并保证安全资金的投入

目前,施工企业压低安全投入的原因主要是施工单位追求利润最大化,减少了安全成本的投入;或是业主拖欠工程款,甚至有的业主仍然要求承包商垫资。施工单位资金周转困难,消减了安全资金的投入,甚至完全无力投入;加大并保证安全资金的投入,更新安全设施,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用机械化或自动化操作代替手工操作等,应是预防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

3.3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强化施工现场的管理意识

根据工程施工的特点,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尤其是登高作业、交叉作业、机械设备的操作、电动工具的操作以及各种防护设施的使用等。施工作业人员操作前,应以书面形式和清楚简洁的方法对施工全体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另外,安全技术交底应分不同工种,不同施工对象,或是分阶段和分部分项、分工种进行。总之,安全技术交底应及时、细致、切合现场实际,做到有的放矢。

三、建筑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新技术的运用

3.1物联网射频识别技术应用

利用远程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并与基于谢频技术中的非接触技术对工程现场施工作业情况及人员进出场情况实时监控,并通过在施工过程中预先确定的危险源,监控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情况。可以将作业人员的监控系统与塔机和升降机等的设备监控系统、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系统拓展应用,通过加装无线网桥,可以把塔吊云台及其它定点摄像头的画面无线传输至项目部监控平台,这将大大提高现场安全监管能力和效率。

3.2网络实时监控共享技术应用

在日常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中,网络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使用,它们在改善和提高安全管理效果的同时,也为建筑施工带来了诸多便利。项目部各岗位管理人员只要在手机上安装相应的APP,即可随时随地实时查看工地所有监控画面,并实施云台控制。通过使用微信等通讯软件建群,各岗位管理人员可随时随地将日常管理中发现的现场问题拍照上传,群内人员可及时查阅和分析问题,相关责任人进行妥善处理。

3.3电子巡更系统的应用

电子巡更系统就是将巡更点安放在巡逻路线的关键点上,治安保卫人员在巡逻的过程中用随身携带的巡更棒读取自己的人员信息,然后按线路顺序读取巡更点,巡更棒将巡更点编号及读取时间保存为一条巡逻记录。管理软件将事先设定的巡逻计划同实际的巡逻记录进行比较,就可得出巡逻漏检、误点等统计报表,通过这些报表可以真实地反映巡逻工作的实际完成情况。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及行业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的推陈出新,原本相对粗放型的建筑行业也日渐标准化、规范化、统一化,但建筑安全这个话题始终是建筑业的主旋律,那么如何利用和发掘一些科学技术手段促进建筑安全水平提升,是我们建筑企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

参考文献:

[1]论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应用[J]. 刘本德. 门窗. 2015(04)

[2]建筑施工新技术常见问题探讨[J]. 王文胜. 科技与企业. 2016(13)

[3]建筑施工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实践分析[J]. 朱小荣. 江西建材. 2014(21)

[4]建筑施工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发展路径[J]. 徐蓉,余汉平. 山西建筑. 2016(29)

论文作者:徐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8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优化措施及新技术应用论文_徐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