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整体学习MOODLE课程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语文论文,课程设计论文,单元论文,MOODLE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学生“能力”发展的漫长进程中,“语文能力”发展的状况如何,读写能力起着非常大的制约作用。有研究数据表明,学生15岁前的读写能力发展状况,与他未来的发展直接相关。然而,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侧重于文本内容的理解,重视分析式的讲读引导,造成部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低下。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从单元读写目标出发,以写为本位重构教学内容。小学语文单元整体学习MOODLE课程即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根据单元读写目标,依托MOODLE课程平台整体重构学习资源、学习活动,以提高学生读写能力为目标的语文读写课程。 其中,“MOODLE”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设计开发而构建的动态网络课程平台,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且交互功能强大。“单元”,指从内容主题或语用的角度,把相似的知识、相似的语言特点、语言形式的内容进行重构后的教学内容。“整体”,即目标整体、学习内容整体、学习过程整体。 教师如何设计小学语文单元整体学习MOODLE课程呢?下面,笔者将从本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出发,围绕课程目标、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课程的理论基础 潘新和等语文教学专家提出,语文教学应该以“写为本位”,“言语表达”是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在当前众多的“读写结合”研究中,大多仍以“读”为重,“写”的目的是为了促进“读”,但仍然不能解决当前语文教学中高耗低效的弊病。这与语文教材的编写问题相关。因此,教师应立足于“写”,以“言语表达”为本位,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这一理论,为本课题研究中单元整体思想的立论、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协同学理论提出,协同效应是系统自发地对子系统进行组织和协调的能力,是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的动力。语文教学系统也是复杂系统,其中蕴含着许多子系统,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又具备自组织功能,更是复杂适应性组织。因而,语文教学的目的就在于促进系统内的各构成要素的协同与整合。在单元整体教学读写课程中,围绕单元读写目标,进行读写结合内容的重构与教学活动的设计,可以使教学系统内各要素之间达到协同化,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效果。 二、单元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单元整体课程的整个课程架构是按照学期,分出阶段。单元整体课程的课程目标设计,是在修订版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情况,把课程目标进行细化和具体化,按照小学六年12个学期的方式进行编排,使每个学期的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都一一对应起来。 在单元整体学习MOODLE课程中,课程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是整个课程的核心和重点,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也为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活动的选择提供了依据。教师以课程单元目标为中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实施模式和教学评价等几个环节,构建MOODLE课程,以期在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学生可以清晰明确地、积极主动地融入学习情境中,并通过学习支持工具和学习资源的运用,进行自主、小组协作的学习,最终实现学习目标。 单元课程设计首先要从需求分析出发,应用目标梳理、序列分解策略展开教学目标设计流程。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梳理单元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单元的读写训练重点,梳理出“读”与“写”的单元教学目标,以确定单元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如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读写目标:①感受作家笔下不同形象的人物特点;②体会作家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刻画人物的方法;③在习作中学习运用。目标分析见表1。小学语文单元整体学习模式课程设计_moodle论文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学习模式课程设计_moodle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