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贸易战略的全球价值链分析_价值链分析论文

国家贸易战略的全球价值链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链论文,战略论文,国家论文,贸易论文,全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国所制定的贸易战略必须使出口产品能实现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要考虑减少贫困、国内的供应商、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国际收支平衡等多方面的因素。贸易战略制定者所面临的最大政策问题是,如何将这些因素和贸易战略进行有机地融合。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战略制定者来说,最有效的战略应该适应国际生产体系的变革,通过价值链分析,确定本国产业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以便从国际市场上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收益。

一、价值链分析

价值链的概念

价值链描述了一项产品或服务从设计到中间产品的生产过程再到把产品传输到最终消费者手中以及使用后的处理过程的所有业务活动,图1表明的是一个简单的价值链,尽管在实践中,价值链相对而言要复杂得多,但从中可以看出,生产过程是使得价值增加的重要环节。

图1:简单的价值链

二、价值链分析的优势

价值链分析关注的是产品生产部门内部的动态关联性,特别是国家和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动态关联性,相对传统的经济和社会分析方法,它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传统的部门分析方法是静态的,而且受到其自身参数的局限,而价值链分析关注的是企业之间的内部联系,揭示了不同生产部门(甚至是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商之间经济流动、组织以及业务的动态性。

价值链分析对于理解系统竞争力的范围和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核心竞争力的分析和确定导致企业外包它们不具有明显优势的业务,从投入到产品和服务、销售过程的描述,有利于每个企业确定它自身业务的成功必须建立在哪些企业业务的基础之上,因此,企业能清晰地了解将价值链中的大部分业务内部化、自身升级和获取效率的努力在价值链中的作用是多么的渺小。

价值链分析同样有助于理解企业和国家在专业化生产或者专业化服务方面所带来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有助于理解生产商如何与最终产品市场联系为什么会影响他们参与全球市场的获利能力。价值链分析保证了分析生产循环的所有环节,包括和最终产品市场相联系的治理环节,它不仅分析了价值链中的生产过程间的联系,而且分析了进入最终产品市场的决定因素。

在信息经济日益重要的今天,知识的流动和知识密集型业务的广泛应用是保证企业内部效率得以提高的关键,同时是保证通过价值链相联系的企业之间系统效率得以提高的关键。全球价值链中的领袖企业所要求的质量、时间以及灵活性等对所有参与价值链的企业具有重要的影响。价值链分析及其政策含义在这一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价值链分析不仅关注知识的流动,而且关注企业之间的学习过程,而价值链分析的政策含义关注的是产品升级、过程升级和功能升级。

价值链分析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影响这些交易的动态因素,大部分的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是在大型的和强有力的经济行为者所制定的规则、规格和标准下进行的,这些规则、规格和标准的实现是通过价值链治理模式得以完成的。价值链治理包含的内容包括不同的企业和代理人如何参与价值链,以及影响价值链的多种因素,包括信任、力量、合作、协调、竞争、控制和管理等。因此,价值链分析相对传统的投入——产出分析具有明显的优势,它不仅有助于理解企业之间联系的相关性,而且能够将企业力量的分析和政策工具结合起来。

最后,全面的价值链分析方法使理解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治理、业务行为之间以及部门之间的全球和国内的推动因素成为可能,能帮助发展中国家确定进入全球价值链的条件,诸如标准是如何确立的、如何符合这些标准、哪些联系是不具有竞争力的、升级的推动因素有哪些以及发展中国家是否进入了升级的轨道等等。

三、发展中国家进入全球价值链的方式选择

随着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不断恶化,价格波动幅度的加大,发展中国家开始越来越重视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认识到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至少能获得三方面的利益:一是出口导向战略相对进口替代战略更能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进口替代战略所从事的进口替代行为不是专注于生产自身的比较优势领域,不能长期地增加本国的国民收入;二是出口导向战略更能平衡国际贸易,出口创汇能提供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所必须的外汇资源;三是出口导向战略更能促进就业,国内的需求不足,难以支持国内的就业水平,通过开拓国外市场,能保证国内的充分就业。

从企业的角度看,出口导向战略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它能帮助企业在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实现专业化;其次,大量的产品出口能使企业实现规模经济,不仅在生产领域,而且在设计、销售领域实现规模经济;第三,如果出口伴随着有竞争力的汇率水平,那么相对国内销售而言,出口获利更丰厚;最后,面对更严格的客户需求,迫使企业实现过程升级和产品升级,能导致企业学习能力的提高。

但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增长,并没有使其收入出现相应的提高。在发展中国家出口初级产品时,收入一直恶化,现在发展中国家出口工业制成品,收入同样恶化,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从这个角度看,价值链分析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良好的政策解决方案。一个国家如何通过出口使其生产商能够更加深入地参与全球价值链,使其收入不至于恶化?有众多的研究文献表明,发展中国家出口工业制成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的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条件在不断恶化。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条件下降超过了20%。

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和部门所面对的问题是,如果它们专业化的领域是竞争激烈的领域,它们的收入水平将由于贸易条件的恶化而下降。解决这一问题的政策药方不是生产商生产出的产品是否应该出口,而是生产商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出口的产品,如果它们生产出的出口产品的单位价格不断下降,相应地生产成本没有下降,市场需求没有上升,那么,它们的收入必然持续恶化。问题的关键是生产商(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和部门)如何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中,而不是它们是否应该进入全球价值链。单个的企业、企业集团和国家,如果不能正确地进入全球价值链,它们必然陷入贫困化的增长的恶性循环之中。

价值链分析能动态地分析全球商业业务的分散和国家贫困化增长的客观现实。首先,价值链分析通过描述价值链中的业务范围,分解了价值链中的不同行为主体在其中所获得的份额,这种价值的分解提供了其他微观分析不能说明的全球收入分配机制,如贸易统计资料只是提供了总体的收入,而没有说明净盈利;其次,价值链分析揭示了特定的企业、地区和国家是如何融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之中的,融入模式决定了全球生产体系的分配结果,决定了单个生产商升级以维持持续的收入增长的能力,这对于理解收入分配的动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三,价值链分析通过关注驱动全球专业化的制度,确定了能改变全球分配格局的控制杆。

传统意义上,生产业务和当地生产商融入全球市场的分析焦点是经济部门,发展中国家在初级产品的生产部门中具有比较优势,而发达国家在工业制成品生产部门和服务部门具有比较优势。而价值链分析通过分析租金的动态性——价值链环节中的不同阶段的租金是高还是低,确定了一个企业、地区和国家应该追逐的不是部门生产,而应当追逐高租金的价值链环节。

总之,价值链分析为贫困化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分析视角,并得出了相应的政策主张:一是价值链分析明确了从单个企业到企业集团及至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属性及其决定因素;二是价值链分析通过关注价值链中的所有环节以及每个环节中的业务,确定了哪些业务具有较高的利润回报,哪些业务的利润回报较低;三是明确了不同价值链环节中业务的利润回报,政策制定者必须选择正确的政策工具,维持现有的高回报业务领域的进入壁垒,或者创造新的业务领域,使之具有较高的租金;四是如果已经取得了企业水平的竞争力,宏观政策必须关注企业和全球价值链联系的方式;五是参与全球价值链,即使某个业务能暂时取得较高的租金,从动态的角度看,并不能保证该业务能持续地维持收入的增长,价值链分析为收入分配格局的改变提供了动态的分析;六是价值链分析不仅有助于评估参与全球价值链如何决定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之间的收入分配,而且有助于理解国家收入分配的动态性。

价值链分析同样有助于理解产业增长问题(传统的产业部门和贸易分析所忽视的问题),价值链意味着企业之间相互作用的重复,而治理保证了处于价值链中的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能正常运转,治理的基本原则是必须确定参与价值链的条件。在过去,只要符合成本参数条件和保证供给,就能参与价值链。今天,参与价值链的条件转向了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9000、ISO14000标准以及SA8000标准,因此,今天的价值链治理要求产品、过程以及后勤管理等方面必须符合一定的标准。

由于价值链中力量的不对称性,价值链中的不同行为者协调的业务并不相同。价值链中有关键的行为者(领袖企业),它负责协调企业之间的劳动分工,因为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贸易越来越复杂,要求协调的内容多种多样,不仅包括定位(谁在价值链中的作用是什么)和后勤(什么时候、中间投入从什么地方运输到价值链中),而且包括将中间产品按照设计要求组合成最终产品、组合过程中的质量标准如何确定等。因此,协调不仅要求协调好价值链中不同行为者的不同作用,而且要求最终产品能满足特定的需求。

进入全球价值链的方式选择包括两种途径:一是贫困化增长的道路,生产商在价值链中面临激烈的竞争;二是参与国际经济的良性循环道路,进入具有一定壁垒的高端价值链业务中。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决定了企业步入的是贫困化增长的道路呢?

企业、企业集团和国家如何避免步入贫困化增长的道路,关键取决于它们的创新能力,只有保证它们的产品和生产过程持续不断地升级,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创新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如果企业创新的速度低于其竞争对手,将同样导致价值增值的减少或者市场份额的丧失,因此,创新是相对其竞争对手而言的创新能力。

四、价值链分析的政策含义和结论

价值链分析的首要战略含义是分析参与价值链的企业在价值链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分析参与价值链过程的企业行为,建立企业与价值链中其他企业之间的联系,弄清楚企业的强项、弱点和治理的参数,详尽地分析租金和收入的分配。因此,价值链分析的首要政策含义是从企业、政府、机构、学术研究的团体的角度详尽地分析参与价值链的企业所获得的利益,与传统的研究方法相比较,价值链分析能快速地得出结论,准确地分析参与价值链的企业的利润回报,针对不同的价值链参与者,确定不同的方法,以增加利润回报。

价值链分析迫使企业与参与价值链的其他企业加强联系和对话,迫使企业考虑价值链的治理参数以及准确地判断自身是否和价值链的要求相符合。企业习惯坐井观天,往往不会分析自身的弱点,强调外界环境因素对其经营的影响。价值链分析使企业必须考虑自身与参与价值链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性,使它们放弃那种“不是我的问题”的态度,企业如果从价值链的角度考虑自身的问题,它们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就是从价值链角度分析问题的好处。

价值链分析的第二个政策含义是分析价值链的驱动者(客户)以及治理价值链的参数的重要作用。价值链分析强调确定价值链参数要求的价值链驱动者(通常是价值链的关键行为者或者是领袖企业)的作用,强有力的领袖企业决定着能保证产品和服务满足需求的一些重要参数。如特定的关键成功要素:质量、符合标准、包装、准确的到达时间等。这对于处在价值链中的企业具有重要的战略含义:一是确知价值链中的关键成功要素是什么;二是保证它们自身的能力能满足这些要求;三是分析现有的差距;四是确定合适的战略,缩小差距,满足价值链中的关键成功要素的要求。

价值链分析的第三个重要的政策含义是分析价值链的相关性以及进入不同市场价值链的治理结构。价值链分析认为,大部分的国际贸易关系不是简单的市场交易关系,而是建立在特定的关系的基础之上,包含了不同程度的信任、不同程度的协调和管理机制。因此,国际贸易中可能包含了领袖企业或者是由专门的第三方(代理人、贸易行或者是第一层次的供应商)完成协调任务——包括进入价值链的条件、维持价值链运转过程中的标准。

第四个政策含义涉及到沿着价值链通过不同的学习过程(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之间的学习过程)以获取系统效率的信息流的问题。知识流和创新在产品升级、过程升级和功能升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价值链分析的战略含义是帮助企业获取、汇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保证企业在价值链中能创新和更具有竞争力。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流包括客户要求、过程运营、工厂组织、后勤安排、产品技术以及研究和发展等方面,这些信息流在润滑价值链不同环节中的联系以及整个价值链整体效率提高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从信息流中发掘出的战略工具,如参观学习、供应链学习、集群和观念分享等必须依赖于价值链中的信任关系。价值链分析的战略逻辑是,相对于分散的企业而言,具有相互依赖关系的各企业之间能通过网络信息流相互取长补短,确定自身的强项和弱点,分解问题并找到问题的答案。

价值链分析的第五个政策含义是通过价值链的分析可以发现,拥有知识密集型的功能和业务能使租金获得相应的增长。价值链分析认为,在价值链中,从无形的知识密集型的业务和要素中所获取的租金越来越丰厚,因此,对无形资产的控制成为发达国家攫取租金的重要渠道。一些中等发达的国家同样实现了从重视廉价劳动力的产品生产转向技术、技巧密集型的产品生产。处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某些企业同样成功地进入了由发达国家垄断的知识密集型业务领域。如自我品牌的生产、设计、软件开发和专业化的包装等。因此,价值链分析的政策含义是明确价值链环节中的租金分配、确定高租金的业务领域(通常是知识密集型的业务领域),使企业能在价值链环节中拥有独特的地位。

标签:;  ;  ;  

国家贸易战略的全球价值链分析_价值链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